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卡扣底座的多端口模块化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553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具有卡扣底座的多端口模块化阀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包括具有线圈的电磁体和放置在电磁体中的磁极片。阀体筒连接至电磁体。聚合物卡扣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每个具有与阀体筒接合的倒钩以保持卡扣底座组件与阀体简直接接触。底座接合面在被阀密封部件接触时定义阀关闭位置,并在线圈被激励时移离阀门开启位置的底座接合面。阀体体端部包括具有倾斜接触边缘的倒钩接合面,每个倾斜接触边缘具有与每个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的倒钩直接接触的连续倾斜面,以旋转的和摩擦的将卡扣底座组件锁卡在阀体筒上。
【专利说明】具有卡扣底座的多端口模块化阀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磁操作的提升阀。
【背景技术】
[0002]这部分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0003]诸如提升阀等的电磁操作阀是已知的,其在如分类器、包装机、食物处理器等的操作附加设备中提供如压缩空气的流体控制。这些阀可以运行数百万个循环。为了在电磁断电时将电磁操作阀保持在闭合位置,使用例如弹簧的偏压构件。已知的,例如在Chorkey的美国专利4,598,736中,流体压力可在所述阀门内被平衡以减少在闭合和开启位置之间运动阀门构件所需的电磁力。
[0004]在已知阀中直接接近阀座区域通常是不可行的。当阀门部件或卡扣底座产生磨损,已知的阀门设计需要拆卸整个阀门或者是完全替换阀门。已知具有卡扣组成部分的阀门设计更容易进入阀门组件,但不提供改变阀门操作特性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0005]本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概述,并不是全面的公开的其全部范围或其所有特征。
[0006]根据几个方面,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门包括具有线圈的电磁体和放置在电磁体中的磁极片。聚合物材料阀体筒可拆卸的连接到所述电磁体。
[0007]电枢/阀门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电磁体和所述阀体筒中。当所述线圈被激励时电枢/阀门部件朝向磁极片移置。
[0008]聚合物卡扣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各具有与阀体筒接合的倒钩,以保持卡扣底座组件与阀体简直接接触;导管可滑动地接收电枢/阀门部件的阀门部件导向构件;以及偏压构件用于向卡扣底座组件正常偏置电枢/阀门部件并且在模块化阀门的非安装条件下用于在卡扣底座组件和阀体筒之间产生间隙。
[0009]根据其他方面,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门包括具有线圈的电磁体和放置在电磁体中的磁极片。聚合物材料阀体筒可拆卸地连接到电磁体。聚合物卡扣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各具有与阀体筒接合的倒钩,以保持卡扣底座组件与阀体简直接接触。底座接合面在被阀门密封件接触时,定义阀门关闭位置。当线圈被激励时阀门密封件移离在阀门开启位置的底座接合面。模块化阀体筒的体端部包括具有倾斜接触边缘的倒钩接合面,其中每个倾斜接触边缘具有与每个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的倒钩直接接触的连续倾斜面,以旋转的和摩擦的将卡扣底座组件锁卡在阀体筒上。
[0010]根据另一方面,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门包括具有线圈的电磁体、放置在电磁体中的磁极片,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到电磁体的聚合物材料阀体筒。电枢/阀门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电磁体和所述阀体筒中。当所述线圈被激励时电枢/阀门部件朝向磁极片偏置。聚合物卡扣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各具有与阀体筒接合的倒钩,以保持卡扣底座组件与阀体简直接接触。导管可滑动地接收电枢/阀门部件的阀门部件导向构件。底座接合面在被通过电枢/阀门部件支撑的阀门密封件接触时定义阀门关闭位置,当线圈被激励时阀门密封件移离在阀门开启位置的底座接合面。偏压构件向卡扣底座组件正常偏置电枢/阀门部件并且在模块化阀门的非安装条件下在卡扣底座组件和阀体筒之间产生间隙。
