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配流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330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配流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柱塞栗配件,具体涉及一种配流盘。
【背景技术】
[0002]在斜轴式轴向变量柱塞栗中是通过控制活塞来改变配流盘的位置来实现栗的变量,现有配流盘的低压油一侧由于难于实现润滑而使配流盘与导轨间摩擦损耗高,严重影响配流盘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减小摩擦面积,增加油润滑,降低摩擦损耗,保证摩擦面接近于同步磨损,使磨损间隙能够自动补偿,大大提高使用寿命的新型配流盘。
[000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配流盘,它包括盘体,在所述盘体中部设有中心孔,所述盘体的正面依次由第一圆柱面、第二圆柱面、第三圆柱面和第四圆柱面组成,所述第二圆柱面和第四圆柱面低于所述第一圆柱面和第三圆柱面,在所述第一圆柱面上设有润滑槽,在靠近所述润滑槽的盘体侧面设有高压油孔,在所述高压油孔和润滑槽之间设有阻尼小孔,所述高压油孔延伸至所述第三圆柱面下方的盘体高压腔,所述盘体高压腔设在中心孔一侧,在所述中心孔另一侧为盘体低压腔。
[0005]所述第一圆柱面和第三圆柱面与后盖的导轨面滑动连接,即第一圆柱面和第三圆柱面与后盖上的导轨是相对滑动的。
[0006]所述阻尼小孔的孔径在0.6-1.2mm之间。
[000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第二圆柱面和第四圆柱面低于第一圆柱面和第三圆柱面,将第一圆柱面和第三圆柱面作为摩擦接触面,有效减小摩擦面积,降低摩擦损耗,同时,将高压腔的高压油通过高压油孔和阻尼小孔注入润滑槽,实现第一圆柱面与后盖的导轨面的油润滑,从而使第一圆柱面和第三圆柱面接近于同步磨损,使磨损间隙能够实现自动补偿,大大延长配流盘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配流盘,它包括盘体1,在所述盘体1中部设有中心孔2,所述盘体1的正面依次由第一圆柱面3、第二圆柱面4、第三圆柱面5和第四圆柱面6组成,所述第二圆柱面4和第四圆柱面6低于所述第一圆柱面3和第三圆柱面5,在所述第一圆柱面3上设有润滑槽7,在靠近所述润滑槽7的盘体1侧面设有高压油孔8,在所述高压油孔8和润滑槽7之间设有阻尼小孔9,所述高压油孔8延伸至所述第三圆柱面5下方的盘体高压腔10,所述盘体高压腔10设在中心孔2 —侧,在所述中心孔2另一侧为盘体低压腔11 ;所述第一圆柱面3和第三圆柱面5与后盖的导轨面滑动连接;所述阻尼小孔9的孔径在0.6-1.2mm之间。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第二圆柱面和第四圆柱面低于第一圆柱面和第三圆柱面,将第一圆柱面和第三圆柱面作为摩擦接触面,有效减小摩擦面积,降低摩擦损耗,同时,将高压腔的高压油通过高压油孔和阻尼小孔注入润滑槽,实现第一圆柱面与后盖的导轨面的油润滑,从而使第一圆柱面和第三圆柱面接近于同步磨损,使磨损间隙能够实现自动补偿,大大延长配流盘的使用寿命。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配流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盘体(1),在所述盘体(1)中部设有中心孔(2),所述盘体⑴的正面依次由第一圆柱面(3)、第二圆柱面(4)、第三圆柱面(5)和第四圆柱面(6)组成,所述第二圆柱面⑷和第四圆柱面(6)低于所述第一圆柱面(3)和第三圆柱面(5),在所述第一圆柱面(3)上设有润滑槽(7),在靠近所述润滑槽(7)的盘体(1)侧面设有高压油孔(8),在所述高压油孔⑶和润滑槽(7)之间设有阻尼小孔(9),所述高压油孔(8)延伸至所述第三圆柱面(5)下方的盘体高压腔(10),所述盘体高压腔(10)设在中心孔⑵一侧,在所述中心孔⑵另一侧为盘体低压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配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面(3)和第三圆柱面(5)与后盖的导轨面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配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小孔(9)的孔径在.0.6-1.2mm 之间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配流盘,它包括盘体,在所述盘体中部设有中心孔,所述盘体的正面依次由第一圆柱面、第二圆柱面、第三圆柱面和第四圆柱面组成,所述第二圆柱面和第四圆柱面低于所述第一圆柱面和第三圆柱面,在所述第一圆柱面上设有润滑槽,在靠近所述润滑槽的盘体侧面设有高压油孔,在所述高压油孔和润滑槽之间设有阻尼小孔,所述高压油孔延伸至所述第三圆柱面下方的盘体高压腔,所述盘体高压腔设在中心孔一侧,在所述中心孔另一侧为盘体低压腔。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小摩擦面积,增加油润滑,降低摩擦损耗,保证摩擦面接近于同步磨损,使磨损间隙能够自动补偿,大大提高使用寿命。
【IPC分类】F04B53/18, F04B53/00
【公开号】CN205013267
【申请号】CN201520737142
【发明人】孙晓浩, 刘琴, 刘峰
【申请人】无锡市德美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