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飞轮本体注油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407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多级飞轮本体注油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级飞轮本体注油机,涉及自行车飞轮制造设备,其主要由机架、输送带机构、定位机构和注油杆部件组成,在输送带工作面的下侧固定设有托条和两侧固定设有限位板;用气缸、工件叉和档块组合件精度定位;在注油杆的下部依次套装大弹簧、轴承端盖、轴承、档圈、小弹簧、传动块、压注头和外罩,并用气缸通过关节轴承带动注油杆部件实现上下运动,用电机通过V型带和滑键驱动实现注油杆部件旋转运动。工作时飞轮本体在输送带上间歇前行,注油杆部件相应动作,液压油经上端盖、注油杆和压注头的内孔进入飞轮本体内腔以实现注油。本发明注油效果好速度快,解决了目前无此类设备的问题。
【专利说明】多级飞轮本体注油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飞轮制造设备,特别是多级飞轮本体注油机。
【背景技术】
[0002]多级飞轮本体是变速自行车多级飞轮的主体部分,主要由螺圈、内圈、外圈和钢球等组成,其外圈与多个不同齿数的链轮相配合形成多级飞轮。多级飞轮本体在制造装配后,需在内外圈之间注入润滑油(或油脂)再包装出厂,以防生锈。现行的注油方式是通过人工用注射枪沿本体内外圈缝隙挤压注入,其缺点一是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二是注油不均匀且注油量不稳定,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0003]发明目的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油机,专门用于多级飞轮本体内腔的注油或注射油月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主要由机架、输送带机构、定位机构和注油杆部件等组成。在上述机架上按装输送带机构以实现流水作业,输送带的主动轮用调速电机通过链条驱动,其尾轮轴承座与机架上的固定滑道相连,并通过螺杆调节张紧;在输送带工作面的下侧固定装有托条以保证输送带在运行时始终保持水平;在输送带工作面的上面两侧固定装有限位板,以使飞轮本体沿着固定轨道前行;在输送带的下方设有固定油盘和活动油桶以回收因注油时溢出的废油。在机架上还装有定位机构,包括气缸、工件叉、档块和接近开关等,气缸、档块和接近开关与机架固定连接,工件叉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工作时接近开关用于粗定位,气缸、工件叉和档块组合件用于精确定位。在机架上通过立柱还固定装有注油杆部件,注油杆部件分为周向驱动、轴向驱动和注油系统三个部分,周向驱动部分由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注油杆旋转,带轮与注油杆之间用滑键连接,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电机座上设有腰形孔以调节张紧;轴向驱动部分由气缸通过关节轴承带动注油杆部件上下运动,气缸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注油系统主要由注油杆、轴承、轴承座、弹簧、压注头和外罩组成,其注油杆上端内圆与上端盖间隙配合,外圆同时与向心、推力两轴承配合,轴承座与上端盖及关节座固定连接;在上端盖和注油杆内设有油孔,压力油经管道、接头进入油孔;在注油杆的下部依次套装大弹簧、轴承、档圈、小弹簧、传动块、压注头和堵头,传动块与注油杆之间用单键周向固定,压注头外圆及轴承外圈与外罩配合,外罩顶端与轴承端盖固定连接;在注油杆的下部还设有径向出油孔和圆周油槽,在压注头上设有注油孔;在注油杆的下设有堵头,堵头的大径大于注油杆下端外径,以避免压注头滑出;为防止渗漏,在注油杆与压注头及上端盖的配合处都设有密封圈。
[0006]工作时,启动调速电机带动输送带运行;将多级飞轮本体置于输送带上两限位板之间随输送带一起运行,当飞轮本体运行至接近开关附近时,电控系统指令输送带停行;此时定位机构的气缸推动工件叉将飞轮本体卡在档块的一侧以实现精确定位;注油杆部件开始动作,由气缸推动注油系统下行而带轮不动,当下行至外罩与飞轮本体外圈接触时外罩停止下行,继续下行则压缩大弹簧,再下行至压注头与飞轮本体螺圈接触时压注头也停止下行,再继续下行则压缩小弹簧并使注油孔与圆周油槽接通;此时开始注油,并周向驱动电机启动,带动注油杆和压注头一起旋转,由液压站输出的润滑油有一定压力会使油液均匀到位,若粘性过大或使用润滑脂则可加热稀释后再注;当注油过程完毕后,注油杆停止旋转并上行,压注头和外罩在弹簧力作用下回位,此时注油孔与圆周油槽错位,注油自动停止;工件卡回程,松开被定位的飞轮本体,一个注油过程结束。重新启动调速电机进入下一个注油过程。
[0007]本发明注油效果好,速度快,解决了目前无此类设备的问题。
[0008]附图及说明:
[0009]图1为多级飞轮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总图;
[0011]图3为图2的I局部放大图;
[0012]图4为图2的A-A局部剖面图;
[0013]图5为图4的B-B视图;
[0014]图中:上端盖1、轴承座2、进油管3、向心轴承4、密封圈5、推力轴承6、挡圈7、立柱
