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53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柱和一扭力模块,该扭力模块包含至少一本体,该本体设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设有一围包部,该围包部具有外周缘及内周缘,该内周缘以内去除材料形成一包轴区,该轴柱枢设于该包轴区内,且轴柱的表面受该内周缘的紧密围靠,该轴柱与该内周缘之间去除材料形成至少一未贴靠区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未贴靠区段是在该内周缘与该轴柱表面之间具有局部间隙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未贴靠区段是在轴柱表面的局部所形成的切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未贴靠区段是在该内周缘的局部形成一去除材料的空缺区。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围包部具有去除局部材料形成的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围包部由一前段、一中段及一后段所构成,且该开口设于该前段、中段或后段。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围包部形成有单一弯臂。

8.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围包部形成有双弯臂。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具有去除材料而形成的外周缘。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具有去除材料而形成的外周缘。

11.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周缘的局部设有朝向轴柱表面方向凸出的指部。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周缘的局部设有朝向轴柱表面方向凸出的指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围包部的未贴靠区段邻近于该指部的旁侧。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围包部的未贴靠区段邻近于该指部的旁侧。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柱轴中心至轴柱未贴靠区段的距离小于该轴柱轴中心至指部的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柱轴中心至轴柱未贴靠区段的距离小于该轴柱轴中心至指部的距离。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柱轴中心至轴柱未贴靠区段的距离小于该轴柱轴中心至指部的距离。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柱轴中心至轴柱未贴靠区段的距离不小于该轴柱轴中心至指部的距离。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柱轴中心至轴柱未贴靠区段的距离不小于该轴柱轴中心至指部的距离。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柱轴中心至轴柱未贴靠区段的距离不小于该轴柱轴中心至指部的距离。

21.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呈片状,且该扭力模块由多数本体相互层叠组成。

22.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呈片状,且该扭力模块由多数本体相互层叠组成。

23.如权利要求11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呈片状,且该扭力模块由多数本体相互层叠组成。

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呈片状,且该扭力模块由多数本体相互层叠组成。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呈片状,且该扭力模块由多数本体相互层叠组成。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呈片状,且该扭力模块由多数本体相互层叠组成。

2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扭力模块包含有一组合框体,该组合框体设有一基板,该基板的两侧设有两个相对应的侧板,所述本体层叠排置于该两个侧板之间,该两个侧板上对称地各设有一对应该包轴区的通孔,该轴柱枢跨过两个该通孔之间,该组合框体的基板上设有一接合部,该轴柱延伸至该组合框体以外的两端,其一端设有一接合端。

28.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扭力模块包含有一组合框体,该组合框体设有一基板,该基板的两侧设有两个相对应的侧板,所述本体层叠排置于该两个侧板之间,该两个侧板上对称地各设有一对应该包轴区的通孔,该轴柱枢跨过两个该通孔之间,该组合框体的基板上设有一接合部,该轴柱延伸至该组合框体以外的两端,其一端设有一接合端。

29.如权利要求9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扭力模块包含有一组合框体,该组合框体设有一基板,该基板的两侧设有两个相对应的侧板,所述本体层叠排置于该两个侧板之间,该两个侧板上对称地各设有一对应该包轴区的通孔,该轴柱枢跨过两个该通孔之间,该组合框体的基板上设有一接合部,该轴柱延伸至该组合框体以外的两端,其一端设有一接合端。

30.如权利要求11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扭力模块包含有一组合框体,该组合框体设有一基板,该基板的两侧设有两个相对应的侧板,所述本体层叠排置于该两个侧板之间,该两个侧板上对称地各设有一对应该包轴区的通孔,该轴柱枢跨过两个该通孔之间,该组合框体的基板上设有一接合部,该轴柱延伸至该组合框体以外的两端,其一端设有一接合端。

31.如权利要求21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扭力模块包含有一组合框体,该组合框体设有一基板,该基板的两侧设有两个相对应的侧板,所述本体层叠排置于该两个侧板之间,该两个侧板上对称地各设有一对应该包轴区的通孔,该轴柱枢跨过两个该通孔之间,该组合框体的基板上设有一接合部,该轴柱延伸至该组合框体以外的两端,其一端设有一接合端。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第二端设有一组接部,该两个侧板之间设有一组接串件,所述组接部受该组接串件的串结定位。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第二端设有一组接部,该两个侧板之间设有一组接串件,所述组接部受该组接串件的串结定位。

34.如权利要求29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第二端设有一组接部,该两个侧板之间设有一组接串件,所述组接部受该组接串件的串结定位。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板上设有一可供该组接串件穿串固定的穿孔,该组接串件设为一跨设在该两个侧板的穿孔间的杆,该组接部为一可供该杆穿串固定的孔形定位部。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孔形定位部的边缘设有一展缩缺口。

37.一种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扭力模块和一轴柱,该扭力模块包含至少一本体,该本体设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设有一围包部,该围包部具有内周缘及外周缘,该内周缘以内去除材料形成一包轴区,该轴柱枢设于该包轴区内,且轴柱的表面受该内周缘的紧密围靠,该内周缘的局部,设有朝向轴柱表面方向凸出的指部。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围包部具有去除局部材料形成的开口。

39.一种具有多扭力段的枢钮摩擦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柱和一扭力模块,该扭力模块包含至少一本体,该本体设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设有一围包部,该围包部具有外周缘及内周缘,该内周缘以内去除材料形成一包轴区,该轴柱枢设于该包轴区内,且轴柱的表面受该内周缘的紧密围靠,该围包部具有去除局部材料所形成的开口。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