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头部升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4396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风扇头部升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风扇头部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风扇指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电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为了更方便使用,很多风扇(特别是落地扇)的头部都是可以调节高度的,其结构一般均设有一个风扇脚台作为底盘以及外观,在风扇脚台中设置一个可伸缩的伸缩内管,风扇的头部固定在伸缩内管的顶端,通过控制伸缩内管在风扇脚台中伸缩控制风扇头部的升降,现有风扇的头部高度调节装置,一般都是靠弹簧手动升降,多为按压式结构,其由定力弹簧连接脚台和长管,通过按压卡扣使弹簧卷曲达到风扇头部上升、下压长管使弹簧舒展达到头部下降,以卡扣控制长管的升降位置,结构太过复杂,且使用起来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风扇头部升降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风扇头部升降装置,包括绕线轮组、绕线、滑轮组以及定力弹簧,所述的绕线一端固定在风扇的伸缩内管上,另一端绕过所述的滑轮组后缠绕在绕线轮组上,所述的绕线轮组和所述的滑轮组固定在风扇上,所述绕线轮组转动时能够通过绕线拉动风扇的伸缩内管,所述的定力弹簧设置在风扇的伸缩内管上,且其外露的端部固定在风扇脚台上,使得风扇的伸缩内管下降时,所述的定力弹簧给风扇的伸缩内管施加与所述绕线的拉力相反方向的力。
[0005]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扇头部升降装置,作为进一步的设置,所述的风扇头部升降装置还设有马达,所述的马达带动所述的绕线轮组旋转。
[0006]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扇头部升降装置,作为进一步的设置,所述的马达、绕线轮组以及滑轮组均固定在风扇的风扇脚台上。
[0007]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扇头部升降装置,作为一种最优的选择,所述的绕线轮组、滑轮组、绕线以及定力弹簧呈L型分布,所述的滑轮组位于L型的拐角处。
[0008]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扇头部升降装置,作为进一步的设置,在风扇的伸缩内管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的定力弹簧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座内,所述定力弹簧外露的端部固定在风扇脚台上。
[0009]采用本实用新型风扇头部升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绕线轮组拉动绕线的方式,通过系在风扇伸缩内管上的绕线将伸缩内管拉向风扇脚台的底部,使得风扇的头部降低,实现其高度的调节,同时,还设置了滑轮组供绕线绕过,能够有效的防止绕线运行不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造价低廉,使用稳定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头部升降装置处于伸展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头部升降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3]风扇头部的升降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绕线轮组5、绕线6、滑轮组7以及定力弹簧8,一般常见的可升降的风扇,以图1中的风扇为例,包括风扇脚台I和伸缩内管2,风扇脚台I底部为底盘,伸缩内管2可以在风扇脚台I中升降运动,在风扇脚台I的顶端设置有脚台接头101,可以对伸缩内管2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束缚,避免其在从风扇脚台I中升降的过程中出现水平方向的晃动。
[0014]其中,绕线轮组5和滑轮组7固定在风扇脚台I的底盘中,绕线6 —端接在伸缩内管2上,另一端绕过滑轮组7缠绕在绕线轮组5上,在绕线轮组5处安装一个马达4,并使马达4的主轴能够带动绕线轮组5的旋转,这样以来,当启动马达4开始运转,绕线轮组5在马达4的带动下旋转,可将绕线6在绕线轮组5上缠绕,从而将伸缩内管2拉入风扇脚台I中,即可实现风扇的收缩,将风扇的头部降低至最低的位置。
