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偶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955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液力偶合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液力偶合器(fluidcoupling)。



背景技术:

液力偶合器在内部具有叶轮以及涡轮,并经由内部的工作油传递扭矩。叶轮固定于前盖,来自发动机的扭矩输入该前盖。涡轮在流体室内与叶轮相对地配置。若叶轮旋转,则工作油从叶轮流向涡轮,使涡轮旋转,从而输出扭矩。

锁定装置配置于涡轮与前盖之间。锁定装置通过将涡轮与前盖机械式地连结,从而从前盖向涡轮直接传递扭矩。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液力变矩器为了缩小其尺寸,省略了锁定装置的设置。其结果,能够缩小该液力变矩器在轴向上的尺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0230385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的液力变矩器省略锁定装置而具有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涡轮。而且,该液力变矩器在涡轮与叶轮之间具有摩擦件,以便涡轮与叶轮摩擦卡合。通过使涡轮向叶轮侧移动,使涡轮与叶轮经由摩擦件而摩擦卡合,从而能够将来自发动机的扭矩直接传递到涡轮、即进行锁定。

在一般的锁定装置中,通过使涡轮向前盖侧移动而进行锁定。与此相对地,在专利文献1的液力变矩器中,使涡轮向叶轮侧、即与前盖相反的一侧移动,由此进行锁定。为此,产生专利文献1的液力变矩器中的为了锁定而供给的流体的供给方向与一般的液力变矩器不同这一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变更锁定时的流体的供给方向即可实现紧凑化的液力偶合器。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液力偶合器能够绕旋转轴旋转。该液力偶合器包括前盖、叶轮、输出轴部件、涡轮以及离合器。扭矩输入前盖。叶轮具有叶轮壳和叶轮片。叶轮壳固定于前盖。叶轮片安装于叶轮壳。输出时部件能够绕旋转轴旋转,并输出扭矩。涡轮具有涡轮壳、涡轮片、连结部以及活塞部。涡轮壳支承于输出轴部件。另外,涡轮壳能够沿轴向在输出轴部件上滑动。涡轮片安装于涡轮壳。连结部从涡轮壳朝向前盖延伸。活塞部从连结部沿径向延伸。离合器配置于活塞部与前盖之间。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涡轮向前盖侧移动,使得活塞部与前盖经由离合器而卡合。其结果,来自前盖的扭矩经由离合器直接向涡轮传递。这样,在本申请发明的液力偶合器中,在锁定时,涡轮向前盖侧移动,因此,流体的供给方向与一般的液力偶合器的情况相同。

另外,活塞部经由连结部而连结于涡轮壳。即,活塞部经由涡轮壳而支承于输出轴部件,因此,无需在活塞部的径向内侧设置用于支承活塞部的部件。为此,能够将液力偶合器的尺寸缩小相当于活塞部的径向内侧的空间的大小。

优选的是,液力偶合器还包括减振机构。减振机构将涡轮与输出轴部件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

优选的是,减振机构具有保持部件和弹性部件。保持部件与输出轴部件一体地旋转。弹性部件保持于保持部件。

优选的是,涡轮还具有第一卡合部。第一卡合部从涡轮壳向弹性部件延伸。

优选的是,涡轮还具有第二卡合部。第二卡合部从活塞部向弹性部件延伸。

优选的是,离合器是安装于活塞部的摩擦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液力偶合器,无需变更锁定时的流体的供给方向即可实现紧凑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液力变矩器的概略图。

图2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液力变矩器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液力偶合器的实施方式的液力变矩器100进行说明。图1是液力变矩器的概略图。在以下的说明中,“轴向”是指液力变矩器100的旋转轴o的延伸方向。另外,径向是指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径向。另外,周向是指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周向。图1的左右方向与“轴向”同义。需要注意的是,虽未图示,但在图1的左侧配置有发动机,在图1的右侧配置有变速器。

