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外球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040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外球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强度外球头。



背景技术:

汽车在正常行驶中,左转弯、右转弯,直线行驶是汽车最常见的三种基本运动动作,为保证汽车平稳行驶,汽车转向轮之间有一套机构来完成汽车行驶轨迹,这套完成汽车灵活改变行驶方向的机构称为汽车的转向系统,外球头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的汽车配件,汽车的转向系统对汽车行驶时的安全性影响尤为重要,外球头在正常工作时需要承受车轮来自颠簸路面反馈的冲击力,及转向系统传动时的作用力,外球头的强度不够,会导致转向系统出现问题,会对汽车行驶时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寿命、高强度的外球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外球头,包括球头和球杆,其特征是:所述球头和球杆之间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一端与球头相连接,连接块另一端与球杆相连接,连接块上设有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分别位于连接块两侧,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均与球杆相连接,连接块和第一支撑体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一支撑体相连接的加强块,连接块和加强块的连接端上设有与加强块相连接的第一加强体,第一加强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截面均为圆弧形,第一连接部与连接块相连接,第二连接部和加强块相连接,连接块和第二支撑体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二支撑体相连接的第二加强体,第二加强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部、第二支撑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第二支撑部和第四连接部的截面均为圆弧形,第三连接部与连接块相连接,第四连接部与第二支撑体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可以减少球杆和球头连接端的厚度,防止因其他装置安装在球头上时与球杆相抵触而影响使用,同时又能增加球杆与球头的连接面积,增加球杆和球头的连接强度,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可以增加连接块的强度,同时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均与球杆相连接,球杆受力时部分力可通过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传导至连接块上,减少了球杆和连接块连接处受到的力,从而增强了球杆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强度,因为第一支撑体和连接块之间具有力的传导,为了增加第一支撑体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块和第一支撑体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一支撑体相连接的加强块,加强块可以增加第一支撑体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加其连接强度,连接块和加强块的连接端上设有与加强块相连接的第一加强体,第一加强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连接块相连接,第二连接部和加强块相连接,第一连接部可以对连接块起到加强作用,第二连接部可以对加强块起到加强作用,当第一支撑体受力,第一支撑体受到的部分力传导至加强块上,加强块上部分力通过第一连接部传导至第一支撑部继而传导至第二连接部,再通过第二连接部传导至连接块上,第一支撑部可以对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起到支撑作用,第一连接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为圆弧状,圆弧状具有更好的抗压作用,从而增加了连接块与加强块之间的连接强度,也增大了第一支撑体和连接块之间的受力面,能够防止因应力集中而造成连接块损坏,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和第二支撑体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二支撑体相连接的第二加强体,第二加强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部、第二支撑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第二支撑部和第四连接部的截面均为圆弧形,第三连接部与连接块相连接,第四连接部与第二支撑体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增加连接块和第二支撑体的连接强度,连接块和第二支撑体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二支撑体相连接的第二加强体,第二加强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部、第二支撑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连接块相连接,第四连接部与第二支撑体相连接,第三连接部可以对连接块起到加强作用,第四连接部可以对第二支撑体起到加强作用,当第二支撑体受力,第二支撑体受到的部分力传导至第三连接部上,通过第三连接部传导至第二支撑部继而传导至第二连接部,再通过第二连接部传导至连接块上,第二支撑部可以对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起到支撑作用,第三连接部、第二支撑部和第四连接部的截面均为圆弧形,圆弧状具有更好的抗压作用,从而增加了连接块与第二支撑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也增大了第二支撑体和连接块之间的受力面,能够防止因应力集中而造成连接块损坏,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和球头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球头相连接的第三加强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加强体增加了连接块与球头之间的连接面积,可分散连接块与球头连接处的表面应力,防止其损坏,从而增加其连接强度,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头包括圆柱形主体和置于圆柱形主体外壁的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均能增加圆柱形主体的强度,同时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相连接,连接处的球头外径最大且与连接块相连接,能进一步增加球头与连接块连接处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头内设有通孔,通孔包括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依次连通且位于同一轴心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便于与球头销等部件连接配合,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