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2993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压力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上使用的压力调节阀中根据电流值调节流体压力的比例调节阀。细看本发明的结构,包括:一阀本体,设有供应口、控制口以及排出口;一第一插入件,设在上述阀本体内部,并设有与上述供应口连通的入口及排出通过上述入口供应的流体的出口;一球部,设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内部而开关上述出口;一第二插入件,结合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上述出口侧,并设有与上述控制口连通的第一排出口及与上述排出口连通的第二排出口;一杆部,在上述阀本体上可移动地设置,且其一端朝上述球部侧延伸,并在其中间设有用于开关上述第二排出口的锥部;一电磁部,用于移动上述杆部。根据上述结构,就可以根据施加在电磁部的电流值,利用球部与锥部开关第一插入件的出口与第二插入件的第二排出口,或调节其开放量,从而有效调节通过控制口排出的流体的压力,并防止流体的无为的浪费。
【专利说明】压力调节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的压力调节阀,尤其涉及一种根据电流值调节流体的压力的比例调节阀。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变速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根据速度转换为所需旋转力而传递的变速装置。这种变速器分为:变速过程通过驾驶者的手动转换而实现的手动变速器与、变速过程按一定的模式自动实现的自动变速器。
[0003]上述自动变速器包括:扭矩变换器、转动器具、行星齿轮装置、多板离合器、油压控制器具、电子控制装置。其中多板离合器由离合器保持架、结合在离合器保持架上的多个离合器片、结合在离合器毂上并布置在多个离合器片之间的多个离合器盘、设在离合器片与离合器保持架之间的离合器气缸,从而在通过离合器气缸施加油压时,将离合器片朝离合器盘侧按压而传递动力。
[0004]另一方面,上述油压控制器具包括压力调节阀。上述压力调节阀根据其内部结构分为阀芯式、球式、锥(提动)式等。其中阀芯式利用阀芯适当调节通过油压泵供应的供应压力从而获得调节压力。此时,在阀芯式上设置的特定接口上,根据变速档位由所属阀门施加一个至两个以上的信号压力,因此通过压力调节阀进行调节的调节压力可以按照与信号压力起作用的接口的数量相同的数量进行调节。
[0005]然而,通过阀芯调节的调节压力,应考虑变速时行星齿轮装置的相应摩擦要素所需最大负荷压力,因此设定为较大,从而在不需要最大负荷压力情况下,变速时成为多余压力。因此考虑到发动机的驱动力的效率性,成为多余损失的原因。
[0006]这种问题在球式或锥(提动)式压力调节阀上也同样出现。尤其,由于球式、锥(提动)式压力调节阀通常使用二通(2-way)方式,当调节压力为零时,通过油压泵供应的流体全部排出,从而油量消耗增加,因此考虑到发动机驱动力的效率性,就成为多余损失的原因。而且,二通方式的压力调节阀需要在供应流体的流入口另外具备孔口,因此存在结构复杂,制作不简易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用于解决前述以前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调节流体的压力,并防止流体的无为浪费的压力调节阀。
[0008]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同轴度,从而提高组装性以及运转性能,并最大限度减少部件数而节省成本,且提高运转可信度的压力调节阀。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压力调节阀包括:包括:一阀本体,设有供应口、控制口以及排出口 ;一第一插入件,设在上述阀本体内部,并设有与上述供应口连通的入口(inlet)及排出通过上述入口供应的流体的出口(outlet);—球部,设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内部而开关上述出口 ;一第二插入件,结合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上述出口侧,并设有与上述控制口连通的第一排出口及与上述排出口连通的第二排出口 ;一杆部,在上述阀本体上可移动地设置,且其一端朝上述球部侧延伸,并在其中间设有用于开关上述第二排出口的锥部;一电磁部,用于移动上述杆部。
[0010]此时,上述电磁部包括:一绕线管,在其外周卷绕线圈;一核部,在上述阀本体的另一端一体形成并通过上述绕线管的一端插入,并且在其内部设有用于结合上述杆部的贯通孔;一柱塞,设在上述杆部的另一端并位于上述绕线管的内部。
[0011]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就能够根据施加在电磁部的电流值,利用球部与锥部开关第一插入件的出口与第二插入件的第二排出口或调节其开放量,从而有效调节通过控制口排出的流体的压力,并防止流体的无为浪费。
[0012]并且,电磁部的绕线管与阀本体形成一体,并且杆部由一个构成,从而能够获得同轴度,因此提高组装性以及运转性能,并最大限度减少部件数而节减成本,且提高运转可信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力调节阀的斜视图。
[0014]图2与图3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压力调节阀的纵剖视图与横剖视图。
[0015]图4为根据本实施例压力调节阀的阀部的另一方向的纵剖视图。
[0016]图5为部分扩大根据本实施例的压力调节阀中电磁部的图。
[0017]图6至图8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压`力调节阀运转状态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
【权利要求】
