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泵的泵腔卸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869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塞泵的泵腔卸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栗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柱塞栗的栗腔卸压结构;特别适用于冶金机械,矿山机械,工业机械,工程机械中的柱塞栗。
【背景技术】
[0002]由于柱塞栗内部各部件的磨损、装配不良、间隙选配不当等原因会导致柱塞栗腔内油液泄漏较大,当泄漏较大时会造成栗腔内油液压力过高。当栗腔内油液压力过高时会损坏主轴油封及壳体密封垫等密封件,从而造成柱塞栗无法正常运行,缩短柱塞栗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因为柱塞吸油变得困难,增大了滑靴和回程盘的接触力从而导致回程盘断裂,最终造成柱塞栗失效。因此,及时有效对柱塞栗栗腔内的压力进行卸压,能够维持柱塞栗的长期稳定工作,减少其维修,进而减少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能够及时、有效降低栗腔内油压的一种柱塞栗的栗腔卸压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种柱塞栗的栗腔卸压结构,包括有相适配的壳体和后盖,壳体内部形成有栗腔,后盖上装配有配油盘,壳体上设置有排油口,后盖上设置有进油口,配油盘上设置有吸油口,该吸油口与所述进油口相通;壳体和后盖之间设置有单向阀,该单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阀杆、弹簧以及固定于阀体上的支撑垫,阀杆的穿过弹簧并穿置于所述支撑垫中;阀体上开设有压力进口和压力出口,压力进口与栗腔相通,阀杆头部的封头与所述压力进口相配合。
[0006]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0007]上述的封头的表面为圆弧面。
[0008]上述的压力出口的数目为二个,二个压力出口对称设置于所述阀体的侧壁上。
[0009]上述的阀体的外壁上制有外螺纹,阀体与所述后盖相螺接。
[0010]上述的阀体的压力进口侧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环形挡圈。
[0011]上述的壳体和后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安装在所述单向阀安装位置的外周。
[0012]上述的支撑垫向内凸起形成有凸台。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柱塞栗的栗腔卸压结构,在壳体和后盖之间设置单向阀,单向阀的压力进口与栗腔相通,一般情况下,封头封住压力进口,单向阀关闭,当栗腔内的压力大于单向阀的设定压力时,阀杆压缩弹簧使封头脱离压力进口,从而使压力进口和压力出口之间导通而使单向阀打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灵敏,能够及时、有效降低栗腔内油压,避免因栗的吸油口阻力过大、液压栗转速过高、油液粘度过大等原因造成的吸空现象。
[0014]另外,封头的表面为圆弧面,采用圆弧面使封头与阀体的接触为线接触,能够保证其密封性,减小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0017]图3是图1中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壳体1、栗腔la、排油口11、后盖2、进油口 21、配油盘3、吸油口31、单向阀4、压力进口 4a、压力出口 4b、阀体41、外螺纹4 Ia、环形挡圈41 b、阀杆42、封头42a、圆弧面42b、弹簧43、支撑垫44、凸台44a、密封圈5。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
[0022]—种柱塞栗的栗腔卸压结构,包括有相适配的壳体I和后盖2,壳体I内部形成有栗腔la,后盖2上装配有配油盘3,壳体I上设置有排油口 11,后盖2上设置有进油口 21,配油盘3上设置有吸油口 31,该吸油口 31与所述进油口 21相通;壳体I和后盖2之间设置有单向阀4,该单向阀4包括阀体41、所述阀体41内的阀杆42、弹簧43以及固定于阀体41上的支撑垫44,阀杆42的穿过弹簧43并穿置于所述支撑垫44中;阀体41上开设有压力进口4a和压力出口4b,压力进口 4a与栗腔Ia相通,阀杆42头部的封头42a与所述压力进口 4a相配合。
[0023]实施例中,封头42a的表面为圆弧面42b。采用圆弧面42b为表面的封头42a,使封头42a与阀体41的接触为线接触,能够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使阀体41的加工更为简单。
[0024]实施例中,压力出口4b的数目为二个,二个压力出口4b对称设置于所述阀体41的侧壁上。
[0025]实施例中,阀体41的外壁上制有外螺纹41a,阀体41与所述后盖2相螺接。
[0026]实施例中,阀体41的压力进口侧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环形挡圈41b。
