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2926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连接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液体管道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油品(如柴油、煤油、汽油、液压油及润滑油等)长距离输送过程中,都会遇到管道连接的问题,现有管道之间的连接采用螺纹或钎焊连接,以及记忆管道连接;螺纹连接涉及的管道壁较厚,且容易出现松动现象;而钎焊连接虽然具有高强度与低成本的特点,但在工程现场施工也要求被连接管道有一定的壁厚;记忆管道连接方式的管道耐压能力并不高,同时连接强度对记忆管接头内径与被连接管子外径之间的装配间隙十分过敏,实际工程中由于加工精度所限,装配间隙尺寸的波动是必然存在的,这样导致安装管系统各连接处的耐压能力高低不均,则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近年来沟槽连接成为人们广泛采用的管道连接方式之一,但当管道输送的介质渗透力较强时,如柴油,传统的沟槽式卡箍连接管道的可靠性就很低了,容易其密封效果差,容易出现渗漏、脱管等现象、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接密封性能好、可以输送渗透力将强的介质,同时施工较为方便,连接更为可靠的管道连接方法,而且还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连接方法,所述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将被连接管道的接头采用液压滚槽机挤压出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半径小于被连接管道的半径;

b.然后在紧挨着连接部远离接头的一侧采用液压滚槽机挤压出一沟槽;

c.将被连接管道的连接部端对接,接口处打磨至平整;

d.在接口处,使用密封条进行预固定;

e.接着采用卡箍胶圈置于被连接管道的外侧,并与预先滚制的沟槽相吻合;

f.再在卡箍胶圈的外部扣上卡箍;

g.最后用螺栓紧固即可。

所述连接部的半径与所述密封条的厚度之和等于被连接管道的半径。

所述沟槽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步骤e中,所述卡箍胶圈首先反面套在被连接管道上,待对接、采用所述密封条进行预固定后,再进行折翻,将卡箍胶圈翻入所述沟槽内。

所述步骤g中,所述螺栓在紧固过程中,要平衡紧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连接密封性能好、可以输送渗透力将强的介质,同时施工较为方便,连接更为可靠的管道连接方法,而且还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管道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卡箍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卡箍结构示意图。

其中:1、被连接管道 2、连接部 3、沟槽 4、密封条 5、卡箍胶圈 6、卡箍 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管道连接方法,所述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被连接管道1的接头采用液压滚槽机挤压出一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的半径小于被连接管道1的半径;采用液压滚槽机将被连接管道1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厚度进行滚压,滚压出连接部2,滚压口如果有毛刺,应用砂轮机打磨光滑;

然后在紧挨着连接部2远离接头的一侧采用液压滚槽机挤压出一沟槽3,所述沟槽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沟槽3的数量与卡箍胶圈5的结构相适应,若卡箍胶圈5采用一层束合,将沟槽3的数量设置为一个,若卡箍胶圈5采用二层束合,将沟槽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同样,沟槽表面如果有毛刺,应用砂轮机打磨光滑;

将被连接管道1的连接部2端对接,接口处采用砂轮机打磨,使得两个被连接管道1接口平整,以便于可靠连接;

在接口处,使用密封条4进行预固定,为了更好的密封,可以将密封条4的宽度设置为与两个连接部2之间的长度一致;且将所述连接部2的半径与所述密封条4的厚度之和等于被连接管道1的半径,使得两个被连接管道2的接口处连接牢固,且美观;此外,所述密封条4在接口密封时,可以先涂上一层粘合剂,便于密封;所述密封条4为橡胶材质,且耐腐蚀;

接着采用卡箍胶圈5置于被连接管道1的外侧,并与预先滚制的沟槽3相吻合;所述卡箍胶圈5首先反面套在被连接管道1上,待对接、采用所述密封条4进行预固定后,再进行折翻,将卡箍胶圈5翻入所述沟槽3内,可靠束合。

再在卡箍胶圈5的外部扣上卡箍6,为了后期拆卸、维护方便,所述卡箍6为两个对称的半圆环结构,在扣卡箍6时,先将一半扣在卡箍胶圈5上,然后扣合另外一半,接着在卡箍6的两边用螺栓7紧固,所述螺栓7在紧固过程中,要平衡紧固,即先将两个螺栓7固定在卡箍6上,先拧其中一个螺栓7一圈,再另外一个螺栓一圈,如此循环,以达到可靠连接。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密封条和卡箍胶圈的双密封结构,以及卡箍的固定结构,使得管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并且随管内液体压力的增高,其密封性也相应增强;同时施工较为方便,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