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作用自锁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8129阅读:1007来源:国知局
双作用自锁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作用自锁液压缸。
【背景技术】
[0002]桥梁设备上需要使用液压缸进行顶升,由于需要长期支承结构,所以需要具备机械自锁功能。油缸顶升过程中为液压力顶升活塞杆上升,设备顶升到位后,即用自锁螺母通过螺纹将活塞杆和缸筒锁紧,此时转为机械机构受力。
[0003]普通的双作用的自锁液压缸,实现双作用和机械自锁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将活塞杆加长,活塞杆由不带螺纹部分和带螺纹部分组成,并在缸筒上安装支承座,活塞杆伸出后,自锁螺母通过螺纹将活塞杆和支撑座锁紧;另一种是在自锁螺母和缸筒之间加垫抱箍支承。
[0004]第一种方案,在相同行程要求下,会大幅增加油缸本体的高度,增加重量和制造成本,在对油缸初始高度有限制时不能使用;第二种方案,每次操作都需要人工安装和拆卸抱箍,操作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油缸缸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顶升力且自锁结构安全可靠的双作用自锁液压缸。
[0006]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双作用自锁液压缸,包括缸筒、密封安装于缸筒下端的底盖以及密封滑动插装于缸筒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呈圆筒形,其底部设置有活塞II,其顶部密封固定有上盖,立杆竖直设置于缸筒中,所述活塞II密封滑动套装于立杆上,所述立杆的顶端固定有活塞I,所述活塞I密封滑动插装于活塞杆中,所述缸筒内且位于活塞II与底盖之间形成容腔I,所述活塞杆内且位于活塞I与活塞II之间形成容腔II,所述活塞杆内且位于活塞I与上盖之间形成容腔III,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机械自锁装置,其防止活塞杆回退,油路系统分别与容腔1、容腔II以及容腔III相连通,当容腔I和容腔III通油时,容腔II泄油,当容腔II通油时,容腔I和容腔III泄油。
[0008]上述油路系统包括设置于底盖上的油口 A和油口 B,所述油口 A经油道I与容腔I连通,所述立杆上分别设置有油道II以及油道III,所述油道II一端与容腔I连通,其另一端与容腔III连通,所述油道III一端与油口 B连接,其另一端与容腔II连通。
[0009]上述机械自锁装置包括设置于活塞杆外端的外螺纹以及旋合于活塞杆上的螺母。
[0010]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还包括安装于活塞II上的卸荷阀,当活塞I在活塞杆内运行到下死点或容腔II内的油压超过卸荷阀压力设定值时,卸荷阀打开将容腔I和容腔II导通。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油缸顶升操作时,通过控制换向阀,使液压油通过油路系统进入容腔I以及容腔III中,其在容腔I中产生对活塞II的向上推动力,在容腔III中产生对上盖的向上推动力,从而使油缸活塞杆在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向上顶升。顶升到指定位置后可以通过机械自锁装置锁紧,将活塞杆的位置固定,防止活塞杆回退。当油缸回程下降时,通过控制换向阀,使液压油通过油路系统进入容腔II,此时液压油产生对活塞II向下的推动力,从而使活塞杆回退。因此本双作用自锁液压缸在不增加缸径的条件下使油缸的顶升力大大提高,节省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缸筒2.活塞杆3.底盖4.上盖5.立杆6.油口 A 7.油口 B 8.油道
I9.油道II 10.油道III 11.活塞I 12.螺母13.容腔I 14.容腔II 15.容腔III 16.活塞II 17.卸荷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5]本双作用自锁液压缸,包括缸筒1、密封安装于缸筒I下端的底盖3以及密封滑动插装于缸筒I内的活塞杆2,活塞杆2呈圆筒形,其底部设置有活塞II 16,其顶部密封固定有上盖4,立杆5竖直设置于缸筒I中,活塞II 16密封滑动套装于立杆5上,立杆5的顶端固定有活塞I 11,活塞I 11密封滑动插装于活塞杆2中,缸筒I内且位于活塞II 16与底盖3之间形成容腔I 13,活塞杆2内且位于活塞I 11与活塞II 16之间形成容腔II 14,活塞杆2内且位于活塞I 11与上盖4之间形成容腔III 15,活塞杆2上设置有机械自锁装置,其防止活塞杆2回退,油路系统分别与容腔I 13、容腔II 14以及容腔III 15相连通,当容腔I 13和容腔III 15通油时,容腔II 14泄油,当容腔II 14通油时,容腔I 13和容腔III15泄油。当油缸顶升操作时,通过控制换向阀,使液压油通过油路系统进入容腔I 13以及容腔III 15中,其在容腔I 13中产生对活塞II 16的向上推动力,在容腔III 15中产生对上盖4的向上推动力,从而使油缸活塞杆2在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向上顶升。顶升到指定位置后可以通过机械自锁装置锁紧,将活塞杆2的位置固定,防止活塞杆2回退。当油缸回程下降时,通过控制换向阀,使液压油通过油路系统进入容腔II 14,此时液压油产生对活塞
