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用球形泵电液作动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051984阅读:来源:国知局
-A剖面图;
[0018]图3:图1中B-B剖面图;
[0019]图4:图1中E-E剖面图;
[0020]图5:图1中C-C剖面图;
[0021]图6:图1中D-D剖面图;
[0022]图7:球形栗及电机组合体主视图;
[0023]图8:图7中F—F剖面图;
[0024]图9:球形栗及电机组合体左视图;
[0025]图10:作动筒主视图;
[0026]图11:图10中G-G剖视图;
[0027]图12:作动筒左视图;
[0028]图13:作动筒右视图;
[0029]图14:图10中J-J剖视图;
[0030]图15:图10中H-H剖视图;
[0031]图16:图10中1-Ι剖视图;
[0032]图17:图12中N-N剖视图;
[0033]图18:图12中L-L剖视图;
[0034]图19:图11中K-K剖视图;
[0035]图20:图11中Μ-Μ剖视图;
[0036]图21:图13中Ρ-Ρ剖视图;
[0037]图22:本实用新型球形栗电液作动器液压原理图;
[0038]图23:导流螺栓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1_球形栗;2_电机;3_双活塞杆缸组件;4_罩壳;5_鱼眼接头;6_右端盖;7-双活塞杆;8_作动筒;9_左端盖;10_卡箍;11-保护筒;12_连接螺钉;13-A堵头;14_B堵头;15_单向阀;16_导流螺栓;17-C堵头;18_夹紧螺钉;19一弹性储油器。
[0040]101-缸盖;102-活塞;103-中心销;104-转盘;105-缸体;106-缸体座镶块;107-平衡块;108-主轴;109-A轴承;110_主轴支架;111_溢流通道;112_活塞轴套;113-栗外壳;114-活塞镶块;115_动力柄;116_转盘轴套;117-B轴承;118_缸体座;119-配重块;120_紧定螺钉;121-进排油口 ;1001-V1工作室;1002-V2工作室。
[0041]201-电机右端盖;202-电机轴;203_电机转子;204_电机定子;205_电机外壳;206-电机左端盖;207-电机轴承。
[0042]800-活塞孔;801_导流螺栓孔;802_单向阀孔;803_螺钉孔;804_轴向进排油孔;805-溢流孔;806_纵向导流孔;807_纵向进排油孔;808_横向导流孔;809_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如图1到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器人用电液作动器包括电机2、球形栗1以及双活塞杆缸组件3,电机2与球形栗1连接后形成整体柱状结构;双活塞杆缸组件3包括作动筒8、双活塞杆7、左端盖9、右端盖6、鱼眼接头5及保护筒11等;作动筒8具有左右贯通的活塞孔800,在活塞孔800的两端设置有内螺纹,如图10到图13所示;左端盖9和右端盖6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活塞孔800的两端;双活塞杆7与作动筒8的活塞孔800相配,在作动筒8的两端分别形成工作缸和非工作缸,双活塞杆7的两端为等直径的导向杆,双活塞杆7的活塞体位于两端的导向杆中间,两端的导向杆的直径小于活塞体的直径,在活塞体的左右两侧形成两个环形面;非工作缸由右端盖6、活塞孔800、活塞体右侧环形面及双活塞杆7构成的环形腔室,工作缸是由左端盖9、活塞孔800、活塞体左侧环形面及双活塞杆7的构成的环形腔室,双活塞杆7的两端从活塞孔800的两端端盖中央伸出并可左右伸缩;双活塞杆7的右端为工作端,双活塞杆7的右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鱼眼接头5,用于连接机器人动作部件;双活塞杆7的左端为非工作端,保护筒11对双活塞杆7的左端导向杆起保护作用,保护筒11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左端盖9上;保护筒11的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鱼眼接头5,作为受力元件用于安装作动器;在双活塞杆7活塞体外圆与活塞孔800配合部分设置有密封结构,在双活塞杆7分别与左端盖9、右端盖6配合部分设置有密封结构,在左端盖9、右端盖6与活塞孔800配合的部分设置有密封结构;双活塞杆7左右移动时,工作缸与非工作缸的体积变化相等。
