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阀及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146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进料阀及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尤其涉及一种进料阀及压力锅。
背景技术
压力锅主要由锅体和锅盖组成,锅盖和锅体扣合后经加热锅体内会产生高压高温,可大大缩短做菜的时间,节约能源。现有的压力锅的锅盖上只设有排气阀、限压阀等,无任何进料口或进料装置,当锅内存在压力时,锅盖和锅体锁死,锅盖无法打开,无法再向锅内添加油、盐、味精作料。所以采用这种压力锅做菜时,有些需要适当时才放入的原料和作料只能提前放入锅中或是等锅内压力消除后再放入作料继续加热几分钟后再食用。然而有些作料如果提前放入会由于加热时间过长而产生有害物质,危害身体健康,影响食品品质; 如果等到锅内压力消除再将作料放入,然后加热几分后再食用,这样非常不便,同时也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进料阀,可实现在锅内存在压力的状态下向锅内添加作料,而不影响锅内的压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压力锅,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在加热过程中可随时向锅内添加作料、节约能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进料阀,所述进料阀包括阀体组件和用于封盖所述阀体组件的阀盖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内部开设有阀室的阀体,所述阀室两端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道;设置于所述阀室内的阀芯,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料杯的料杯槽;与所述阀芯相连接的、带动所述阀芯旋转以使所述料杯槽分别与两个通道相连通的阀芯转轴组件;设置于所述阀体上的、当所述阀盖组件开启时用于将所述阀芯转轴组件锁定的转轴定位组件。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设有供所述阀芯转轴组件穿入的转轴孔。进一步地,所述阀芯转轴组件包括与所述阀芯相连接的、带动所述阀芯同步转动的阀芯转轴,所述阀芯转轴上开设有限位槽;套设于所述阀芯转轴上的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阀芯转轴一端的、用于封盖所述转轴孔的转轴盖;通过螺母与所述阀芯转轴相连接的、带动所述阀芯转轴同步旋转的手柄。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阀体上的、开设有与所述转轴孔相连通的腔体的固定座,所述阀芯转轴的限位槽与所述腔体相对设置;[0018]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定位柱弹簧;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两端分别抵压在所述定位柱弹簧和所述阀盖组件上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包括当所述阀盖组件开启时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的抵压部和自所述抵压部延伸形成的、外径小于所述抵压部的阶梯部。进一步地,所述阀盖组件包括用于封盖所述阀体的阀盖,所述阀盖上设有释放所述阀芯内的压力的排气孔,所述阀盖的顶壁和侧壁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阀盖上的连杆盖,所述连杆盖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设置于所述阀盖和所述连杆盖之间的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阀盖和所述连杆盖之间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杆相连接的、可沿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轴向运动以将所述阀体和阀盖锁紧的顶针和套设在所述顶针上的顶针弹簧;设置于所述阀盖内壁上的压力锁紧阀,所述压力锁紧阀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内的阀体座和设置于所述阀体座内的、当所述阀芯内存在压力时顶起穿入所述第二通孔内以将所述连杆固定的浮子。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外沿设有与所述顶针配合将所述阀体和阀盖锁紧的凸起部。进一步地,所述阀盖内设有阀盖密封件。进一步地,所述阀芯的两端部与所述阀室的内壁之间设有阀芯密封件。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为球形阀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设置于所述锅盖外壁上的进料阀以及设置于所述进料阀内的料杯,所述进料阀采用上述的进料阀。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阀,可实现在锅内存在压力的状态下向锅内添加作料,而不影响锅内的压力。采用该进料阀的压力锅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在加热过程中可随时向锅内添加作料、节约能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阀的阀体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阀芯转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阀的阀盖组件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阀的阀盖开启时阀芯转轴处于锁定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阀的一种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阀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阀进行说明。
