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的电信号触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801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龙头的电信号触发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电信号触发功能的水龙头,特别是一种龙头的电信号触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净水设备、饮水设备等与供水有关的电器设备中,一般连接有带电信号触发功能的水龙头,在旋转水龙头的旋钮时,触发到水龙头内部的干簧管或微动开关等电子元件后,电器设备中的总控制板即可获得干簧管或微动开关反馈的信号,继而给用于控制水龙头水路通断的电控阀发送工作命令,和/或给其它一些指示装置(如指示灯)发送工作命令。但是,上述结构中,由于干簧管或微动开关的价格昂贵,体积较大,而且,由于这些电子元件需要相对精密的对位结构,容易造成生产一致性的难以控制。

另外,上述水龙头带有指示灯时,其指示灯的灯光一般从与水龙头主体离旋钮较远的位置发出(例如:灯光从水龙头主体的下部发出,而旋钮则安装在水龙头主体的上部),使得用户在操作旋钮时不容易察觉指示灯灯光的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成本低的电信号触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龙头的电信号触发结构,包括龙头主体,龙头主体上分别设有水路构件和电路构件,电路构件包括电路板、旋钮组件和电信号触发器,龙头主体顶面设有凹腔,电路板固定设置在凹腔内,旋钮组件转动设置在凹腔上,电信号触发器设置在电路板与旋钮组件之间,其特征是,所述电信号触发器包括切换弹片和电极,电极为两个以上、并绕旋钮组件的旋转轴心分布设置在电路板上,各电极之间处于开路,切换弹片设置在灯板底部、并由导电体制成,切换弹片对应电极设有触头。当处于开路的电极分别与相应的触头接触时,切换弹片可以将处于开路的电极导通,同时,电路板发出相应的电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切换弹片包括安装面、弹力臂和所述触头,安装面与旋钮组件底部固定连接,弹力臂相对安装面倾斜设置,弹力臂的数量与所述电极数量一致,弹力臂两端分别与安装面和触头连接。切换弹片跟随灯板转动,弹力臂使得触头与电路板有一定的压紧力,而当触头旋转至电极上时,由于压紧力的作用,使得触头与电极有良好的导电接触。

所述切换弹片的安装面上设有垂直于安装面的定位插片,定位插片与旋钮组件插接。

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和透光的灯板,灯板设置在电路板上方、并凹腔转动配合,旋钮固定连接在灯板上,灯板至少一部分露出于龙头主体及旋钮外,电路板朝向灯板的表面上设有指示灯;切换弹片设置在灯板底部。

所述凹腔中心设有旋钮安装孔,旋钮底部设有连接位,连接位分别与灯板固定连接和与旋钮安装孔转动连接。

所述灯板外壁与凹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防止龙头主体外的水经灯板安装处进入到凹腔内,对电路板造成影响。

所述龙头主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为倾斜面和水平面,所述凹腔呈圆环形、并设置在倾斜面的一侧,凹腔的中心轴线垂直倾斜面,倾斜面的另一侧设有水管安装孔,水管安装孔的中心轴线垂直水平面。即旋钮的工作面倾斜、并与水路构件的安装位置形成一定的角度,更便于用户操作。

所述凹腔的中心轴线与水管安装孔的中心轴线呈10至45度夹角。

所述水路构件包括出水管、接驳管件和进水管,接驳管件设置在水管安装孔内,出水管下端与接驳管件转动配合,进水管上端与接驳管件固定连接。

所述龙头主体底部内设有底座,进水管下段设有外螺纹、并伸出底座底部外,底座下方还依次设有支撑座和紧固螺母,支撑座套设在进水管外,紧固螺母与进水管的外螺纹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龙头的电信号触发结构的电信号触发器不再采用干簧管或微动开关等电子元件来产生电信号,而是改用开路电极和导电的切换弹片的结合来实现电信号的产生,电极是裸露在电路板表面的铜片,切换弹片连接在灯板底部、并跟随灯板转动,切换弹片为导电铜片,当切换弹片与各个电极同时接触时,可以将处于开路的电极接通,从而产生电信号,这种弹片的结构,可以将动作行程加大,并且只需要简单的金属件即可实现导电与断开,同时,弹片的安装固定相对容易,不需要特别的对位;

(2)此款龙头的电信号触发结构的灯板与旋钮固定、并且位于旋钮旁,其安装方便,便于用户从灯板的灯光判别龙头工作状态;

(3)此款龙头的电信号触发结构的灯板与安装电路板的凹腔开口处转动及密封配合,避免水进入凹腔内,对电路板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大大降低了漏电的风险,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旋钮、透光灯板和电路板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切换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及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8所示,一种龙头的电信号触发结构,包括龙头主体1,龙头主体1上分别设有水路构件和电路构件,电路构件包括电路板2、旋钮组件和电信号触发器,龙头主体1顶面设有凹腔11,电路板2固定设置在凹腔11内,旋钮组件转动设置在凹腔11上,电信号触发器设置在电路板2与旋钮组件之间,所述电信号触发器包括切换弹片3和电极21,电极21为两个以上、并绕旋钮组件的旋转轴心分布设置在电路板2上,各电极21之间处于开路,切换弹片3设置在灯板4底部、并由导电体制成,切换弹片3对应电极21设有触头31。

所述切换弹片3包括安装面34、弹力臂33和所述触头31,安装面34与旋钮组件底部固定连接,弹力臂33相对安装面34倾斜设置,弹力臂33的数量与所述电极21数量一致,弹力臂33两端分别与安装面34和触头31连接。

所述切换弹片3的安装面34上设有垂直于安装面34的定位插片,定位插片与旋钮组件插接。

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5和透光的灯板4,灯板4设置在电路板2上方、并凹腔11转动配合,旋钮5固定连接在灯板4上,灯板4至少一部分露出于龙头主体1及旋钮5外,电路板2朝向灯板4的表面上设有指示灯22;切换弹片3设置在灯板4底部。

所述凹腔11中心设有旋钮安装孔12,旋钮5底部设有连接位,连接位分别与灯板4固定连接和与旋钮安装孔12转动连接。

所述电路板2连接有防水线7,防水线7引出龙头主体1外,用于与总控制板电性连接。

所述灯板4外壁与凹腔11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20。

所述龙头主体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为倾斜面和水平面,所述凹腔11呈圆环形、并设置在倾斜面的一侧,凹腔11的中心轴线垂直倾斜面,倾斜面的另一侧设有水管安装孔13,水管安装孔13的中心轴线垂直水平面。

所述凹腔11的中心轴线与水管安装孔13的中心轴线呈10至45度夹角(见图6所示,夹角α约为18度)。

所述水路构件包括出水管6、接驳管件和进水管10,接驳管件设置在水管安装孔13内,出水管6下端与接驳管件转动配合,进水管10上端与接驳管件固定连接。

所述龙头主体1底部内设有底座14,进水管10下段设有外螺纹、并伸出底座14底部外,底座14下方还依次设有支撑座8和紧固螺母9,支撑座8套设在进水管10外,紧固螺母9与进水管10的外螺纹螺纹连接、并将支撑座8压紧在底座14底面。

所述接驳管件包括转接套筒63、O型圈62和防脱卡环61,转接套筒63设置在龙头主体1内;转接套筒63内壁和出水管6的下端分别对应防脱卡环61的外侧和内侧设有凹槽,防脱卡环61呈开口环状,防脱卡环61开口的端面呈V形,防脱卡环61的内外两侧分别伸进转接套筒63和出水管6的凹槽中;O型圈62设置在出水管6外壁与转接套筒63内壁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