依次连通且位于同一轴心线上,可以提高其连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外球头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外球头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外球头实施例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外球头实施例图1的B-B向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球头,2-球杆,3-连接块,4-第一支撑体,5-第二支撑体,6-加强块,10-第一加强体,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支撑部,13-第二连接部,20-第二加强体,21-第三连接部,22-第二支撑部,23-第四连接部,24-第三加强体,25-圆柱形主体,26-第一加强部,27-第二加强部,30-通孔,31-第一孔,32-第二孔,33-第三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外球头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强度外球头1,包括球头1和球杆2,所述球头1和球杆2之间设有连接块3,连接块3一端与球头1相连接,连接块3另一端与球杆2相连接,连接块3上设有第一支撑体4和第二支撑体5,第一支撑体4和第二支撑体5分别位于连接块3两侧,第一支撑体4和第二支撑体5均与球杆2相连接,连接块3和第一支撑体4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一支撑体4相连接的加强块6,连接块3和加强块6的连接端上设有与加强块6相连接的第一加强体10,第一加强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第一支撑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1、第一支撑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截面均为圆弧形,第一连接部11与连接块3相连接,第二连接部13和加强块6相连接,连接块3和第二支撑体5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二支撑体5相连接的第二加强体20,第二加强体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部21、第二支撑部22和第四连接部23,第三连接部21、第二支撑部22和第四连接部23的截面均为圆弧形,第三连接部21与连接块3相连接,第四连接部23与第二支撑体5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3可以减少球杆2和球头1连接端的厚度,防止因其他装置安装在球头1上时与球杆2相抵触而影响使用,同时又能增加球杆2与球头1的连接面积,增加球杆2和球头1的连接强度,第一支撑体4和第二支撑体5可以增加连接块3的强度,同时第一支撑体4和第二支撑体5均与球杆2相连接,球杆2受力时部分力可通过第一支撑体4和第二支撑体5传导至连接块3上,减少了球杆2和连接块3连接处受到的力,从而增强了球杆2和连接块3之间的连接强度,因为第一支撑体4和连接块3之间具有力的传导,为了增加第一支撑体4和连接块3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块3和第一支撑体4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一支撑体4相连接的加强块6,加强块6可以增加第一支撑体4和连接块3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加其连接强度,连接块3和加强块6的连接端上设有与加强块6相连接的第一加强体10,第一加强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第一支撑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1与连接块3相连接,第二连接部13和加强块6相连接,第一连接部11可以对连接块3起到加强作用,第二连接部13可以对加强块6起到加强作用,当第一支撑体4受力,第一支撑体4受到的部分力传导至加强块6上,加强块6上部分力通过第一连接部11传导至第一支撑部12继而传导至第二连接部13,再通过第二连接部13传导至连接块3上,第一支撑部12可以对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3起到支撑作用,第一连接部11、第一支撑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均为圆弧状,圆弧状具有更好的抗压作用,从而增加了连接块3与加强块6之间的连接强度,也增大了第一支撑体4和连接块3之间的受力面,能够防止因应力集中而造成连接块3损坏,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3和第二支撑体5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二支撑体5相连接的第二加强体20,第二加强体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部21、第二支撑部22和第四连接部23,第三连接部21、第二支撑部22和第四连接部23的截面均为圆弧形,第三连接部21与连接块3相连接,第四连接部23与第二支撑体5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增加连接块3和第二支撑体5的连接强度,连接块3和第二支撑体5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二支撑体5相连接的第二加强体20,第二加强体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部21、第二支撑部22和第四连接部23,第三连接部21与连接块3相连接,第四连接部23与第二支撑体5相连接,第三连接部21可以对连接块3起到加强作用,第四连接部23可以对第二支撑体5起到加强作用,当第二支撑体5受力,第二支撑体5受到的部分力传导至第三连接部21上,通过第三连接部21传导至第二支撑部22继而传导至第二连接部13,再通过第二连接部13传导至连接块3上,第二支撑部22可以对第三连接部21和第四连接部23起到支撑作用,第三连接部21、第二支撑部22和第四连接部23的截面均为圆弧形,圆弧状具有更好的抗压作用,从而增加了连接块3与第二支撑体5之间的连接强度,也增大了第二支撑体5和连接块3之间的受力面,能够防止因应力集中而造成连接块3损坏,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3和球头1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球头1相连接的第三加强体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加强体24增加了连接块3与球头1之间的连接面积,可分散连接块3与球头1连接处的表面应力,防止其损坏,从而增加其连接强度,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头1包括圆柱形主体25和置于圆柱形主体25外壁的第一加强部26和第二加强部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部26和第二加强部27均能增加圆柱形主体25的强度,同时第一加强部26和第二加强部27相连接,连接处的球头1外径最大且与连接块3相连接,能进一步增加球头1与连接块3连接处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头1内设有通孔30,通孔30包括第一孔31、第二孔32和第三孔33,第一孔31、第二孔32和第三孔33依次连通且位于同一轴心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孔31、第二孔32和第三孔33便于与球头销等部件连接配合,第一孔31、第二孔32和第三孔33依次连通且位于同一轴心线上,可以提高其连接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