[0011]根据下面提供的描述,其它领域的应用将变得明显。在概述中的描述和具体例子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这里描述的附图仅是用于说明而选择的实施例,而不是所有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也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3]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卡扣底座的多端口模块化阀门的前视图;
[0014]图2是图1部分2的横截面侧视图;
[0015]图3是图2区域3的横截面侧视图;
[0016]图4是多端口模块化阀门另一实施例的类似于图2的横截面侧视图;
[0017]图5是在图4部分5的横截面的俯视图;
[0018]图6是示例性管的阀门安装的类似于图2的截面侧视图,进一步显示在阀门开启位置的阀门;
[0019]图7是本发明三通模块化阀门另一实施例的类似于图6的横截面的侧视图;
[0020]图8是包括底座组件锁定特征的改进模块化阀门的类似于图2的横截面的侧视图;
[0021]图9是图8区域9的横截面的侧视图;
[0022]图10是图8部分10的横截面的俯视图。
[0023]相应的参考数字表示所有附图的相应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考附图示例的实施例将被更充分地描述。
[0025]参考图1,模块化阀门10包括具有可拆卸地连接到阀体筒14的电磁体12的电磁阀操作器11。阀体筒14包括体端部16,其中卡扣底座组件18可拆卸的连接于此,因此卡扣底座组件18,体端部16,阀体筒14和电磁体12都相对于阀中心纵向轴线20同轴对齐。一旦如图所示组装有卡扣底座组件18,模块化阀门10提供入口 “A”和出口 “B”。
[0026]参考图2,模块化阀门10还包括绕线轴24组装的线圈22,常规静态磁极片26位于线轴24中。磁极片螺纹28使得磁极片26与电磁体12的上端接合;通过相对于磁极片螺纹28旋转磁极片26,可相对于阀中心纵向轴线20调节磁极片26,由此磁极片26的轴位置可在由线轴24定义的圆柱孔27中调节。
[0027]电连接罩30可拆卸地连接到电磁体12,包括多个电触点32,由此电能可提供给线圈22。当模块化阀门10显示在常闭位置时,在磁极片26和电枢/阀门部件36之间提供间隙34。电枢/阀门部件36类似的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电枢轴套38中的电枢部分36a。电枢轴套38位于线轴24的圆柱孔27中且在阀门关闭和开启位置之间滑动移置期间保持电枢/阀门部件36的同轴对准。电枢轴套38 —体地连接到电枢轴套法兰盘40,其相对于阀中心纵向轴线20横向延伸。
[0028]偏压构件42如螺旋弹簧位于环绕低于电枢轴套法兰盘40的电枢/阀门部件36的外径上。偏压部件42的第一端与电枢轴套法兰盘40直接接触,相对的第二端直接接触的阀门部件活塞44,其是电枢/阀门部件36的整体部分。偏压构件42提供了连续的偏置力用于在阀门关闭方向“C”偏置电枢/阀门部件36。阀门部件活塞44可滑动地设置在阀体筒14中产生的活塞腔46内。
[0029]根据几个实施例阀体筒14由聚合物材料形成并用阀体螺纹48可拆卸地螺纹连接到电磁体12。聚合物材料用于阀体筒14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降低成本和模块化阀门10的重量;允许阀体筒14复杂的几何形状以更容易使用模型操作制造;减少或消除模块化阀门10安装位置中的阀体筒14腐蚀;以及在线圈22操作期间消除任何阀体筒14上的磁场的影响。阀体密封件50,如O形环或D形环,在阀体筒14、电磁体12和电枢轴套法兰盘40之间提供接触。阀体密封件50提供了模块化阀门10的大气密封。为了进一步防止模块化阀门10操作控制的流体如空气进入线圈22的区域,随着活塞腔壁46中的阀门部件活塞44可滑动的移置,密封件52如软橡胶或类似材料构件与活塞腔46侧壁接触。密封件52是通过与各阀门部件活塞44和电枢/阀门部件36 —体延伸的阀门部件密封保持件54直接接触而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0030]为了通过模块化阀门10的操作在入口和出口之间提供控制流体的常规流体密封边界,阀门密封件58保持在第一阀门部件的密封法兰盘56和第二阀门部件的密封法兰盘57之间并与其直接接触,第一阀门部件的密封法兰盘56和第二阀门部件的密封法兰盘57一体连接到电枢/阀门部件36并从电枢/阀门部件36径向延伸。阀门密封件58可以用柔软的材料,如橡胶或类似的密封材料制成。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在线圈22断电的情况下,阀门密封件58将直接接触具有卡扣底座组件18的底座接合面60。
