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子链支撑件及链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196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滚子链支撑件及链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滚子链的支撑装置,具体地涉及具有用于与滚子链的滚子产生滚动摩擦的凸起部的滚子链支撑件及包括该滚子链支撑件的链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a所示,在现有技术的链传动系统中,通过链轮10的齿与滚子链20的滚子201啮合而进行传动。通常情况下,每次啮合时滚子201的同一部位m与链轮10接触。由于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滚子链20的滚子201的同一部位m与链轮10连续地接触,导致了在该部位m容易产生磨耗(接触划痕)直至滚子201破损。这样,将导致该链传动系统产生大幅度的振动和大量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缓滚子链的滚子的磨耗从而减小链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音的滚子链支撑件及包括该滚子链支撑件的链传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的滚子链支撑件,用于支撑滚子链,所述滚子链支撑件具有用于支撑所述滚子链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具有用于与所述滚子链的滚子进行滚动摩擦的接触面,当所述滚子与所述接触面产生滚动摩擦之后,所述滚子转动预定角度。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与所述支撑面垂直地从该支撑面凸出。

更优选地,所述滚子链支撑件设置有一个凸起部,所述一个凸起部沿着所述滚子链的行进方向延伸,或者所述滚子链支撑件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 述多个凸起部沿所述滚子链的行进方向排列。

更优选地,所述多个凸起部中的每个凸起部沿着所述滚子链的行进方向延伸,或者所述多个凸起部为柱状凸起部。

更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的接触面沿着所述滚子链的行进方向的总长度小于所述滚子的周长,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的接触面沿着所述滚子链的行进方向的总长度大于所述滚子的周长,该总长度为所述滚子的周长的非整数倍。

更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的接触面被粗糙化。

更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与所述滚子链支撑件形成为一体,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滚子链支撑件。

更优选地,所述接触面为平面或中央凸出的弧形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下的链传动系统,其包括滚子链和滚子链支撑件,所述滚子链支撑件具有支撑所述滚子链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具有与所述滚子链的滚子进行滚动摩擦的接触面,当所述滚子与所述接触面产生滚动摩擦之后,所述滚子转动预定角度。

优选地,所述链传动系统中的所述滚子链支撑件为以上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滚子链支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减缓滚子链的滚子的磨耗从而减小链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音的滚子链支撑件及包括该滚子链支撑件的链传动系统。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滚子链与链轮的啮合状态的示意图,图1b是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支撑滚子链的滚子链支撑件的示意图;图1c是示出 了现有技术的滚子链支撑件支撑滚子链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滚子链支撑件的示意图;图2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滚子链支撑件支撑滚子链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滚子链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滚子链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滚子链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滚子链支撑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滚子链支撑件的另一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链轮20滚子链201滚子30滚子链支撑件s支撑面

d滚子链的行进方向2滚子链21滚子3滚子链支撑件

31凸起部32止挡部33加强筋c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b和图1c来说明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支撑滚子链20的滚子链支撑件30。如图1b和图1c所示,该滚子链支撑件30为大致条形形状,在该滚子链支撑件3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滚子链20的支撑面s。当滚子链20与链轮脱离接触之后,在滚子链20的行进过程(行进方向如图中符号d表示)中,将通过滚子链支撑件30的支撑面s支撑该滚子链20,从而防止了滚子链20在行进过程中过分地下垂。

以下参照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2a和图2b所示,与图1b和图1c中的现有技术中的滚子链支撑件30类似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滚子链支撑件3也具有大致条形形状, 该滚子链支撑件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滚子链2的支撑面s,该支撑面s的长度方向与滚子链2的行进方向d大致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撑面s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处,滚子链支撑件3设置有一个凸起部31。该凸起部31与支撑面s垂直地从该支撑面s凸出,并且该凸起部31具有大致条形形状,其沿着滚子链的行进方向d在整个支撑面s上延伸。该凸起部31的顶部具有用于与滚子链2的滚子21进行滚动摩擦的接触面c,当滚子21与接触面c产生滚动摩擦之后,滚子21转动预定角度。这样,保证了滚子链2的滚子21每次与链轮的齿啮合的部位不同,从而延缓了由于滚子链2的滚子21与链轮的齿啮合所导致的磨耗。

