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整式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134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整式阀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管路和仪表之间的连接一般通过简单的丝扣阀门连接。紧固时,阀门两端分别缠绕生料带后转动螺接到管路和仪表上,由生料带密封连接部。在安装时,生料带容易因摩擦而受到破损,产生泄漏。经常需要反复拆卸、重新缠绕安装,经过多少操作后完成装配,装配复杂繁琐。安装完成后,又常常出现难以兼顾阀门操作手柄和仪表表面方向的问题。为了方便一边观看仪表表面,一边操作阀门手柄,需要调整阀门的操作手柄方向。当仪表安装空间有限时,仪表紧固时难以旋转,若直接转到阀门,生料带破损而泄漏,调整难度很大;若拆下仪表或阀门,重新包扎生料带,重新安装,费工费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调整式阀门,连接件用于连接管路和/或仪表,通过外凸球面和内凹球面形成密封,使阀门与管路和/或仪表形成密封连接,方便转动管路、仪表或阀门时仍能持续保持良好密封,使阀门上的操作手柄适应仪表表面,方便边观看仪表边操作手柄,避免生料带密封不能转动的问题出现。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便于调整式阀门,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端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和与连接件配合的连接密封件,所述连接密封件拆卸式连接在所述阀体上,所述连接件的密封端具有外凸球面,所述连接密封件的密封端具有内凹球面,所述外凸球面和内凹球面形成密封。

连接件用于连接管路和/或仪表,通过外凸球面和内凹球面形成密封,使阀门与管路和/或仪表形成密封连接,方便转动管路、仪表或阀门时仍能持续保持良好密封,使阀门上的操作手柄适应仪表表面,方便边观看仪表边操作手柄。

转动进行调整时,外凸球面和内凹球面的接触面始终抱合在一起,并不会对密封性产生影响,也不会破坏外凸球面和内凹球面的接触面,避免密封破坏进行更换,无需拆卸更换,调整阀体上的操作手柄和仪表表面的对应关系及其方便。而且,外凸球面和内凹球面形成的密封寿命长,减少更换频率,省时省力又省料。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阀体两端分别设置连接结构。

通常来说管路相对固定,转动的对象为阀体和/或仪表。

当阀体一端设置连接结构,另一端通过传统生料带密封,也是可行的。对于一端设置连接结构的方案来说,仅管路或仪表与连接结构连接,此时,若要操作手柄与仪表表面相适应,或者使仪表适合于狭小安装位置,则转动阀体,仪表随阀体同步转动,阀体和仪表之间尽量防止产生相对转动,避免破坏生料带的密封性。

对于阀体两端都设置连接结构的方案来说,则调整的方式和范围较一端设置连接结构的广泛,能够转动阀体和/或仪表,当仪表设置位置局限了仪表的位置改变,通过转动阀体又难以满足调整要求,则阀体还能两端对调位置而设置,调整、拆装及其方便,同时密封性又能方便地一次性装配就能够形成,避免生料带在装配时破损反复缠绕装配,达到省时省力省料的目的。

所述连接密封件为连接密封环,所述内凹球面形成在所述连接密封环内表面的端部。装配时,外凸球面插入内凹球面形成密封,在使用状态下,若外凸球面和内凹球面两端受到相对的作用力时,使外凸球面和内凹球面相互挤压,产生更好的密封性,同时连接密封环的主体部分又具指向中心的回收力,作用于外凸球面的抱紧力更大,使得密封性和密封可靠性更好。

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柱,所述外凸球面位于连接柱的外端。连接柱设置的目的:为了方便形成外凸球面,又能够使外凸球面深入到阀体的密封部位。

所述外凸球面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柱的直径。对于外凸球面的直径小于等于连接柱的直径时,也是适用的。但是,外凸球面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柱的直径的方案更好,连接密封环主体部分指向中心的回收力能够完全作用于外凸球面,提高抱紧效果,使密封性更好。

所述连接密封环外表面具有连接部,用于连接在所述阀体上,所述密封环和所述阀体之间设置一阀体密封环。该方案为可选方案:连接密封环之间通过其自身表面的连接部装配到阀体上,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简化,并通过阀体密封环的设置,使连接密封环与阀体之间形成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为连接螺纹或者为连接卡扣。

连接密封环装配到阀体上另外一种方案,为较优方案,所述连接密封环套置于一丝堵上,所述丝堵装配在阀体,所述丝堵和阀体之间设置一密封环。

所述连接件的主体部位为六角螺母,所述螺母内腔中设置一密封垫,所述连接柱22与所述主体部位为一体结构。连接件用于连接在仪表和管路上,通常采用生料带形成密封,连接件和仪表/管路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因此采用传统的生料带密封有利于降低结构方面的成本。

