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真空精密调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572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节能型真空精密调压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真空精密调压阀,其本体内部设有调压通道、调压副通道、以及衡压通道,通过使压力流体流通于前述各通道内,使平衡膜片与主膜片受压产生位移,让本体免持续吸入大气,又能持续调整内部真空压力,既节省了真空源能源又实现了精密调整的目的。



背景技术:

以往自动化设备领域所广泛使用的真空精密调压阀,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外市场所销售的产品,就技术应用类型而言,都必须通过持续吸入大气才能维持调压阀的真空压力精准度;

上述这类真空精密调压阀,在使用过程中势必会让压力流体持续吸入外部的空气流量,虽能达成预定目标,但过程所耗费的资源,将会提高整体制造的成本,长期使用所累积的金额将非常可观。为提升自动化加工流程的精细及效率,也有业内人士通过利用气压回路减少吸入空气流量来换取高精度输出压,但仍存在许多可改善之处,例如,真空精密调压阀的设计比较困难、以及结构设计及生产制作上所存有的复杂化倾向等。

此外,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良内部通路使压力流体得以产生对等压力,使其能以回馈方式让能源损耗得以大幅减少,虽具有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改良对于大气需持续流入本体内部这一问题的改善并不突出,且仍具有操作不够流畅的情况,,因此必须改善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节能型真空精密调压阀,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本体内部的数个通道,让压力流体流通并配合主阀门口、以及直杆阀门口,用以稳定本体内部压力,并且无需利用大气吸入流量即能保持平衡,且能通过该调压器精密调整该压力流体,在使用效率上更为理想。

结构上,由主阀座、中阀座、以及调压器依序由下至上构成一本体,该主阀座具有能供压力流体流通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以及由溢流管所构成的主阀门口,并且在该溢流管的顶端设有主膜片,而该中阀座则具有由调压直杆所构成的直杆阀门口、以及调压副通道,并且在该调压直杆设有平衡膜片,而该主阀座至直杆阀门口设有一调压通道,该调压通道至该主膜片则设有一调压副通道,另有一衡压通道设置于调压器至主膜片以及输出端之间。

通过前述结构,利用压力流体经由输入端在调压通道内流通,配合调压器调整主弹簧推移平衡膜片,使其能继续流通至调压副通道,通过推移主膜片成平衡状态,进一步利用衡压通道输出至输出端,使得本体在无吸入大气压的流量下,仍能精密调整压力流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准备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B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B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泄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B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气压回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本体 33 直杆阀门口

2 主阀座 34 平衡膜片

21 输入端 4 调压器

22 输出端 41 主弹簧

23 溢流管 42 旋钮

231 迫紧 43 止漏密封件

24 主阀门口 5 调压通道

25 主膜片 51 调压副通道

251 中空孔 52 衡压通道

26 节流孔 53 大气通道

3 中阀座 P 压力流体

31 调压直杆 P1 真空源

311 溢流孔 P2 真空吸入端

32 活塞 Pt 平衡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节能型真空精密调压阀,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

该节能型真空精密调压阀具有一本体(1),该本体(1)由一主阀座(2)、一中阀座(3)、以及一调压器(4),依序由下至上所构成,该主阀座(2)具有供一压力流体(P)流通的一输入端(21)与一输出端(22)、以及由一溢流管(23)所构成的一主阀门口(24),并且在该溢流管(23)的顶端另设有一主膜片(25),中阀座(3)则具有由一调压直杆(31)所构成的直杆阀门口(33)、以及一调压副通道(51),且该调压直杆(31)的顶端另设有一平衡膜片(34);而该调压器(4)具有一主弹簧(41)、一旋钮(42)、以及一止漏密封件(43),该主弹簧(41)设于该调压器(4)内,通过操控调整该调压器(4)外的旋钮(42),能使该主弹簧(41)顶抵该平衡膜片(34),并且在该主弹簧(41)的顶端设置止漏密封件(43),用以防止本体(1)内部的压力流体(P)由此溢出。

该本体(1)内还设有数个通道,分别为:调压通道(5)、调压副通道(51)、衡压通道(52)、以及大气通道(53)。其中调压通道(5)由主阀座(2)连接至中阀座(3)并至直杆阀门口(33),且设有一节流孔(26);调压副通道(51)则由该调压通道(5)连接至主膜片(25)所设位置;衡压通道(52)由调压器(4)连接至主膜片(25)、以及输出端(22);以及一大气通道(53)由调压直杆(31)上方连接至中阀座(3)的侧缘。

