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6131阅读:1964来源:国知局
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搬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
【背景技术】
[0002]液压升降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超重装卸机械设备,它的起升高度从I米到30米不等,它的驱动力为液压驱动,适用于汽车、集装箱、模具制造、木材加工、化工灌装等各类工业企业及生产流水线。液压升降平台可分为固定式液压升降平台、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移动式液压升降平台、铝合金式液压升降平台和登车桥液压升降平台等。如现有技术中的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又称剪叉车,它的举升液压系统中,通常设有上油缸和下油缸,在下油缸的液压油路中通常会配置节流阀和电磁换向阀等液压元件。其中:节流阀,控制油缸输出的快速上升、平稳下滑作用,而电磁换向阀,则实现了断电自锁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却存在以下的问题:
[0003]I)由于下油缸液压油路中没有配置安全阀(上油缸液压油路中是设有安全阀的),因此,在与下油缸缸体内的无杆腔连通的油路中的油压是无法控制的,一旦油压过高,将导致下油缸内的活塞杆快速移动,从而使负载移动过快,因此存在安全隐患;而一旦油压过低,则导致活塞杆推不动负载,液压升降平台无法正常使用;
[0004]2)由于举升液压系统中的各个液压元件都是分散连接在系统内,换句话说,上述的单向节流阀和电磁阀等液压元件均是各自安装在不同的位置,因此,一方面使举升系统的结构复杂、油管布置更加杂乱,另一方面增加了许多接头,相应地降低了举升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时监测下油缸油路油压,并且将单向节流阀和电磁阀等液压元件集成在举升下油缸上,从而简化结构、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的活塞连接在活塞杆的一端并滑动连接在缸体内;该举升油缸还包括集成油路块以及集成安装在集成油路块上的节流阀和电磁阀;所述的集成油路块位于缸体的外周壁上,集成油路块的进油口与油箱连通,集成油路块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缸体内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的集成油路块上还没有也集成油路块的出油口连通的测压口,测压口的孔口处安装有测压传感器。
[0007]所述的集成油路块的进油口内设有节流阀安装孔,节流阀位于节流阀安装孔内。
[0008]所述的节流阀内设有台阶孔,其中大直径处的孔为第一油道,小直径处的孔为节流孔,节流孔朝向进油口;节流阀的外圆周壁上设有环形油槽,环形油槽的槽底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的第二油道,第二油道与第一油道相通。
[0009]所述的第二油道的数量为四个,并且沿圆周方向在环形油槽上均布。
[0010]所述的电磁阀为二位二通电磁阀,该二位二通电磁阀安装在与进油口同侧的集成油路块上,电磁阀的一个油口与节流阀安装孔连通,另一个油口与集成油路块的出油口连通。
[0011]所述的测压口的测压点位于电磁阀与集成油路块出油口之间连通的油路上。
[0012]所述的集成油路块的底部设有与举升油缸的缸体的外圆周壁相配合的弧形内凹的弧面。
[0013]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4]I)由于在进入下油缸无杆腔前的油路上设置了测压点,通过测压传感器能实时监控该测压点处的实时油压,方便用户实时掌控无杆腔的油压,因此,避免出现油压过高而导致的下油缸内的活塞杆快速移动、从而使负载移动过快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也避免出现油压过低而导致的活塞杆推不动负载、液压升降平台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
[0015]2)由于举升系统中原先分散安装的节流阀和电磁阀集中安装在集成油路块上,因此,一方面简化了举升液压系统的结构,一部分油路在集成油路块中沟通即可,节省了空间,更加适用于空间有限的液压升降平台中;另一方面节省了一部分连接接头,相应地提高了举升液压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并且节省成本;
[0016]3)集成油路块底部设置的弧面,也是降低了举升油缸的整体高度,减小整体空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节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的液压原理图。
[0022]其中,1、缸体;2、集成油路块;3、电磁阀;4、活塞杆;5、油管;6、活塞;7、节流阀;7-