由于滚子21与接触面c产生滚动摩擦的过程中,滚子21一直处于转动状态,因此滚子21经过与该接触面c的滚动摩擦而转动预定角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接触面c的沿着滚子链的行进方向d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接触面c的沿着滚子链2的行进方向d的长度大于滚子21的周长(沿着圆筒状滚子的外周面测量的圆筒状滚子的整周的长度,即圆筒状滚子的外周圆的周长)。但是,为了避免滚子21经过与接触面c的滚动摩擦之后仍然产生滚子21的同一部位与链轮的齿进行啮合的情况,使接触面c的沿着滚子链2的行进方向d的长度为滚子21的周长的非整数倍。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滚子链2沿着接触面c的长度方向(滚子链的行进方向d)传输,在接触面c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缘处设置有止挡部32,该止挡部32从接触面c凸出。从而防止了滚子链传输过程中脱离接触面c而掉落。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强滚子链支撑件3的强度,在支撑面s下方设置有间隔排列/交错排列的多个加强筋33。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滚子链支撑件3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滚子链支撑件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滚子链支撑件3在支撑面s上设置有多个(三个)凸起部31,这些凸起部31沿着滚 子链的行进方向d间隔地排列。相邻的两个凸起部31之间的间隔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凸起部31的沿着滚子链的行进方向d的总长度与滚子的周长之间的关系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凸起部31的沿着滚子链的行进方向d的长度与滚子的周长之间的关系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滚子链支撑件3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滚子链支撑件3的不同之处在于,凸起部31的沿着滚子链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部31仅沿着支撑面s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延伸,并且凸起部31的沿着滚子链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于滚子链的滚子的周长。

(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滚子链支撑件3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滚子链支撑件3的不同之处在于,多个(四个)凸起部31均为沿着滚子链的行进方向d等间隔排列的柱状凸起部31。该多个凸起部31的接触面c沿着滚子链的行进方向d的总长度小于滚子的周长。

另外,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与滚子链的行进方向d正交的方向上,凸起部31的截面形状优选地为矩形或者为梯形,并且凸起部31的接触面c(图中的上表面)为平面。实际上,在保证接触面c与滚子之间的滚动摩擦的情况下,为了减小非必要的摩擦阻力,可以将接触面c制成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向滚子凸出的曲面形状(弧形面),以使得凸起部31与接触面c实现点接触。

虽然以上具体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还需要进行如下的说明。

1.本发明的滚子链支撑件3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支撑滚子链的动导轨、定导轨或者滑动垫等。

2.虽然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对设置有多个凸起部3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设置有多个凸起部31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滚子链支撑件3沿着滚 子链的行进方向d设置多排凸起部31。多排凸起部31可以并列设置或者交错设置。实际上,当设置有多个凸起部31的情况下,这些凸起部31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设置方式。

3.为了保成凸起部31的接触面c与滚子链的滚子之间的滚动摩擦,优选地,凸起部31的接触面c进行粗糙化处理。

4.另外,为了保证凸起部31与滚子链支撑件3的结合强度且便于加工,可以使凸起部31与滚子链支撑件3形成为一体;根据需要,也可以单独地制作凸起部31,并将凸起部31可拆卸地安装于滚子链支撑件3。在这种情况下,在凸起部31磨损等情况下,可以方便且低成本地更换凸起部31,而不用更换整个滚子链支撑件3。

5.该滚子链支撑件3或凸起部31的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树脂、塑料、金属等。

6.上面说明了滚子与凸起部31滚动摩擦的情况,但是,这不表示滚子和凸起部31之间不可以有滑动,只要通过滚子链支撑件3之后,滚子不总是在同一部位与链轮的齿接触即可。

7.本发明的滚子链支撑件不限于在滚子链的下方通过其上表面与滚子链接触,滚子链支撑件可以通过其下表面在滚子链的上方与滚子链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减缓滚子链的滚子的磨耗从而减小链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音的滚子链支撑件和包括该滚子链支撑件的链传动系统。

另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只要满足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就落入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