[0031]为了在操作阀门期间提供电枢/阀门部件36的对准滑动,电枢/阀门部件36进一步一体包括定义电枢/阀门部件36自由端的阀门部件导向构件62。阀门部件导向构件62基本上是圆形横截面并可滑动地接收在一体设有卡扣底座组件18的导向管64中。为了将电枢/阀门部件36从所示座位置偏置至阀开启位置(由图6显示和更详细的描述),电能被提供给线圈22由此通过磁极片26产生磁场,在朝向磁极片26的阀开启方向“D”上磁吸电枢/阀门部件36。通过线圈22提供的穿过磁极片26的磁场克服偏压构件42的偏置力。只要电能提供给线圈22,电枢/阀门部件36将保持在阀门开启位置,允许流体通过模块化阀门10。
[0032]参考图3,卡扣底座组件18进一步包括导管64从此延伸的底座组装体66。导管64定义了导管孔68,在其中阀门部件导向构件62可滑动的移置。反向相对于导管64的是第一爪臂70和第二爪臂72,其是卡扣底座组装体66的一体延伸部。第一爪臂70包括第一倒钩74且第二爪臂72包括第二倒钩76。第一和第二倒钩朝外,因此反向相对于彼此。每个第一和第二倒钩74,76包括倒钩平面78,78’,当卡扣底座组件18处于其安装条件时,其相对于阀中心纵向轴线20横向取向。每个倒钩平面78,78’直接接触在体端部16产生的平面倒钩接合面80。
[0033]通过在底座组件安装方向“E”上偏置卡扣底座组件18安装卡扣底座组件18,在第一和第二倒钩74,76直接接触体端部16的端部内壁82时,最初向内偏转每个第一和第二爪臂70,72。第一和第二倒钩74,76最终都到达倒钩平面78,78;在平面倒钩接合面80上延伸的位置,从而使第一和第二爪臂70,72向内偏转产生的偏置力相对于阀中心纵向轴线20径向向外返回第一和第二爪臂70,72。这种向外运动使倒钩平面78,78’与平面倒钩接合表面80直接接触。在接合位置,第一和第二倒钩74,76相对于体端部16可拆卸地固定卡扣底座组件18。在卡扣底座组件18达到充分安装位置时,阀密封件58的密封件端面84可直接接触卡扣底座组件18的底座接合面60。
[0034]底座组件密封件86,如O形环或D形环用于额外的流体边界控制。底座组件密封件86位于底座组件体66外侧的槽内。参考图6将更详细的描述底座组件密封件86的功能和操作。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和第二爪臂70,72直接彼此相对,使得在安装期间每个第一和第二爪臂70,72被迫朝向阀门中心纵向轴线20,例如相对于第一爪臂70所示的向内偏转方向“F”。第一和第二爪臂70,72的弹性偏转量在安装过程中大致相同。
[0035]参考图4,模块化阀门85是来自模块化阀门10的改进,包括具有较小直径出口端101的改进的卡扣底座组件88。模块化阀门10和卡扣底座组件18的其它部件基本不变。为了减小电枢/阀门部件36在阀关闭和阀开启位置之间迅速移置时的轻拍和接触噪音的可能性,设置例如由橡胶或类似的弹性材料构成的垫件89于电枢端面90和磁极片端面92之间。该垫件89比电枢/阀门部件36和磁极片26的材料软且由此基本上去除了电枢/阀门部件36和磁极片26之间的金属对金属的接触,并进一步减少了在电枢端面90和电磁片端面92的潜在磨损。根据所示垫件89位置,用电磁片螺纹28调整磁极片26的轴向位置,以建立阀的行程长度“G”。阀的行程长度“G”可以修改以适应垫件89的磨损,或改变模块化阀门10的运行特征如它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在开放条件下的最大时间,或进一步的运行特性。
[0036]除了这里描述的密封件外,如O形环或D形环的体定位件94环绕电磁体12的圆周放置并且与电磁体法兰96直接接触。电磁体法兰96相对于电磁体12向外延伸。参考图6将更详细地描述体定位件94的作用。
[0037]继续参考图3和4,当卡扣底座组件18或88开始安装在体端部16时,偏压构件42的偏置力通常作用在阀门关闭方向“C”,在底座组装体66的底座组件端面98和体端部16之间提供卡扣底座间隙100。模块化阀门组装后但安装前,沿着卡扣底座周长的底座间隙相等,便是模块化阀门与卡扣底座组件18或88正确组装以及倒钩正确固定的视觉确认。参考图6描述,在模块化阀门10或85安装在管的最终安装位置时,卡扣底座的间隙100将基本上消除或降低到零。