如图1所示,液力变矩器100能够以旋转轴o为中心旋转。该液力变矩器100包括前盖1、叶轮(impeller)2、输出轴部件3、涡轮4以及离合器5。另外,液力变矩器100还包括定子6以及减振机构7。

前盖1被输入来自发动机的扭矩。详细地说,前盖1具有圆板部11和筒状部12。筒状部12从圆板部11的外周端部向变速器侧延伸。

叶轮2具有叶轮壳21和多个叶轮片22。叶轮壳21固定于前盖1。详细地说,叶轮壳21焊接于前盖1。

叶轮片22安装于叶轮壳21。详细地说,叶轮片22固定于叶轮壳21的内侧面。

涡轮4具有涡轮壳41、多个涡轮片42、连结部43以及活塞部44。涡轮4与叶轮2相对地配置。涡轮壳41、连结部43以及活塞部44一体地形成。

涡轮壳41支承于输出轴部件3。详细地说,涡轮壳41的内周面411与输出轴部件3接触。涡轮壳41能够沿轴向在输出轴部件3上滑动。另外,涡轮壳41能够与输出轴部件3相对旋转。详细地说,涡轮壳41从输出轴部件3沿径向延伸。

涡轮片42安装于涡轮壳41。详细地说,涡轮片42固定于涡轮壳41的内侧面。

连结部43从涡轮壳41朝向前盖1延伸。详细地说,连结部43从涡轮壳41的外周端部延伸。另外,连结部43沿轴向延伸。连结部43为圆筒状。

连结部43固定于涡轮壳41。例如,连结部43焊接于涡轮壳41。需要注意的是,连结部43也可以与涡轮壳41通过一个部件来形成。

活塞部44从连结部43沿径向延伸。详细地说,活塞部44从连结部43向径向的内侧延伸。活塞部44从连结部43的前盖1一侧的端部朝向输出轴部件3延伸。活塞部44也可以与连结部43通过一个部件来形成。

活塞部44是环状的板。活塞部44的外周端部和涡轮壳41的外周端部通过连结部43而连结。活塞部44在径向上配置于前盖1的外周端部附近的位置。

活塞部44在中央部具有开口部。活塞部44的内周面441在径向上位于与输出轴部件3分离的位置。即,活塞部44的内周面441未与输出轴部件3接触。为此,在活塞部44的内周面441与输出轴部件3之间形成有空间。

例如,活塞部44的内周面441与输出轴部件3的外周面的距离约为30mm以上。另外,活塞部44的内径例如是输出轴部件3的外径的约2倍以上。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液力变矩器的大小多种多样,因此活塞部44的内周面441与输出轴部件3的外周面的距离的上限不被特别限定。

涡轮4还具有多个第一卡合部45。各第一卡合部45从涡轮壳41向后述的减振机构7的各弹性部件72延伸。各第一卡合部45与各弹性部件72卡合。详细地说,各第一卡合部45在周向上与各弹性部件72的端面接触。各第一卡合部45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各第一卡合部45焊接于涡轮壳41。

定子6构成为,对从涡轮4向叶轮2返回的工作油进行整流。定子6配置于叶轮2与涡轮4之间。定子6具有圆板状的定子支架61和设于其外周面的多个叶片62。

定子6能够绕旋转轴o旋转。详细地说,定子6经由轴承(省略图示)支承于固定轴(省略图示)。

离合器5配置于活塞部44与前盖1之间。离合器5构成为将来自前盖1的扭矩向活塞部44传递或者切断该扭矩的传递。

离合器5是安装于活塞部44的摩擦件51。需要注意的是,摩擦件51也可以安装于前盖1。这种情况下,摩擦件51与活塞部44相对。

输出轴部件3能够绕旋转轴o旋转。输出轴部件3输出扭矩。详细地说,输出轴部件3将来自发动机的扭矩向变速器输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未锁定时,输出轴部件3将按照前盖1、叶轮2、涡轮4、减振机构7的顺序传递的扭矩向变速器输出。在锁定时,输出轴部件3将按照前盖1、涡轮4、减振机构7的顺序传递的扭矩向变速器输出。

