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机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8257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离心风机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及空调器,包括蜗壳和风轮,蜗壳包括底板及围绕底板的周缘而设的侧板,底板及侧板构成安装腔,底板设有进风口,蜗壳还包括与出风口连通的出风孔道,出风孔道包括靠近底板的第一孔壁及远离底板的第二孔壁;风轮安装于安装腔内,且风轮朝向底板的端面与底板的距离不大于第一孔壁与底板的距离;蜗壳及风轮共同形成气流通道,蜗壳及风轮分别设有挡流部,气流通道围绕风轮上的挡流部形成U形挡流通道。风轮驱动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沿着底板进入气流通道,再从出风孔道排出。如此不仅可保证气流进入气流通道迅速,而且由于U形挡流通道的作用气流回流得到了抑制,从而避免涡流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离心风机的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
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柜式空调器中的离心风机工作时,外部的空气进入离心风机后在蜗壳后盘存在严重的回流,从而产生涡流,导致离心风机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0004]一种离心风机,包括:
[0005]蜗壳,包括底板及围绕所述底板的周缘而设的侧板,所述底板及所述侧板构成安装腔,所述底板设有进风口,所述侧板设有出风口,所述蜗壳还包括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孔道,所述出风孔道包括靠近所述底板的第一孔壁及远离所述底板的第二孔壁;及
[0006]风轮,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风轮朝向所述底板的端面与所述底板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孔壁与所述底板的距离;
[0007]所述蜗壳及所述风轮共同形成气流通道,所述蜗壳及所述风轮分别设有挡流部,所述气流通道围绕所述风轮上的挡流部形成U形挡流通道。
[0008]上述离心风机,风轮在蜗壳内转动形成驱动力,以驱动外部的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沿着底板进入气流通道,再从出风孔道排出。如此不仅可保证气流在驱动力的作用下进入气流通道迅速,而且由于U形挡流通道的作用气流回流时需方向需发生多次改变,可使气流回流得到了抑制,从而避免气流在蜗壳中容易回流产生涡流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离心风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离心风机的噪音。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设有第一挡流部,所述第一挡流部为沿所述底板的周缘朝外凸设的环形凹槽;
[0010]所述风轮设有第二挡流部,所述第二挡流部设于所述端面的周缘且其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挡流部,所述第二挡流部与所述第一挡流部的底部之间及与所述第一挡流部的两侧壁之间分别具有间隙。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部分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挡流部的一个侧壁及所述侧板形成环形台阶。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流部的一个侧壁与所述侧板的内壁共壁设置。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轮设有第三挡流部及与所述端面相邻的侧边,所述第三挡流部沿所述侧边的底部周缘而设且朝所述侧板延伸,所述第三挡流部与所述侧板之间具有间隙;
[0014]所述蜗壳设有第四挡流部,所述第四挡流部设于所述侧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孔壁与所述底板之间的位置,所述第四挡流部与所述侧边之间具有间隙;
[0015]所述第四挡流部与所述底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挡流部与所述底板的距离,且所述第三挡流部的边缘不露出于所述第四挡流部。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挡流部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孔壁的延伸面共面设置。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挡流部自所述侧边朝所述侧板的延伸尺寸为I?6mm ο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面与所述底板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孔壁与所述底板的距离小I?3mm。
[0019]—种空调器,包括空调主体及上述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空调主体内。
[0020]该空调器采用上述离心风机,防止产生涡流,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结构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离心风机的A处放大图;
[0023]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参照图1,本较佳实施例一的离心风机100,可用于空调器中,设于空调器的机体内。
[0028]参照图1及图2,该离心风机100包括蜗壳110和风轮120。蜗壳110包括底板112及围绕底板112的周缘而设的侧板114,底板112及侧板114构成安装腔(图未标)。