[0015]在图1中,伸缩内管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3,在固定座3中设有定力弹簧8,定力弹簧8的一端固定在伸缩内管2上或者脚台接头101上,其余部分固定设置在固定座3内部,由于固定座3是固定在伸缩内管2上的,因此,当马达4带动绕线轮组5旋转,将绕线6逐渐缠绕到绕线轮组5上后,伸缩内管2在绕线6的拉扯下将伸缩内管2拉向风扇脚台I的底部,使风扇的头部下降,与此同时,固定座3随着伸缩内管2共同向风扇脚台I底部运动,由于定力弹簧8是设置在固定座3中,其端部固定在伸缩内管2或脚台接头101上的,故在固定座3的拉扯下,定力弹簧8开始展开,并同时开始储存弹性势能,直到固定座3随着伸缩内管2下降至风扇脚台I的底部,定力弹簧8中储存的弹性势能达到最大值,此后若反向转动马达4,则可以使得绕线本身产生的拉扯力减小,同时,定力弹簧8上储存的弹性势能开始释放,将固定座3随着伸缩内管2同时从风扇脚台I中往外拉,直到风扇的头部达到合适位置,停止马达4的运转,使得绕线6对固定座3以及伸缩内管2的向下的拉扯力与定力弹簧8给予固定座3以及伸缩内管2向上的拉扯力处于平衡状态,风扇的头部随即处于稳定状态,风扇的高度也便确定下来。
[0016]如图1中所示,绕线轮组5、滑轮组7、绕线6以及定力弹簧8之间形成L型,滑轮组7处于L的拐角处,绕线6在绕线轮组5上缠绕后,另一端在滑轮组7上绕过后接在伸缩内管2或者固定座3上即可。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头部升降装置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马达4带动绕线轮组5旋转,将绕线6卷至最大程度,此时的固定座3和伸缩内管2共同位于风扇脚台I的最底部,定力弹簧8处于最大的拉伸状态,此时,若相对反向转动马达4,则风扇的伸缩内管2便会逐渐伸出风扇脚台1,使风扇开始伸展。
[001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风扇头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轮组(5)、绕线(6)、滑轮组(7)以及定力弹簧(8),所述的绕线(6) —端固定在风扇的伸缩内管(2)上,另一端绕过所述的滑轮组(7)后缠绕在绕线轮组(5)上,所述的绕线轮组(5)和所述的滑轮组(7)固定在风扇上,所述绕线轮组(5)转动时能够通过绕线(6)拉动风扇的伸缩内管(2),所述的定力弹簧(8)设置在风扇的伸缩内管(2)上,且其外露的端部固定在风扇脚台(I)上,使得风扇的伸缩内管(2)下降时,所述的定力弹簧⑶给风扇的伸缩内管⑵施加与所述绕线(6)的拉力相反方向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头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头部升降装置还设有马达(4),所述的马达(4)带动所述的绕线轮组(5)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头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达(4)、绕线轮组(5)以及滑轮组(7)均固定在风扇的风扇脚台(I)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头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轮组(5)、滑轮组(7)、绕线(6)以及定力弹簧⑶呈L型分布,所述的滑轮组(7)位于L型的拐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头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风扇的伸缩内管(2)底部设有固定座(3),所述的定力弹簧(8)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座(3)内,所述定力弹簧(3)外露的端部固定在风扇脚台(I)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风扇头部的升降装置。包括绕线轮组(5)、绕线(6)、滑轮组(7)以及定力弹簧(8),绕线(6)一端固定在风扇的伸缩内管(2)上,另一端绕过滑轮组(7)后缠绕在绕线轮组(5)上,绕线轮组(5)和滑轮组(7)固定在风扇上,绕线轮组(5)转动时能够通过绕线(6)拉动风扇的伸缩内管(2),定力弹簧(8)设置在风扇的伸缩内管(2)上,且其外露的端部固定在风扇脚台(1)上,使得风扇的伸缩内管(2)下降时,定力弹簧(8)给风扇的伸缩内管(2)施加与绕线(6)的拉力相反方向的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造价低廉,使用稳定性较好。
【IPC分类】F04D25-10, F04D29-00
【公开号】CN204553283
【申请号】CN201520001832
【发明人】蔡正富
【申请人】艾美特电器(九江)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