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1242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液力偶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限矩型液力偶合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限矩型液力偶合器是一种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将原动机与工作机联接的液力元件,具有改善传动品质和节约能源的特性,现有的限矩型液力偶合器主要由栗轮、涡轮、栗轮联动组件、涡轮联动组件、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组成,其中栗轮和涡轮对称设置,两者组成工作腔,工作腔内充填一定量的工作液体以传递动力,栗轮通过栗轮联动组件、输入组件与原动机相连,涡轮通过涡轮联动组件、输出组件与工作机相连,并常于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一端设置弹性块,即在栗轮联动组件与输入组件之间或者涡轮联动组件与输出组件之间设置弹性块,原动机轴线与工作机轴线的偏差由弹性块补偿,限矩型液力偶合器设有弹性块的一端主要用于传递转矩,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另一端主要用于传递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重量,因而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重量和不平衡量引起的动负荷主要由不设有弹性块一端所连接的机器承受,小部分重量和动负荷由设有弹性块一端所连接的机器承受,易加快不设有弹性块一端组件及所连接的机器(即原动机或工作机)的磨损。
[0003]再者,由于弹性块为可压缩结构,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重量较大,将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安装在已对准轴线的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时,易因为挤压梅花型弹性块而出现安装找正困难的情况,而需要在安装后再调整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位置,安装精度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该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重量和不平衡量引起的动负荷由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两端连接的机器同时支承,承重均匀,且安装限矩型液力偶合器时,安装找正方便简单,安装精度高。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包括栗轮、涡轮、与栗轮中心连接的栗轮联动组件、与涡轮中心连接的涡轮联动组件、输入组件、输出组件、设置在栗轮和涡轮外侧的壳体,栗轮与涡轮相对设置以围成填充有液体的工作腔,其中,输入组件与栗轮联动组件相连接且输入组件与栗轮联动组件之间设有第一金属挠性件,涡轮联动组件与输出组件相连接且涡轮联动组件与输出组件之间设有第二金属挠性件。
[0007]由上述可知,该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中,输入组件与栗轮联动组件之间设有第一金属挠性件,涡轮联动组件与输出组件之间设有第二金属挠性件,而在该液力偶合器安装后,输入组件处与原动机连接,输出组件出与工作机连接,该液力偶合器的重量和不平衡量引起的动负荷通过第一金属挠性件、第二金属挠性件由原动机和工作机共同承受,结构简单,承重均勾,提高了原动机、工作机及相关连接组件的寿命,降低基础振动,延长整个机组的使用寿命。第一金属挠性件和第二金属挠性件的硬度高,不易发生变形,因而安装限矩型液力偶合器时,安装找正方便简单,先把原动机和工作机安装完毕后,再单独进行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安装与拆卸,不用再进行调整定位即可使得原动机轴线、偶合器轴线、工作机轴线对准,安装精度高。
[0008]所述壳体包括设置在栗轮外侧的后辅腔和设置在涡轮外侧的外壳,其中,后辅腔固接在栗轮上,栗轮周边与外壳周边通过复数个螺栓连接。结构简单,易于拆卸安装。
[0009]所述输入组件为主动节,所述栗轮联动组件为从动节,第一金属挠性件位于主动节与从动节之间。结构简单,传动效果好。
[0010]所述涡轮联动组件包括与涡轮连接的主轴、与主轴连接并位于壳体外的连接轴,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输出半联轴器,第二金属挠性件位于连接轴与输出半联轴器之间。结构简单易实现。
[0011]所述主轴穿过栗轮与后辅腔密封连接,所述主轴与所述后辅腔之间设有密封件。保证工作腔的密封性能。
[0012]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0013]1、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重量和不平衡量引起的动负荷通过第一金属挠性件、第二金属挠性件由原动机和工作机共同承受,结构简单,承重均匀,提高了原动机、工作机及相关连接组件的寿命,降低基础振动,延长整个机组的使用寿命;
[0014]2、安装找正方便简单,安装精度高;
