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作用增力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897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作用增力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液压缸,尤其涉及ー种双作用增カ液压缸。
技术背景液压缸是将油液的压カ能转换成机械能,用来驱动工作机构作直接运动或摆线运动的ー种能量转换装置,其中,节流阀都可通压カ油或回油的液压缸,实现双向运动的称为双作用液压缸。目前,常用的双作用液压缸对被作用对象施加的作用カー般为恒定不变,适应性及灵活性差。另外,常用的双作用液压缸的作用カ较小,使得被作用对象的运动速度较慢,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因此研发ー种作用カ可变,可使被作用对象快速运动的液压缸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双作用增カ液压缸,可随被作用对象施加单倍或双倍的作用力,并可通过调节高压油的流入量,控制运动距离。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双作用增カ液压缸,包括液压缸、固设于所述液压缸两端的上端盖及下端盖、设于所述液压缸内的第一增カ机构及第ニ增カ机构、设于所述液压缸侧壁的第一节流阀及第ニ节流阀、设于所述上端盖上的第三节流阀及设于所述下端盖上的第四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与所述第一增カ机构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节流阀与所述第二增カ机构的顶部相连。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增カ机构包括上活塞杆、分别固设于所述上活塞杆两端的上活塞及上法兰,所述上端盖套设于所述上活塞杆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增カ机构包括下活塞杆、分别固设于所述下活塞杆两端的下活塞及下法兰,所述下端盖套设于所述下活塞杆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活塞杆与所述上端盖的套接处及所述下活塞杆与所述下端盖的套接处设有防尘圈及拉杆封。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活塞及下活塞与所述液压缸的连接处设有耐磨环及单向活塞环。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活塞杆与所述上活塞的连接处及所述下活塞杆与所述下活塞的连接处设有0型圏。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活塞杆及下活塞杆两端设有螺纹,所述上活塞杆通过螺纹与所述上活塞及上法兰固定连接,所述下活塞杆通过螺纹与所述下活塞及下法兰固定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双作用液压缸通入高压油,在上活塞及下活塞的作用下,可对被作用的对象施加作用力。使用时,可调节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三节流阀及第四节流阀的开闭状态,并通入高压油,在高压油的作用下驱动上活塞及下活塞运动,并在液压缸内产生特定方向的作用力,由于开启不同的节流阀及向不同的节流阀通入高压油都会导致作用力方向的改变,因此,可实现作用力的双向变换及作用カ的单双倍调节,灵活性強。另外,还可以通过调节高压油的流入量,控制运动距离。

