一种矿用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4407发布日期:2022-01-05 12:0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充气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矿用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在煤矿井下火灾事故救援应用中,qkb气囊式快速密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煤矿安全和通风领域的需要,用途多样、形状迥异、大小不一的充气气囊被广泛采用,这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巷道气囊式快速密闭、巷道快速封堵气囊、矿用安全气囊、隅角防瓦斯气囊、矿用充气气垛等。在煤矿井下现场应用中,安装气囊的关键步骤就是给气囊充气;因而选择高效快速、安全方便、性能稳定的充气工具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充气方式有:高压惰性气体气瓶充气、井下压风系统充气、人工充气泵辅助充气等。高压惰性气体气瓶充气,虽然惰性气体价格便宜,但是受气瓶容积大小的限制,无法提供更多的连供气源给大型气囊充气,气源得不到及时补充,且高压气瓶本身搬运也不甚方便;井下压风系统充气,优点是方便快捷,气源充足,但是在有些没有压风的巷道里,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至于人工充气泵充气,工人劳动强度大,充气时间长、效率低,对于大型气囊就更不能满足实际应用了,无法远程控制。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矿用充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矿用充气装置,包括气囊安装外壳,所述气囊安装外壳内部设有充气驱动组件、充气组件和控制组件;
9.所述充气组件包括驱动室,所述驱动室一侧设有防爆蓄电池,所述驱动室与所述防爆蓄电池之间设有接线孔,所述驱动室内部设有防爆电机,所述防爆电机一端与所述驱动室内壁相连接,所述防爆电机上设有驱动曲轴,所述驱动曲轴与所述防爆电机相连接,所述驱动曲轴外围设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一侧设有拉伸杆,所述拉伸杆通过所述连接轴承与所述驱动曲轴活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室内部设有支撑转动板,所述支撑转动板和气囊安装外壳均通过轴承与所述驱动曲轴活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充气驱动组件包括充气活塞,所述充气活塞与所述拉伸杆活动连接,所述充气活塞外围设有充气气缸,所述充气气缸一侧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气缸远离所述充气口的一侧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外部充气管道相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充气口与所述进气孔内部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充气口与所述气囊
安装外壳内部相连通。
13.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安装外壳上设有放气口。
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远程遥控开关以及放气电控阀,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气囊安装外壳内部,所述控制开关位于所述气囊安装外壳一侧,所述远程遥控开关位于所述控制开关下方,所述放气电控阀位于所述放气口内部,所述放气电控阀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防爆蓄电池电性连接。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充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设置驱动室,从而达到便于安装防爆电机的目的,令防爆蓄电池达到提供电源的目的,令接线孔达到便于接线的目的,防爆电机得电后得以带动驱动曲轴进行旋转,从而使得驱动曲轴得以通过连接轴承带动拉伸杆进行往复运动,进而达到驱动充气组件充气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做出了改进,使用方便、能连续长时间充气,可以长时间无人值守自动工作,并且可以远程控制,性能稳定,改变了煤矿井下长期没有有效充气装置的现状,极大地满足了煤矿井下安全和通风领域的需求。