II16向下的推动力,从而使活塞杆2回退。因此本双作用自锁液压缸在不增加缸径的条件下使油缸的顶升力大大提高,节省了制造成本。
[0016]油路系统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设置于底盖3上的油口 A 6和油口 B 7,油口 A6经油道I 8与容腔I 13连通,立杆5上分别设置有油道II 9以及油道III 10,油道II 9一端与容腔I 13连通,其另一端与容腔III 15连通,油道III 10 一端与油口 B 7连接,其另一端与容腔II 14连通。当油口 A 6进油时,其通过I 8进入容腔I 13因此其推动活塞
II16向上运动,从而使活塞杆2伸出。同时容腔I 13中的液压油通过油道II 9进入容腔
III15,从而推动上盖4,从而实现了两个容腔共同作用。而活塞杆2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容腔II 14中的液压油通过油道III 10排出。相反当活塞杆2向回回退运动时,油口 B 7中进油,液压油通过油道III 10进入容腔II 14因此产生对活塞II 16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活塞杆2向下运动。此时容腔III 15内的液压油通过油道II 9进入容腔I 13,最终容腔I13中的液压油通过油道I 8流出卸荷。
[0017]机械自锁装置包括设置于活塞杆2外端的外螺纹以及旋合于活塞杆2上的螺母12。当活塞杆2向上顶升到位时,将螺母12向下旋转,使其与缸筒I上端相接触,从而可以确保当油缸泄压时,活塞杆2也不会回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18]还可以包括安装于活塞II 16上的卸荷阀17,当活塞I 11在活塞杆2内运行到下死点或容腔II 14内的油压超过卸荷阀17压力设定值时,卸荷阀17打开将容腔I 13和容腔II 14导通。此时容腔II 14的液压油流入容腔I 13中实现卸荷,从而保护立杆5的受力不超过设计值,从而保障了油缸自身结构的安全。
【主权项】
1.一种双作用自锁液压缸,包括缸筒(I)、密封安装于缸筒(I)下端的底盖(3)以及密封滑动插装于缸筒(I)内的活塞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呈圆筒形,其底部设置有活塞II (16),其顶部密封固定有上盖(4),立杆(5)竖直设置于缸筒(I)中,所述活塞II(16)密封滑动套装于立杆(5)上,所述立杆(5)的顶端固定有活塞I (11),所述活塞I (11)密封滑动插装于活塞杆(2)中,所述缸筒(I)内且位于活塞II (16)与底盖(3)之间形成容腔I (13),所述活塞杆(2)内且位于活塞I (11)与活塞II (16)之间形成容腔II (14),所述活塞杆(2)内且位于活塞I (11)与上盖(4)之间形成容腔111(15),所述活塞杆(2)上设置有机械自锁装置,其防止活塞杆(2)回退,油路系统分别与容腔I (13)、容腔II (14)以及容腔IIK15)相连通,当容腔I (13)和容腔IIK15)通油时,容腔II (14)泄油,当容腔II (14)通油时,容腔I (13)和容腔III(15)泄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自锁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系统包括设置于底盖(3)上的油口 A (6)和油口 B (7),所述油口 A (6)经油道I (8)与容腔I (13)连通,所述立杆(5)上分别设置有油道II (9)以及油道III(10),所述油道II (9)一端与容腔I (13)连通,其另一端与容腔111(15)连通,所述油道III(1)—端与油口 B (7)连接,其另一端与容腔II (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作用自锁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自锁装置包括设置于活塞杆(2)外端的外螺纹以及旋合于活塞杆(2)上的螺母(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作用自锁液压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活塞II(16)上的卸荷阀(17),当活塞I (11)在活塞杆(2)内运行到下死点或容腔II (14)内的油压超过卸荷阀(17)压力设定值时,卸荷阀(17)打开将容腔I (13)和容腔II (14)导通。
【专利摘要】本双作用自锁液压缸,包括缸筒、密封安装于缸筒下端的底盖以及密封滑动插装于缸筒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呈圆筒形,其底部设置有活塞Ⅱ,其顶部密封固定有上盖,立杆竖直设置于缸筒中。当油缸顶升操作时,通过控制换向阀,使液压油通过油路系统进入容腔Ⅰ以及容腔Ⅲ中,其在容腔Ⅰ中产生对活塞Ⅱ的向上推动力,在容腔Ⅲ中产生对上盖的向上推动力,从而使油缸活塞杆在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向上顶升。顶升到指定位置后可以通过机械自锁装置锁紧,将活塞杆的位置固定,防止活塞杆回退。液压油通过油路系统进入容腔Ⅱ,此时液压油产生对活塞Ⅱ向下的推动力,从而使活塞杆回退。因此本双作用自锁液压缸在不增加缸径的条件下使油缸的顶升力大大提高。
【IPC分类】F15B15-17
【公开号】CN204436938
【申请号】CN201520065993
【发明人】刘兴峰, 秘嘉川, 王瑞, 李文英
【申请人】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