[0038]继续参照图3和4,本公开使用卡扣底座组件18或88的几个优点,包括可从压力平衡操作阀(模块化阀门10)到非压力平衡操作阀(模块化阀门85)操作的改变。例如,根据几个方面,再次参考图3,模块化阀门10作为压力平衡阀时,是当活塞腔46的直径“X”基本上等于当阀密封件58与底座接合面60接触时由阀密封件58隔离的出口 87的直径“Y”。基本上相等的和相反的流体压力,由此作用在阀门部件活塞44和密封法兰盘56以及阀门关闭位置的阀密封件58,使得通过激励磁线圈22作用到整个磁极片26产生的磁力仅需克服偏压构件42的偏置力打开模块化阀门10。相比之下,并再次参考图4,当活塞腔46的直径“X”大于卡扣底座组件88的较小直径端口 101的直径“Z”时,模块化阀门85作为非平衡压力阀,其中当阀密封件58与隔离卡扣底座组件88的底座接合面103接触时,通过阀密封件58隔离卡扣底座组件88。在模块化阀门85阀门关闭位置,作用于阀密封件活塞44的流体压力较作用于密封法兰盘56和阀密封件58的流体压力大。这允许操作者改变操作条件,如阀开启时间或与模块化阀门10相比增加压力以保持模块化阀门85在阀关闭位置。
[0039]参考图5,示出第一和第二倒钩74,76的重叠相对于体端部16的平面倒钩接合面80。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和第二倒钩74,76可在体端部16圆周上的任意位置基本上接触。因此,并无限制卡扣底座组件18的安装件要固定或附着到卡扣底座组件18的特定安装位置。卡扣底座组件18的安装位置从而不被安装件选择的安装位置限制。
[0040]参考图6,在块或管102中的安装位置处示出模块化阀门10,进一步示出在阀门开启位置的模块化阀门10。模块化阀门85(未显示)将以类似的方式安装。最初,阀体筒14可滑动地插在管102的第一管孔104中。同时,底座组件体66可滑动的接收在较小直径的第二管孔106中。密封件,如O形环或D形环108,位于阀体筒14中产生的圆周槽,抵靠第一管孔104的内壁。同样,底座组件密封件86也抵靠第二管孔106内壁以形成流体密封。底座组装体66的底座体端面108移动到第二管孔106中直到底座体端面108直接接触管孔端面109。压板110机械连接到管102,在体定位构件94与压板110接触而被部分压缩时所产生的偏置力保持上述的直接接触。
[0041]继续参照图4和6,在底座体端面108和管孔端面109之间发生直接接触时,卡扣底座间隙100消失,由此在第一和第二倒钩74,76和体端部16之间产生倒钩间隙112。倒钩间隙112的产生,是由在体端部16插入第二管孔106时第一和第二倒钩74,76以及卡扣底座组件18或88朝体偏置方向“J”的向上偏置、以及压板110朝压板安装方向“H”的后续安装所造成。
[0042]如图6所示的阀门开启位置,当线圈22通电时,作用在整个磁极片26的磁力克服偏压构件42的偏置力,其将电枢/阀门部件36推向阀门开启方向“D”。密封件端面84离开底座接合面60,从而提供从入口“A”到出口“B”的流动通道。入口“A”与管进口通道114都是相对于出口“B”开放,管出口通道115与出口“B”对齐,入口“A”与管进口通道114及管出口通道115对齐。在模块化阀门10 (或模块化阀门85)通电时,穿过管102的流动从管进口通道114通过入口 “A”,从出口 “B”和管出口通道115流出。
[0043]参考图7,根据另一方面,三通模块化阀门116显示具有从前述卡扣底座组件18改进的卡扣底座组件。三通模块化阀门116包括电枢/阀门部件118,其具有第一阀门部件活塞120和第二阀门部件活塞122。第一阀门部件120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阀体筒124的第一筒孔125中。如O形环或D形环的密封件126设于第一阀门部件活塞120,当第一阀门部件活塞120在阀关闭和阀开启位置之间移置时,为第一筒孔125提供流体边界封闭。位于第一阀门部件活塞120和第二阀门部件活塞122之间的是阀门部件延伸部128,其一体提供了径向向外伸出的阀门部件密封法兰盘130。第一阀密封件132和第二阀密封件133由弹性或橡胶材料构成,相对于阀门部件密封法兰盘130反向设置。在阀门关闭位置,第一阀密封件132与底座接合面134直接接触,通过偏压部件136如螺旋弹簧的偏置力支撑。在阀门开启位置(未显示),第二阀密封件133与对面的底座接合面135直接接触,由通电线圈22产生的磁场力支撑。
[0044]类似卡扣底座组件18,卡扣底座组件137提供底座接合面134以及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爪臂138、140,其与前述的第一和第二爪臂70,72的操作方式类似。卡扣底座组件137包括底座组件体142,第一和第二爪臂138,140 一体地由此伸出。底座组件体142还包括可滑动地接收第二阀门部件活塞122的底座体下部144。当三通模块化阀门116在所示的完全安装位置时,底座体下部144的下部端面146与管149的管孔端面148直接接触。底座体下部144位于管149的第二管孔150中并使用如O形环或D形环的密封件151密封在此。第二阀门部件活塞122使用如O形环或D形环的密封件152可滑动的密封在底座体下部144中。为允许第二阀门部件活塞122轴向偏置,管149具有与第二阀门部件活塞122对齐的排气通道154,其对大气开放。