[0027]采用螺纹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牢固;在阀体41拧入过程中,由于环形挡圈41b的设置,限制了阀体41的轴向位移,即限制了阀体41的拧入深度,从而阀体41的安装更加方便,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0028]实施例中,壳体I和后盖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密封圈5安装在所述单向阀4安装位置的外周。设置密封圈5能够进一步保证壳体I和后盖2之间的密封性。
[0029]实施例中,支撑垫44向内凸起形成有凸台44a。
[0030]工作原理:
[0031]当压力进口4a处压力小于设定压力时,封头42a在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与压力出口4b形成密封,单向阀关闭;当压力进口4a处压力大于设定压力时,阀杆42压缩弹簧43向右移动,封头42a与压力进口 4a脱离,压力进口 4a和压力出口 4b导通,单向阀开启。
[0032]单向阀4安装于壳体I和后盖2之间,配油盘3装配于后盖2上。当液压油从后盖2的进油口21进入,通过配油盘3的吸油口31进入柱塞腔内。液压油在柱塞腔内随着缸体转动的同时被压缩然后从配油盘3的排油窗口排出。当栗腔Ia内的泄漏油压力较低时会从壳体I的排油口 11排出,随着压力的升高,当作用在阀杆42上的油液压力能克服弹簧力时,单向阀4被打开,油液从单向阀4的压力出口 4b流出,从而降低栗腔Ia内油液的压力。
[0033]当壳体I内液压油的压力比吸油口油液的压力高出0.5MPa时,或栗的吸油口 31阻力过大、液压栗转速过高、油液的粘度过大时会造成栗吸油不足,这样会导致柱塞栗吸空现象的出现。此时,单向阀4因为栗腔Ia内液压油与吸油口 31油液的压差被打开,从而能够有效、快速地释放压力,进而有效避免栗的吸空现象。
[0034]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柱塞栗的栗腔卸压结构,包括有相适配的壳体(I)和后盖(2),所述的壳体(I)内部形成有栗腔(Ia),后盖(2)上装配有配油盘(3),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I)上设置有排油口(11),所述的后盖(2)上设置有进油口(21),所述的配油盘(3)上设置有吸油口(31),该吸油口(31)与所述进油口(21)相通;所述的壳体(I)和后盖(2)之间设置有单向阀(4),该单向阀(4)包括阀体(41)、所述阀体(41)内的阀杆(42)、弹簧(43)以及固定于阀体(41)上的支撑垫(44),所述的阀杆(42)的穿过弹簧(43)并穿置于所述支撑垫(44)中;所述的阀体(41)上开设有压力进口(4a)和压力出口(4b),所述的压力进口(4a)与所述的栗腔(Ia)相通,所述的阀杆(42)头部的封头(42a)与所述压力进口(4a)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塞栗的栗腔卸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封头(42a)的表面为圆弧面(42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柱塞栗的栗腔卸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力出口(4b)的数目为二个,二个压力出口(4b)对称设置于所述阀体(41)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柱塞栗的栗腔卸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41)的外壁上制有外螺纹(41a),所述的阀体(41)与所述后盖(2)相螺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柱塞栗的栗腔卸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41)的压力进口侧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环形挡圈(41b)。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柱塞栗的栗腔卸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I)和后盖(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的密封圈(5)安装在所述单向阀(4)安装位置的外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柱塞栗的栗腔卸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所述的支撑垫(44)向内凸起形成有凸台(44a)。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塞泵的泵腔卸压结构,包括有相适配的壳体和后盖,壳体内部形成有泵腔,后盖上装配有配油盘,壳体上设置有排油口,后盖上设置有进油口,配油盘上设置有吸油口,该吸油口与所述进油口相通;壳体和后盖之间设置有单向阀,该单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阀杆、弹簧以及固定于阀体上的支撑垫,阀杆的穿过弹簧并穿置于所述支撑垫中;阀体上开设有压力进口和压力出口,压力进口与泵腔相通,阀杆头部的封头与所述压力进口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能够及时、有效降低泵腔内油压。
【IPC分类】F04B53/04, F04B53/10
【公开号】CN205260296
【申请号】CN201521102593
【发明人】王文姬, 王华光, 陈真
【申请人】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