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10878阅读:来源:国知局
油筋51的这一端可能会拦截涡流使得涡流形成涡流紊流结构,涡流紊流结构会使电机3旋转过程中的扭矩增加,造成能量的浪费,从而优选将挡油筋51的邻近定子33的一端设置的与定子33的距离较远。但是,为了保证挡油导流效果,挡油筋51的邻近定子33的一端的下端面也需延伸至分隔结构2下端面的下方,从而保证挡油导流的效果。
[0056]当转子32的上端面与定子33的上端面大体平齐时,挡油筋51的邻近转子32的一端的下端面位于挡油筋51的邻近定子33的一端的下端面的下方。优选地,从定子33沿电机3的径向朝向转子32的方向、挡油筋51朝向转子32倾斜延伸。也就是说,沿着电机3的径向从定子33到转子32的方向,挡油筋51的下端面倾斜向下延伸。
[0057]例如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电机3为内转子式电机3,转子32可转动地设在定子33的内侧,沿着电机3的径向从内到外,挡油筋51从邻近分隔结构2的中心处沿着电机3的径向向外延伸,且挡油筋51的下端面自外向内倾斜向下延伸。
[0058]这样,将挡油筋51设置在电机3的上方,且与转子32距离较近,从而挡油筋51可以在连通口 21处拦截下涡流旋转的部分油液及油液动能,以更加充分地利用涡流能量,且在靠近定子33位置,挡油筋51远离定子33设置,从而挡油筋51的邻近定子33的一端可以拦截部分油液,但不破坏电机3转子32形成的涡流。
[0059]具体地,挡油筋51的邻近电机3的一侧表面形成为平面、曲面或平面与曲面的结合。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挡油筋51的下端面可以形成为平面,挡油筋51的下端面也可以形成为曲面,挡油筋51的下端面还可以形成为平面和曲面的结合,优选地,挡油筋51的下端面形成为曲面,从而可以使得油液产生平流层,减少局部阻力系数和阻力损失,减少油液的流动压力损失,减少热量生成,进一步降低能量的浪费。
[0060]具体地,导向结构5还包括导向面52,导向面52形成在分隔结构2上且沿电机3的周向延伸,导向面52位于连通口 21的上游,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导向面52位于连通口21的左侧。由此,在导向面52的作用下,可以将油液涡流很好地导向连通口 21。
[0061]具体地,沿着油液在分隔结构2的周向的流动方向上、导向面52朝向第一腔室Al的方向倾斜延伸。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在分隔结构2的下端面上,油液形成的涡流沿着顺时针的方向流动,导向面52从分隔结构2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导向面52可以沿分隔结构2的周向延伸,且导向面52邻近连通口 21的上游设置,沿着从导向面52的远离连通口 21的一端到导向面52的邻近连通口 21的一端,导向面52倾斜向上延伸,从而涡流可以沿着倾斜的导向面52流入连通口 21内。其中,导向面52可以与分隔结构2—体成型。
[0062]优选地,导向面52形成为平面、曲面或平面与曲面的结合。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导向面52的下端面可以形成为平面,导向面52的下端面也可以形成为曲面,导向面52的下端面还可以形成为平面和曲面的结合,优选地,导向面52的下端面形成为曲面,从而可以使得油液产生平流层,减少局部阻力系数和阻力损失,减少油液的流动压力损失,减少热量生成,进一步降低能量的浪费。
[0063]下面,参照图1-图4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隔结构2和导向结构51。
[0064]如图3所示,分隔结构2包括法兰盘部221,法兰盘部221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限位部223A,法兰盘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限位部223B。
[0065]安装时,参照图1和图2,可以将第一壳体11罩设在第一限位部223A上,且在第一壳体11与第一限位部223A的周壁之间设置密封件64,再在第一壳体11的外周壁上设置卡簧65,以将第一壳体11与分隔结构2牢靠地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地,可以将法兰盘部221安装在第二壳体12的上端面上,且使得第二限位部223B伸入且配合在第二壳体12内,然后可以采用螺纹紧固件将法兰盘部221与第二壳体12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第二壳体12与分隔结构2的连接。
[0066]由此,当将油泵4安装在第一腔室Al内、且将电机3安装在第二腔室A2内后,可以有效地保证油泵4的吸油口位于电机3的正上方或者侧方,也就是说,油泵4的吸油口可以位于电机3旋转产生的涡流范围内,以有效地利用涡流的动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内”可以理解为朝向电机3中心轴线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外”,即远离电机3中心轴线的方向。
[0067]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二限位部223B可以形成为环形,且第二限位部223B直径方向上的两端的外侧分别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法兰盘部221的油孔222,第二限位部223B直径方向上的另外两端分别形成有沿径向贯穿第二限位部223B的开口(即第一开口224A和第二开口 224B),此时两个开口的连线与两个油孔222的连线可以正交。进一步地,第二壳体12的内侧壁上的相对的两侧形成有两个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导油槽,导油槽的内端可以与第二腔室A2连通,导油槽的上端与两个开口相连通。
[0068]分隔结构2的下端面的中心处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凸出部226,凸出部226可以形成为圆柱形,安装孔227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圆形,且沿上下方向贯穿凸出部226,连通口 21可以贯穿凸出部226与分隔结构2下端面的连接处,且连通口 21与第一开口 224A在分隔结构2的径向上正对,也就是说,连通口 21的一部分形成在凸出部226的侧壁上,且连通口21与第一开口 224A的距离最近、与第二开口 224B的距离最远。
[0069]由此,第二限位部223B的内侧壁与凸出部226的外侧壁之间共同限定出涡流空间,涡流空间与连通口 21连通,油液沿着导油槽向上流动后可以从第一开口 224A和第二开口 224B流入涡流空间内,并在涡流空间内涡旋流动,然后通过连通口 21流向油泵4的吸油
□ O
[0070]进一步地,分隔结构2的下端面形成有向下凸出的环形凸筋228,环形凸筋228的内侧壁与凸出部226的外侧壁相连,且沿着分隔结构2的径向自内向外,环形凸筋228的下端面自下向上倾斜延伸,也就是说,环形凸筋228的邻近安装孔227的一端的下端面较低,环形凸筋228的远离安装孔227的一端的下端面较高,且大体与分隔结构2的下端面平齐,环形凸筋228的与连通口 21正对的部分断开,从而保证连通口 21与涡流空间的流通。
[0071]具体地,分隔结构2的下端面上还可以设有六条沿径向延伸且在分隔结构2周向上间隔开的加强筋229,每个加强筋229的内端均与环形凸筋228的外缘相连,每个加强筋229的外端均与第二限位部223B的内缘相连,其中一个加强筋229 (下面称第一加强筋)邻近第一开口 224A的上游侧与连通口 21的上游侧的连线的上游设置,从而环形凸筋228的上游断面与第一加强筋的下游侧壁共同形成为挡油筋51,以实现引导涡流进入连通口 21的作用,其中,环形凸筋228的上游断面沿着涡流的旋向朝向连通口 21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以形成倾斜的导向面52,从而导向面52可以将涡流很好地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