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卸机械用新型耐磨衬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447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卸机械用新型耐磨衬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耐磨衬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卸机械用新型耐磨衬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衬板被广泛的应用在装卸机械系统中,如卸料的大料斗、斗轮的耐磨板、挖掘机的挖斗等。以上的衬板存在许多缺点:表面光滑,不耐磨,既影响使用效果,又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高的装卸机械用新型耐磨衬板结构,尤其适合在装卸机械中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卸机械用新型耐磨衬板结构,包括承重钢板和铸石板,两者之间通过粘结层连接,且铸石板通过l形钢架固定,两个l形钢架的侧面分别在对应的位置设有卡接头和卡接口,所述铸石板上凹凸不平,且穿过铸石板、粘结层、承重钢板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穿透承重钢板。

进一步,所述l形钢架的一端嵌入粘结层,且紧贴着承重钢板,另一端与承重钢板垂直,两个l形钢架关于承重钢板对称,铸石板通过l形钢架的另一端夹持固定。

进一步,所述铸石板表面设有条形凸棱,且条形凸棱之间相互平行。

进一步,所述铸石板表面阵列设有椭圆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直径向承重钢板方向逐渐变小。

进一步,所述承重钢板经过淬火工艺加工。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降低物料的冲击性,提高了衬板的耐磨性和可靠性;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高、降低安全隐患等优点;且所述承重钢板经过淬火工艺加工,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回火工艺,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承重钢板2、铸石板3、粘结层

4、l形钢架5、卡接头6、卡接口

7、圆形凹槽8、通孔9、条形凸棱

10、椭圆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给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装卸机械用新型耐磨衬板结构,包括承重钢板1和铸石板2,两者之间通过粘结层3连接,且铸石板2通过l形钢架4固定,两个l形钢架4的侧面分别在对应的位置设有卡接头5和卡接口6,所述铸石板2上凹凸不平,且穿过铸石板2、粘结层3、承重钢板1设有圆形凹槽7,圆形凹槽7底部设有通孔8,所述通孔8穿透承重钢板1。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l形钢架4的一端嵌入粘结层3,且紧贴着承重钢板1,另一端与承重钢板1垂直,两个l形钢架4关于承重钢板1对称,铸石板2通过l形钢架4的另一端夹持固定。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铸石板2表面设有条形凸棱9,且条形凸棱9之间相互平行。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铸石板2表面阵列设有椭圆形凹槽10。

实施例5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通孔8的直径向承重钢板1方向逐渐变小。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将衬板安装在装卸机械的料斗中,相邻的衬板通过卡接头5和卡接口6卡接固定,铸石板2起到耐磨的作用,减小承重钢板1的磨损度,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发明的5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卸机械用新型耐磨衬板结构,包括承重钢板和铸石板,两者之间通过粘结层连接,且铸石板通过L形钢架固定,两个L形钢架的侧面分别在对应的位置设有卡接头和卡接口,所述铸石板上凹凸不平,且穿过铸石板、粘结层、承重钢板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穿透承重钢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高,经过淬火工艺加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李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多乐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6.27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