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导式呼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2604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先导式呼吸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先导式呼吸阀,包括呼阀、呼阀导阀、限流阀、气管、吸阀导阀和吸阀。先导式呼吸阀用于自动调节储油罐罐内气体空间压力,以保证储罐呼吸系统的安全。它克服了传统呼吸阀易卡盘、漏气、弹簧易锈蚀等缺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储罐呼吸装置。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油罐自动平衡罐内气压的安全 装直。 一种先导式呼吸阀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常用的机械呼吸阀的结构形式,通常按压力控制方式分为重力式、弹簧式和 重力弹簧复合式等。重力式机械呼吸阀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冬季低温时,阀座由 于结露易发生冻卡失灵现象,影响储油罐呼吸系统的安全;其次是阀盘密封严密性不太好, 在未达到启动压力时常有微量泄漏。弹簧式呼吸阀存在的主要问题则是:长期使用后弹簧 易锈蚀,阀盘易变形,使其密封性降低。另外,弹簧式呼吸阀用于寒冷地区时,弹簧尚易结露 而影响弹簧的活动,使阀盘不能按规定的控制压力开启。重力弹簧复合式兼有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传统呼吸阀易卡盘、漏气、弹簧易锈蚀等缺点。
[0004]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先导式呼吸阀,其特征 在于:包括呼阀、呼阀导阀、限流阀、气管、吸阀导阀和吸阀。
[0005] -种先导式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呼阀、呼阀导阀、限流阀、气管、吸阀导阀和 吸阀。
[0006] 所述呼阀包括呼阀阀体、呼阀阀盘和膜片。所述呼阀阀体的上端、下端和侧壁均有 通孔。所述呼阀阀体内设有第一通道。所述呼阀阀体下端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 呼阀阀盘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上端。所述呼阀阀盘上表面与所述膜片的中心粘成一体。所 述膜片外圈安装在呼阀阀体顶部内周沿。所述呼阀阀体、呼阀阀盘和膜片围成所述第一空 腔。
[0007] 所述呼阀导阀包括第一活门、第一连接杆、第一膜片、呼阀导阀体和第二弹簧。所 述呼阀导阀具有安装所述第一活门的活门座。所述第一活门抵靠在所述活门座侧面。所述 第一活门和所述第一膜片将所述呼阀导阀依次隔开成左室、中室和右室。所述第二弹簧位 于所述呼阀导阀左室。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呼阀导阀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活 门。所述呼阀导阀中室具有通孔。
[0008] 所述气管为若干根。所述呼阀导阀左室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所述呼阀 导阀右室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通道相通。所述连接呼阀导阀的两根气管经限流阀相连通。
[0009] 所述吸阀包括吸阀阀体、吸阀阀盘、上膜片、下膜片、气囊、软管和第三弹簧。所述 吸阀阀体上端、下端和侧壁均有通孔。所述吸阀阀体内设有第二通道。所述吸阀阀体下端 通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侧壁具有通孔。所述吸阀阀盘为一碗状,扣在所 述第二通道上。所述吸阀阀盘上表面与所述上膜片的中心粘成一体。所述上膜片外圈连接 于所述吸阀阀体内周沿。所述吸阀阀体、吸阀阀盘和上膜片围成第二空腔。所述气囊位于 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气囊下表面连接在所述吸阀阀盘。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所述气囊上 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阀阀体连接。所述软管连通所述气囊和所述第二通道。
[0010] 所述下膜片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通道顶部连接。所述下膜片外圈连接在所述吸阀阀 盘内周沿。所述吸阀阀盘、膜片和所述第二通道顶部围成第三空腔。所述吸阀阀盘筒壁上 部具有通气小孔。所述第三空腔经所述吸阀阀盘通气小孔与外部大气相通。
