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颈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6621发布日期:2022-08-09 20:30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颈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佩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


背景技术:

2.便携式颈戴装置通常可以为便携式佩戴风扇、便携式佩戴按摩仪、便携式颈戴空调等,例如便携式佩戴风扇广泛地使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其具有降温的功能,目前为了提高便携式佩戴风扇佩戴时的舒适度,通常会在便携式佩戴风扇的支架的中间部位设置柔性连接件,通过柔性连接件与人体柔性接触,从而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然而,当支架的两端向外或向内过度弯折时,柔性连接件会受到支架两端的较大拉扯力作用而容易被扯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以改善以上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包括第一支臂、柔性连接件、以及可相对第一支臂转动的第二支臂,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围设形成穿戴空间;第一支臂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支臂具有第二连接端,柔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二连接端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于第一容纳槽的槽壁上,第一凸起部延伸至第一容纳槽内。
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颈戴装置,通过在第一支臂的第一连接端设有第一凸起部,在第二支臂的第二连接端上设有第一容纳槽以及第一限位部,第一凸起部延伸至第一容纳槽内,当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相对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一凸起部与第一限位部接触,从而形成止位配合,以防止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继续相对转动,从而避免因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的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柔性连接件受力过大被扯破,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颈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9.图2是如图1所示便携式颈戴装置在一种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3是如图1所示便携式颈戴装置的支架主体自由状态下对应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11.图4是如图3所示结构的支架主体在外折状态下对应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12.图5是如图2所示便携式颈戴装置在另一种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在拆分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在拆分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5.图8如图7所示结构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9是如图2所示便携式颈戴装置进一步被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10是如图2所示便携式颈戴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18.图11是如图1所示便携式颈戴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颈戴装置10,便携式颈戴装置10可以是便携式颈戴风扇、便携式颈戴按摩仪、便携式颈戴空调等,以下以便携式颈戴装置10为便携式颈戴风扇(也可称为挂脖风扇)为例进行说明:
21.请参阅图1至图3,便携式颈戴装置10包括支架主体11以及柔性连接件12,其中支架主体11由可相对转动的第一支臂111以及第二支臂112组成。
22.具体地,第一支臂111具有朝向第二支臂112的第一连接端1111,第二支臂112具有朝向第一支臂111的第二连接端1121。第一连接端1111固设有至少一第一凸起部113,第二连接端1121的设有第一容纳槽1123,第一凸起部11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连接端1121上的第一容纳槽1123内。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12的形状为片状结构,柔性连接件12纵向的尺寸大于横向的尺寸,柔性连接件12在纵向方向上,一端与第一连接端111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1121连接。具体地,柔性连接件12附着在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上靠近穿戴空间的一侧,柔性连接件12的一部分延伸至第一支臂111并与第一连接端1111连接,另一部分延伸至第二支臂112并与第二连接端1121连接。
24.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颈戴装置10,通过在第一支臂111的第一连接端1111固设第一凸起部113,在第二支臂112的第二连接端1121的内部设有第一限位部114,第一凸起部113延伸至第一容纳槽1123内。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一限位部114与第一凸起部113接触,从而形成止位配合,以防止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继续相对转动,因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的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柔性连接件12受力过大被扯破,延长了柔性连接件12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能使得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重量更轻,方便用户的携带与佩戴。
