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510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上计算机屏幕、电视、平面显示器或其它电子设备,通常通过一支撑架而固设或摆设于桌面上,该支撑架的目的即在于其具有固定与承重的功用。当使用者使用该支撑架上的电子设备时,常常需要适度地转动其角度,以调整至人们最方便观赏或操作的位置。一般而言,支撑架的构型设计可谓千奇百怪,其不外乎通过一底座与一支柱来支撑该电子设备,使该支柱直接与该电子设备相连接,再将该底座置于桌面、地面或墙壁上; 如此,通过该支柱与该底座的相对性转动,即可用以调整该电子设备的转向,使该电子设备朝向任意方位角。通常,该支撑架结构为了使该支柱与该底座间可任意地转动,大抵上均设计成一可容许转动的轴心式结构。但是,随着该支撑架结构上所连接、支撑的电子设备其重量的增加,该轴心式的结构越来越无法承受该电子设备之重量加上转动力矩所产生的双重荷载, 故易造成偏心晃动甚至弯曲变形等问题。因此,如何改善该转动用支撑架的结构设计,用以降低该电子设备在转动时所产生的晃动问题,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改善该转动用支撑架的结构设计,用以降低该电子设备在转动时所产生的晃动问题。为达到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该支撑架结构设置于一支柱与一底座之间,该支柱位于该底座的上方,且可以一穿过该底座的转动轴心而相对该底座转动,该支撑架结构包括有一芯轴螺栓、一固定盘、一第一转盘与一芯轴螺帽;该芯轴螺栓包括有一栓本体及一螺栓头,该螺栓头固设于该栓本体的其中一端部; 该固定盘固定至该底座;该第一转盘位于该固定盘下方,且往上固定至该支柱,该栓本体沿该转动轴心贯穿该固定盘与该第一转盘;该芯轴螺帽锁附于该栓本体的另一端部,且该芯轴螺帽与该螺栓头将该固定盘、第一转盘夹持。优选的,该支撑架结构还包括有一辅助盘,该辅助盘位于该固定盘其中一侧面,且包括有至少两个插设件,该固定盘上包括有至少两个插设孔,每一插设件插入至一插设孔。优选的,该插设孔贯通或不贯通该固定盘。优选的,该支撑架结构还包括有至少一垫片,该垫片套设于该栓本体上,且位于该固定盘与该芯轴螺帽之间,该垫片的截面呈弯曲状而具有挠性,且该垫片利用挠性的力量推挤该固定盘或该芯轴螺帽。优选的,该芯轴螺帽包括有一内螺纹,该栓本体的外侧壁包括有一外螺纹,该内螺纹与该外螺纹相对应而契合。[0012]优选的,该第一转盘包括有一第一结合孔,该栓本体的横截面与该第一结合孔的轮廓相符,将该栓本体穿过该第一结合孔内而贯穿该第一转盘。优选的,该固定盘通过至少两个固定螺钉锁附至该底座,该第一转盘通过至少两个第一螺钉锁附至该支柱。优选的,该第一转盘包括有至少两个第一穿透空间,该第一穿透空间贯通该第一转盘,该固定螺钉穿设过该第一穿透空间,且能在该第一穿透空间内横向移动。优选的,该固定盘包括有至少两个穿透部位,该穿透部位贯通该固定盘,该第一螺钉穿设过该穿透部位,且能在该穿透部位内横向移动。优选的,该支撑架结构还包括有一第二转盘,该栓本体穿设过该第二转盘,且该第二转盘位于该固定盘与该第一转盘之间,该第二转盘包括有多个第二穿透空间,该第二穿透空间贯通该第二转盘,该固定螺钉和/或该第一螺钉穿设过该第二穿透空间,该固定螺钉能在该第二穿透空间内横向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可组装成交错设置的结构,用以减少、降低电子设备在转动时常见的偏心摇晃问题,非常实用且具有应用潜力。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的另一角度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在结合后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在结合后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的应用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支撑架结构11 芯轴螺帽111:内螺纹12 垫片13 辅助盘131 插设件14:固定盘141 插设孔142:穿透部位143:固定螺钉15 第一转盘151 第一结合孔152 第一穿透空间153 第一螺钉[0039]16 第二转盘161 第二结合孔162:第二穿透空间17 芯轴螺栓171 栓本体172 螺栓头173 外螺纹91 底座92 支柱Al 转动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的另一角度分解图。