[0045]类似于模块化阀门10和85,通过将阀体筒124安装到第一筒孔125和第二管孔150安装三通模块化阀门116。压紧板156直接接触并部分压缩体定位件158,如O形环或D形环,其功能类似于体定位构件94,这样在三通模块化阀门116的完全安装位置中,第一和第二爪臂138、140的倒钩自由偏置,不与阀体筒124下部接触。在安装位置和阀常闭位置,体排气口 160与体出口 164对齐且体入口 162与体排气口 160和体出口 164隔离。当三通模块化阀门116通电时,电枢/阀门部件118移至阀开启位置,使体入口 162与体出口164对齐而体排气口 160隔离。
[0046]参考图8,根据另一方面,模块化阀门166被进一步改进以向卡扣底座组件168提供旋转锁位。当组装和旋转到锁定位置时,卡扣底座组件168将不再轴向偏置,不像以前描述的实施例。卡扣底座组件168设有底座组装体170,其在每个第一和第二爪臂174,176直接接触体端部172,类似于先前描述的那些。
[0047]参考图9和图8,每个第一和第二爪臂174,176上设有彼此相对设置的倒钩178,178’。每个倒钩178,178'设有倒钩平面180,180’。改进模块化阀门166的体端部172,提供具有倾斜的接触边缘184,184;的倒钩接合面182,每个具有连续的倾斜面以摩擦旋转的锁定卡扣底座组件168。倾斜接触边缘184,184'还可包括位于第一和第二爪臂174,176的最大高度接触的最大高度边缘位置186,186',从而确定锁定位置。在底座组件安装方向“E”上卡扣底座组件168初始安装后,卡扣底座组件168轴向旋转到倒钩平面180,180’达到倾斜的接触边缘184,184’的最大高度边缘位置186,186’。因此在锁定位置底座组合体170和体端部172之间的接触点187没有间隙。
[0048]参考图10和图8-9,当卡扣底座组件168在安装方向190旋转时,如所示的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第一和第二旋转阻碍188,188’作为第一和第二爪臂174、176的正转阻碍。第一和第二旋转阻碍188,188’除能提供最大高度边缘位置186,186’外,还可作为卡扣底座组件168的旋转位置锁。
[0049]提供示例性实施例,以便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整充分的传达本公开内容。许多具体的细节进行了阐述,如特定实例的组件,设备和方法,以提供本公开的完整理解。对本领域人员而言很显然不用具体的细节,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也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披露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写公知的过程,公知的器件结构和公知的技术。
[0050]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描述特定的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作用。本文所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这个”可包含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的指示。术语“包括”和“具有”是包容的,因此明确表示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其他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组。这里描述的该方法的步骤,过程和操作不是它们执行这里所讨论或描述的顺序,除非确定为先后履行顺序。可理解的,可使用额外的或替代的步骤。
[0051]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上”、“接合到”、“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或
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上、接合、连接或耦合到其他元件或层,或存在的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其上”,“直接接合到,”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可没有中间的元件或层。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的词语也具有相同解释(例
如,“之间”与“直接在......之间”之间,“相邻”与“直接相邻”等)。本文所用的,“和/
或”包括任何一个或多个相关条目的所有组合。