1、第一油道;7-2、第二油道;7-3、节流孔;7-4、环形油槽;8、节流阀安装孔;9、进油口; 10、测压口; 11、弧面;12、测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4]结合图1?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所示的液压原理图可知,它包括缸体1、活塞6和活塞杆4,所述的活塞6连接在活塞杆4的一端并滑动连接在缸体I内。该举升油缸还包括集成油路块2以及集成安装在集成油路块2上的节流阀7和电磁阀3。所述的集成油路块2位于缸体I的外周壁上,集成油路块2的进油口9与油箱连通,集成油路块2的出油口通过油管5与缸体I内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的集成油路块2上还没有也集成油路块2的出油口连通的测压口 10,测压口 10的孔口处安装有测压传感器12。
[0025]所述的集成油路块2的进油口9内设有节流阀安装孔8,节流阀7位于节流阀安装孔8内。
[0026]所述的节流阀7内设有台阶孔,其中大直径处的孔为第一油道7-1,小直径处的孔为节流孔7-3,节流孔7-3朝向进油口 9。节流阀7的外圆周壁上设有环形油槽7-4,环形油槽7-4的槽底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的第二油道7-2,第二油道7-2与第一油道7-1相通。
[0027]所述的第二油道7-2的数量为四个,并且沿圆周方向在环形油槽7-4上均布。
[0028]所述的电磁阀3为二位二通电磁阀,该二位二通电磁阀安装在与进油口 9同侧的集成油路块2上,电磁阀3的一个油口与节流阀安装孔8连通,另一个油口与集成油路块2的出油口连通。
[0029]所述的测压口 10的测压点位于电磁阀3与集成油路块2出油口之间连通的油路上。
[0030]所述的集成油路块2的底部设有与举升油缸的缸体I的外圆周壁相配合的弧形内凹的弧面11。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示例,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都应属于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包括缸体(I)、活塞(6)和活塞杆(4),所述的活塞(6)连接在活塞杆(4)的一端并滑动连接在缸体(I)内;其特征在于:该举升油缸还包括集成油路块(2)以及集成安装在集成油路块(2)上的节流阀(7)和电磁阀(3);所述的集成油路块(2)位于缸体(I)的外周壁上,集成油路块(2)的进油口(9)与油箱连通,集成油路块(2)的出油口通过油管(5)与缸体(I)内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的集成油路块(2)上还没有也集成油路块(2)的出油口连通的测压口( 10),测压口( 10)的孔口处安装有测压传感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油路块(2)的进油口(9)内设有节流阀安装孔(8),节流阀(7)位于节流阀安装孔(8)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流阀(7)内设有台阶孔,其中大直径处的孔为第一油道(7-1),小直径处的孔为节流孔(7-3),节流孔(7-3)朝向进油口(9);节流阀(7)的外圆周壁上设有环形油槽(7-4),环形油槽(7-4)的槽底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的第二油道(7-2),第二油道(7-2)与第一油道(7-1)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油道(7-2)的数量为四个,并且沿圆周方向在环形油槽(7-4)上均布。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3)为二位二通电磁阀,该二位二通电磁阀安装在与进油口(9)同侧的集成油路块(2)上,电磁阀(3)的一个油口与节流阀安装孔(8)连通,另一个油口与集成油路块(2)的出油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压口(10)的测压点位于电磁阀(3)与集成油路块(2)出油口之间连通的油路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油路块(2)的底部设有与举升油缸的缸体(I)的外圆周壁相配合的弧形内凹的弧面(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升降平台的举升下油缸,包括集成油路块(2)以及集成安装在集成油路块(2)上的节流阀(7)和电磁阀(3);所述的集成油路块(2)位于缸体(1)的外周壁上,集成油路块(2)的进油口(9)与油箱连通,集成油路块(2)的出油口通过油管(5)与缸体(1)内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的集成油路块(2)上还没有也集成油路块(2)的出油口连通的测压口(10),测压口(10)的孔口处安装有测压传感器(12)。采用以上结构后,可以实时监测下油缸油路油压,并且将单向节流阀和电磁阀等液压元件集成在举升下油缸上,从而简化结构、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
【IPC分类】B66F7/08, F15B15/20, F15B13/04, B66F7/28, F15B15/14, F15B19/00
【公开号】CN205277981
【申请号】CN201620016116
【发明人】江承书, 戴洪辉, 吕瞻坤
【申请人】宁波中天联合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