如图1与图2所示,一支撑架结构1,该支撑架结构1定义有一转动轴心Al,且包括有一芯轴螺帽11、四个垫片12、 一辅助盘13、一固定盘14、一第一转盘15、一第二转盘16及一芯轴螺栓17。其中,该芯轴螺帽11、四个垫片12、辅助盘13、固定盘14、第二转盘16、第一转盘15、芯轴螺栓17是依序由上至下排列。该芯轴螺栓17包括有一栓本体171、一螺栓头172及一外螺纹173,该螺栓头172固设于该栓本体171的下端部,该外螺纹173设置于该栓本体171的外侧壁。该芯轴螺帽11包括有一内螺纹111,该内螺纹111与该芯轴螺栓17的外螺纹173相对应而可互相契合(配合)。该第一转盘15、第二转盘16均位于该固定盘14下方,该辅助盘13位于该固定盘14的上方,四垫片12位于该固定盘14与该芯轴螺帽11之间,该第二转盘16位于该固定盘14与该第一转盘15之间。该垫片12为挠性垫片,亦即,该垫片12的截面呈弯曲状而具有挠性。该辅助盘13包括有三个插设件131,所述插设件131位于该辅助盘13的外缘。该固定盘14上包括有三个插设孔141、四个穿透部位142及四个可分离插设的固定螺钉143。四个固定螺钉143沿该转动轴心Al而对称插设或设置。三个插设孔141亦沿该转动轴心Al而呈对称设置,且每一插设孔141均与该辅助盘13的一插设件131相对应,故可将每一插设件131插入至一插设孔141内,且插入之后,该插设件131位于该插设孔141 内呈紧配合状态(即过盈配合)。因此,通过该插设件131与该插设孔141的紧配合,即可使该固定盘14与该辅助盘13紧密的结合,不会产生松脱、晃动的状况。此外,该插设孔 141可以贯通或不贯通该固定盘14,如此,所述插设置入的插设件131均可达到紧配合的结合效果。该固定盘14大概呈“十”字型,该穿透部位142为该固定盘14周围与外侧相连接的空间,当然,该穿透部位142的外形轮廓并未受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所限制,且沿该转动轴心Al的方向来看,四个穿透部位142均以上下方向而贯通该固定盘14。该第一转盘15包括有一第一结合孔151、四个第一穿透空间152及四个可插设分离的第一螺钉153。该第一结合孔151位于该第一转盘15的中心。四个第一螺钉153沿该转动轴心Al而对称设置或插设。四个第一穿透空间152均贯通该第一转盘15,且亦沿该转动轴心Al而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穿透空间152大概呈“豆荚状”的轮廓。该第二转盘16包括有一第二结合孔161及多个第二穿透空间162,该第二结合孔
5161位于该第二转盘16的中心。所述第二穿透空间162为多种不同大小尺寸的孔洞,因此每一第二穿透空间162均贯通该第二转盘16。在本实施例中,尺寸较大的那些第二穿透空间162是与该第一转盘15的第一穿透空间152的外形轮廓相似或相同,且呈上下相对应。并且,该栓本体171的横截面的外形轮廓与该第一结合孔151、第二结合孔161的轮廓相符或相同。将该芯轴螺栓17的栓本体171由下往上,沿着该转动轴心Al的方向而向上穿越过该第一结合孔151、第二结合孔161、固定盘14、辅助盘13、四个垫片12,如此, 该第一转盘15、第二转盘16、固定盘14、辅助盘13、四个垫片12即可依序套设至该栓本体 171上,然后,再利用该芯轴螺帽11的内螺纹111与该芯轴螺栓17的外螺纹173契合,而将该芯轴螺帽U锁附于该栓本体171的上端部。当该芯轴螺帽11与该芯轴螺栓17完成结合之后,该栓本体171同时以该转动轴心Al的方向而贯通四个垫片12、辅助盘13、固定盘 14、第二转盘16与该第一转盘15的中心,且通过该芯轴螺帽11与该螺栓头172,而分别上下地将四个垫片12、辅助盘13、固定盘14、第二转盘16与第一转盘15夹持。夹持之后,即可完成整体支撑架结构1的组装。如此,若该固定盘14固定不动,则该第一转盘15、第二转盘16即可以该转动轴心Al而相对该固定盘14转动。再者,因为该栓本体171的横截面形状与该第一结合孔151、第二结合孔161相符或相同,且该栓本体 171是同时插设至该第一结合孔151与该第二结合孔161内,所以,受该第一结合孔151、第二结合孔161的外观轮廓限制,当该第一转盘15沿该转动轴心Al转动时,该第一结合孔 151即可通过该栓本体171而带动该第二结合孔161、第二转盘16同时并同向地转动。