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角度由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形成。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角度也可以由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内转形成。
26.进一步的说,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围设形成穿戴空间,穿戴空间用于容纳人体部位,例如人体颈部。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朝向穿戴空间的一侧为内侧,远离穿
戴空间的一侧为外侧,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以扩大穿戴空间,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内转以缩小穿戴空间。
27.进一步的说,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在装配完成的初始状态下,即不受外力干扰的状态下,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之间呈一定的夹角,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指的是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相离的两端在转动作用下距离增大,而相对内转指的是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相离的两端在转动作用下距离减小。
28.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时,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内转时,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29.需要说明的是,“止位配合”是指两个结构相互抵挡以阻止彼此按照止挡前的转动方向继续转动。例如,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在相对外转至第一预设角度时,在两个结构相互止挡的作用下,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在外转方向上受到止挡力的作用无法继续外转。又例如,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在相对内转至第二预设角度时,在两个结构相互止挡的作用下,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在内转方向上受到止挡力的作用无法继续内转。
30.在本实施例中,支架主体11大致呈“u”型状结构,其可与人体的颈部相适配。第一支臂111以及第二支臂112分别夹持在人体颈部的两侧,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可相互靠拢或远离,以适配不同大小的颈部。支架主体11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一支臂111的第一连接端1111的端面与第二支臂112的第二连接端1121的端面保持相对间隔,以为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提供一定的转动行程。
31.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1121内设有第一容纳槽1123,第一限位部114设于第一容纳槽1123的槽壁上,第一容纳槽1123用于为第一凸起部113提供转动空间,以使得第一凸起部113可以随着第一支臂111的转动而在第二连接端1121内转动,第一限位部114位于第一凸起部113的转动路径上。在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一凸起部113与第一限位部114止位配合,柔性连接件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1111和第二连接端1121相连接,其中,柔性连接件12可以直接连接于第一连接端1111和第二连接端1121,或者通过中间结构间接地连接于第一连接端1111和第二连接端1121。第一限位部114包括位于第一容纳槽1123内的止挡底壁1141以及设于止挡底壁1141上的限位缺口1142,止挡底壁1141形成于第一容纳槽1123的槽壁上,在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至第一预设角度时,限位缺口1142的侧缘与第一凸起部113进行卡接。
32.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3包括限位臂1131以及限位卡扣1132。限位臂1131固设于第一连接端1111,限位臂113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容纳槽1123内,限位臂1131位于止挡底壁1141的上方,限位卡扣1132设于限位臂1131的端部,限位卡扣1132位于限位缺口1142的上方,并与限位缺口1142相配合。具体地,限位卡扣1132可朝向止挡底壁1141的底壁凸出以形成倒钩状结构,限位卡扣1132可以嵌入限位缺口1142内与限位缺口1142的侧缘进行卡接。第一凸起部11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当第一凸起部11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限位部114的数量可以与第一凸起部113的数量相同,每一个第一凸起部113与其中的一个第一限位部114对应配合。