所述密封垫、六角螺母部位、连接柱和外凸球面体上都设有同轴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密封环上的内腔同轴。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1、连接件用于连接管路和/或仪表,通过外凸球面和内凹球面形成密封,使阀门与管路和/或仪表形成密封连接,方便转动时仍能持续保持良好密封,方便使阀门上的操作手柄适应仪表表面。2、阀体两端分别设置连接结构,也可以仅一端设置连接结构。3、内凹球面形成在所述连接密封环内表面的端部和/或外凸球面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柱22的直径,能够使连接密封环主体部分指向中心的回收力能够完全作用于外凸球面,提高抱紧效果,使密封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便于调整式阀门,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设置在阀体1端部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2和与;连接件2配合的连接密封件3。所述连接密封件3拆卸式连接在所述阀体1上,所述连接件2的密封端具有外凸球面21,所述连接密封件3的密封端具有内凹球面31,所述外凸球面21和内凹球面31形成球面密封。

连接件22用于连接管路和/或仪表(连接结构为一组(该方案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参考图1)时,用于连接管路或仪表,为两组(如图1所示)时,分别连接管路和仪表),通过外凸球面21和内凹球面31形成球面密封,使阀门与管路和/或仪表形成密封连接,方便转动管路、仪表或阀门时仍能持续保持良好密封,使阀门上的操作手柄11适应仪表表面,方便边观看仪表边操作手柄。

转动进行调整时,外凸球面21和内凹球面31的接触面始终抱合在一起,并不会对密封性产生影响,也不会破坏外凸球面21和内凹球面31的接触面,避免密封破坏进行更换,无需拆卸更换,调整阀体1上的操作手柄和仪表表面的对应关系及其方便。而且,外凸球面21和内凹球面31形成的密封寿命长,减少更换频率,省时省力又省料。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方案为:所述阀体1两端分别设置连接结构的方案。通常来说管路相对固定,转动的对象为阀体1和/或仪表。

当阀体1一端设置连接结构,另一端通过传统生料带密封,也是可行的。对于一端设置连接结构的方案来说,仅管路或仪表与连接结构连接,此时,若要操作手柄与仪表表面相适应,或者使仪表适合于狭小安装位置,则转动阀体1,仪表随阀体1同步转动,阀体1和仪表之间尽量防止产生相对转动,避免破坏生料带的密封性。

对于阀体1两端都设置连接结构的方案来说,则调整的方式和范围较一端设置连接结构的广泛,能够转动阀体1和/或仪表,当仪表设置位置局限了仪表的位置改变,通过转动阀体1又难以满足调整要求,则阀体1还能两端对调位置而设置,调整、拆装及其方便,同时密封性又能方便地一次性装配就能够形成,避免生料带在装配时破损反复缠绕装配,达到省时省力省料的目的。

所述连接密封件3为连接密封环,所述内凹球面31形成在所述连接密封环内表面的端部。装配时,外凸球面21插入内凹球面31形成密封,在使用状态下,若外凸球面21和内凹球面31两端受到相对的作用力时,使外凸球面21和内凹球面31相互挤压,产生更好的密封性,同时连接密封环的主体部分又具指向中心的回收力,作用于外凸球面21的抱紧力更大,使得密封性和密封可靠性更好。

所述连接件2上设有连接柱22,所述外凸球面21位于连接柱22的外端。连接柱22设置的目的:为了方便形成外凸球面21,又能够使外凸球面21深入到阀体1的密封部位。

所述外凸球面21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柱22的直径。对于外凸球面21的直径小于等于连接柱22的直径时,也是适用的。但是,外凸球面21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柱22的直径的方案更好,连接密封环主体部分指向中心的回收力能够完全作用于外凸球面21,提高抱紧效果,使密封性更好。

所述连接密封环3外表面具有连接部,用于连接在所述阀体1上,所述密封环和所述阀体1之间设置一阀体密封环。该方案为可选方案:连接密封环之间通过其自身表面的连接部装配到阀体1上,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简化,并通过阀体1密封环的设置,使连接密封环与阀体1之间形成密封。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所述连接部为连接螺纹或者为连接卡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密封环3套置于一丝堵4上,所述丝堵4装配在阀体1,所述丝堵和阀体1之间设置一密封环5。

所述连接件2的主体部位为六角螺母,所述螺母内腔中设置一密封垫6,所述连接柱22与所述连接件的主体部位为一体结构。连接件2用于连接在仪表和管路上,通常采用生料带形成密封,连接件2和仪表/管路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因此采用传统的生料带密封有利于降低结构方面的成本。

未了使阀门与管路和仪表具有连通腔,所述密封垫、六角螺母部位、连接柱22和外凸球面21体上都设有同轴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密封环上的内腔同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