1.一种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阀本体,设有供应口、控制口以及排出口 ; 一第一插入件,设在上述阀本体内部,并设有与上述供应口连通的入口(inlet)及排出通过上述入口供应的流体的出口(outlet); 一球部,设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内部而开关上述出口 ; 一第二插入件,结合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上述出口侧,并设有与上述控制口连通的第一排出口及与上述排出口连通的第二排出口; 一杆部,在上述阀本体上可移动地设置,且其一端朝上述球部侧延伸,并在其中间设有用于开关上述第二排出口的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插入件包括用于接纳上述球部的工作空间,上述工作空间由引导球部的移动的导向凸与引导流体的排出的导向槽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凸与上述导向槽按放射状布置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插入件设计成一端开放的杯子形状,并且开放的一端是通过盖部密封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侧面设有上述入口,而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另一端设有上述出口,并且在上述入口与上述出口之间设有上述工作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上述盖部包括朝上述工作空间侧突出的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阀本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接纳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插入件的安装空间, 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外壁中的一部分紧贴在上述安装空间,而剩余的部分与上述安装空间相隔开而形成移送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阀本体的侧面设有上述供应口,且在上述阀本体的一端设有上述控制口, 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侧面中与上述供应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上述入口,而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另一端设有上述出口, 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外壁中设有上述入口的部分紧贴在上述安装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移动上述杆部的电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磁部包括: 一绕线管,在其外周卷绕线圈; 一核部,在上述阀本体的另一端一体形成并通过上述绕线管的一端插入,在其内部设有用于结合上述杆部的贯通孔; 一柱塞,设在上述杆部的另一端并位于上述绕线管的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核部与上述柱塞之间设有气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上述气隙,在上述柱塞朝上述核部侧移动的状态下为0.08-0.15mm,而在上述柱塞朝上述核部的相反侧移动的状态下为`0.35-0.5mm。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上述电磁部还包括围绕上述阀本体的另一端与上述绕线管的壳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的另一端具有朝上述绕线管的内部插入的弯曲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在设有上述柱塞的上述杆部的另一端设有嵌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嵌槽沿着上述杆部的长度方向形成复数个。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插入件包含用于接纳上述球部的工作空间,上述工作空间由引导球部的移动的导向凸与引导流体的排出的导向槽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凸与上述导向槽按放射状布置多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插入件设计成一端开放的杯子形状,并且开放的一端是通过盖部密封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侧面设有上述入口,而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另一端设有上述出口,并且在上述入口与上述出口之间设有上述工作空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上述盖部包括朝上述工作空间侧突出的突起。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阀本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接纳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插入件的安装空间, 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外壁中的一部分紧贴在上述安装空间,而剩余的部分与上述安装空间相隔开而形成移送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阀本体的侧面设有上述供应口,并在上述阀本体的一端设有上述控制口, 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侧面中与上述供应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上述入口,而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另一端设有上述出口, 在上述第一插入件的外壁中设有上述入口的部分紧贴在上述安装空间。
【文档编号】F16K31/06GK103502697SQ201180070694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
【发明者】李昌勋, 鲁义东, 安赞植, 柳善钟 申请人:优尼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