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负载感测应用的液压部段和多重液压分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6191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用于负载感测应用的液压部段和多重液压分配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负载感测应用的液压部段以及使用一个或多个这种液压部段的多重液压分配器。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负载感测液压系统通过滑阀的计量孔能够将压降保持大致恒定。
[0003]具体来说,负载感测液压系统可用在设想同时执行多重运动的运行机器中。例如,考虑具有旋转塔的运行机器,诸如挖掘机或伸缩装载机,其中驾驶室的转动、起重臂的伸出以及铲斗的运动需要彼此独立地处理。
[0004]在常规类型的负载感测液压系统中,对比由栗可递送的最大流量更高流量的需求继而引起带有最大负载的使用单元减慢和停止。该情况在上述具有旋转塔的运行机器的情况下尤为关键,因为驾驶室的转动、起重臂的伸出以及铲斗的运动会突然停止。
[0005]为了克服常规结构的限制,已经开发了流量共享结构,其中比栗可递送的最大流量高的流量需求继而弓I起对所有使用单元流量的成比例减少。
[0006]但是,有一些应用中某些用户流量的成比例减少会有损机器的正常运行。在这些情况下,关键用户通过使用专用优先权部段被给予优于其它用户的优先权。
[0007]优先权部段是指在流量饱和状态下不参与递送流量中的成比例减少,而是保持恒定流量,迫使其它部段进一步减少其流量。
[0008]由本申请人与2014年11月3日提交的欧洲专利申请14158991.1是其一示例。
[0009]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压部段,其中局部补偿器联接到差动活塞,即可通过改变施加在活塞的某些作用区域(前作用区域、后作用区域以及侧向或中间作用区域)上的压力来进行先导的活塞。
[0010]既适用于流量共享液压部段又适用于优先权液压部段的差动活塞的概念使得能够用最少的能量消耗局部控制最大作业压力,降低系统的能量消耗。
[0011]因此欧洲专利申请第14158991.1号中提出的液压部段紧凑,结构简单且极多用途,因为差动活塞的概念既适用于流量共享又适用于各优先权部段。
[0012]但是,这种方案并不完全解决该要求以根据外部信号(例如警报)调节分配给各用途的功率或在达到预定压力值(也是内部信号)时限制使用者的速度,从而得到能量节省并优化功率利用。

【发明内容】

[0013]在本文中,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负载感测应用的液压部段和多重液压分配器,其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0014]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外部信号或预先建立内部信号调节到各用途的流量的、用于负载感测应用的液压部段。
[001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多重液压分配器,其包括多个结构类似的液压部段。
[0016]所设定的技术任务和制定的目标基本上通过用于负载感测应用的液压部段和多重液压分配器来实现,其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技术特征。
【附图说明】
[0017]从如附图所示的用于负载感测应用的液压部段和多重液压分配器的较佳但非排他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性、且因此非限制性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明显,附图中:
[0018]-图1以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用在液压分配器中的液压部段;
[0019]-图2a和2b以剖视图分别示出处于平衡状态和处于脱开状态的图1的液压部段的组合“活塞-流量调节构件”系统;
[0020]-图3以剖视图示出图2a的部分(组合“活塞-流量调节构件”系统)的实施例;
[0021]-图4以剖视图示出图1的液压部段的补偿装置;
[0022]-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重液压分配器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附图,1标示用于负载感测应用的液压部段,10标示包括多个液压部段1的多重液压分配器。
[0024]每个液压部段1包括阀体2,主滑动件3可在阀体2内纵向滑动。这种主滑动件3(也称为“阀芯”)用于将来自栗100的供给线Pal的受压液压流体通过计量孔4传递到作业用途A、B。
[0025]例如,主阀芯3是六通三位型。替代地,主阀芯3具有四个位置,即,其设想一附加位置(称为“浮动”位置),该附加位置同时针对作业用途A、B进行排放。具体来说,主阀芯3由与供给线Pal重合的通道供给。