[0011] 所述吸阀导阀包括第二活门、第二连接杆、第二膜片、吸阀导阀体、限流孔和第四 弹簧。所述吸阀导阀左端开口,内有活门座。所述第二膜片覆盖所述吸阀导阀左端开口。所 述第二活门安置在活门座上。所述第二活门将所述吸阀导阀隔开成左室和右室。所述限流 孔位于所述吸阀导阀右室。所述第四弹簧位于所述吸阀导阀右室。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所 述吸阀导阀体,另一端顶在所述第二活门。
[0012] 所述气管连通所述吸阀导阀左室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气管连通所述吸阀导阀右 室与所述第二空腔。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呼阀还包括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 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呼阀阀体,另一端顶在所述呼阀阀盘上表面。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呼阀还包括导筒和导杆。所述导筒安装在所述呼阀阀体内壁上方。 所述导杆一端与所述呼阀阀盘上表面固接,另一端套在所述导筒内。
[0015] 作为优选,所述吸阀还包括滑槽和阀座。所述吸阀阀盘下端位于阀座上,侧壁套在 所述滑槽内。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先导式呼吸阀通过呼阀导阀来控制呼阀, 通过吸阀导阀来控制吸阀,达到根据罐的控制压力用导阀来巧妙地控制呼、吸阀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先导式呼吸阀的配置图;
[0018] 图2为先导式呼阀示意图;
[0019] 图3为先导式吸阀示意图;
[0020] 图4先导式呼阀的呼气示意图;
[0021] 图5先导式吸阀的吸气示意图。
[0022] 图中:1-呼阀,2-呼阀导阀,3-限流阀,4-气管,5-吸阀导阀,6-吸阀,101-呼阀 阀体,102-第一通道,103-呼阀阀盘,104-导筒,105-膜片,106-导杆,201-呼阀导阀体, 501-吸阀导阀体,502-限流孔,701-第一活门,702-第一连接杆,703-第一膜片,704-第 二活门,705-第二连接杆,706-第二膜片,801-第一弹簧,802-第二弹簧,803-第三弹簧, 804-第四弹簧,90-第一空腔,91-第二空腔,92-第三空腔,601-吸阀阀体,602-第二通道, 603-吸阀阀盘,604-滑槽,605-上膜片,606-下膜片,607-气囊,608-软管,609-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 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 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4] -种先导式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呼阀1、呼阀导阀2、限流阀3、气管4、吸阀导 阀5和吸阀6。
[0025] 所述呼阀1包括呼阀阀体101、呼阀阀盘103和膜片105。所述呼阀阀体101的上 端、下端和侧壁均有通孔,见图2。所述呼阀阀体101内设有第一通道102。所述呼阀阀体 101下端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102连通。所述呼阀阀盘103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102上端。 所述呼阀阀盘103上表面与所述膜片105的中心粘成一体。所述膜片105外圈安装在呼阀 阀体101顶部内周沿。所述呼阀阀体101、呼阀阀盘103和膜片105围成所述第一空腔90。
[0026] 所述呼阀导阀2包括第一活门701、第一连接杆702、第一膜片703、呼阀导阀体 201和第二弹簧802,见图2。所述呼阀导阀2具有安装所述第一活门701的活门座。所述 第一活门701抵靠在所述活门座侧面。所述第一活门701和所述第一膜片703将所述呼阀 导阀2依次隔开成左室、中室和右室。所述第二弹簧802位于所述呼阀导阀2左室。所述 第二弹簧802 -端固定在所述呼阀导阀体20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活门701。所述呼阀导 阀2中室具有通孔。
[0027] 如图2所示,所述气管4为若干根。所述呼阀导阀2左室通过气管4与所述第一 空腔90相通。所述呼阀导阀2右室通过气管4与所述第一通道102相通。所述连接呼阀 导阀2的两根气管4经限流阀3相连通。
[0028] 如图3所示,所述吸阀6包括吸阀阀体601、吸阀阀盘603、上膜片605、下膜片606、 气囊607、软管608和第三弹簧803。所述吸阀阀体601上端、下端和侧壁均有通孔。所述 吸阀阀体601内设有第二通道602。所述吸阀阀体601下端通孔与所述第二通道602连通。 所述第二通道602侧壁具有通孔。所述吸阀阀盘603为一碗状,扣在所述第二通道602上。 所述吸阀阀盘603上表面与所述上膜片605的中心粘成一体。所述上膜片605外圈连接于 所述吸阀阀体601内周沿。所述吸阀阀体601、吸阀阀盘603和上膜片605围成第二空腔 91。所述气囊607位于所述第二空腔91内。所述气囊607下表面连接在所述吸阀阀盘603。 所述第三弹簧803 -端与所述气囊607上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阀阀体601连接。所 述软管608连通所述气囊607和所述第二通道602。