18.2、通过设置支撑转动板,从而达到便于支撑驱动曲轴旋转的目的,令拉伸杆进行往复运动时得以带动充气活塞在充气气缸内做活塞运动,在压力的作用下得以进气孔进气,在单向阀的作用下,进气孔进气充气口出气,从而达到对气囊安装外壳内部进行充气的目的,令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气囊安装外壳过大时会断开防爆电机的电源,令控制开关与远程遥控开关得以控制放气电控阀,从而达到控制放气口放气的目的。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矿用充气装置的主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矿用充气装置的剖视图;
2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矿用充气装置中a的局部放大图;
23.图中:
24.1、气囊安装外壳;2、驱动室;3、防爆蓄电池;4、接线孔;5、防爆电机;6、驱动曲轴;7、连接轴承;8、拉伸杆;9、支撑转动板;10、充气活塞;11、充气气缸;12、充气口;13、进气孔;14、单向阀;15、放气口; 16、压力传感器;17、控制开关;18、放气电控阀;19、远程遥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用充气装置。
2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

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矿用充气装置,包括气囊安装外壳1,所述气囊安装外壳1内部设有充气驱动组件、充气组件和控制组件;
28.所述充气组件包括驱动室2,所述驱动室2一侧设有防爆蓄电池3,拥有防爆和随时更换的能力,所述驱动室2与所述防爆蓄电池3之间设有接线孔4,所述驱动室2内部设有防爆电机5,所述防爆电机5一端与所述驱动室2内壁相连接,所述防爆电机5上设有驱动曲轴6,所述驱动曲轴6与所述防爆电机 5相连接,所述驱动曲轴6外围设有连接轴承7,所述连接轴承7一侧设有拉伸杆8,所述拉伸杆8通过所述连接轴承7与所述驱动曲轴6活动连接。
29.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设置驱动室2,从而达到便于安装防爆电机5的目的,令防爆蓄电池3达到提供电源的目的,令接线孔4达到便于接线的目的,防爆电机5得电后得以带动驱动曲轴6进行旋转,从而使得驱动曲轴6得以通过连接轴承7带动拉伸杆8进行往复运动,进而达到驱动充气组件充气的目的。
30.所述驱动室2内部设有支撑转动板9,所述支撑转动板9和气囊安装外壳 1均通过轴承与所述驱动曲轴6活动连接,所述充气驱动组件包括充气活塞10,所述充气活塞10与所述拉伸杆8活动连接,所述充气活塞10外围设有充气气缸11,所述充气气缸11一侧设有充气口12,所述充气气缸11远离所述充气口12的一侧设有进气孔13,所述进气孔13与外部充气管道相连通,所述充气口12与所述进气孔13内部均设有单向阀14,所述充气口12与所述气囊安装外壳1内部相连通,所述气囊安装外壳1上设有放气口15,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16、控制开关17、远程遥控开关19以及放气电控阀 18,所述压力传感器16位于所述气囊安装外壳1内部,所述控制开关17位于所述气囊安装外壳1一侧,所述远程遥控开关19位于所述控制开关17 下方,所述放气电控阀18位于所述放气口15内部,所述放气电控阀18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防爆蓄电池3电性连接。
31.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设置支撑转动板9,从而达到便于支撑驱动曲轴6旋转的目的,令拉伸杆8进行往复运动时得以带动充气活塞10在充气气缸11 内做活塞运动,在压力的作用下得以进气孔13进气,在单向阀14的作用下,进气孔13进气充气口12出气,从而达到对气囊安装外壳1内部进行充气的目的,令压力传感器16感应到气囊安装外壳1过大时会断开防爆电机5的电源,令控制开关17与远程遥控开关19得以控制放气电控阀18,从而达到控制放气口15放气的目的。
32.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3.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室2,从而达到便于安装防爆电机5的目的,令防爆蓄电池3达到提供电源的目的,令接线孔4达到便于接线的目的,防爆电机5得电后得以带动驱动曲轴6进行旋转,从而使得驱动曲轴6得以通过连接轴承7带动拉伸杆8进行往复运动,进而达到驱动充气组件充气的目的,通过设置支撑转动板9,从而达到便于支撑驱动曲轴6旋转的目的,令拉伸杆8进行往复运动时得以带动充气活塞10 在充气气缸11内做活塞运动,在压力的作用下得以进气孔13进气,在单向阀14的作用下,进气孔13进气充气口12出气,从而达到对气囊安装外壳1 内部进行充气的目的,令压力传感器16感应到气囊安装外壳1过大时会断开防爆电机5的电源,令控制开关17与远程遥控开关19得以控制放气电控阀 18,从而达到控制放气口15放气的目的。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