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结构1,其固定盘14、辅助盘13固定不动,其第一转盘15、第二转盘16、芯轴螺栓17可以该转动轴心Al为圆心而同时并同向地转动。请再同时参阅图3与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在结合后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在结合后的另一角度立体图。该支撑架结构1完成组装之后,如图3所示,该垫片12即可利用其挠性的力量而向下推挤该辅助盘13与该固定盘14,并且同时向上推挤该芯轴螺帽11,其向上、向下推挤的力量是用以加强该芯轴螺帽11与该螺栓头172的上下夹持力量。同时,该辅助盘13紧密地贴附于该固定盘14的上侧面,三个插设孔141亦邻靠于该栓本体171的周边。此外,该第二转盘16的第二穿透空间162与该固定盘14的穿透部位142,为上下互相重迭对应,因此,每一第一螺钉153即可往上依序穿设、越过该重迭对应的第二穿透空间162与穿透部位142,并且可在该穿透部位142内横向移动;在此,该“横向移动”是指该第一转盘15转动时,所述第一螺钉153也可以跟随着移动,且该第一螺钉153的移动向量是与该转动轴心Al的方向呈互相垂直的移动状态。再如图4所示,该第二转盘16的第二穿透空间162与该第一转盘15的第一穿透空间152,为上下互相重迭对应,因此,该固定盘14的固定螺钉143即可往下依序穿设、越过该重迭对应的第二穿透空间162与第一穿透空间152,并且可在该第一穿透空间 152与该第二穿透空间162内横向移动。最后,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的应用示意图。如图5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结构1设置于一支柱92与一底座91之间。其中,该支柱92位于该底座91的上方,且该支柱92可用以支撑或固定至任意的电子设备(未绘示) 上。将该固定盘14通过所述固定螺钉143而往下锁附、固定至该底座91,再将该第一转盘 15通过所述第一螺钉153而向上锁附、固定至该支柱92,因此而使该支柱92与该第一转盘15以该转动轴心Al而转动;也就是说,在下方的底座91是通过该固定螺钉143而与位于上方的固定盘14相连接,且,在上方的支柱92是通过该第一螺钉153而与位于下方的第一转盘15相连接;如此,该固定螺钉143即可施予该固定盘14 一向下的拉力,该第一螺钉153 即可施予该第一转盘15 —向上的拉力。因此,该支撑架结构1在上下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即为互相交错,故,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结构1具有“转轴”功效,其形成的“转轴直径”即等同于该第一转盘15的外径,而,该“转轴直径”的增加也代表可承受的电子设备重量或扭转力矩更大,故当该支柱92以该穿越过底座91的转动轴心Al而相对该底座91转动时,该电子设备较不会产生偏心摇晃的状况。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结构1还可以省略该第二转盘16或该辅助盘13,如此,仅靠该芯轴螺栓17、芯轴螺帽11、固定盘14、第一转盘15、固定螺钉143与该第一螺钉153,亦可组装成前述交错设置的结构,进而达到增加“转轴直径”的目的,用以减少、降低该电子设备偏心摇晃的问题。还有,前述实施例的固定螺钉143是由上朝下组装、 插设,其第一螺钉153是由下朝上组装、插设,但,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还可以将其组装、 插设的方向改变,使该固定螺钉143由下朝上组装、插设;或者,使该第一螺钉153由上朝下组装、插设。如此一来,当组装、插设完成后,该固定螺钉143依然锁附至该底座91,并施予该固定盘14 一向下的拉力;该第一螺钉153依然锁附至该支柱92,并施予该第一转盘15 — 向上的拉力。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1,可组装成交错设置的结构,用以减少、降低电子设备在转动时常见的偏心摇晃问题,非常实用且具有应用潜力。本实用新型以实施例说明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专利权利范围。