33.如图4所示,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时,第一支臂111大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支臂112大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至第一预设角度时,限位卡扣1132进入限位缺口1142内,其可以与限位缺口1142的侧缘相互止挡,以使限位卡扣1132与限位缺口1142之间形成止位配合,从而限止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继续相对外转,避免支架主体11过折,同时,止挡底壁1141也可以对限位臂1131具有止挡的作用,有效地避免因支架主体11过度相对外转而导致柔性连接件12受力过大被扯破。
3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角度可以是第一连接端1111的内侧壁与第二连接端112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其中,第一预设角度可以小于或等于270
°
,例如可以小于或等于180
°
。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的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角度时,柔性连接件12基本不受到拉扯力作用,或者柔性连接件12受到的拉扯力不足以被扯破。
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限位部114包括位于限位缺口1142内的内壁1143以及凸设于内壁1143的楔形边缘部1144,具体地,限位缺口1142靠近第一连接端1111一侧的侧壁向内延伸形成楔形边缘部1144。
36.限位臂1131朝向止挡底壁1141的底部设有卡扣缺口1133,卡扣1132具有接触面1134,接触面1134形成于卡扣缺口1133内,接触面1134可相对于止挡底壁1141倾斜延伸设置。在卡扣1132与限位缺口1142卡接时,楔形边缘部1144能够进入卡扣缺口1133内并与接触面1134接触,同时,楔形边缘部1144可以止挡住接触面1134,保证第一限位部114与第一凸起部113止位配合的可靠性,有效地限止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的角度,避免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过度向外转动。
3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部113可以仅包括限位臂1131,第一限位部114包括设于止挡底壁1141的止挡槽(图未示出),限位臂1131的端部可与止挡槽相适配。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至第一预设角度时,限位臂1131的端部进入止挡槽内,并能够与止挡槽的底部或侧壁相抵从而形成止位配合。
38.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臂1131的顶面为弧形设置,弧形的顶面向第一连接端1111的外侧突出,当限位臂1131伸入第一容纳槽1123内时,减少限位臂1131与第一容纳槽1123之间的摩擦,便于装配。
3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凸起部113还包括抵顶部1135,抵顶部1135设于第一凸起部113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端1121的端部。具体地,抵顶部1135设于限位臂1131背离止挡底壁1141的顶部,抵顶部1135朝向第二连接端1121设置,抵顶部1135可以与限位臂1131的顶部直接连接,或者抵顶部1135也可以连接于第一连接端1111,抵顶部1135位于限位臂1131的上方,并可以与限位臂1131间隔。第二连接端1121的端面设有与抵顶部1135配合的配合部1123。在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至第一预设角度之前,抵顶部1135与配合部1123接触,以限定限位卡扣1132的运动轨迹。因此,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在相对外转至第一预设角度之前,抵顶部1135与配合部1123相接触,从而为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3提供转动支点,从而固定第一支臂111相对第二支臂112转动的轴线,以使得第一凸起部113准确地与第一限位部114进行止位配合,同时,保证了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在被止位后的稳定性。当将限位缺口1142设计为通槽结构,便于支架主体11的注塑成型时脱模,若限位缺口1142为通槽结构,限位缺口1142会贯穿第二连接端
1121的内侧壁,由于柔性连接件12的部分结构是连接于第二连接端1121的内侧壁,因此,通过抵顶部1135与配合部1123止位配合,可以防止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的角度过大而导致卡扣1132通过限位缺口1142抵顶柔性连接件12,有效地防止柔性连接件12被卡扣1132从第二连接端1121的内侧壁抵顶开。
40.示例性地,抵顶部1135可以包括抵顶本体1136以及抵顶凸起1137,抵顶本体1136连接于限位臂1131的顶部,抵顶凸起1137凸出设于抵顶本体1136朝向第二连接端1121的侧壁,配合部1123为与抵顶凸起1137配合的抵顶槽。抵顶本体1136大致呈板状结构,抵顶凸起1137的结构与抵顶槽的形状相适配。抵顶本体1136朝向第二连接端1121的侧壁还可以与第二连接端1121相抵,有效地保证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互止位配合时的可靠性。
4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端1121还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设于第一容纳槽1123的另一槽壁上并与第一限位部114相对设置,在第一支臂111相对第二支臂112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第一凸起部113与第二限位部接触,从而形成止位配合,从而限制第一支臂111相对第二支臂112继续转动。其中,当第一预设角度是由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形成时,第二预设角度则是由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内转形成;当第一预设角度是由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内转形成时,第二预设角度则是由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形成。具体的,第二限位部可以是位于第一容纳槽1123内的止挡顶壁1145,止挡顶壁1145与止挡底壁1141相对间隔设置。具体的,此处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内转至第二预设角度,止挡顶壁1145与限位臂1131的顶部止位配合。第二预设角度可以是第一连接端1111的内侧壁与第二连接端112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例如,第二预设角度可以大于90