通过压力流体(P)由输入端(21)经调压通道(5),配合调压器(4)调整主弹簧(41)推移平衡膜片(34),使压力流体(P)能继续流通至调压副通道(51),借此使主膜片(25)推移成气压的平衡状态,进一步利用衡压通道(52)输出至输出端(22),使本体(1)在无吸入大气压下,仍能精密调整该压力流体(P)。

再请参阅图1~1B,前述压力流体(P)具有多种压力,其中有一真空源(P1),在输入端(21)、调压通道(5)、以及调压副通道(51)内吸取形成;一真空吸入端(P2),形成于输出端(22)、衡压通道(52)、以及该溢流管(23)内;一平衡压力(Pt),由本体(1)内的真空源(P1)与真空吸入端(P2)相互平衡所形成。

由输入端(21)配合调压通道(5)吸取形成真空源(P1),在准备状态时,该真空源(P1)仅止于直杆阀门口(33)处,故真空吸入端(P2)等于平衡压力(Pt)等于0,且该真空源(P1)小于0;

此时,平衡膜片(34)未受到调压器(4)上的旋钮(42)操控调整主弹簧(41),该平衡膜片(34)下方所设活塞(32)尚未与该调压直杆(31)抵,该活塞(32)中的溢流孔(311)则与该大气通道(53)相通连;而溢流管(23)的主阀门口(24)呈关闭状态。

再请参阅图22B、以及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此时的真空吸入端(P2)小于0,且真空源(P1)小于平衡压力(Pt)小于真空吸入端(P2);通过调压器(4)转动旋钮(42)让主弹簧(41)向下施压,使平衡膜片(34)推动活塞(32),并关闭溢流孔(311),以及推动调压直杆(31)向下开启直杆阀门口(33),此时的真空源(P1)则能由节流孔(26)与调压通道(5)进入调压副通道(51),并在主膜片(25)下方形成一平衡压力(Pt);而真空吸入端(P2)形成的真空压力能通过衡压通道(52)至主膜片(25)上方,推移主膜片(25);节流孔(26)的作用可减小真空源(P1)的吸入流量,使平衡压力(Pt)的变动不至于太剧烈,主膜片(25)也可平稳的达到压力平衡,当形成平衡的工作状态时,直杆阀门口(33)会向上关闭,而下方主阀门(24)为开启状态,借此真空源(P1)进入主阀体(2)内,形成输出压力,再流通至真空吸入端(P2)。

再请参阅图33B,其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泄压状态的示意图,此时的真空源(P1)等于0,而正常泄压状态下,调压器(4)内的主弹簧(41)会让直杆阀门口(33)开启,并关闭该溢流孔(311),而真空源(P1)的空气经直杆阀门口(33)与调压副通道(51)进入至主膜片(25)下方破坏平衡压力(Pt),并推开主膜片(25),通过主膜片(25)中央所设的中空孔(251)与衡压通道(52)进入至真空吸入端(P2)破坏输出压力,而主阀门口(24)呈关闭状态;

另外,当本体(1)内部平衡压力(Pt)与真空吸入端(P2)压差不够大时,内部主膜片(25)容易产生卡紧,无法顺利泄压,因此在溢流管(23)底端设有一迫紧(231),能供空气单向推开迫紧(231),利用溢流管(23)的外径表面,使空气能顺利流入溢流管(23)的中央直孔,再使真空源(P1)的空气通过衡压通道(52)进入至真空吸入端(P2)破坏输出压力。

上述平衡膜片(34)所受真空吸入端(P2)的面积乘以该真空吸入端(P2)的所得值与平衡压力(Pt)的面积乘以该平衡压力(Pt)的所得值之比大于等于5以上时,节流孔(26)直径大小可在0.5以下,能够有效提高该真空吸入端(P2)压力的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真空精密调压阀,通过不同的工作状态,能清楚了解本体(1)内部的各通道,配合主阀门口(24)与直杆阀门口(33),能在无需持续吸入大气压流量的情况下,维持本体(1)内的真空平衡,且仍能通过调压器(4)进行压力的精密调整,使其节省真空源能源的效益具有实际利用性。

以上依据图示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