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保持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0352阅读:2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簧保持套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柱形压配合连接面的弹簧保持套筒,该柱形压配合连接面 具有压配合直径和压配合长度。
背景技术
弹簧保持套筒属于燃料高压泵的燃料高压阀,该燃料高压泵具有用于燃料高压 阀的接收孔。燃料高压阀的阀关闭体可克服阀弹簧的预紧力来回运动地被接收在接收孔 中。阀弹簧被夹紧在阀关闭体与被压入到接收孔中的弹簧保持套筒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弹簧保持套筒,该弹簧保 持套筒允许成本有利地制造稳定的压配合接合部。对于带有一具有压配合直径和压配合长度的柱形压配合连接面的弹簧保持套 筒,该任务通 过以下方式解决在柱形压配合连接面的至少一个端部上为压配合直径与 压配合长度之比大于35%的长的压配合接合部设置优化的导入倒角。柱形压配合连接面 基本上具有笔直的圆柱外套的构型,该圆柱外套以过盈量被压入到同样圆柱外套形的用 于弹簧保持套筒的接收室中。通过该优化的导入倒角以简单的方法和方式提供相对长且 弹性的压配合接合部,该压配合接合部允许接收大的流动力。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发现, 尤其对于长的压配合接合部,在导入直径与压配合直径之间不可避免的同轴度误差会产 生特别不利的作用。由于柱形压配合连接面不恒定,可能在压入过程期间产生抖动效应 和最终咬死。通过优化的导入倒角可消除对同轴度误差的费劲的最小化。弹簧保持套筒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点在于导入倒角具有位于18°至22°范 围内的角度。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已发现,与例如5°的导入倒角角度相比,给出的角度 范围对于相对长的压配合接合部能够显著地减少压入过程期间的非期望的抖动和咬死效 应。弹簧保持套筒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特点在于导入倒角具有20° 士2°的角 度。这种导入倒角角度在本发明的范围中被发现是特别有利的。对于带有一具有压配合直径和压配合长度的柱形压配合连接面的弹簧保持套 筒,尤其对于之前描述的弹簧保持套筒,以上给出的任务通过以下方式解决柱形压配 合连接面具有至少一个润滑槽。柱形压配合连接面基本上具有笔直的圆柱外套的构型, 该圆柱外套以过盈量被压入到同样圆柱外套形的用于弹簧保持套筒的接收室中。通过润 滑槽能够保证在弹簧保持套筒被压入时均勻地供给润滑剂。该润滑槽是润滑剂储池,该 润滑剂储池在压入过程期间释出润滑剂并且由此负责近似恒定的摩擦。弹簧保持套筒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润滑槽在圆周方向上延伸。该润 滑槽优选是环绕的环形槽。弹簧保持套筒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润滑槽在横截面中具有圆弧的构型。该构型在本发明的范围中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弹簧保持套筒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润滑槽被设置在柱形压配合连接 面的中心。也可以同心地或对称地相互错开地设置多个润滑槽。本发明其他的优点、特征和细节由下面的说明得知,其中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 了各种不同的实施例。


其示出图1以剖视图示出燃料高压泵的汽缸盖;图2示出图1的放大的部分II ;图3示出具有5°的导入倒角的弹簧保持套筒;
图4示出图3的具有同轴度误差影响的弹簧保持套筒;图5示出图3和图4的两个放大的部分;图6示出与图5相似的、具有约20°的导入倒角角度的视图;图7示出不同的压配合面积分布的作用的视图;图8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具有润滑槽的弹簧保持套筒;和图9示出沿着图8中的线IX - IX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以剖视图示出燃料高压泵1的汽缸盖2。该汽缸盖2包括汽缸孔4,高 压活塞5可来回运动地被接收在该汽缸孔中。该高压活塞5在一个端部上具有活塞底座 6,该活塞底座例如由(没有示出的)驱动轴的驱动凸轮驱动。高压活塞5的另一个端部在汽缸孔4中限定高压室8,该高压室通过吸入阀9被 填充燃料。燃料通过高压活塞5在高压室8中被加载高压并且通过高压阀10例如被输送 给内燃机的燃料喷射装置。高压阀10设置在汽缸盖2的接收孔14中。该接收孔14通 过高压通道12与高压室8连接。在图2中放大地示出来自图1的具有高压阀10的部分II。在该放大图中看到阀 关闭体16可来回运动地在接收孔14中被引导。阀关闭体16用于保持阀座关闭或有目的 地开启阀座,以便通过高压阀10将被加载高压的燃料从高压室8导出。为此目的,关闭 体16沿着纵轴线18克服阀弹簧20的预紧力来回运动。阀弹簧20支撑在弹簧保持套筒22上或者在弹簧保持套筒22中导向。该弹簧保 持套筒22包括具有中心通孔25的基体24并且被压入到汽缸盖2的接收孔14中。在图3和图4中示出了具有柱形压配合连接面31的弹簧保持套筒22,该柱形压 配合连接面基本上具有笔直的圆柱外套的构型。在柱形压配合连接面31的两个端部上各 设有一个导入倒角32、33。通过尺寸标注线34表示压配合直径。通过另一尺寸标注线 35表示柱形压配合连接面31的压配合长度。导入倒角33的导入倒角角度以36表示。该导入倒角角度36在图3和4中具有 5° 士 1°的大小。通过另一尺寸标注线37表示导入直径。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中, 同轴度误差等于零。在图4中,0.025的同轴度误差的影响通过线38说明。