[0052]尽管本文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这些词限定。这些词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区域,层或部分。这里使用的诸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字术语不包含次序或顺序,除非上下文清楚表示。因此,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在下面的讨论中不脱离实施例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0053]这里使用的相对空间术语,如“内,”外,“下面,”下方,”下部,“上方”,“上面”等,便于描述图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外(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相对空间术语可包含在除了附图描述的定位外在使用或操作中设备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面”。因此,术语“下方”的例子可包括两个方向的上方和下方。该装置可另行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他方向)且相应解释相对空间的描述。
[0054]前面描述的实施例用于提供说明和描述。它的目的不是要详尽或限制本发明。特定的实施例中的单个元件或特征一般不限于特定的实施例中,而是,在适用的情况下,可以互换并可用在即使没有具体表现或描述的选定的实施例中。同样也可以在许多方面不同。这样的变化是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且所有这些修改都包括在本公开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包括: 电磁体,具有线圈和放置在电磁体中的磁极片; 可拆卸的连接到电磁体的聚合物材料阀体筒; 可滑动地设置在电磁体和阀体筒中的电枢/阀门部件,当线圈被激励时电枢/阀门部件朝向磁极片移置; 聚合物卡扣底座组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和导管;每个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具有与阀体筒接合的倒钩以保持卡扣底座组件与阀体简直接接触;导管可滑动地接收电枢/阀门部件的阀门部件导向构件;以及 偏压构件,用于向卡扣底座组件正常偏置电枢/阀门部件以及在模块化阀門的非安装条件下用于在卡扣底座组件和阀体筒之间产生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电磁体进一步包括支撑线圈的线轴,线轴中可滑动的接收磁极片。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磁极片活动的设置在线轴中且还包括将磁极片与电磁体接合的螺纹端,允许通过相对于螺纹端的磁极旋转选择磁极片的轴向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模块化阀体筒的体端部包括具有倾斜接触边缘的倒钩接合面。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每个倾斜接触边缘具有与每个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的倒钩直接接触的连续倾斜面,以旋转的和摩擦的将卡扣底座组件锁卡在阀体筒上。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倾斜接触边缘包括最大高度边缘位置,其位于第一和第二爪臂接触倾斜接触边缘的位置,从而确定锁定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在相对于模块化阀門的纵向中心轴线同轴的底座组件安装方向上初始安装卡扣底座组件后,卡扣底座组件轴向旋转到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的每个倒钩的倒钩平面达到倾斜接触边缘的最大高度边缘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4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体端部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旋转阻碍,在卡扣底座组件在安装旋转方向上旋转时,为卡扣底座组件的第一和第二爪臂定义正转阻碍。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卡扣底卡扣底座组件包括座接合面,在与支撑在电枢/阀门部件上的阀门密封件接触时,其定义阀关闭位置,当线圈被激励时在阀门开启位置阀门密封件移离底座接合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的模块化阀門是二通阀。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的模块化阀門为三通阀。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进一步包括管,其具有接收模块化阀門的管孔和孔端面,其中当卡扣底座组件的底座体端面和管孔端面之间发生直接接触时,卡扣底座间隙被消除。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当卡扣底座间隙被消除时,在每个第一和第二爪臂的倒钩与阀体筒端部之间产生倒钩间隙。
