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炉板换出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7442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挂炉板换出水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具体涉及出水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壁挂炉板换出水阀,阀体内的主阀芯为分体式结构,分别从阀体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安装在主阀腔内,这就造成阀体高度较高,结构不紧凑,而且由于采用分体式组装,成本高,且安装、维修需要拆卸多个零件,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壁挂炉板换出水阀,降低高度,方便安装和维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壁挂炉板换出水阀,包括设有主阀腔的阀体,在主阀腔内设有主阀芯,所述阀体的中部设有与主阀腔中部连通的进水口,所述阀体的上部设有与主阀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阀体的下部设有与主阀腔连通的第二出水口,所述主阀芯包括密封阀芯本体以及从密封阀芯本体中心穿过的阀杆,所述密封阀芯本体的上部设有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的上段腔体,所述密封阀芯本体的下部设有与第二出水口连通的下段腔体,所述密封阀芯本体的中部设有中段腔体,所述密封阀芯本体的中部侧壁设有将中段腔体与主阀腔中部连通的通水孔,所述上段腔体与中段腔体之间通过第一通水口连通,所述中段腔体与下段之间通过第二通水口连通,所述阀杆在上段腔体内安装有控制第一通水口通断的第一密封阀座,所述第一密封阀座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下段腔体内设有控制第二通水口通断的第二密封阀座,所述中段腔体内设有向上拉动第二密封阀座从而使第二密封阀座将第二通水口封闭的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阀杆的上部固定有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部安装在第一弹簧座上,第一弹簧的下端与第一密封阀座抵接,所述第一密封阀座上设有与第一通水口密封的第一出水水路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中段腔体与下段腔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第二通水口,所述隔板设有延伸进入中段腔体的弹簧座管,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下部安装在弹簧座管上,所述阀杆中部设有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部安装在第二弹簧座上,所述阀杆上设有用来限制第二弹簧座位置的固定卡环。

优选的,所述弹簧直径为阀杆直径的1倍到2倍。

优选的,所述下段腔体包括上侧的圆筒腔和下侧的锥筒腔,所述圆筒腔和锥筒腔之间设有台阶过渡面,所述第二密封阀座安装于阀杆底部,所述第二密封阀座上设有与台阶过渡面内周缘密封配合的第二出水水路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主阀腔的中部内壁对应进水口上侧位置设有第一密封台阶,所述主阀腔的中部内壁对应进水口下侧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台阶,所述主阀腔的中部内壁在第一密封台阶与第二密封台阶之间形成有环槽,所述密封阀芯本上设有与第一密封台阶、第二密封台阶密封配合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上端设有使主阀芯装入主阀腔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处设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主阀腔的底部内壁设有对主阀芯底部进行定位的定位台阶。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侧面设有与主阀腔中部连通的旁通腔、使旁通腔和主阀腔上部连通的旁通通道、使旁通腔和主阀腔中部连通的旁通口,所述旁通腔内设有旁通阀。

优选的,所述密封阀芯本体的上部设有将上段腔体与主阀腔连通的通水窗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主阀芯为一体式的结构,只需要在阀体上端设置安装口用于安装主阀芯即可,最后通过安装口处的螺纹与密封盖连接形成整体,由于不需要在阀体下端设置相应的阀芯安装结构,因此使阀体的整体高度下降。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将第二弹簧内置到中段腔体内部,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阀体的高度,同时第二弹簧的直径也可以设置的较小,节约了空间,降低了成本,也避免弹簧过大对流道中流体造成冲击。而且本实用新型也方便安装和维修拆卸主阀芯上的部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主阀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主阀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5是阀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壁挂炉板换出水阀,包括设有主阀腔的阀体10,在主阀腔内设有主阀芯11,所述阀体的中部设有与主阀腔中部连通的进水口101,所述阀体的上部设有与主阀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02,所述阀体的下部设有与主阀腔连通的第二出水口103。

