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蜗杆及其组成的刹车调整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8320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阻力蜗杆及其组成的刹车调整臂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是一种阻力蜗杆及其组成的刹车调整臂。



背景技术:

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频繁的制动会导致制动元件的不断磨损,从而使得制动鼓与摩擦片之间的间隙增大,致使踏板行程不稳定、刹车制动灵敏度降低,当磨损间隙超过临界点时甚至会导致刹车失灵,这就需要通过刹车调整臂根据行车需要调整该间隙。目前常用的做法是通过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带动调整轴调整间隙,调整完毕通过挤压弹珠挤压锁紧弹珠锁紧蜗杆。但这种双珠调整方式存在弹珠松动打滑、不能完全锁紧蜗杆,蜗杆轴易因来自调整轴孔的外力而后退的现象,不能很好地解决锁不紧螺杆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力蜗杆及其组成的刹车调整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阻力蜗杆,包括蜗杆,所述蜗杆的端面为阻力面,所述阻力面上设置有防松齿,所述防松齿的旋向与所述蜗杆的旋向相反,所述防松齿包括若干个楔形齿,所述楔形齿包括上坡面、楔形齿面、下坡面,所述上坡面、楔形齿面和下坡面通过棱边依次通过上棱边和下棱边在空间中衔接铺展。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松齿沿所述蜗杆径向向远离蜗杆轴心的方向发散。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楔形齿的下坡面与相邻楔形齿的上坡面相交于底棱边,所述底棱边的水平高度沿蜗杆径向远离蜗杆轴心方向递减。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楔形齿面的水平高度沿蜗杆径向远离蜗杆轴心的方向递增。

刹车调整臂,包括调整臂的壳体、蜗杆销轴、蜗轮、锁紧装置,所述蜗杆销轴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蜗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销轴孔,所述蜗杆销轴安装在所述销轴孔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与所述销轴孔相连通,所述锁紧装置安装于所述锁紧孔内;所述蜗杆销轴上套设有梅花齿轮和蜗杆,所述梅花齿轮位于与所述锁紧孔相交处的所述销轴孔内,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传动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装置依次包括锁紧珠、弹性连接件、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固定安装到所述锁紧孔上,所述锁紧孔设置在与销轴孔轴向相垂直的所述壳体上。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蜗杆销轴的一端设置有螺母,所述蜗杆销轴上还套设有环形垫圈,所述环形垫圈位于所述螺母与所述梅花齿轮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调整轴孔,所述蜗轮位于调整轴孔内,所述调整轴孔的两端的壳体上均固定安装有防尘固定罩。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蜗杆上设置阻力面助于解决蜗杆销轴反转后退的问题,通过对楔形齿的齿形和角度的设计,使得位于锁紧状态时的蜗杆与调整臂壳体之间的的相对转动变得困难,增大了反转的阻力;进一步通过锁紧装置和梅花齿轮的配合,使得蜗杆销轴长时间处于锁紧状态,锁紧珠能牢牢卡到梅花齿齿间的圆弧凹槽内,不会因时间问题而出现锁紧珠移位打滑的问题直至下一次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蜗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蜗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蜗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蜗杆销轴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蜗杆销轴A-A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梅花齿轮与锁紧珠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梅花齿轮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的一种仰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壳体;2、蜗杆销轴;3、蜗轮;200、销轴孔;400、锁紧孔;500、调整轴孔;4、锁紧珠;5、弹簧;6、固定件;7、梅花齿轮;8、蜗杆;9、螺母;10、环形垫圈;11、防尘固定罩。800、阻力面;22、楔形齿;201、上坡面;203、下坡面;202、楔形齿面;33、上棱边;44、下棱边;55、底棱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至1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阻力蜗杆,包括蜗杆8,所述蜗杆8的端面为阻力面800,所述阻力面800上设置有防松齿,所述防松齿的旋向与所述蜗杆8的旋向相反,所述防松齿沿所述蜗杆8径向向远离蜗杆8轴心的方向发散。所述防松齿包括若干个楔形齿22,所述楔形齿22包括上坡面201、楔形齿面202、下坡面203,所述上坡面201、楔形齿面202和下坡面203通过棱边依次通过上棱边33和下棱边44在三维空间中衔接铺展。

楔形齿22的下坡面203与相邻楔形齿22的上坡面201相交于底棱边55,所述底棱边55的水平高度沿蜗杆径向远离蜗杆8轴心方向递减;所述楔形齿面202的水平高度沿蜗杆8径向远离蜗杆8轴心的方向递增。本实施中所述楔形齿高为0.2-0.4mm,优选0.3mm,既能不损坏壳体的表面,又能有效地起到增加阻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刹车调整臂,包括调整臂的壳体1、蜗杆销轴2、蜗轮3、锁紧装置,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销轴孔200,所述蜗杆销轴2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销轴孔200内,所述壳体1上与销轴孔200轴向相垂直的位置上设置有锁紧孔400,所述锁紧孔400的轴线与所述销轴孔的轴线垂直,所述蜗杆销轴2与所述销轴孔200同轴安装,所述锁紧孔400与所述销轴孔200相连通,所述锁紧装置安装于所述锁紧孔400内。

所述锁紧装置依次包括锁紧珠4、弹簧5、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所述锁紧孔400上;所述蜗杆销轴2上套设有梅花齿轮7和蜗杆8,所述梅花齿轮7安装在与所述锁紧孔400相交处的所述销轴孔200内,所述梅花齿轮7与所述蜗杆销轴2间隙配合,配合间隙为0.1-0.15mm。所述蜗杆销轴2的一端设置有螺母9,所述蜗杆销轴2上还套设有环形垫圈10,所述环形垫圈10位于所述螺母9与所述梅花齿轮7之间。

所述锁紧珠4通过弹簧5被牢固挤压在所述梅花齿轮7的相邻两齿间,使得所述锁紧珠4与所述梅花齿轮7任意相邻两齿之间相内切,即锁紧珠4与梅花齿轮7相邻齿间的圆弧结构部分相切。所述梅花齿轮的齿数为4-40个,本实施例中齿数选10个,此时梅花齿轮7的齿顶圆直径为23.5mm,齿根圆的直径为19.5mm,即齿根圆与锁紧珠相外切,锁紧珠4的直径为6.3mm。

所述蜗轮3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调整轴孔500内,所述调整轴孔500的两端的壳体1上均固定安装有防尘固定罩11,所述蜗杆8与所述蜗轮3传动连接。操作时,通过转动蜗杆销轴2带动蜗杆8转动,从而带动蜗轮3对安装在调整轴孔500上的调整轴转动,进而对制动鼓与摩擦片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使得踏板的制动行程灵敏、稳定。

所述弹簧5的两端分别并紧磨平,弹簧5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固定件6紧密接触,另一端端面紧紧与锁紧珠4相抵,所述弹簧5弹簧孔的内径小于所述锁紧珠4的直径,以便锁紧珠4牢固的位于锁紧位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梅花齿轮7及锁紧珠4的组合,通过对梅花齿轮7的特殊设置,实现了保证蜗轮销轴力学性能的同时锁紧蜗杆销轴2的目的,能有效避免现有的弹珠打滑、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仅使得调整间隙的步骤更加简便,还更加便于相关部件的更换,降低了维修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

上述具体实施例只是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宗旨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替换和改变,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