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线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6709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拉线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线的护套,在汽车中可用于行李箱拉线、加油口拉线或机
盖拉线等。
背景技术
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拉线的护套由内而外分为三层结构,最内层为内衬层1,内衬层1 一般可以采用PE管材。最外层为保护层3,保护层3—般可以采用PVC等材料。而中间层2对护套的强度和韧性的影响最为关键,现有技术中间层2采用一根螺旋的压扁丝缠绕而成。压扁丝行进方向与护套轴线夹角一般在60 80度之间。但螺旋的压扁丝在缠绕时圈与圈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间隙,另外其内应力有时也消除不当。这样一来,套管下料后会存在少量的变形,长度有极少量的伸长或缩短,这也造成了产品加工后的尺寸不稳定。有时在拉线和护套可加工装配完成后就发生了尺寸变化,而有时可能会在若干天或更长时间后才发生变化,这样就造成了拉线工作时行程尺寸不稳定,例如行李箱拉线,若拉线工作时行程尺寸不稳定,会致使行李箱门无法打开或关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装配、减少变形量的拉线护套,可保证拉线工作时行程尺寸的稳定性。一种拉线护套,包括由内而外的内衬层、中间层和保护层,所述的中间层为直丝管。作为直丝管本身而言,可以利用现有市售商品,内衬层一般可以采用PE材料,保护层可以采用PVC或PP等材料。既起到保护中间层的作用,又可降低与拉线之间的滑动摩擦阻力。所述的直丝管由若干根绕内衬层外圆周分布的钢丝构成,钢丝走向与拉线护套轴向夹角小于45度。所述的钢丝走向是指钢丝与内衬层外壁的切线方向。拉线护套轴向即轴线的方向,此时将拉线护套视为直线状态。通常直丝管钢丝走向与拉线护套轴向夹角较小,为了布满内衬层外圆周面,需要有多根钢丝依次的排列分布。作为优选,所述的钢丝走向与拉线护套轴向夹角为20 40度。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钢丝走向与拉线护套轴向夹角为25 35度。作为最优选,所述的钢丝走向与拉线护套轴向夹角为30度。选取合适的直丝管钢丝走向与拉线护套轴向夹角,可以避免拉线护套轴向的尺寸变化,尤其在拉线护套弯曲时可以保证钢丝之间彼此不开裂,保证拉线正常工作。所述的内衬层、中间层和保护层的厚度比为1 0. 5 1. 5 0. 5 1. 5。[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内衬层、中间层和保护层的厚度比为1 1 1.3 1 1.3。所述的保护层的外径与内衬层的内径之比为1. 5 2. 5 1。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护层的外径与内衬层的内径之比为2 2. 5 1。各层之间合适的厚度比例,有利于发挥各层材料的特性以及协同作用,保证拉线护套的整体强度和韧性。所述的钢丝的数量为15 25根,当拉线护套直径较大时,应适当加粗钢丝的直径,以保证强度。本实用新型拉线护套对结构进行了改进,对原有的横丝管改为直丝管,主要是将压扁的螺旋形的钢丝改为大致顺着护套轴向的直钢丝。能解决横丝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长度不稳定而导致的使用失效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了返修量和产品的故障率。

图1为现有技术中拉线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线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线护套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拉线护套,包括由内而外的内衬层4、中间层5和保护层6。内衬层采用PE管,保护层采用PP-R管。中间层为直丝管,直丝管由20根绕内衬层外圆周分布的钢丝构成,钢丝走向与拉线护套轴向夹角大约为25度。选取合适的直丝管钢丝走向与拉线护套轴向夹角,可以避免拉线护套轴向的尺寸变化,尤其在拉线护套弯曲时可以保证钢丝之间彼此不开裂,保证拉线正常工作。保护层的外径4. 8mm,内衬层的内径2mm,两者之比为2 1。内衬层、中间层和保护层的厚度分别为0. 4mm、0. 5mm和0. 5mm,三者之比为 1 1.25 1.25。各层之间合适的厚度比例,有利于发挥各层材料的特性以及协同作用, 保证拉线护套的整体强度和韧性。通过检测,采用本实用新型拉线护套用在发动机罩锁拉线中时,发动机罩锁拉线的工作行程由原来的64mm缩短至57mm,且使用一段时间后行程无明显变化。采用本实用新型拉线护套用在行李箱盖拉线中时,行李箱盖拉线的工作行程由原来的60. 5mm缩短至44. 5mm,且使用一段时间后行程无明显变化。采用本实用新型拉线护套用在加油口拉线中时,加油口拉线的工作行程由原来的 27mm缩短至18mm,且使用一段时间后行程无明显变化。通过以上检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拉线护套可解决拉线工作行程较长,且长期使用过程中行程不稳定的问题,可减少产品的故障率和返修量。
权利要求1.一种拉线护套,包括由内而外的内衬层、中间层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为直丝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丝管由若干根绕内衬层外圆周分布的钢丝构成,钢丝走向与拉线护套轴向夹角小于45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走向与拉线护套轴向夹角为20 40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走向与拉线护套轴向夹角为25 ;35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走向与拉线护套轴向夹角为30度。
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拉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层、中间层和保护层的厚度比为1 0.5 1.5 0.5 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层、中间层和保护层的厚度比为1 1 1. 3 1 1. 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的外径与内衬层的内径之比为1. 5 2. 5 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的外径与内衬层的内径之比为2 2. 5 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的数量为15 25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线护套,包括由内而外的内衬层、中间层和保护层,所述的中间层为直丝管。所述的直丝管由若干根绕内衬层外圆周分布的钢丝构成,钢丝走向与拉线护套轴向夹角小于45度。本实用新型拉线护套对结构进行了改进,对原有的横丝管改为直丝管,主要是将压扁的螺旋形的钢丝改为大致顺着护套轴向的直钢丝。能解决横丝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长度不稳定而导致的使用失效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了返修量和产品的故障率。
文档编号F16C1/26GK202065320SQ201120141558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6日
发明者安聪慧, 陈哲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