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机械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10458731阅读:来源:国知局
装置的液控端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连通,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斜盘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液控端与所述工况控制组件连接; 所述第一换向阀(8)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当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一换向阀(8)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液控端通过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连接,当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一换向阀(8)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液控端通过第二油路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连通;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路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比例调节经由所述第一油路进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液控端的液压油压力来比例调节所述斜盘的角位移,以实现所述流体机械的栗比例排量控制功能,此时所述第一工作口(S)进油且所述第二工作口(B)出油;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8)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之间切换,且当所述第一换向阀(8)切换至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能够与所述第一换向阀(8)配合调节经所述第二油路进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液控端的压力而实现所述流体机械的栗恒压切断控制功能和马达比例排量控制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8)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所述第一换向阀(8)的第一油口通过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8)的第二油口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8)的第三油口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液控端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8)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一换向阀(8)的第一油口截止且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8)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一换向阀(8)的第一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且第二油口截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8)的第三油口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液控端之间的连接油路上设有第一阻尼结构(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8)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8)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之间切换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当所述第一换向阀(8)的第一控制端的液压油的作用力与所述第一换向阀(8)的第二控制端的液压油的作用力之差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时所述第一换向阀(8)处于第一工作位,当所述第一换向阀(8)的第一控制端的液压油的作用力与所述第一换向阀(8)的第二控制端的液压油的作用力之差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所述第一换向阀(8)切换至第二工作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溢流阀(7),所述溢流阀(7)的进油口通过第二阻尼结构(11)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连通,并且所述溢流阀(7)的进油口同时与所述第一换向阀(8)的第二控制端连通,所述溢流阀(7)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8)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连通,以通过控制所述溢流阀(7)是否打开溢流来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8)是否由第一工作位切换至第二工作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7)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溢流阀(7)的溢流压力的溢流压力控制端(Yl),所述溢流压力控制端(Yl)能够在栗工况时调节所述溢流阀(7)的溢流压力等于设定危险压力,以实现所述栗恒压切断控制功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压力控制端(Yl)还能够调节所述溢流阀(7)的溢流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工作口(B)的压力,并且所述溢流压力控制端(Yl)能够通过比例调节所述第一换向阀(8)在第二工作位的阀口开口大小来比例调节经由所述第二油路进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液控端内的液压油压力来实现所述马达比例排量控制功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控制组件还包括斜盘角度传感器(10),所述斜盘角度传感器(10)用于在所述流体机械处于马达工况时将所述斜盘的角位移反馈至所述溢流压力控制端(Yl)。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压力控制端(Yl)为比例电控端,通过比例调节所述溢流压力控制端(Yl)的通电量能够比例调节所述第一换向阀(8)在第二工作位的阀口开口大小。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压力控制端(Yl)为反比例电控端,以使所述溢流阀(7)的溢流压力与所述溢流压力控制端(Yl)的通电量成反比。11.根据权利要求2-10任一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换向阀(9),所述第二换向阀(9)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一控制端(Y2),所述第二换向阀(9)的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9)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8)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9)具有第一工作位,所述第二换向阀(9)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二换向阀(9)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9)的第一控制端(Y2)能够通过比例调节所述第二换向阀(9)处于第一工作位时的阀口开口大小来比例调节经由所述第一油路进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液控端内的液压油压力,从而实现栗比例排量控制功能。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控制组件还包括斜盘角位移反馈机构(5),所述斜盘角位移反馈机构(5)能够将所述斜盘在栗工况时的角位移反馈至所述第二换向阀(9)的与其第一控制端(Y2)相对的第二控制端。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阀(9)的第二控制端设有反馈弹簧(6),所述斜盘角位移反馈机构(5)能够将所述斜盘在栗工况时的角位移转化为所述反馈弹簧(6)的变形量。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阀(9)还包括第三油口,所述第二换向阀(9)的第三油口与油箱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9)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二换向阀(9)的第三油口截止,所述第二换向阀(9)还具有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二换向阀(9)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二换向阀(9)的第一油口截止且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9)的第一控制端(Y2)能够在所述第一换向阀(8)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9)切换至第二工作位,以实现所述流体机械的栗最大排量控制功能。15.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柱塞缸(2),所述第一柱塞缸(2)的柱塞与所述斜盘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液控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柱塞缸(2)的无杆腔以使所述第一柱塞缸(2)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连通,且所述第一柱塞缸(2)的无杆腔内设有复位弹簧(21);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柱塞缸(3),所述第二柱塞缸(3)的柱塞与所述斜盘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液控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柱塞缸(3)的无杆腔以使所述第二柱塞缸(3)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一换向阀(8)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体机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流体机械,包括流体机械本体、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工况控制组件,其中,工况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换向阀、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其中第一换向阀与第一调节机构配合能够实现泵比例排量控制功能,第一换向阀与第二调节机构配合能够实现泵恒压切断控制功能以及马达比例排量控制功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流体机械,既能够作为泵使用,又能够作为马达使用,具有能量回收功能,而且通过第一换向阀与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的配合,能够同时实现泵比例排量控制功能、马达比例排量控制功能和泵恒压切断控制功能,且结构简单,控制精度较高。
【IPC分类】F04B1/28, F04B1/16, F03C1/34, F03C1/06
【公开号】CN205370877
【申请号】CN201520956114
【发明人】公传伟, 杜孝杰, 赵瑞学, 韩建营, 李少静, 张振华
【申请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6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