[0029] 所述下膜片606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通道602顶部连接。所述下膜片606外圈连接 在所述吸阀阀盘603内周沿。所述吸阀阀盘603、膜片606和所述第二通道602顶部围成第 三空腔92。所述吸阀阀盘601筒壁上部具有通气小孔。所述第三空腔92经所述吸阀阀盘 601通气小孔与外部大气相通。
[0030] 如图3所示,所述吸阀导阀5包括第二活门704、第二连接杆705、第二膜片706、吸 阀导阀体501、限流孔502和第四弹簧804。所述吸阀导阀5左端开口,内有活门座。所述 第二膜片706覆盖所述吸阀导阀5左端开口。所述第二活门704安置在活门座上。所述第 二活门704将所述吸阀导阀5隔开成左室和右室。所述限流孔502位于所述吸阀导阀5右 室。所述第四弹簧804位于所述吸阀导阀5右室。所述第四弹簧804 -端与所述吸阀导阀 体501,另一端顶在所述第二活门704。
[0031] 所述气管4连通所述吸阀导阀5左室与所述第二通道602。所述气管4连通所述 吸阀导阀5右室与所述第二空腔91。
[0032] 进一步地,所述呼阀1还包括所述第一弹簧801。所述第一弹簧801位于所述第一 空腔90内。所述第一弹簧801 -端连接所述呼阀阀体101,另一端顶在所述呼阀阀盘103 上表面。
[0033] 进一步地,所述呼阀1还包括导筒104和导杆106。所述导筒104安装在所述呼阀 阀体101内壁上方。所述导杆106 -端与所述呼阀阀盘103上表面固接,另一端套在所述 导筒104内。
[0034] 作为优化,所述吸阀6还包括滑槽604和阀座609。所述吸阀阀盘603下端位于阀 座609上,侧壁套在所述滑槽604内。
[0035] 在本次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102的下端设置与储油罐连接的法兰。
[0036] 当储油罐内气体压力小于规定正压值时,所述第二弹簧802施加在所述第一活门 701上作用力大于所述第一膜片703受到的罐内外压差合力,所述第一活门701关闭。所述 限流阀3前后压力相等,所述第一空腔90与第一通道102内压力也相等,即所述呼阀阀盘 103上、下的气体压力相等。所以,所述呼阀阀盘103在所述第一弹簧801作用下就处于关 闭状态。
[0037] 当油罐内压力达到规定正压值时,所述第一膜片703在压差合力作用下向左凹 陷,所述第一连接杆702左移,第一活门701打开,油罐内高压气体经限流阀3、吸阀导阀5 左室、吸阀导阀5中室流入大气。气体流动后,限流阀3前后便产生了压差,使第一空腔90 内气体压力减小,呼阀阀盘103便在罐内气体压力作用下,离开所述第一通道102往上移, 油罐内的高压气体就经第一通道102上端和所述呼阀阀体101侧壁通孔排入大气,见图4。
[0038] 排气后,油罐内气体压力下降,所述呼阀导阀2关闭,第一空腔90与第一通道102 压力逐渐平衡,所述呼阀阀盘103在所述第一弹簧801作用下回到呼阀阀座上,呼气停止。
[0039] 当油罐内气体压力大于规定值(负压)时,所述第四弹簧804对第二活门704的作 用力大于第二膜片706受到的向左的压差合力,第二活门704关闭。由于所述限流孔502的 存在,所述吸阀导阀5右室与大气的压力是相等的,所述第二空腔91内部气压也等于大气 气压。此时,若油罐内压力为负压,所述吸阀阀盘603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则为大气压力;若 油罐内压力为正压,所述气囊607充气伸长并压缩所述第三弹簧803,使所述吸阀阀盘603 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罐内压力。在这两种情况下,所述吸阀阀盘603都紧扣在所述阀座609 上。
[0040] 当油罐内气体压力达到规定负压值时,所述第二膜片706在压差合力的作用下, 推动第二活门704右移,第二活门704打开,大气经所述限流孔502、吸阀导阀5右室、吸阀 导阀5左室、气管4和第二通道602流入油罐。由于气体流动,所述限流孔502前后产生压 差,使第二空腔91压力减小,于是,所述吸阀阀盘603在第三空腔92的大气压力的作用下, 克服第二空腔91的低压和第三弹簧803变形力的作用,推动吸阀阀盘603沿着滑槽604向 上离开阀座609,大气就经吸阀阀体601侧壁通孔和第二通道602流入油罐,见图5。
[0041] 进气后,罐内气体压力回升,当罐内气体压力略大于规定值时,第二活门704在第 四弹簧804作用下关闭,限流孔502前后便没有了气体流动,吸阀导阀5右室和第二空腔91 的压力与大气压力相等,吸阀阀盘603在第三弹簧803的作用下,落回到阀座609上,吸气 停止。
【权利要求】