图I是本实用新型ー种双作用增カ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地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双作用增カ液压缸包括液压缸I、上端盖2、下端盖3、第一增カ机构4、第二增カ机构5、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第三节流阀8及第四节流阀9。上端盖2及下端盖3固设于液压缸I两端;第一增カ机构4及第ニ增カ机构5分别设于液压缸I内腔的两端部;第一节流阀6及第ニ节流阀7分别设于液压缸I的侧壁上,其中,第一节流阀6与第一增カ机构4的底部相连,第二节流阀7与第二增カ机构5的顶部相连;第三节流阀8设于上端盖2的侧壁上,第四节流阀9设于下端盖3的侧壁上。优选地,上端盖2及下端盖3通过六角螺栓、六角螺母及弹簧垫圈固设于液压缸I两端。需要说明的是,双作用增カ液压缸在使用时需与支架及运动部件相配合使用,其中支架用于固定双作用增カ液压缸的位置,运动部件为双作用增カ液压缸的施カ对象。安装时,支架与第一增カ机构4固定连接,运动部件与第二增カ机构5及液压缸I固定连接。使用时,可调节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第三节流阀8及第四节流阀9的开闭状态,并通入高压油,实现作用力的双向变换及作用力的单双倍调节。例如,打开第一节流阀6及第三节流阀8,关闭第二节流阀7及第四节流阀9,井向第一节流阀6通入高压油。第一增カ机构4的底部受到高压油作用,产生向上的运动趋势,由于第一增カ机构4与支架固定,使得高压油对液压缸I产生向下的推力,液压缸I向下运动,便使与液压缸I相连的运动部件往下运动。此时第一增カ机构4相对于液压缸I是向上运动的,使得第一增カ机构4与上端盖2接触处的高压油经第三节流阀8流出。而第二增カ机构5因第二节流阀7及第四节流阀9关闭,不产生相对运动。打开第一节流阀6及第三节流阀8,关闭第二节流阀7及第四节流阀9,井向第三节流阀8通入高压油。第一增カ机构4与上端盖2接触处受到高压油作用,产生向下运动的趋势,由于第一增カ机构4与支架固定,使得高压油对液压缸I产生向上的推力,液压缸I向上运动,便使与液压缸I相连的运动部件往上运动。此时第一增カ机构4相对于液压缸I是向下运动的,使得第一增カ机构4的底部的高压油经第一节流阀6流出。而第二增カ机构5因第二节流阀7及第四节流阀9关闭,不产生相对运动。打开第二节流阀7及第四节流阀9,关闭第一节流阀6及第三节流阀8,井向第二节流阀7通入高压油。第二增カ机构5顶部受到高压油作用,带动运动部件向下移动,同时使得第二增カ机构5与下端盖3接触处的高压油有经第四节流阀9流出。而第一增カ机构5因第一节流阀6及第三节流阀8关闭,不产生相对运动。打开第二节流阀7及第四节流阀9,关闭第一节流阀6及第三节流阀8,井向第四节流阀9通入高压油。第二增カ机构5与下端盖3接触处受到高压油作用,带动运动部件向上移动,同时使得第二增カ机构5顶部的高压油经第二节流阀7流出。而第一增カ机构5因第一节流阀6及第三节流阀8关闭,不产生相对运动。打开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第三节流阀8及第四节流阀9,井向第一节流阀6及第ニ节流阀7通入高压油。第一节流阀6所通入的高压油使第一增カ机构4的底部受到高压油作用,产生向上的运动趋势,由于第一增カ机构4与支架固定,使得高压油对液压缸I产生向下的推力F1,液压缸I向下运动,便使与液压缸I相连的运动部件往下运动,而第一增カ机构4相对于液压缸I是向上运动的,使得第一增カ机构4与上端盖2接触处的高压油经第三节流阀8流出。与此同时,第二节流阀7所通入的高压油使第二增カ机构5顶部受到高压油作用,产生向下推力F2带动运动部件向下移动,使得第二增カ机构5与下端盖3接触处的高压油有经第四节流阀9流出。运动部件在受到F1 +F2的合力,将运动部件以较快的速度往下运动,当运动至下限位吋,则可获得一个稳定且足够大的压力。打开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第三节流阀8及第四节流阀9,井向第三节流阀 8及第四节流阀9通入高压油。第三节流阀8所通入的高压油使第一增カ机构4与上端盖2接触处受到高压油作用,产生向下运动的趋势,由于第一增カ机构4与支架固定,使得高压油对液压缸I产生向上的推力F3,液压缸I向上运动,便使与液压缸I相连的运动部件往上运动,而第一增カ机构4相对于液压缸I是向下运动的,使得第一增カ机构4的底部的高压油经第一节流阀6流出。与此同时,第四节流阀9所通入的高压油使第二增カ机构5与下端盖3接触处受到高压油作用,产生向上推力F4带动运动部件向上移动,同时使得第二增カ机构5顶部的高压油经第二节流阀7流出。运动部件在受到F3 +F4的合力,将运动部件以较快的速度往上运动,当运动至上限位吋,则可获得一个稳定且足够大的压力。