所述主阀芯11包括密封阀芯本体111以及从密封阀芯本体中心穿过的阀杆112,所述密封阀芯本体的上部设有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的上段腔体1101,所述密封阀芯本体的下部设有与第二出水口连通的下段腔体1103,所述密封阀芯本体的中部设有中段腔体1102,所述密封阀芯本体的中部侧壁设有将中段腔体与主阀腔中部连通的通水孔1100,所述上段腔体与中段腔体之间通过第一通水口连通,所述中段腔体与下段之间通过第二通水口连通,所述阀杆在上段腔体内安装有控制第一通水口通断的第一密封阀座115,所述第一密封阀座连接有第一弹簧114,所述下段腔体内设有控制第二通水口通断的第二密封阀座118,所述第二密封阀座118连接有第二弹簧117,第二弹簧117设于中段腔体内并向上拉动第二密封阀座118从而使第二密封阀座将第二通水口封闭。

主阀芯11在原始状态时,第二密封阀座118因第二弹簧117的弹力将第二通水口密封,此时,中段腔体1102与第一出水口102之间连通,形成第一出水水路1104;当阀杆112向下运动时,克服第二弹簧117的弹力,打开第二密封阀座118,同时第一密封阀座115在阀杆112向下力的作用下密封第一通水口,此时中段腔体1102与第二出水口103之间连通,形成第二出水水路1105。

所述阀杆的上部固定有第一弹簧座113,所述第一弹簧的上部安装在第一弹簧座113上,第一弹簧的下端与第一密封阀座抵接,所述第一密封阀座上设有与第一通水口密封的第一出水水路密封圈。

所述中段腔体1102与下段腔体1103之间设有隔板1110,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水口1112,所述隔板设有延伸进入中段腔体的弹簧座管,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下部安装在弹簧座管上,所述阀杆中部设有第二弹簧座116,所述第二弹簧的上部安装在第二弹簧座上,所述阀杆上设有用来限制第二弹簧座位置的固定卡环。所述弹簧直径为阀杆直径的1倍到2倍。另外,现有技术中,第二弹簧117设于第二密封阀座下方,并向上弹性顶压第二密封阀座118,需要将弹簧直径设置的很大,由于弹簧较大,与内部流体容易产生冲击,本实用新型将第二弹簧内置到中段腔体1102内部,通过第二弹簧117推动阀杆112,带动第二密封阀座118进行密封,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阀体的高度,同时第二弹簧的直径也可以设置的较小,节约了空间,降低了成本,也避免弹簧过大对流道中流体造成冲击。

所述下段腔体包括上侧的圆筒腔和下侧的锥筒腔,所述圆筒腔和锥筒腔之间设有台阶过渡面,所述第二密封阀座安装于阀杆底部,所述第二密封阀座上设有与台阶过渡面内周缘密封配合的第二出水水路密封圈。

为了使主阀芯11整体装入阀体内的主阀腔,阀体的上端设有使主阀芯11装入主阀腔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处设有密封盖12,以对该安装口进行密封。所述主阀腔的底部内壁设有对主阀芯底部进行定位的定位台阶109。主阀芯10从安装口装入,最后定位在定位台阶109上,因此方便了主阀芯的安装。

为了实现密封阀芯本体111与主阀腔内壁的密封配合,密封阀芯本体111上设有密封圈1111。在主阀芯11整体由上往下装入主阀腔过程中,在密封圈1111经过进水口101位置时,密封圈1111容易与进水口内口沿接触并损伤,影响密封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主阀腔的中部内壁对应进水口上侧位置设有第一密封台阶107,主阀腔的中部内壁对应进水口下侧位置设有第二密封台阶108,主阀腔的中部内壁在第一密封台阶与第二密封台阶之间形成有环槽106,密封阀芯本上设有与第一密封台阶、第二密封台阶密封配合的密封圈1111。这样,主阀芯11整体由上往下装入主阀腔过程中,密封圈1111可以避免与进水口内口沿接触,方便了主阀芯的安装。

所述阀体的侧面设有与主阀腔中部连通的旁通腔、使旁通腔和主阀腔中部连通的旁通口104、使旁通腔和主阀腔上部连通的旁通通道105、所述旁通腔内设有旁通阀13。

另外,所述密封阀芯本体111的上部设有将上段腔体1101与主阀腔连通的通水窗口119,这样,可以实现上段腔体1101与主阀腔、第一出水口102以及旁通口104之间的连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