[0015]3、偶合器安装时,可先把原动机和工作机对准安装完毕后,单独进行金属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偶合器的的维护和保养,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和提尚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主动节;2、第一金属挠性件;3、从动节;4、后辅腔;5、密封件;6、轴承;7、注油塞;8、栗轮;9、螺栓;10、涡轮;11、易熔塞;12、外壳;13、主轴;14、连接轴;15、第二金属挠性件;16、输出半联轴器;17、液体;100、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200、原动机;300、工作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3所示,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00,包括栗轮8、涡轮10、与栗轮8中心连接的栗轮联动组件、与涡轮10中心连接的涡轮联动组件、输入组件、输出组件、设置在栗轮8和涡轮10外侧的壳体,栗轮8与涡轮10相对设置以围成填充有液体17的工作腔,其中,输入组件与栗轮联动组件相连接且输入组件与栗轮联动组件之间设有第一金属挠性件2,涡轮联动组件与输出组件相连接且涡轮联动组件与输出组件之间设有第二金属挠性件15ο
[0022]该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00中,输入组件与栗轮联动组件之间设有第一金属挠性件2,涡轮联动组件与输出组件之间设有第二金属挠性件15,而在该液力偶合器100安装后,输入组件处与原动机200连接,输出组件出与工作机300连接,该液力偶合器100的重量和不平衡量引起的动负荷通过第一金属挠性件2、第二金属挠性件15由原动机200和工作机300共同承受,结构简单,承重均匀,提高了原动机200、工作机300及相关连接组件的寿命,降低基础振动,延长整个机组的使用寿命。第一金属挠性件2和第二金属挠性件15的硬度高,不易发生变形,因而安装限矩型液力偶合器时,安装找正方便简单,先把原动机200和工作机300安装完毕后,再单独进行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100的安装与拆卸,不用再进行调整定位即可使得原动机200轴线、偶合器轴线、工作机300轴线对准,安装精度尚O
[0023]上述壳体包括设置在栗轮8外侧的后辅腔4和设置在涡轮10外侧的外壳12,其中,后辅腔4固接在栗轮8上,栗轮8周边与外壳12周边通过复数个螺栓9连接。这样的结构设置较为简单,易于拆卸安装。
[0024]栗轮8上设有注油塞7,外壳12上设有易熔塞11,且安装时注油塞7与易熔塞11之间错开两个螺栓9的位置。以保证装置得以安全运行。
[0025]上述输入组件为主动节1,上述栗轮联动组件为从动节3,第一金属挠性件2位于主动节I与从动节3之间。结构简单,传动效果好。
[0026]涡轮联动组件包括与涡轮10连接的主轴13、与主轴13连接并位于壳体外的连接轴14,输出组件包括输出半联轴器16,第二金属挠性件15位于连接轴14与输出半联轴器16之间。结构简单易实现。
[0027]主轴13穿过栗轮8与后辅腔4密封连接,栗轮8与主轴13之间设有轴承6,主轴13与后辅腔4之间设有密封件5。保证工作腔的密封性能。
[0028]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主权项】
1.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栗轮、涡轮、与栗轮中心连接的栗轮联动组件、与涡轮中心连接的涡轮联动组件、输入组件、输出组件、设置在栗轮和涡轮外侧的壳体,栗轮与涡轮相对设置以围成填充有液体的工作腔,其中,输入组件与栗轮联动组件相连接且输入组件与栗轮联动组件之间设有第一金属挠性件,涡轮联动组件与输出组件相连接且涡轮联动组件与输出组件之间设有第二金属挠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设置在栗轮外侧的后辅腔和设置在涡轮外侧的外壳,其中,后辅腔固接在栗轮上,栗轮周边与外壳周边通过复数个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组件为主动节,所述栗轮联动组件为从动节,第一金属挠性件位于主动节与从动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联动组件包括与涡轮连接的主轴、与主轴连接并位于壳体外的连接轴,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输出半联轴器,第二金属挠性件位于连接轴与输出半联轴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穿过栗轮与后辅腔密封连接,所述主轴与所述后辅腔之间设有密封件。
【专利摘要】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包括泵轮、涡轮、与泵轮中心连接的泵轮联动组件、与涡轮中心连接的涡轮联动组件、输入组件、输出组件、设置在泵轮和涡轮外侧的壳体,泵轮与涡轮相对设置以围成填充有液体的工作腔,其中,输入组件与泵轮联动组件相连接且输入组件与泵轮联动组件之间设有第一金属挠性件,涡轮联动组件与输出组件相连接且涡轮联动组件与输出组件之间设有第二金属挠性件。该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重量和不平衡量引起的动负荷由双挠性限矩型液力偶合器两端连接的机器同时支承,承重均匀,且安装限矩型液力偶合器时,安装找正方便简单,安装精度高。
【IPC分类】F16H41/24
【公开号】CN204921902
【申请号】CN201520583124
【发明人】黄健, 刘建强, 谭青, 吴浩华, 陈荣灿, 谢卓桓, 叶结芳, 岑冬
【申请人】广东中兴液力传动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