5[004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阀100包括阀体组件1和用于封盖阀体组件1的阀盖组件2。如图2所示阀体组件1包括阀芯11、阀体12、阀芯转轴组件13以及转轴定位组件14。阀体12内部开设有阀室,在阀室两端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道。阀芯11设置于阀体12的阀室内,在阀芯11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料杯400的料杯槽。阀芯转轴组件13与阀芯11相连接,在阀体12上设有供阀芯转轴组件13穿入的转轴孔,阀芯转轴组件13用于带动阀芯11在阀体12内旋转以使设置于料杯槽内的料杯400的杯口分别与两个通道相连通,通过旋转阀芯11可实现向料杯400内添加材料和向容器内倒入材料。具体实施时,阀芯11为球形阀芯,阀芯11采用导磁材料制作,或安装有导磁材料或磁体,料杯槽的开口小于90度,在阀芯11的两端部与阀室的内壁之间设有阀芯密封件111,使阀芯11旋转在任意角度都可以保证密封,不会释放容器内部的压力。料杯400采用导磁材料制作,或安装有导磁材料或磁体,将料杯400放入阀芯11的料杯槽内,料杯400和阀芯11可以互相吸住,在阀芯11旋转时料杯400不会脱离,料杯400上设有手柄或手提特征,可方便的从料杯槽中取出。转轴定位组件14设置于阀体12上,当开启阀盖组件2向料杯400内添加材料时,转轴定位组件14用于将阀芯转轴组件13锁定,进而使阀芯11不能旋转。如图3所示阀芯转轴组件13包括阀芯转轴131、密封圈132、转轴盖133、手柄134 以及螺母135。其中,阀芯转轴131穿设于阀体12的转轴孔中,阀芯转轴131与阀芯11相连接用于带动阀芯11与其同步转动,阀芯转轴131上开设有限位槽136。在阀芯转轴131 上套有密封圈132,可进一步保障阀芯11旋转时不会释放容器内部的压力。转轴盖133设置于阀芯转轴131的一端,当阀芯转轴131穿入转轴孔后,转轴盖133封盖在转轴孔上具有一定的密封防尘作用。手柄134通过螺母135与阀芯转轴131相连接,用于带动阀芯转轴 131与其同步旋转。手柄134靠近阀芯转轴131的一端设有定位凸块137,在阀体12上设有两个用于对定位凸块137进行限位的定位部123,手柄134可在两个定位部123间旋转180 度进而带动阀芯11内的料杯400翻转以实现向料杯400内添加材料和向容器内倒入材料。参照图1和图5所示,转轴定位组件14包括固定座141、定位柱142以及定位柱弹簧145。其中,固定座141设置在阀体12上,在定位座141内开设有与阀体12的转轴孔相连通的腔体,阀芯转轴131上开设的限位槽136与固定座141的腔体相对设置。定位柱弹簧145设置在腔体底部。定位柱142设置在腔体内,定位柱142的两端分别抵压在定位柱弹簧145和阀盖组件2上。定位柱142包括抵压部143和阶梯部144,抵压部143抵压在定位柱弹簧145上,阶梯部144自抵压部143的顶端延伸形成,阶梯部144的外径小于抵压部143的外径。当阀盖组件2开启时,定位柱弹簧145处于正常状态,定位柱142的抵压部 143卡设于阀芯转轴131的限位槽136内,此时由于抵压部143与限位槽136接触,阀芯转轴131不能自由旋转进而将阀芯11锁紧不能旋转。当阀盖组件2扣合到阀体组件1上时, 阀盖组件2抵压在定位柱142的阶梯部144顶端,定位柱弹簧145被压缩,定位柱142向下位移,此时限位槽136与抵压部143分离,限位槽136与定位柱142的阶梯部144相对,由于阶梯部144的外径较小,阀芯转轴131可以自由旋转,此时可以通过旋转手柄134带动阀芯11转动将料杯400内的材料倒入容器内。参照图4、图6以及图7,阀盖组件2包括阀盖21、连杆盖22、连杆23、锁紧组件 24以及压力锁紧阀25。阀盖21扣合在阀体12上,在阀盖21内设有阀盖密封件213,可确保阀盖21和阀体12紧密扣合,阀盖21上设有释放阀芯11内的压力的排气孔211,阀盖21 的顶壁和侧壁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一连接孔。连杆盖22设置于阀盖21上,连杆盖22与阀盖21的第一连接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杆23设置于阀盖21和连杆盖22之间,连杆23与阀盖21的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231。锁紧组件M设置于阀盖 21和连杆盖22之间,锁紧组件M包括与连杆M相连接的顶针241和套设在顶针241上的顶针弹簧对2。顶针241两端穿出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顶针241可沿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轴向运动进而带动连杆23做水平运动。在阀体12外沿设有与顶针241配合将阀体12和阀盖21锁紧的凸起部122。压力锁紧阀25设置于阀盖21的内壁上,压力锁紧阀 25包括固定在阀盖21的第一通孔内的阀体座251和设置于阀体座251内的浮子252。当阀芯11内存在压力时浮子252被压力顶起并穿入连杆23的第二通孔231内,连杆23被锁紧不能水平移动,顶针241与阀体12外沿的凸起部122卡紧,此时不能开启阀盖组件2,进而确保用户的安全。阀盖21上的排气孔211会自动释放阀芯11和料杯400内的压力,当释放完压力后,浮子252下降从第二通孔231内退出,此时开启阀盖组件2,阀体12的凸起部122挤压顶针M1,顶针弹簧242压缩,顶针241缩入阀盖21的第一连接孔内,可将阀盖组件2和阀体组件1分离,阀盖组件2开启后顶针弹簧242复位,顶针241从第一连接口伸出。当向容器内倒入材料时,通过手柄134带动阀芯11翻转进而使料杯槽的开口向下,此时阀芯11将浮子252顶入第二通孔231,连杆23被锁紧不能水平移动,顶针241与阀体12 外沿的凸起部122卡紧,此时也不能开启阀盖组件2。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该压力锅包括锅体200、锅盖300、 设置于锅盖300外壁上的进料阀100以及设置于进料阀100内的料杯400。其中进料阀100 采用上述图1至图7所示的进料阀100,包括设置于压力锅的锅盖300上的阀体组件1和用于封盖阀体组件1的阀盖组件2。