[0044]在电机2和球形栗1连接体的中部位置安装一 “8”字形卡箍10,卡箍10的封闭端以卡持的方式紧固在电机2和球形栗1连接体的外圆上,卡箍10的开口端卡持在保护筒11的外圆上,通过夹紧螺钉18把卡箍10夹紧在保护筒11的外圆上,如图1、图4所示。
[0045]为了使双活塞杆缸组件3与球形栗1连接更加可靠,进一步的在作动筒8的连接块上设置一螺钉孔803,在球形栗1相应的位置设置螺纹孔,通过连接螺钉12把连接块牢固的压接在缸盖101端面上,如图1、图2、图3、图6、图11到图16、图18所示。
[0046]作动筒8的上方突出有与球形栗1连接的连接块,在连接块上设置有两个轴向导流螺栓孔801和一个轴向的溢流孔805,如图11、图12、图16及图17所示;球形栗1的两个交互进排油的进排油口 121和溢流通道111的出口设置在缸盖101的端面上,溢流通道
111与球形栗1的溢流油池接通,如图7到图10所示;连接块上的两个导流螺栓孔801及溢流孔805分别与球形栗1的缸盖101上的两个进排油口 121及溢流通道111的出口的位置相对应,如图7、图8、图9所示;缸盖101上的进排油通道121的出口部分设置有与导流螺栓16相配的内螺纹,缸盖101的端面与作动筒8的连接块的端面贴合并通过两个导流螺栓16把作动筒8固定在缸盖101上,如图1、图2、图5所示;连接块上油道口及溢流孔805分别与缸盖101上的进排油口 121及溢流通道111的出口相接通,连接块通过螺钉固定密封压紧在缸盖101的端面上;如图1到图3、图5、图6、图10到图21所示,在作动筒8的连接块上还设置有两个纵向进排油孔807,在作动筒8上沿活塞孔800轴线方向设置两个轴向进排油孔804 ;两个纵向进排油孔807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导流螺栓孔801接通,两个纵向进排油孔80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轴向进排油孔804接通,两个轴向进排油孔804分别与作动筒8两端的工作缸和非工作缸接通;通过两个导流螺栓16就可以把球形栗1的两个进排油口 121分别与作动筒8两端的两个环形腔室(即工作缸与非工作缸)连通;通过缸盖101端面与作动筒8的连接块贴合,溢流孔805的一端与球形栗1的溢流通道111的出口接通,溢流孔805的另一端连接一弹性储油器19 ;由于本专利液压系统是一个封闭的液压回路,温度变化会导致油路中的油膨胀而使油的体积增大,弹性储油器19用于调节油封闭系统的体积变化;所述弹性储油器19是一段具有弹性的乳胶管,乳胶管的一端通过螺纹管接头连接在连接块的溢流孔805上,另一端封闭;在乳胶管外部设置一保护罩壳4,在连接块的顶部设置有两个螺纹孔809,在作动筒8的右端盖6上也设置有螺纹孔,罩壳4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块及作动筒8的右端盖6上。
[0047]在作动筒8的连接块上沿活塞孔800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轴向的单向阀孔802,单向阀孔802孔内具有内螺纹,单向阀15的外圆周上具有外螺纹,单向阀15通过自身外螺纹固定安装在单向阀孔802的中部,单向阀孔802为盲孔,其开口端通过A堵头13密封;在作动筒8上部的连接块上设置有横向导流孔808和纵向导流孔806,纵向导流孔806的上端与轴向的溢流孔805接通,另一端与横向导流孔808接通,横向导流孔80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单向阀15的进油侧接通;两个单向阀15的出油侧分别与两个纵向进排油孔807接通;为了纵向导流孔806和横向导流孔808的加工方便,在钻孔后的孔口部位设置有细牙螺纹,在完成内部油道加工后用细牙螺纹堵头B堵头14分别对纵向导流孔806和横向导流孔808的开口部分进行密封封堵;同样,在两个纵向进排油孔807加工后,在孔口设置细牙螺纹,通过C堵头17进行密封封堵。
[0048]如图23所示,导流螺栓16为的前端螺纹部分为空心,在螺纹的中部沿螺纹圆柱的圆周方向设置有2—4个径向的分流孔,在导流螺栓孔801上与分流孔相应的部位设置导流环,导流环的宽度不小于分流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