8、端盖9、中板10、轴承11、带轮12、滑键13、注油杆14、大弹簧15、轴承端盖16、轴承17、档圈18、键19、飞轮本体20、堵头21、注油孔22、压注头23、径向出油孔和圆周油槽24、密封圈25、传动块26、外罩27、小弹簧28、下板29、V型带30、支柱31、电机座32、电机33、关节座34、关节轴承35、气缸36、上板37、下立柱38、输送带39、主动轮40、轴承座41、链条42、调速电机43、滑槽44、螺杆45、油盘46、机架47、滑道48、尾轮轴承座49、尾轮50、油盘支架51、限位板52、气缸53、工件叉54、开关支架55、接近开关56、托条57、档块58、气缸支架59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如图2所示,本发明主要由机架47、输送带机构、定位机构和注油杆部件组成。如图2、图4所示,输送带机构包括调速电机43、输送带39、主动轮40、尾轮50、限位板52、托条57和油盘46等,其主动轮40用调速电机43通过链条42驱动,主动轮40带动输送带39运行;尾轮轴承座49与机架上的固定滑道48相连,可通过螺杆45调节张紧;在输送带39工作面的下侧固定装有托条57以保证输送带39在运行时始终保持水平;在输送带39工作面的上面两侧固定装有限位板52,以使飞轮本体沿着固定轨道运行;在输送带的下方设有固定油盘46和活动油桶以回收因注油时溢出的废油。如图4、图5所示,在机架47上还装有定位机构,包括气缸53、工件叉54、档块58和接近开关56等,气缸53、档块58和接近开关56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工件叉54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如图2、图3所示,在机架47上通过下立柱38还固定装有注油杆部件,注油杆部件分为周向驱动、轴向驱动和注油系统三个部分,周向驱动部分由电机33通过V型带30传动带动注油杆14旋转,带轮12与注油杆14之间用滑键13连接,电机33通过电机座32固定连接在机架中板10上,电机座32上设有腰形孔以调节张紧;轴向驱动部分由气缸36通过关节轴承35带动注油系统上下运动,气缸36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板37上,关节轴承35和关节座34连接气缸36与注油系统;注油系统主要由注油杆14、轴承4、6、17、轴承座2、弹簧15、28、压注头23和外罩27组成,其注油杆14上端内圆与上端盖I间隙配合,注油杆14上端外圆同时与向心轴承4、推力轴承6配合,轴承座2与上端盖I及关节座34固定连接;在上端盖I和注油杆14内设有油孔,压力油经油管3和油管接头进入油孔;在注油杆14的下部依次套装大弹簧15、轴承端盖16、轴承17、档圈18、小弹簧28、传动块26、压注头23和外罩27,其中传动块26与注油杆14之间用单键19周向固定,压注头23外圆外圈与外罩27间隙配合,外罩27与轴承17配合并顶部与轴承端盖16固定连接;在注油杆14的下部还设有径向出油孔和圆周油槽24,在压注头23上设有注油孔22 ;在注油杆的下端设有一堵头21,堵头21的大径大于注油杆14下端外径;在注油杆14与压注头23及上端盖I的配合处都设有密封圈5。
[0016]工作时,启动调速电机43,输送带39运行;将多级飞轮本体20置于输送带39上两限位板52之间,当飞轮本体20运行至接近开关56附近时,电控系统指令输送带39停行;此时定位机构的气缸53推动工件叉54将飞轮本体20卡在档块58的一侧以实现精确定位;注油杆部件开始动作,气缸36推动注油系统下行而带轮12不动,当下行至外罩27与飞轮本体20外圈接触时外罩27停止下行,继续下行则压缩大弹簧15,再下行至压注头23与飞轮本体20螺圈接触时压注头23也停止下行,再下行则压缩小弹簧28并使注油孔22与圆周油槽24接通,此时开始注油,并周向驱动电机33启动,带动注油杆14和压注头23 —起旋转,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经油管3、注油杆14内孔、径向出油孔和圆周油槽24、注油孔22流入飞轮本体20内腔;待内腔充满后,电机33停行,气缸36回程,压注头23和外罩27在弹簧力作用下回位,注油孔22与圆周油槽24自动关闭,注油停止;气缸53回程,松开被定位的飞轮本体20。调速电机43启动,带动输送带39继续运行,进入下一个注油过程。
【权利要求】
1.多级飞轮本体注油机,主要由机架47、输送带机构、定位机构和注油杆部件组成,输送带机构包括调速电机43、输送带39、主动轮40、尾轮50、限位板52、托条57和油盘46,其特征是:主动轮40用调速电机43通过链条42驱动,主动轮40带动输送带39运行;尾轮轴承座49与机架上的固定滑道48相连,并通过螺杆45调节张紧;在输送带39工作面的下侧固定装有托条57,在输送带39的工作面上两侧固定装有限位板52,在输送带的下方固定设有油盘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气缸53、工件叉54、档块58和接近开关56,其特征是:气缸53、档块58和接近开关56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工件叉54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杆部件由周向驱动、轴向驱动和注油系统三部分组成,周向驱动部分包括电机33、电机座32、V型带30、带轮12和滑键13,其特征是:电机33通过电机座32固定连接在机架中板10上,在电机座32上设有腰形孔以调节张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驱动部分包括气缸36、关节轴承35和关节座34,其特征是:气缸36与机架上板37固定连接,关节轴承35和关节座34连接气缸36与注油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油系统部分包括注油杆14、轴承4、6、17、轴承座2、弹簧·15、28、压注头23和外罩27,其特征是:注油杆14上端内圆与上端盖I间隙配合,注油杆14上端外圆同时与向心轴承4、推力轴承6配合;在上端盖I和注油杆14内设有油孔;在注油杆14的下部依次套装大弹簧15、轴承端盖16、轴承17、档圈18、小弹簧19、传动块26、压注头23和外罩27,其中传动块26与注油杆14之间用单键19周向固定,压注头23外圆与外罩27间隙配合,在注油杆14的下部还设有径向出油孔和圆周油槽24,在压注头23上设有注油孔22 ;在注油杆的下端设有一堵头21,堵头21的大径大于注油杆14下端外径;在注油杆14与压注头23及上端盖I的配合处都设有密封圈5。
【文档编号】F16N7/38GK103542244SQ201210338384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曹兆熊, 曹灿, 洪思文, 李谨, 刘必武 申请人:盐城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