因此,向第一节流阀6及第ニ节流阀7通入高压油可使运动部件往下运动,向第三节流阀8及第四节流阀9通入高压油可使运动部件往上运动。另外,可以通过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第三节流阀8及第四节流阀9控制高压油的流入量,控制运动部件的运动距离。更佳地,所述第一增カ机构4包括上活塞杆41、分别固设于所述上活塞杆41两端的上活塞42及上法兰43,所述上端盖2套设于所述上活塞杆41上。上端盖2置于上活塞42及上法兰43之间,上活塞杆41及上活塞42通过上法兰43及螺栓与支架紧固连接。向第一节流阀6通入高压油吋,上活塞42的下表面受到高压油作用产生向上运动的趋势,由于上活塞杆41、上活塞42及上法兰43与支架固定,使得高压油对液压缸I产生向下的推力,液压缸I向下运动,便使与液压缸I相连的运动部件往下运动,此时上活塞42相对于液压缸I是向上运动的,使得上活塞42上表面的高压油经第三节流阀8流出。相应的,向第三节流阀8通入高压油时,上活塞42的上表面受到高压油作用,产生向下运动的趋势,由于上活塞杆41、上活塞42及上法兰43与支架固定,使得高压油对液压缸I产生向上的推力,液压缸I向上运动,便使与液压缸I相连的运动部件往上运动。此时上活塞42相对于液压缸I是向下运动的,使得上活塞42下表面的高压油经第一节流阀6流出。更佳地,所述第二增カ机构5包括下活塞杆51、分别固设于所述下活塞杆51两端的下活塞52及下法兰53,所述下端盖3套设于所述下活塞杆51上。下端盖3置于下活塞52及下法兰53之间,下活塞杆51及下活塞52通过下法兰53及螺栓与运动部件固定连接。[0029]向第二节流阀7通入高压油时,下活塞52上表面受到高压油作用,下活塞52带动运动部件向下移动,同时使得处于下活塞52下表面的高压油有经第四节流阀9流出。向第四节流阀9通入高压油时,下活塞52的下表面受到高压油作用,带动运动部件向上移动,同时使得处于下活塞52上表面的高压油经第二节流阀7流出。需要说明的是,同时向第一节流阀6及第ニ节流阀7通入高压油时,第一节流阀6所通入的高压油使上活塞42的下表面受到高压油作用产生向上运动的趋势,由于上活塞杆41、上活塞42及上法兰43与支架固定,使得高压油对液压缸I产生向下的推力F1,液压缸I向下运动,便使与液压缸I相连的运动部件往下运动,此时上活塞42相对于液压缸I是向上运动的,使得上活塞42上表面的高压油经第三节流阀8流出。与此同时,第二节流阀7所通入的高压油使下活塞52上表面受到高压油作用,产生向下推力F2带动运动部件向下移动,同时使得处于下活塞52下表面的高压油有经第四节流阀9流出。运动部件在受到F1 +F2的合力,将运动部件以较快的速度往下运动,当运动至下限位吋,则可获得ー个稳 定且足够大的压力。另外,同时向第三节流阀8及第四节流阀9通入高压油。第三节流阀8所通入的高压油使上活塞42的上表面受到高压油作用,产生向下运动的趋势,由于上活塞杆41、上活塞42及上法兰43与支架固定,使得高压油对液压缸I产生向上的推力F3,液压缸I向上运动,便使与液压缸I相连的运动部件往上运动。此时上活塞42相对于液压缸I是向下运动的,使得上活塞42下表面的高压油经第一节流阀6流出。与此同时,第四节流阀9所通入的高压油使下活塞52的下表面受到高压油作用,产生向上推力F4带动运动部件向上移动,同时使得处于下活塞52上表面的高压油经第二节流阀7流出。运动部件在受到F3 +F4的合力,将运动部件以较快的速度往上运动,当运动至上限位吋,则可获得一个稳定且足够大的压力。更佳地,所述上活塞杆41与所述上端盖2的套接处及所述下活塞杆51与所述下端盖3的套接处设有防尘圈10及拉杆封11。其中,防尘圈10可有效地防止灰尘从液压缸I外部进入到液压缸I内部。拉杆封11可阻止高压油顺着上活塞杆41及下活塞杆51从液压缸I内部泄漏到液压缸I外部。更佳地,所述上活塞42及下活塞52与所述液压缸I的连接处设有耐磨环12及单向活塞环13。单向活塞环13可有效地阻止高压油顺着液压缸I内壁流到上活塞42的上部及下活塞52下部。更佳地,所述上活塞杆41与所述上活塞42的连接处及所述下活塞杆51与所述下活塞52的连接处设有0型圈14。在工作过程中,0形圈14可阻止高压油顺着上活塞杆41及下活塞杆51流到上活塞42的上部或下活塞52的下部。更佳地,所述上活塞杆41及下活塞杆51两端设有螺纹,所述上活塞杆41通过螺纹与所述上活塞42及上法兰43固定连接,所述下活塞杆51通过螺纹与所述下活塞52及下法兰53固定连接。螺纹连接使得用户可以随时地拆装各部件,灵活性強。