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监测开启程度的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6070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可监测开启程度的闸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元件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监测开启程度的闸阀。



背景技术:

闸阀的启闭件是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闸板有两个密封面,最常用的模式闸板阀的两个密封面形成楔形、楔形角随阀门参数而异,通常为5°,介质温度不高时为2°52°。楔式闸阀的闸板可以做成一个整体,叫做刚性闸板,也可以做成能产生微量变形的闸板,以改善其工艺性,弥补密封面角度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这种闸板叫做弹性闸板。闸阀关闭时,密封面可以只依靠介质压力来密封,即依靠介质压力将闸板的密封面压向另一侧的阀座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这就是自密封。大部分闸阀是采用强制密封的,即阀门关闭时,要依靠外力强行将闸板压向阀座,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性。传统的闸阀无法对阀门的开启程度进行监控,当阀门受到损坏或者其他原因没能完全打开时,不能够及时的进行维修,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监测开启程度的闸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可监测开启程度的闸阀,包括阀体、阀板、传动轴和手轮,所述阀体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阀体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所述阀板,所述阀体上方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表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方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密封盖上方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安装有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方设置有所述手轮。

上述结构中,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连接管道,所述阀体是钢化玻璃材质,能够在闸阀工作的时候实时查看闸阀的所述阀板是否完全打开,达到监测开启程度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监测开启程度闸阀的功能,所述阀体为钢化玻璃材质,所述进水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端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监测开启程度闸阀的功能,所述出水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另一端,所述阀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上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监测开启程度闸阀的功能,所述密封圈通过卡槽安装在所述法兰盘表面,所述密封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法兰盘上,所述固定块通过热熔接安装在所述密封盖表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监测开启程度闸阀的功能,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密封盖上端,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部,所述手轮通过键槽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端。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操作人员监测闸阀的工作情况,随时查看所述阀板的开启程度,提高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监测开启程度的闸阀的空间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可监测开启程度的闸阀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出水管;2、阀体;3、进水管;4、法兰盘;5、密封垫;6、固定块;7、密封盖;8、轴承座;9、传动轴;10、手轮;11、阀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监测开启程度的闸阀,包括阀体2、阀板11、传动轴9和手轮10,阀体2一端设置有进水管3,进水管3用以连接水源,阀体2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1,出水管1用以将液体从中导出,阀体2内部设置有阀板11,阀板11用以控制液体的止通,阀体2上方设置有法兰盘4,法兰盘4用以安装密封盖7,法兰盘4表面设置有密封圈5,密封圈5用以防止液体飞溅,密封圈5上方设置有密封盖7,密封盖7用以将阀体2进行密封,密封盖7表面设置有固定块6,固定块6用以方便将密封盖7和阀体2进行固定,密封盖7上方设置有轴承座8,轴承座8用以安装传动轴9,轴承座8上安装有传动轴9,传动轴9用以安装阀板11,传动轴9上方设置有手轮10,手轮10用以将阀板11进行开启和关闭。

上述结构中,进水管3和出水管1分别连接管道,阀体2是钢化玻璃材质,能够在闸阀工作的时候实时查看闸阀的阀板11是否完全打开,达到监测开启程度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监测开启程度闸阀的功能,阀体2为钢化玻璃材质,进水管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阀体2端面,出水管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阀体2另一端,阀板1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传动轴9上,法兰盘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阀体2上方,密封圈5通过卡槽安装在法兰盘4表面,密封盖7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法兰盘4上,固定块6通过热熔接安装在密封盖7表面,轴承座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密封盖7上端,传动轴9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8内部,手轮10通过键槽安装在传动轴9上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