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压缩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636494阅读:来源:国知局
态,所述控制结构(30)打 开,使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通过所述连接管路导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组(10)包括第 一发动机,所述第一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发动机的冷却系统(11),所述第二压缩机组(20)包 括第二发动机,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包括第二发动机的冷却系统(21),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 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系统(1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系统(21)的进口连通, 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系统(21)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系统(11)的进口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空冷器(12),所述第一空冷器(12)的进口与所述第一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11)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空冷器(12)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 却系统(11)的进口连通; 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空冷器(22),所述第二空冷器(22)的进口与所述第二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21)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空冷器(22)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 却系统(21)的进口连通; 所述连接管路包括第一冷却管线(40),所述第一冷却管线(4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 空冷器(12)的进口和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系统(11)的出口所在的管线连接,所述第一 冷却管线(4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空冷器(22)的出口和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系统(21) 的进口所在的管线连接; 所述连接管路包括第二冷却管线(50),所述第二冷却管线(5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 空冷器(12)的出口和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系统(11)的进口所在的管线连接,所述第二 冷却管线(5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空冷器(22)的进口和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系统(21) 的出口所在的管线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线(40)的两端、 所述第二冷却管线(50)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控制结构(3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30)包括阀门。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却系统还包括: 第一油冷器(13),所述第一油冷器(13)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管线(50)的第一端连 接; 第一水泵(14),所述第一水泵(14)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油冷器(13)的出口连接,所述第 一水泵(14)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系统(11)的进口连接; 第一燃气换热器(15),所述第一燃气换热器(15)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水泵(14)的出口 连接,所述第一燃气换热器(15)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管线(40)的第一端连接; 第一压缩缸冷却系统(16),所述第一压缩缸冷却系统(16)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压缩缸冷却系统(16)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系统(11)的出口连 接,所述第一压缩缸冷却系统(16)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燃气换热器(15)的出口连接; 第一节温器(17),所述第一节温器(17)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 一节温器(17)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发动机的冷却系统(11)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节温 器(17)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燃气换热器(15)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节温器(17)的第三 端口与所述第一水泵(14)的进口连接; 所述第二冷却系统还包括: 第二油冷器(23),所述第二油冷器(23)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冷却管线(40)的第二端连 接; 第二水泵(24),所述第二水泵(24)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油冷器(23)的出口连接,所述第 二水泵(24)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系统(21)的进口连接; 第二燃气换热器(25),所述第二燃气换热器(25)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水泵(24)的出口 连接,所述第二燃气换热器(25)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管线(50)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压缩缸冷却系统(26),所述第二压缩缸冷却系统(26)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所述第二压缩缸冷却系统(26)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系统(21)的出口连 接,所述第二压缩缸冷却系统(26)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燃气换热器(25)的出口连接; 第二节温器(27),所述第二节温器(27)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 二节温器(27)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发动机的冷却系统(21)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温 器(27)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燃气换热器(25)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温器(27)的第三 端口与所述第二水泵(24)的进口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还包括: 第三冷却管线(60),所述第三冷却管线(6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管线(40)的第一 端连接,所述第三冷却管线(6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温器(17)的第三端口连接; 第四冷却管线(70),所述第四冷却管线(7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管线(50)的第二 端连接,所述第四冷却管线(7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节温器(27)的第三端口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还包括: 第五冷却管线(80),所述第五冷却管线(8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管线(50)的第一 端连接,所述第五冷却管线(8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缩缸冷却系统(16)的第二端口连 接; 第六冷却管线(90),所述第六冷却管线(9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管线(40)的第二 端连接,所述第六冷却管线(9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缩缸冷却系统(26)的第二端口连 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压缩系统还包括第一 控制阀(31)、第二控制阀(32)、第三控制阀(33)和第四控制阀(34), 所述第一控制阀(31)设置在所述第一节温器(17)与所述第一水泵(14)连接的管线 上,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时,所述第一控制阀(31)打开,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时,所述第一 控制阀(31)关闭; 所述第二控制阀(32)设置在所述第二节温器(27)与所述第二水泵(24)连接的管线 上,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时,所述第二控制阀(32)打开,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时,所述第二 控制阀(32)关闭; 所述第三控制阀(33)设置在所述第三冷却管线(60)上,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时,所述 第三控制阀(33)关闭,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时,所述第三控制阀(33)打开; 所述第四控制阀(34)设置在所述第四冷却管线(70)上,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时,所述 第四控制阀(34)关闭,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时,所述第四控制阀(34)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压缩系统还包括第五 控制阀(35)、第六控制阀(36)、第七控制阀(37)和第八控制阀(38), 所述第五控制阀(35)设置在所述第五冷却管线(80)上,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时,所述 第五控制阀(35)关闭,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时,所述第五控制阀(35)打开; 所述第六控制阀(36)设置在所述第六冷却管线(90)上,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时,所述 第六控制阀(36)关闭,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时,所述第六控制阀(36)打开; 所述第七控制阀(37)设置在所述第一燃气换热器(15)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缸冷却 系统(16)的第二端口所在的管线上,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时,所述第七控制阀(37)打开, 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时,所述第七控制阀(37)关闭; 所述第八控制阀(38)设置在所述第二燃气换热器(25)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压缩缸冷却 系统(26)的第二端口所在的管线上,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时,所述第八控制阀(38)打开, 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时,所述第八控制阀(38)关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压缩系统,该气体压缩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组,第一压缩机组包括第一冷却系统;第二压缩机组,第二压缩机组包括第二冷却系统;连接管路,连接在第一压缩机组和第二压缩机组之间,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控制结构;其中,气体压缩系统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在第一运行状态,控制结构关闭,以切断连接管路;在第二运行状态,控制结构打开,使第一冷却系统与第二冷却系统通过连接管路导通。通过此气体压缩系统,能够较快的对未启动的压缩机组进行加热,避免了对压缩机组的拆卸,大大缩短启机时间,提高了冬季启机的成功率;并且,也避免了压缩机组长期空载运行,减少燃气消耗量。
【IPC分类】F04B39-06, F01P7-16, F04B41-06, F02N19-10
【公开号】CN204344423
【申请号】CN201420679084
【发明人】赵雄, 申亮, 马玉华, 孙勇强, 陈宝才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