[0029]底板112设有进风口(图未示)。侧板114设有出风口(图未标)。蜗壳110还包括与出风口连通的出风孔道116。出风孔道116包括靠近底板112的第一孔壁1161及远离底板112的第二孔壁(图未示)。第一孔壁1161与底板112具有距离设置。
[0030]风轮120安装于安装腔内,且风轮120朝向底板112的端面122位于第一孔壁1161所在高度与底板112所在高度之间,即端面122与底板112的距离小于第一孔壁1161与底板112
的距离。
[003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端面122与底板112的距离比第一孔壁1161与底板112的距离小I?3mm。可以理解,风轮120朝向底板112的端面122与第一孔壁1161也可在同一高度设置,即端面122与底板112的距离等于第一孔壁1161与底板112的距离。
[0032]蜗壳110及风轮120共同形成气流通道,蜗壳110及风轮120分别具有挡流部,气流通道围绕风轮120上的挡流部形成U形挡流通道。U形挡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段、第二通道段及第三通道段,第一通道段与第三通道段并排设置。即气流在气流通道中先进入第一通道段、再改变方向进入第二通道段,继续改变方向进入第三通道段。
[0033]上述离心风机100,风轮120在蜗壳110内转动形成驱动力,以驱动外部的空气沿着虚线箭头所示方向(见图2)从进风口进入,沿着底板112进入气流通道,再从出风孔道116排出。如此U形挡流通道气流在驱动力的作用下进入气流通道迅速,而且由于U形挡流通道的作用气流回流时需方向需发生多次改变,可使气流回流得到了抑制,从而避免气流在蜗壳110中容易回流产生涡流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离心风机100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离心风机100的噪音。
[0034]可以理解,蜗壳110可为一端开口结构,在实际安装时,将蜗壳110的开口抵止空调器的内壁上以将风轮120封闭在蜗壳110内部。可以理解,蜗壳110也可含有盖板(图未示),盖板与底板112相对设置,且盖板与侧板112连接,以将风轮120封闭在蜗壳110内部。
[0035]优选的,端面122与底板112的距离为δ,风轮120的与端面122相邻的侧边124与侧板114的距离为▲!■,且21111]1<5<10_,2_< Δ r<10mm。如此通过控制气流通道的大小,进一步抑制回流,避免涡流的产生,从而提高离心风机100的工作效率。
[0036]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蜗壳110设有第一挡流部1121,第一挡流部1121为沿底板112的周缘朝外凸设的环形凹槽。
[0037]风轮120设有第二挡流部1221,第二挡流部1221设于端面122的周缘且部分第二挡流部1221收容于第一挡流部1121。第二挡流部1221与第一挡流部1121的底部之间及与第一挡流部1121的两侧壁之间分别具有间隙。如此风轮120在安装腔中转动,第二挡流部1221位于第一挡流部1121中,风轮120、侧板114及底板112三者围绕第二挡流部1221共同形成U形挡流通道,该U形挡流通道使原本沿底板112流动的气流,随着第二挡流部1221朝风轮120轴向流动,由于第一挡流部1121的底部阻隔再沿风轮120轴向反向流动,然后通过侧板114上的出风孔道116排出。
[0038]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部分底板112、第一挡流部1121的一个侧壁及侧板114形成环形台阶。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挡流部1121的一个侧壁可与侧板114的内壁共壁设置。
[0039]参照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风轮120朝向底板112的端面122与底板112的距离小于第一孔壁1161与底板112的距离。
[0040]风轮120设有第三挡流部1241及与端面122相邻的侧板124。第三挡流部1241沿侧边124的底部周缘而设且朝侧板114延伸,第三挡流部1241与侧板114之间具有间隙。
[0041]蜗壳设有第四挡流部1141,第四挡流部1141设于侧板114上且位于第一孔壁1161与底板112之间的位置,第四挡流部1141与侧边124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使气流从第四挡流部1141与风轮120之间的间距排出。
[0042]如此风轮120在安装腔中转动,风轮120、侧板114及底板112三者围绕该风轮120的第三挡流部1241形成U形挡流通道,该U形挡流通道使原本沿底板112流动的气流,由于第三挡流部1241的阻隔沿着虚线箭头所示方向(见图3),沿侧板114流动,再反向沿侧边124与第三挡流部1241流动,然后通过侧板114上的出风孔道161排出。
[0043]第四挡流部1141与底板112的距离大于第三挡流部1241与底板112的距离。即第四挡流部1141与第三挡流部1241交错设置,且第四挡流部1141更靠近出风口。第四挡流部1141盖住部分第三挡流部1241。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挡流部1141也可恰好盖住第三挡流部1241的边缘,只要第三挡流部1241的边缘不露出于第四挡流部1141即可。
[004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挡流部1141远离底板112的表面与第一孔壁1161的延伸面共面设置。可以理解,第四挡流部1141远离底板112的表面也可位于第一孔壁1161的延伸面与底板之间的位置,只要第四挡流部1141与底板112的距离大于第三挡流部1241与底板112的距离,从而使气流必须绕第四挡流部1141排出。
[0045]可以理解,该侧边124的底部周缘朝侧板114延伸,可为侧边124的底部边缘沿其周缘朝侧板114延伸,也可为侧边124的底部靠近底部边缘的位置沿其周缘朝侧板114延伸。
[0046]具体的,第三挡流部1241自侧边124朝侧板114的延伸尺寸为I?6mm。
