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03631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
目.0
【背景技术】
[0002]刮板输送机主要特点是频繁起动和重载起动,且负载在空载、满载、超载甚至严重超载之间不断变化且持续时间无规律。如无保护,会引发电机烧毁事故。目前,我国煤矿刮板输送机采用一种启动方式为限矩型液力偶合器,这种方式容易产生较大的径向动负荷冲击,损坏电动机和减速装置;漏液是常有的故障,极易造成停产事故,且事故影响时间长。
[0003]为了解决刮板输送机在重载下难启动的问题,人们慢慢提出了“软启动”的概念,软启动是指机械系统在重载的工况下也能够按照所要求的速度逐步克服整个系统的惯性而平稳地启动或停车。软启动传动装置是指设置在电动机和机械负载之间、用于实现软启动的传动装置。采用软启动技术不仅能有效地减小启动时电动机对机械传动系统的启动冲击,延长减速器等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大大减小启动电流对电动机的冲击负荷以及对电网的影响。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便于推广使用的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起动平稳,没有机械冲击,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圈中转动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上开有用于连接动力输入轴的轴孔,所述转子的中间位置处套装有壳体,所述转子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空腔,每个所述空腔中设置有多个钢珠,所述第一轴承与壳体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二轴承与壳体的另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轴承盖,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刮板输送机主机传动轴的联轴盘,所述第一轴承盖与第一端盖固定连接,所述联轴盘与第二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0006]上述的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数量为4?8个,所述钢珠的直径为2mm?6mm,每个所述空腔中钢珠的数量为100?300个。
[0007]上述的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盖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端盖固定连接,所述联轴盘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通过第三螺栓与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通过第四螺栓与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0008]上述的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圆柱滚子轴承。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改善刮板输送机的起动特性的纯机械方式的传动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
[0011]2、本实用新型能够用电机的最大转矩起动刮板输送机,因而可使电机的起动功率提高15%?20%,电机的使用效率高。
[0012]3、本实用新型起动刮板输送机时,负荷是在起动的过程中逐渐的加到电机上去的,本实用新型在启动的过程中比刚性联轴器的启动力矩小,所以比刚性联轴器克服的力矩较小,起动容易,起动电流小,不易烧坏电机。
[0013]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刮板输送机的转矩超过该传动装置的输出力矩时,钢珠与壳体之间产生打滑现象,起到了保护电机的作用,即具有了过载保护功能,起动平稳,没有机械冲击。
[0014]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起动平稳,没有机械冲击,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1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9]图3为图1的右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I 一第一轴承盖;2—第一端盖;3—转子;
[0022]4一壳体; 5—联轴盘;6—钢珠;
[0023]7一第一轴承; 8一第二轴承;9一轴孔;
[0024]10一空腔;11一第二端盖;12—第一螺检;
[0025]13一第二螺检;14一第二螺检;15—第四螺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的内圈中转动连接有转子3,所述转子3上开有用于连接动力输入轴的轴孔9,所述转子3的中间位置处套装有壳体4,所述转子3的外壁与壳体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空腔10,每个所述空腔10中设置有多个钢珠6,所述第一轴承7与壳体4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一端盖2,所述第二轴承8与壳体4的另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二端盖11,所述第一轴承7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轴承盖I,所述第二轴承8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刮板输送机主机传动轴的联轴盘5,所述第一轴承盖I与第一端盖2固定连接,所述联轴盘5与第二端盖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2与壳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11与壳体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腔10的数量为4?8个,所述钢珠6的直径为2mm?6mm,每个所述空腔10中钢珠6的数量为100?300个。优选地,所述空腔10的数量为6个,所述钢珠6的直径为4mm,每个所述空腔10中钢珠6的数量为200个。
[002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盖I通过第一螺栓12与第一端盖2固定连接,所述联轴盘5通过第二螺栓13与第二端盖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2通过第三螺栓14与壳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11通过第四螺栓15与壳体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均为圆柱滚子轴承。
[003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动力输入轴连接到轴孔9中,且将动力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将刮板输送机主机传动轴与联轴盘5连接;然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动力输入轴旋转,动力输入轴带动转子3旋转,钢珠6由转子3外壁的摩擦力带动转动,并分布在转子3的外壁与壳体4的内壁之间的空腔10中,随着电机加速旋转,越来越多的钢珠6随转子3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迫使钢珠6互相压实成为一个连续的介质,对壳体4产生压力并带动壳体4转动,壳体4带动联轴盘5转动,输出转矩给刮板输送机主机传动轴。在刮板输送机的额定转矩下,钢珠6与壳体4之间不产生打滑现象,传动效率高达80%?90%;当刮板输送机的转矩超过该传动装置的输出力矩时,钢珠6与壳体4之间产生打滑现象,起到了保护电机的作用;当电机关闭后,转子3的转速也随之下降,钢珠6随着离心力降低,钢珠6慢慢地回到起始位置,静止于转子3的外壁与壳体4的内壁之间的空腔10中。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所述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的内圈中转动连接有转子(3),所述转子(3)上开有用于连接动力输入轴的轴孔(9),所述转子(3)的中间位置处套装有壳体(4),所述转子(3)的外壁与壳体⑷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空腔(10),每个所述空腔(10)中设置有多个钢珠¢),所述第一轴承(7)与壳体(4)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一端盖(2),所述第二轴承(8)与壳体(4)的另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二端盖(11),所述第一轴承(7)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轴承盖(I),所述第二轴承(8)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刮板输送机主机传动轴的联轴盘(5),所述第一轴承盖(I)与第一端盖(2)固定连接,所述联轴盘(5)与第二端盖(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2)与壳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11)与壳体(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0)的数量为4?8个,所述钢珠(6)的直径为2mm?6mm,所述每个所述空腔(10)中钢珠(6)的数量为100?300个。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盖(I)通过第一螺栓(12)与第一端盖(2)固定连接,所述联轴盘(5)通过第二螺栓(13)与第二端盖(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2)通过第三螺栓(14)与壳体(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11)通过第四螺栓(15)与壳体(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均为圆柱滚子轴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刮板输送机软启动传动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圈中转动连接有转子,转子上开有轴孔,转子的中间位置处套装有壳体,转子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多个空腔,每个空腔中设有多个钢珠,第一轴承与壳体的一侧之间设有第一端盖,第二轴承与壳体的另一侧之间设有第二端盖,第一轴承的外侧设有第一轴承盖,第二轴承的外侧设有联轴盘,第一轴承盖与第一端盖固定连接,联轴盘与第二端盖固定连接,第一端盖与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端盖与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起动平稳,没有机械冲击,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便于推广使用。
【IPC分类】B65G23/24
【公开号】CN205114313
【申请号】CN201520859021
【发明人】郭卫, 呼延辉, 王海文, 许晓彬, 陈亚
【申请人】西安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