阀体组件1包括内部开设有阀室的阀体12,阀室两端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道;设置于阀室内的阀芯11,阀芯11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料杯400的料杯槽;与阀芯11相连接的、带动阀芯11旋转以使料杯槽分别与两个通道相连通的阀芯转轴组件13 ;设置于阀体12上的、当阀盖组件2开启时用于将阀芯转轴组件13锁定的转轴定位组件14。进料阀100的具体结构这里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阀可用于普通压力锅、电压力锅以及其他容器或装置上,可实现在存在压力的状态下向锅内或容器内添加原料,而不影响锅内或容器内的压力。采用该进料阀的压力锅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节约能源。采用这种压力锅做菜时可根据调味的需要随时向锅内加入原料和作料,使菜肴更加美味可口。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进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阀包括阀体组件和用于封盖所述阀体组件的阀盖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内部开设有阀室的阀体,所述阀室两端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道;设置于所述阀室内的阀芯,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料杯的料杯槽;与所述阀芯相连接的、带动所述阀芯旋转以使所述料杯槽分别与两个通道相连通的阀芯转轴组件;设置于所述阀体上的、当所述阀盖组件开启时用于将所述阀芯转轴组件锁定的转轴定位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供所述阀芯转轴组件穿入的转轴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转轴组件包括与所述阀芯相连接的、带动所述阀芯同步转动的阀芯转轴,所述阀芯转轴上开设有限位槽;套设于所述阀芯转轴上的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阀芯转轴一端的、用于封盖所述转轴孔的转轴盖;通过螺母与所述阀芯转轴相连接的、带动所述阀芯转轴同步旋转的手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阀体上的、开设有与所述转轴孔相连通的腔体的固定座,所述阀芯转轴的限位槽与所述腔体相对设置;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定位柱弹簧;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两端分别抵压在所述定位柱弹簧和所述阀盖组件上的定位柱, 所述定位柱包括当所述阀盖组件开启时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的抵压部和自所述抵压部延伸形成的、外径小于所述抵压部的阶梯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组件包括用于封盖所述阀体的阀盖,所述阀盖上设有释放所述阀芯内的压力的排气孔,所述阀盖的顶壁和侧壁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阀盖上的连杆盖,所述连杆盖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设置于所述阀盖和所述连杆盖之间的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阀盖和所述连杆盖之间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杆相连接的、可沿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轴向运动以将所述阀体和阀盖锁紧的顶针和套设在所述顶针上的顶针弹簧;设置于所述阀盖内壁上的压力锁紧阀,所述压力锁紧阀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内的阀体座和设置于所述阀体座内的、当所述阀芯内存在压力时顶起穿入所述第二通孔内以将所述连杆固定的浮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外沿设有与所述顶针配合将所述阀体和阀盖锁紧的凸起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内设有阀盖密封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两端部与所述阀室的内壁之间设有阀芯密封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为球形阀芯。
10.一种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锅盖、设置于所述锅盖外壁上的进料阀以及设置于所述进料阀内的料杯,所述进料阀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进料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进料阀,包括阀体组件和用于封盖阀体组件的阀盖组件。阀体组件包括内部开设有阀室的阀体,阀室两端设有通道;设置于阀室内的阀芯,阀芯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料杯的料杯槽;与阀芯相连接的、带动阀芯旋转以使料杯槽分别与两个通道相连通的阀芯转轴组件;设置于阀体上的、当阀盖组件开启时用于将阀芯转轴组件锁定的转轴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压力锅。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阀,可实现在锅内存在压力的状态下向锅内添加作料,而不影响锅内的压力。采用该进料阀的压力锅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在加热过程中可随时向锅内添加作料、节约能源。
文档编号F16K5/08GK202280861SQ201120416820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朱庆林 申请人:朱庆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