[0026]相对于液压流体流动在主阀芯3的上游,可发现压力补偿装置5,压力补偿装置5能够保持通过计量孔4或者用于控制流动的装置(例如止回阀)的大致恒定的压降。
[0027]阀体2具有通常沿着预定纵向轴线Q延伸的第一孔。
[0028]在第一孔中,容纳有活塞11 (或柱塞)和流量调节构件21。在本文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中,活塞11结合地受限于流量调节构件21。
[0029]如在图l、2a、2b和3中可以看出的,活塞11具有沿预定纵向轴线Q延伸的杆12。
[0030]杆12源自具有比杆12大的横截面的基部或底部13。在本文中,活塞11的与基部13相对的?而部称为活塞11的头部12a。
[0031]较佳地,流量调节构件21也沿预定纵向轴线Q延伸。
[0032]流量调节构件21具有第一端21a,该第一端21a适于接收来自前室30的液压流体,前室30与计量孔4连通。
[0033]流量调节构件21的第二端21b具有匹配形状以接纳活塞11的头部12a并限定与其的接头的凹陷。在本文所述和示出的各实施例中,匹配形状的凹陷呈“T”型(在技术英语中称为“T型槽”)。在替代实施例(未示出)中,凹陷具有螺纹附件。
[0034]较佳地,流量调节构件21由具有可变钻孔的管状体构成。具体来说,管状体21具有内腔22,内腔内分为以下区域:
[0035]-第一环形区域22a,该区域22a从流量调节构件21的第一端21a开始延伸;
[0036]-第二圆柱形区域22b,该区域22b朝向流量调节构件21的第二端21b延伸且直径比第一区域22a的外径小;
[0037]-第三圆锥形区域22c,该区域22c用于连接第一区域22a与第二区域22b;
[0038]-第四区域22d,该区域对应于调节铣削部(milling)(即小孔),该调节铣削部适于控制前室30与第一分配桥路31之间的压降。
[0039]较佳地,第四区域22d形状像开口槽。
[0040]第一穿通通道17横贯活塞11的基部13和杆12。
[0041]在第一孔内,形成中间室16在活塞11的杆12与阀体2之间的部分。
[0042]较佳地,活塞11至少部分地由壳体20围绕,壳体20又部分地容纳在第一孔内(参见图2a-2b)。中间室16因此具有:
[0043]?第一区16a,该区16a形成在活塞11的杆12与壳体20之间;
[0044]?第二区16b,该区16b形成在壳体20内;
[0045]?第三区16c,该区16c形成在阀体2内。
[0046]最初,设置控制装置6、7、18,控制装置6、7、18操作地作用于中间室16以改变其压力,从而使组合“活塞-流量调节构件”系统从平衡状态进入脱开状态,在平衡状态调节构件不作用,且因此前室30和中间室16处于相同压力下,在脱开状态中前室30的压力与中间室16的压力脱开。在这种情况下,调节构件21通过第四区域22d的调节铣削部产生前室30与第一分配桥路31之间的附加压降,实际作用于残余压力裕度从而进一步改变其实体。
[0047]具体来说,控制装置6、7、18包括联接到中间室16的至少一个排放通道18。
[0048]在本文描述和示出的各实施例中,控制装置6、7、18包括集成到液压部段1并有预定压力先导的两个限位件6、7。例如,这些预定压力取自补偿装置5下游,从而根据达到预定压力值限制分配到用途A、B的功率,实际上减少吸收的功率和能量消耗。较佳地,这些限位件6、7可调节。
[0049]替代地,控制装置包括外部压力龙头,该外部压力龙头由例如比例电磁阀或顺序阀或未集成而是在液压部段1外部的装置控制。
[0050]较佳地,壳体20具有适于接纳封闭塞9的开口端。
[0051]在封闭塞9、活塞11的基部13与壳体20的内壁之间限定有后室14。
[0052]通过第一穿通通道17将后室14与中间室16连通。
[0053]较佳地,形成在活塞11内的第一穿通通道17包括:
[0054]?第一部分17a,该部分17a具有杆12内的大致纵向延伸部并在活塞11的基部13上开口 ;
[0055]?第二部分17b,该部分17b从第一部分17a分支并通入中间室16,具体通入中间室16的第一区16a。
[0056]具体来说,第二部分17b具有活塞11的杆12内的大致横向延伸部。
[0057]较佳地,第二部分17b形状和尺寸设置成构成流量限制器。更加地,第二部分17b是固定计量孔。
[0058]较佳地,第一穿通通道17的第一部分17a与活塞11的杆12同轴。
[0059]第一穿通通道17包括联接到第一部分17a的两个另外部分17c、17d。具体来说,另外部分17c、17b具有活塞11的杆12内的大致横向延伸部。
[0060]如从图2a可看出的,这些另外部分17c、17d通入限定在壳体20、活塞11的头部12a以及流动调节构件21的第二端部21b之间的前室15。
[0061]—实施例设想预建立压力在中间室16外部可设置。在该情况下,不存在流量限制器17b。较佳地,预建立压力是可变的。在本文描述和示出的各实施例中,第一弹簧19容纳在中间室16内。
[0062]具体来说,第一弹簧19邻靠在活塞11的基部13与壳体20的前部20a之间。该第一弹簧19允许组合“活塞-流动调节构件”系统保持在平衡状态,使调节器不作用(使流量调节不作用)直到由于例如排放通道18内流体排放而压力失衡干预为止。
[0063]上述采用第一弹簧19的实施例是较佳实施例。实际上,一旦各室内的压力平衡重新建立,通过将组合“活塞-流动调节构件”系统重新定位成使得第四区域22d的调节铣削部的干预对残余压力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