在图5中示出在导入倒角角度36为5° 士 1°时该同轴度误差的影响。与此相 比,在图6中示出在导入倒角角度36为20° 士2°时该同轴度误差的影响。在图7中示出被压入接收孔14中的弹簧保持套筒22。压入方向通过箭头39表 示。通过另外的箭头40和41示出由于存在0.025的同轴度误差43而产生的力。力40 和41的不同大小由通过同轴度误差43导致的不同压配合面积分布得到。由于压入力的 分布不同,在压入过程期间可能产生倾斜和转矩。通过根据本发明选择18°至22°、尤其约20°的导入倒角角度36,能够以简单 的方式和方法确保被压入的弹簧保持套筒(其也被称为弹簧保持器)在整个使用寿命中保 持其位置并且不会滑动。由此能够在高压阀的运行中保证必要的流量。通过弹簧保持器或者说弹簧保持套筒的几何形状来调节阀弹簧的预紧并且由此 调节高压阀的打开压力。为了使弹簧保持套筒在整个使用寿命中不改变其位置,具有足 够的可靠性的压配合接合部必须能够承受所出现的并且随着流量增大而上升的流动力, 该流动力在阀打开过程和阀关闭过程期间可能大于2000牛顿。压配合接合部所接收的力可以例如通过压配合接合部的长度以及通过压配合直 径和由此产生的压配合部件的压配合过盈量来增加。在压配合接合部过长的情况下,在 压入过程期间以润滑剂尤其以油均勻地供给整个压配合长度被证明是困难的。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35%的百分比被发现是压配合直径与压配合长度之比的极 限值。也就是说,在压配合长度为9mm时,极限直径约为5.85mm。对于60%而言,极 限直径为3.6mm。当超出极限直径时,存在摩擦系数不同地分布且局部地增大的危险。 因此,在压入过程期间可能产生抖动效应并且最终产生不期望的咬死。此外,在前面所述的相对长的压配合接合部中出现不期望的同轴度误差影响。 由于同轴度误差不可避免,除了前面描述的抖动效应和咬死效应外,在压入过程期间还 导致用于压入的装配装置的不期望高的机械负荷。此外,自特定的压配合过盈量起,较 弱的压配合部件塑性地变形。与之相比,纯弹性的压配合接合部具有以下优点例如在 温度不同时可能产生的膨胀效应能够被部分地补偿。在图8和9中以不同的视图示出具有基体54的弹簧保持套筒52。该基体54包 括中心通孔55。此外,该基体54包括柱形压配合连接面61,该柱形压配合连接面在两 个端部上各具有一个导入倒角62、63。通过尺寸标注线64表示压配合直径。通过另一 尺寸标注线65表示压配合连接面31的压配合长度。在图8和图9示出的实施例中,在柱形压配合连接面31的中心设有润滑槽70, 该润滑槽实施为环绕的环形槽。该环形槽具有环形槽横截面,该环形槽横截面具有圆弧 的构型。该润滑槽70在弹簧保持套筒52被压入期间作为润滑剂储池、尤其油储池,该 润滑剂储池在压入过程期间释放出润滑剂。由此可以在压入时确保近似恒定的摩擦。
权利要求
1.具有柱形压配合连接面(31; 61)的弹簧保持套筒,所述柱形压配合连接面具有 压配合直径(34; 64)和压配合长度(35; 6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形压配合连接面 (31 ; 61)的至少一个端部上设有优化的导入倒角(32,33; 62,63),用于压配合直径 (34 ; 64)与压配合长度(35 ; 65)之比大于35%的长的压配合接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弹簧保持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倒角(32,33;62,63) 具有位于18°至22°范围内的角度(36)。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弹簧保持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倒角(32,33;62,63) 具有20° 士2°的角度(36)。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弹簧保持套筒、尤其是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的弹簧 保持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压配合连接面(61)具有至少一个润滑槽(70)。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弹簧保持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槽(70)在圆周方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弹簧保持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槽(70)在横截面中 具有圆弧的构型。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之一的弹簧保持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槽(70)被设置 在所述柱形压配合连接面(61)的中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柱形压配合连接面(31)的弹簧保持套筒,所述柱形压配合连接面具有压配合直径和压配合长度。为了能够成本有利地制造稳定的压配合接合部,在所述柱形压配合连接面(31)的至少一个端部上设有优化的导入倒角(33),用于压配合直径与压配合长度之比大于35%的长的压配合接合部。
文档编号F16K15/02GK102016289SQ200980116257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6日
发明者A·圣玛丽亚, J·阿莱克尔 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