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796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接头,这种管接头适用于铝塑复合管及塑料管的连接。
本发明与传统铁管接头不同其在现场无需加工,即可直接、简便、快速、牢固地与管体结合。
开泰公司早已对用于铝塑复合管及塑料管的管接头进行研制,其中之一公开于中国专利93206405中。该接头密封性能良好,结合强度大,已在国内外工程界中普遍应用。
但工程界也普遍希望现有的管接头在体积、价格、对大管径的管路的适用、装配的便利性等诸方面得以进一步地改进。故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加工便利、施工方便的管接头。
本发明的管接头有管接头主体、套合体和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套合体上设有多个环槽,环槽上套有两个密封圈,套合体外还有压接环,压接环与套合体之间可嵌入管体。在装配时将管体嵌入压接环与套合体之间,并利用压接工具使压接环压缩使与管体并进一步使管体与套合体紧密配合。
在上述压接环上设有视孔。压接环前端管口有弯角,后端为剌叭口。
本发明保持了现有的各种铝塑复合管或塑料管管接头所具有的优点并同时对在它们中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加以改善。本发明具有在温度变化大的情况下不漏水的特性,同时其还具有抗拉强度大、体积小、制造简易、接头本体外径与管径相近、价格低廉等优点。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纵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中所示,本发明该实施方式的管接头包括管接头主体(10)、套合体(20)、压接环(30)、高弹性密封圈(40)。其中,管接头主体(10)可视使用者的具体需求制作成各种形式和尺寸以供使用。压接环(30)为一长圆筒形套管,其与套合体(20)之间可嵌入管体(50)。压接环(30)前端管口有一内弯(31),用于防止管体插入时超出环外。压接环(30)设有一圆形视孔(32),用于在压接管接头前检视管体是否插到定位置,防止管体在压接未完成前松脱而未达到安全压接标准范围。另外,压接环后端呈喇叭(33)状,用于方便管体特别是铝塑复合管管体的整圆及插入。
在套合体(20)上设计了五个环槽。在环槽中,例如是从外端数第一、四个环槽中,放置有两个高弹性密封圈(40),该密封圈微凸出于套合体表面。
上述高弹性密封圈是耐热、高弹性的食品硅橡胶圈,耐磨及耐候性好。可以防止管体与接头之间因热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可能产生的缝隙漏水。
装配时,把要压接的管体插入压接环(30)里,检视管体是否插到安全定位位置后再插到套合体(20)上。然后,将管接头装入设计好的压接夹头内,并可由圆形视孔(32)检视在安装过程中是否松脱到安全压接标准范围之外。压接夹头被压下至预定的压接压力范围后即自动松开,而压接环、管体与套合体之间凹凸有致地紧密嵌合在一起,在工作条件下不会因为热胀冷缩而漏水或因外力影响而脱落。每个接头的紧固压力相同。
本发明的管接头可以是二通、三通等形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管接头,它有管接头主体(10)、套合体(20)和密封圈(40),其特征在于在套合体(20)上设有多个环槽,环槽中套有密封圈(40);套合体(20)外有压接环(30),压接环(30)与套合体(20)之间可嵌入管体(5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压接环上设有视孔(32),前端管口有弯(31),后端为喇叭口(33)。
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密封圈为两个。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套合体表面有五圈环槽(21-25)。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密封圈是耐热、高弹性的食品硅橡胶圈。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密封圈被套在从外端数的第一、四个环槽中。
全文摘要
一种管接头,用于铝塑复合管或塑料管的连接。其包括:带有套合体的管接头主体、压接环、高弹性密封圈;套合体表面上具有五层环槽,环槽上套有稍突出于环槽边缘的高弹性密封圈;压接套上靠近前端设有圆形视孔用于检视管体是否安装到安全定位位置。管接头与管体结合后嵌合稳固。由于采用了高弹性密封圈,故其功能可以不受材料热胀冷缩的影响。同时其抗拉强度大、体积小、施工简易,符合建筑界的需求。
文档编号F16L47/08GK1348073SQ0011607
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10日
发明者牛惠临 申请人:开泰制管(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