其专利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同领域而定。凡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精神或范围内,所作的更动或润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设计,且应包含在下述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该支撑架结构设置于一支柱与一底座之间,该支柱位于该底座的上方,且可以一穿过该底座的转动轴心而相对该底座转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结构包括一芯轴螺栓,包括有一栓本体及一螺栓头,该螺栓头固设于该栓本体的其中一端部;一固定盘,固定至该底座;一第一转盘,位于该固定盘下方,且往上固定至该支柱,该栓本体沿该转动轴心贯穿该固定盘与该第一转盘;一芯轴螺帽,锁附于该栓本体的另一端部,且该芯轴螺帽与该螺栓头将该固定盘、第一转盘夹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结构还包括有一辅助盘,该辅助盘位于该固定盘其中一侧面,且包括有至少两个插设件,该固定盘上包括有至少两个插设孔,每一插设件插入至一插设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设孔贯通或不贯通该固定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结构还包括有至少一垫片,该垫片套设于该栓本体上,且位于该固定盘与该芯轴螺帽之间,该垫片的截面呈弯曲状而具有挠性,且该垫片利用挠性的力量推挤该固定盘或该芯轴螺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芯轴螺帽包括有一内螺纹,该栓本体的外侧壁包括有一外螺纹,该内螺纹与该外螺纹相对应而契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盘包括有一第一结合孔,该栓本体的横截面与该第一结合孔的轮廓相符,将该栓本体穿过该第一结合孔内而贯穿该第一转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盘通过至少两个固定螺钉锁附至该底座,该第一转盘通过至少两个第一螺钉锁附至该支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盘包括有至少两个第一穿透空间,该第一穿透空间贯通该第一转盘,该固定螺钉穿设过该第一穿透空间,且能在该第一穿透空间内横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盘包括有至少两个穿透部位,该穿透部位贯通该固定盘,该第一螺钉穿设过该穿透部位,且能在该穿透部位内横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结构还包括有一第二转盘,该栓本体穿设过该第二转盘,且该第二转盘位于该固定盘与该第一转盘之间,该第二转盘包括有多个第二穿透空间,该第二穿透空间贯通该第二转盘,该固定螺钉和 /或该第一螺钉穿设过该第二穿透空间,该固定螺钉能在该第二穿透空间内横向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降低晃动的支撑架结构,该支撑架结构设置于一支柱与一底座之间,该支柱位于该底座的上方,且可以一穿过该底座的转动轴心而相对该底座转动,该支撑架结构包括有一芯轴螺栓、一芯轴螺帽、一固定盘与一第一转盘;该芯轴螺栓包括有一栓本体及一螺栓头,该螺栓头固设于该栓本体的其中一端部;该固定盘固定至该底座;该第一转盘位于该固定盘下方,且往上固定至该支柱,该栓本体沿该转动轴心贯穿该固定盘与该第一转盘;该芯轴螺帽锁附于该栓本体的另一端部,且该芯轴螺帽与该螺栓头将该固定盘、第一转盘夹持。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电子设备在转动时所产生的晃动问题。
文档编号F16M11/08GK202203622SQ201120298188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周也权, 庄莹徵 申请人: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