[0047]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端面122位于第一孔壁1161所在高度与底板112所在高度之间,即端面122与底板112的距离小于第一孔壁1161与底板112的距离,则图2所示的U形挡流通道可与图1所示的U形挡流通道结合使用。从进气口进来的气流先随着该端面122的第二挡流部1221朝风轮120轴向流动,由于第一挡流部1121的底部阻隔再沿风轮120轴向反向流动;接着由于侧边124的第三挡流部1241的阻隔沿侧板114流动,再反向沿侧边124与侧板114的第三延伸1141段流动,然后通过侧板114上的出风孔道116排出。如此双重U形挡流通道的双重阻隔作用,抑制涡流产生,消除回流现象,进一步提高离心风机100的工作效率。
[004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实施例的空调,该空调包括空调主体及离心风机100,离心风机100设于空调主体内。
[004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5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110),包括底板(112)及围绕所述底板(112)的周缘而设的侧板(114),所述底板(112)及所述侧板(114)构成安装腔,所述底板(112)设有进风口,所述侧板(114)设有出风口,所述蜗壳(110)还包括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孔道(116),所述出风孔道(116)包括靠近所述底板(112)的第一孔壁(1161)及远离所述底板(112)的第二孔壁;及 风轮(12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风轮(120)朝向所述底板(112)的端面(122)与所述底板(112)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孔壁(1161)与所述底板(112)的距离; 所述蜗壳(110)及所述风轮(120)共同形成气流通道,所述蜗壳(110)及所述风轮(120)分别设有挡流部,所述气流通道围绕所述风轮(120)上的挡流部形成U形挡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壳(110)设有第一挡流部(I 121),所述第一挡流部(1121)为沿所述底板(112)的周缘朝外凸设的环形凹槽; 所述风轮(120)设有第二挡流部(1221),所述第二挡流部(1221)设于所述端面(122)的周缘且其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挡流部(1121),所述第二挡流部(1221)与所述第一挡流部(1121)的底部之间及与所述第一挡流部(1121)的两侧壁之间分别具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底板(112)、所述第一挡流部(1121)的一个侧壁及所述侧板(114)形成环形台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流部(1121)的一个侧壁与所述侧板(114)的内壁共壁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轮(120)设有第三挡流部(1241)及与所述端面(122)相邻的侧边(124),所述第三挡流部(1241)沿所述侧边(124)的底部周缘而设且朝所述侧板(114)延伸,所述第三挡流部(1241)与所述侧板(114)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蜗壳(110)设有第四挡流部(1141),所述第四挡流部(1141)设于所述侧板(114)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孔壁(1161)与所述底板(112)之间的位置,所述第四挡流部(1141)与所述侧边(124)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四挡流部(1141)与所述底板(112)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挡流部(1241)与所述底板(112)的距离,且所述第三挡流部(1241)的边缘不露出于所述第四挡流部(114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挡流部(1141)远离所述底板(112)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孔壁(1161)的延伸面共面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流部(1241)自所述侧边(124)朝所述侧板(114)的延伸尺寸为I?6mm。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122)与所述底板(112)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孔壁(1161)与所述底板(112)的距离小I?3mm。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122)与所述底板(112)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10mm,所述风轮(120)的与所述端面(122)相邻的侧边(124)与所述侧板(114)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mm且小于或等于10mm。10.—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主体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空调主体内。
【文档编号】F04D17/08GK106050688SQ201610593818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5日 公开号201610593818.8, CN 106050688 A, CN 106050688A, CN 201610593818, CN-A-106050688, CN106050688 A, CN106050688A, CN201610593818, CN201610593818.8
【发明人】廖俊杰, 李树云, 朱芳勇, 蔡剑, 高智强, 彭光前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