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拆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275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螺栓,尤其涉及一种防拆螺栓。



背景技术:

螺栓是利用物体的斜面圆形旋转和摩擦力的物理学和数学原理,循序渐进地紧固器物机件的工具。传统的防拆螺栓存在以下缺点:1、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可将螺栓沉入螺孔内的防拆螺栓,用于避免螺栓在固定安装后被拆除,虽然起到了防拆的效果,但是工作人员需要将螺栓拆除时就很费力,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将连接件进行破坏,这样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无形中带来更多麻烦;2、传统的防拆螺栓安装起来也很麻烦,需要利用到的工具也较多,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拆螺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拆螺栓,包括螺母、螺栓及基座,基座内部设有螺栓,螺栓顶部与螺母连接,螺母内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底部设有触点A,触点A正下方位置设有触点B,触点B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触点B通过固定架固定在螺母内壁上,螺母底部设有电磁铁,基座顶部设有铁环。

所述的触点B与接触传感器连接,接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与接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与电磁铁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与储电器通过导线连接,储电器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且太阳能电池板位于螺母顶部,储电器与变压器通过导线连接,变压器与充电接口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电磁铁为圆环形,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圆盘形。

所述的触点B的数量为四个且相邻的两个触点的角度为9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螺栓通过扳手拧入基座内部,触点B底部与基座接触,使触点B向上运动,当螺栓锁紧时,触点B与触点A相接触,触点A将接触信号传输给接触传感器,接触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铁开始工作,使电磁铁产生强磁,电磁铁对基座上的铁环进行吸附,通过此装置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通过电磁铁对铁环的吸附,及时利用扳手对螺栓进行松扣,也会出现拧不动的状态,从而达到放到的目的,与传统的方法比更为先进;2、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到储电器内部,使此装置更加有续航能力,不会出现没有电的情况;3、当没有阳光时可以通过充电接口对其进行电力输入;4、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螺栓卸下是,通过遥控器发出控制信号将其进行解锁,工作人员就可将螺栓卸下,给工作人员带来方便,此装置应用在价值比较昂贵的机器或重要的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图,一种防拆螺栓,包括螺母6、螺栓15及基座14,基座14内部设有螺栓15,螺栓15顶部与螺母6连接,螺母6内部设有固定板9,固定板9底部设有触点A10,触点A10正下方位置设有触点B17,触点B17上设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顶部与弹簧11一端连接,弹簧11另一端与固定板9连接,触点B17通过固定架16固定在螺母6内壁上,螺母6底部设有电磁铁18,基座14顶部设有铁环13。

所述的触点B17与接触传感器1连接,接触传感器1与控制器4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4与接收器3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4与电磁铁18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4与储电器5通过导线连接,储电器5与太阳能电池板2连接且太阳能电池板2位于螺母6顶部,储电器5与变压器7通过导线连接,变压器7与充电接口8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电磁铁18为圆环形,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2为圆盘形。

所述的触点B17的数量为四个且相邻的两个触点B17的角度为90度。

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螺栓15通过扳手拧入基座14内部,触点B17底部与基座14接触,使触点B7向上运动,当螺栓15锁紧时,触点B17与触点A10相接触,触点A10将接触信号传输给接触传感器1,接触传感器1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电磁铁18开始工作,使电磁铁18产生强磁,电磁铁18对基座上的铁环13进行吸附,通过此装置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通过电磁铁18对铁环13的吸附,及时利用扳手对螺栓15进行松扣,也会出现拧不动的状态,从而达到放到的目的,与传统的方法比更为先进;2、利用太阳能电池板2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到储电器5内部,使此装置更加有续航能力,不会出现没有电的情况;3、当没有阳光时可以通过充电接口8对其进行电力输入;4、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螺栓15卸下是,通过遥控器发出控制信号将其进行解锁,工作人员就可将螺栓15卸下,给工作人员带来方便,此装置应用在价值比较昂贵的机器或重要的设备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