14.一种电磁操作的模块化阀門,包括:电磁体,具有线圈和放置在电磁体中的磁极片; 可拆卸的连接到电磁体的聚合物材料阀体筒; 聚合卡扣底座组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和底座接合面;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各具有与阀体筒接合的倒钩,以保持卡扣底座组件直接接触阀体筒;底座接合面在被阀门密封件接触时定义阀门关闭位置,当线圈被激励时阀门密封件移离在阀门开启位置的底座接合面;以及 模块化阀体体端部,包括具有倾斜接触边缘的倒钩接合面,其中每个倾斜接触边缘具有与每个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的倒钩直接接触的连续倾斜面,以旋转的和摩擦的将卡扣底座组件锁卡在阀体筒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进一步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电磁体和阀体筒的电枢/阀门部件,当线圈被激励时电枢/阀门部件向磁极片移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卡扣底座组件包括可滑动地接收电枢/阀门部件的阀门部件导向构件的导管。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阀门密封件支撑在第一和第二密封法兰之间的电枢/阀门部件上,第一和第二密封法兰均一体地连接到电枢/阀门部件并且从电枢/阀门部件径向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进一步包括偏压构件,用于向卡扣底座组件正常偏置电枢/阀门部件,在模块化阀門的非安装条件下用于在卡扣底座组件和阀体筒之间产生间隙。
19.一种电磁操作的模块化阀門,包括: 电磁体,具有线圈和放置在电磁体中的磁极片; 可拆卸的连接到电磁体的聚合物材料阀体筒; 可滑动地设置在电磁体和阀体筒中的电枢/阀门部件,当线圈被激励时电枢/阀门部件朝向磁极片移置; 聚合物卡扣底座组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导管和底座接合面;每个第一和第二可偏转爪臂具有与阀体筒接合的倒钩以保持卡扣底座组件与阀体简直接接触;导管可滑动地接收电枢/阀门部件的阀门部件导向构件;底座接合面在被通过电枢/阀门部件支撑的阀门密封件接触时定义阀门关闭位置,当线圈被激励时阀门密封件移离在阀门开启位置的底座接合面;以及 偏压构件,用于向卡扣底座组件正常偏置电枢/阀门部件以及在模块化阀門的非安装条件下用于在卡扣底座组件和阀体筒之间产生间隙。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电枢/阀门部件进一步包括可滑动地接收在阀体筒的活塞孔中的活塞。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卡扣底座组件还包括出口孔,其中当出口孔直径等于活塞孔直径时,产生模块化阀門的压力平衡条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其中卡扣底座组件还包括出口孔,其中当出口孔直径小于活塞孔直径时,产生模块化阀門的非压力平衡条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进一步包括在电枢/阀门部件的电枢端面和磁极片的磁极片端面之间设置的弹性材料垫件,防止电枢/阀门部件和磁极片之间的金属对金属接触。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电磁操作模块化阀門23,其中根据垫件位置,使用磁极片上产生螺纹定义阀门行程 长度来选择磁极片的轴向位置。
【文档编号】F16K31/06GK103883778SQ201310712884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迈克尔·贾米森, 杰弗里·西蒙兹, 凯文·C·威廉斯 申请人:Mac阀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