由上可知,通过对双作用液压缸通入高压油,在上活塞42及下活塞52的作用下,可对被作用的对象施加作用力。使用时,可调节第一节流阀6、第二节流阀7、第三节流阀8及第四节流阀9的开闭状态,并通入高压油,在高压油的作用下驱动上活塞42及下活塞52运动,并在液压缸I内产生特定方向的作用力,由于开启不同的节流阀及向不同的节流阀通入高压油都会导致作用力方向的改变,因此,可实现作用力的双向变换及作用力的单双 倍调节,灵活性強。另外,还可以通过调节高压油的流入量,控制运动距离。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作用增力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固设于所述液压缸两端的上端盖及下端盖、设于所述液压缸内的第一增力机构及第二增力机构、设于所述液压缸侧壁的第一节流阀及第二节流阀、设于所述上端盖上的第三节流阀及设于所述下端盖上的第四节流阀; 所述第一节流阀与所述第一增力机构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节流阀与所述第二增力机构的顶部相连。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作用增力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力机构包括上活塞杆、分别固设于所述上活塞杆两端的上活塞及上法兰,所述上端盖套设于所述上活塞杆上。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作用增力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力机构包括下活塞杆、分别固设于所述下活塞杆两端的下活塞及下法兰,所述下端盖套设于所述下活塞杆上。
4.如权利要求广3任一项所述的双作用增力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塞杆与所述上端盖的套接处及所述下活塞杆与所述下端盖的套接处设有防尘圈及拉杆封。
5.如权利要求广3任一项所述的双作用增力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塞及下活塞与所述液压缸的连接处设有耐磨环及单向活塞环。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作用增力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塞杆与所述上活塞的连接处及所述下活塞杆与所述下活塞的连接处设有O型圈。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作用增力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塞杆及下活塞杆两端设有螺纹,所述上活塞杆通过螺纹与所述上活塞及上法兰固定连接,所述下活塞杆通过螺纹与所述下活塞及下法兰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作用增力液压缸,包括液压缸、固设于所述液压缸两端的上端盖及下端盖、设于所述液压缸内的第一增力机构及第二增力机构、设于所述液压缸侧壁的第一节流阀及第二节流阀、设于所述上端盖上的第三节流阀及设于所述下端盖上的第四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与所述第一增力机构的底部相连,所述第二节流阀与所述第二增力机构的顶部相连。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双作用液压缸通入高压油,在上活塞及下活塞的作用下,可对被作用的对象施加作用力。调节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三节流阀及第四节流阀的开闭状态,可实现作用力的双向变换及作用力的单双倍调节,灵活性强。另外,还可以调节高压油的流入量,控制运动距离。
文档编号F15B15/14GK202391847SQ20112045930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何冰强, 张运清 申请人:广州市汉达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