例如,输出轴部件3是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在该输出轴部件3内嵌合变速器侧的部件(例如输入轴部件)。由此,输出轴部件3与变速器侧的部件一体地旋转。

减振机构7将涡轮4与输出轴部件3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详细地说,减振机构7将涡轮4与输出轴部件3在周向上弹性地连接。减振机构7具有保持部件71和多个弹性部件72。

保持部件71沿径向延伸。保持部件71与输出轴部件3一体地旋转。即,保持部件71固定于输出轴部件3。例如,保持部件71通过铆钉(かしめ)等扣件(締結部材)固定。需要注意的是,保持部件71也可以与输出轴部件3通过一个部件来形成。

保持部件71也可以由多个板构成。保持部件71具有多个第三卡合部73。详细地说,各第三卡合部73在周向上与各弹性部件72的端面接触。第三卡合部73的数量与第一卡合部45的数量相同。该各第三卡合部73与各第一卡合部45在周向上将各弹性部件72夹在其间。

各弹性部件72保持于保持部件71。各弹性部件72例如是螺旋弹簧。需要注意的是,各弹性部件72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接下来,对液力变矩器100的锁定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液力变矩器100中,当使其锁定时,向涡轮壳41与叶轮壳21之间供给工作油。详细地说,由于已在涡轮壳41与叶轮壳21之间填充有工作油,因此通过进一步供给工作油,使得该涡轮壳41与叶轮壳21之间的工作油的油压上升。

当涡轮壳41与叶轮壳21之间的工作油的油压上升时,涡轮4向离开叶轮2的方向、即前盖1一侧移动。其结果,安装于活塞部44的摩擦件51与前盖1摩擦卡合,前盖1与涡轮4一体地旋转。即,来自前盖1的扭矩不经由叶轮2地传递到涡轮4。

在解除液力变矩器100的锁定时,向涡轮壳41与前盖1之间供给工作油。由此,涡轮4向离开前盖1的方向移动。其结果,安装于活塞部44的摩擦件51与前盖1的摩擦卡合被解除。即,来自前盖1的扭矩经由叶轮2传递到涡轮4。

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力变矩器100中,锁定或解除锁定时的工作油的供给方向与一般的液力变矩器的情况相同。

另外,液力变矩器100的活塞部44经由连结部43以及涡轮壳41而支承于输出轴部件3。为此,活塞部44仅配置于外周侧即可,能够在活塞部44的内周面441与输出轴部件3之间形成空间。因此,通过在该空间内配置液力变矩器的构成部件之类的,能够与该空间的大小相应地使液力变矩器小型化。

[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变形例1

如图2所示,涡轮4也可以具有第二卡合部46而取代第一卡合部45。各第二卡合部46从活塞部44向各弹性部件72延伸。详细地说,各第二卡合部46在周向上与各弹性部件72的端面接触。各第二卡合部46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各第二卡合部46焊接于活塞部44。各第二卡合部46与各第一卡合部45在周向上将各弹性部件72夹在其间。

变形例2

离合器5也可以是多片离合器。即,离合器5也可以是具有多个摩擦片的构成。

变形例3

减振机构7也可以在弹性部件72的径向内侧具有别的弹性部件。即,也可以使来自涡轮4的扭矩经由配置于外周侧的弹性部件和配置于内周侧的弹性部件这两种弹性部件而向输出轴部件3传递。

附图标记说明

1前盖

2叶轮

21叶轮壳

22叶轮片

3输出轴部件

4涡轮

41涡轮壳

42涡轮片

43连结部

44活塞部

45第一卡合部

46第二卡合部

5离合器

51摩擦件

7减振机构

100液力变矩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