1. 一种先导式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呼阀(1)、呼阀导阀(2)、限流阀(3)、气管 (4)、吸阀导阀(5)和吸阀(6); 所述呼阀⑴包括呼阀阀体(101)、呼阀阀盘(103)和膜片(105);所述呼阀阀体(101) 的上端、下端和侧壁均有通孔;所述呼阀阀体(101)内设有第一通道(102);所述呼阀阀 体(101)下端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102)连通;所述呼阀阀盘(103)放置在所述第一通 道(102)上端;所述呼阀阀盘(103)上表面与所述膜片(105)的中心粘成一体;所述膜片 (105)外圈安装在呼阀阀体(101)顶部内周沿;所述呼阀阀体(101)、呼阀阀盘(103)和膜 片(105)围成第一空腔(90); 所述呼阀导阀(2)包括第一活门(701)、第一连接杆(702)、第一膜片(703)、呼阀导阀 体(201)和第二弹簧(802);所述呼阀导阀(2)具有安装所述第一活门(701)的活门座;所 述第一活门(701)抵靠在所述活门座侧面;所述第一活门(701)和所述第一膜片(703)将 所述呼阀导阀(2)依次隔开成左室、中室和右室;所述第二弹簧(802)位于所述呼阀导阀 (2)左室;所述第二弹簧(802) -端固定在所述呼阀导阀体(20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活 门(701);所述呼阀导阀(2)中室具有通孔; 所述气管(4)为若干根;所述呼阀导阀(2)左室通过气管(4)与所述第一空腔(90)相 通;所述呼阀导阀(2)右室通过气管(4)与所述第一通道(102)相通;所述连接呼阀导阀 ⑵的两根气管⑷经限流阀⑶相连通; 所述吸阀(6)包括吸阀阀体(601)、吸阀阀盘(603)、上膜片(605)、下膜片(606)、气 囊(607)、软管(608)和第三弹簧(803);所述吸阀阀体¢01)上端、下端和侧壁均有通孔; 所述吸阀阀体(601)内设有第二通道(602);所述吸阀阀体(601)下端通孔与所述第二通 道(602)连通;所述第二通道(602)侧壁具有通孔;所述吸阀阀盘(603)为一碗状,扣在 所述第二通道(602)上;所述吸阀阀盘(603)上表面与所述上膜片(605)的中心粘成一 体;所述上膜片(605)外圈连接于所述吸阀阀体(601)内周沿;所述吸阀阀体(601)、吸阀 阀盘(603)和上膜片(605)围成第二空腔(91);所述气囊(607)位于所述第二空腔(91) 内;所述气囊(607)下表面连接在所述吸阀阀盘¢03);所述第三弹簧(803) -端与所述气 囊(607)上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阀阀体(601)连接;所述软管(608)连通所述气囊 (607)和所述第二通道(602); 所述下膜片(606)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通道(602)顶部连接;所述下膜片(606)外圈连 接在所述吸阀阀盘¢03)内周沿;所述吸阀阀盘¢03)、膜片(606)和所述第二通道(602) 顶部围成第三空腔(92);所述吸阀阀盘(601)筒壁上部具有通气小孔;所述第三空腔(92) 经所述吸阀阀盘(601)通气小孔与外部大气相通; 所述吸阀导阀(5)包括第二活门(704)、第二连接杆(705)、第二膜片(706)、吸阀导阀 体(501)、限流孔(502)和第四弹簧(804);所述吸阀导阀(5)左端开口,内有活门座;所述 第二膜片(706)覆盖所述吸阀导阀(5)左端开口;所述第二活门(704)安置在活门座上;所 述第二活门(704)将所述吸阀导阀(5)隔开成左室和右室;所述限流孔(502)位于所述吸 阀导阀(5)右室;所述第四弹簧(804)位于所述吸阀导阀(5)右室;所述第四弹簧(804) - 端与所述吸阀导阀体(501),另一端顶在所述第二活门(704); 所述气管(4)连通所述吸阀导阀(5)左室与所述第二通道(602);所述气管(4)连通 所述吸阀导阀(5)右室与所述第二空腔(9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导式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阀(1)还包括第一 弹簧(801);所述第一弹簧(801)位于所述第一空腔(90)内;所述第一弹簧(801) -端连 接所述呼阀阀体(101),另一端顶在所述呼阀阀盘(103)上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导式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阀(1)还包括导筒 (104)和导杆(106);所述导筒(104)安装在所述呼阀阀体(101)内壁上方;所述导杆(106) 一端与所述呼阀阀盘(103)上表面固接,另一端套在所述导筒(104)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导式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阀(6)还包括滑槽 (604)和阀座(609);所述吸阀阀盘(603)下端位于阀座(609)上,侧壁套在所述滑槽(604) 内。
【文档编号】F16K17/19GK203892656SQ201420326308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
【发明者】赵晓刚, 周毅, 黄起陆, 赵健宇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