°
且小于180
°
。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内转时,第一支臂111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支臂112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减小,当两者内转至第二预设角度时,限位臂1131的顶部与止挡顶壁1145相抵靠,这样可以限止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过度向内转动,避免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过度内转而出现柔性连接件12被挤破的问题。
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部113设有侧向凸出的限位凸缘1138,如图6所示,第一凸起部113的相对两个侧壁向外延伸形成有限位凸缘1138,当第一凸起部113的一部分伸入第一容纳槽1123内时,限位凸缘1138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端1121的端面相接触,限制第一凸起部113沿第一方向进一步发生位移,具体的,第一方向是指第一连接端1111朝向第二连接端1121的方向。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旋转时,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会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向运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凸缘1138,限制第一凸起部113沿第一方向进一步发生位移,使限位臂1131在第一支臂111旋转时能够准确地卡入限位缺口1142中,从而限制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的旋转角度,避免柔性连接件12发生撕裂。
43.第二连接端1121的端面上设有朝向第一连接端1111延伸的限位凸起1124,在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内转至第二预设角度时,限位凸起1124与限位凸缘1138靠近第一限位部114的一侧相接触,从而限制第一连接端1111相对第二连接端1121在第二方向上发生位移,具体的,在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转动平面内,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且第二方向指向穿戴空间。
44.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内转至第二预设角度时,限位凸起1124与限位凸缘1138配合,同时限制第一连接端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位移,使第
一支臂111的转动轴线固定,在转动过程中不发生滑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连接端1111的内部设有至少一第二止位部1116,第二连接端1121固设有至少一第二限位件1126,并与第一凸起部113相互错位设置,第二限位件1126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连接端1111内,第二止位部1116位于第二限位件1126的转动路径上,在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二限位件1126与第二止位部1116止位配合。示例性地,第二限位件1126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凸起部113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二止位部1116的结构可以与第一限位部114的结构大致相同。在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外转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二限位件1126与第一凸起部113呈交叉稳定性结构,并分别与对应的止位部进行止位配合,进一步地提升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止位配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整个便携式颈戴装置10可以承受更大的弯折力度。第二限位件112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第二限位件1126与一第二止位部1116对应配合。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连接端1111的内部还设有第二容纳槽1127,第二连接端1121的内部还设有与第一容纳槽1123相隔开的第三容纳槽1128,第二容纳槽1127与第三容纳槽1128相连通并放置有连通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内电子器件(例如电路板、电池等)的导线(图未示)。当第一连接端1111与第二连接端1121对接时,第二容纳槽1127与第三容纳槽1128连通形成布线空间(图未示),布线空间中设有自第一支臂111内部延伸至第二支臂112内部的导电组件(图未示),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布线空间用于布置导线,导线将第一支臂111内的电子元件与第二支臂112内的电子器件进行电连接。
46.请参阅图9,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12可以为弹性结构,例如可以为弹性橡胶或硅胶结构。柔性连接件12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可以对支架主体11进行复位,并可以与人体的颈部贴合,增加佩戴舒适性。柔性连接件12环设于第一凸起部113的外周。具体地,柔性连接件12包括相连接的环形部123、第一翼部121以及第二翼部122,三者可以为一体注塑成型。需要说明的是,环形部123可以是完整的环状结构,或者,环形部123远离第一翼部121以及第二翼部122的部位可以设有缺口。环形部123环设于第一凸起部113的外周,且环形部12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连接端1111与第二连接端1121之间,第一翼部121延伸至第一连接端1111的内侧壁,第二翼部122延伸至第二连接端1121的内侧壁,内侧壁即朝向穿戴空间一侧的侧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连接端1111与第二连接端1121之间设置有弯折定型件,弯折定型件可以是金属定型软管,或者蛇形管,或者定型钢丝,或者阻尼转轴等,从而能够将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相对转动后进行定型支撑。
47.示例性地,第一翼部121以及第二翼部122可以大致关于环形部123呈对称设置,第一翼部121以及第二翼部122可以连接于环形部123的底部的两侧,第一翼部121以及第二翼部122大致呈片体结构,两者与内侧壁的表面轮廓相适配。具体地,第一翼部121延伸至第一连接端1111朝向穿戴空间的侧壁上,第二翼部122延伸至第二连接端1121朝向穿戴空间的侧壁上,使得第一翼部121以及第二翼部122可以较大面积的覆盖在内侧壁上,增加柔性连接件12与人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柔性连接件12的外表面还可以与第一连接端1111以及第二连接端1121的内侧壁齐平设置,提升人体在佩戴便携式颈戴装置10时的舒适度。
4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便携式颈戴装置10还包括第一固定套17以及第二固定套18,第一固定套17以及第二固定套18为硬质结构,第一固定套17固定于第一连接端1111,第二固定套18固定于第二连接端1121,环形部123固定于第一固定套17以及第二固定
套18的外周。
49.示例性地,第一固定套17可以固定于第一连接端1111部的外周,并与第一连接端1111部的外周嵌套配合,第二固定套18可以固定于第二连接端1121部的外周,并与第二连接端1121部的外周嵌套配合,可以有效地增加第一固定套17以及第二固定套18与支架主体11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环形部123可以同时固设于第一固定套17以及第二固定套18的外周,其可以与第一固定套17以及第二固定套18嵌套连接,第一固定套17以及第二固定套18的外周壁可以设有环形凸起171,环形部123的内周壁设有环形槽1231,环形凸起171嵌设于环形槽1231内,保证第一固定套17以及第二固定套18与环形部123连接时的牢靠性。示例性地,第一固定套17、第二固定套18以及环形部123可以采用二次注塑成型的工艺连接于一体,这样不仅便于两者不同材质的连接,而且可以保证环形部123与第一固定套17以及第二固定套18之间的连接强度。由于硬质结构不容易发生形变,因此,通过将硬质结构的第一固定套17以及第二固定套18与支架主体11进行连接,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在相对转动时,固定套随着对应的支臂转动且不容易发生形变,因此,可以保证柔性连接件12与固定套之间的连接强度。
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固定套17与第二固定套18均设有延伸部172,延伸部172大致呈片体结构,第一固定套17的延伸部172延伸至第一连接端1111的内侧壁,并与第一连接端1111的内侧壁卡接,第二固定套18的延伸部172延伸至第二连接端1121的内侧壁,并与第二连接端1121的内侧壁卡接,第一翼部121以及第二翼部122分别固定于其中一延伸部172的外壁面(即延伸部172靠近人体颈部的壁面)。示例性地,延伸部172朝向内侧壁的表面设有多个卡接结构1721,卡接结构1721可以为卡钩,第一连接端1111以及第二连接端1121的内侧壁设有与卡接结构1721相适配的卡孔1722,第一固定套17的卡接结构1721通过第一连接端1111的卡孔1722卡接在第一连接端1111内,第二固定套18的卡接结构1721通过第二连接端1121的卡孔分别卡接在第二连接端1121内。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第一固定套17以及第二固定套18与支架主体11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其受力发生松脱。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在相对外转时,柔性连接件12在受到拉扯力的作用时会向第一固定套17以及第二固定套18分别施加一个反向的拉扯力,基于上述的结构,第一固定套17与第二固定套18在卡接结构1721的作用下不会轻易相对于支架主体11发生位移,以保证柔性连接件12相对于支架主体11的安装位置,使其不会相对支架主体11发生位移。
5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环形部123的中部设有加厚部1232,加厚部1232可以呈环形结构,其可以环设于环形部123的内周,加厚部1232的厚度大于环形部123两端的厚度。加厚部1232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固定套17和所述第二固定套18之间,且加厚部123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套17和第二固定套18的端面连接。通过设置加厚部1232可以增加柔性连接件12对应部位的弹性,无论用户将支架主体11外折,还是将支架主体11内折,加厚部1232的一侧会受到支臂的挤压,而另一侧会被支臂拉伸,从而对支臂产生一定大小的回复弹力,以使得支架主体11在外力消失时恢复至原状。
52.请参阅图9和图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分别设有出风部1119,出风部1119适于朝向人体,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的出风部1119可以位于支架主体11的同一侧以向人体的头部出风,或者第一支臂111与第二支臂112的出风部1119可以位于支架主体11相背的两侧,以分别向人体的头部和背部吹风。便携式颈戴装置10包括两
个出风组件19,出风组件19可以包括风扇或风机,两个出风组件19分别设于第一支臂111和第二支臂112内以将产生的气流通过对应的出风部1119吹出,出风组件19可以通过出风部1119向人体吹送暖风或者冷风。设于第一支臂111以及第二支臂112的出风组件19可以独立地向对应的出风部1119进行出风,互不影响。
5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