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底座的金属挤型板及显示器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258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显示器底座的金属挤型板及显示器底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挤型板以及将该金属挤型板弯折后所组成的底座,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承载显示器的底座。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显示器的支撑架如图1所示,已知的支撑架1通常以冲压的方式分别制作多个板体,再相互锁固而组成。如图1所示,支撑架1具有一主板11、二侧板12及一顶板13,主板11上形成有多个螺孔111,所述侧板12及顶板13形成有对应所述螺孔111的多个孔洞121及131,多个螺丝14通过所述孔洞121及131后锁附于所述螺孔111中,以将侧板12及顶板13固定于该主板11上。然而,已知支撑架1以多个板件进行组配,结构上较为复杂且整体体积较为庞大。此外,采用螺丝作为相互锁固的方式,亦将使得板件须保留锁孔而有一定的厚度需求,更不利于支撑架薄型化的发展趋势。

若考虑改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支撑架,则因为支撑架的体积大,而单一的大型模具的成本极高,因此不符合生产效益,产业界几乎不可能采用此方式。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结构轻薄简约且制造成本低廉的显示器底座,在此产业中极具需求及发展潜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底座,其整体结构轻薄,尤其从使用者的视角所占据的空间能最小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底座的金属挤型板,弯折后可作为显示器底座的支架,以小模具即可制作出金属挤型板的粗胚半成品,开槽及弯折后即可形成该支架。如此一来,不但使用小模具可大幅降低模具成本,整体制造步骤也相对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示器底座的金属挤型板,沿一第一方向延伸且包括一体成型的N个平板段及N-1个连接段,其中N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平板段及所述连接段交错地配置,各该连接段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平板段之间,其中,所述连接段分别形成有一槽,该槽沿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一第二方向延伸并形成有一第一斜面及与该第一斜面相对的一第二斜面,使所述连接段弯折后,相邻的所述平板段相夹一第一夹角。

其中,该连接段包含一体成型的一第一块体、一第二块体及一第三块体,该第一块体的一侧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平板段的其中之一,该第二块体的一侧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平板段的其中另一,而该第三块体两侧分别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平板段,该第一块体、该第二块体及该第三块体共同界定出该槽,且所述平板段具有一第一厚度,该第三块体具有一第二厚度,该第一厚度大于该第二厚度。

该第一斜面是在该第一块体上,该第二斜面是在该第二块体上,且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相夹一第二夹角,且与该第一夹角互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挤型板中,位于两端的各该平板段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结构;该金属挤型板更包含一第一表面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该槽形成于该第一表面或该第二表面上。该金属挤型板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器底座,包括一底盘、前述的金属挤型板所弯折而成并设置于该底盘上的一支架及一升降模组;该支架的所述平板段及所述连接段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其中,所述连接段的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相互抵靠使相邻的两个平板段之间形成该第一夹角;该升降模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可相对于该支架上下移动。

该显示器底座更包含一支撑结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与该支架锁固,该支撑结构至少抵靠所述平板段中的其中两个,以支撑该支架。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显示器底座中,位于两端的各该平板段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结构,且该底盘具有一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该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该金属挤型板更包含一第一表面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该槽形成于该第一表面或该第二表面上。该金属挤型板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

其中该升降模组更包含一滑动件及连接于该滑动件的一连接座,该滑动件沿一滑轨而相对于该支架滑动。

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优选实施例配合所附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底座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底座的爆炸图;

图4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挤型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挤型板沿A-A’剖面线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挤型板弯折成支架的立体图;以及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支撑架

11 主板

12 侧板

13 顶板

111 螺孔

121 孔洞

131 孔洞

14 螺丝

2000 显示器底座

3 底盘

38 第二卡合结构

5 支架

50 金属挤型板

51 平板段

53 连接段

530 槽

531 第一斜面

532 第二斜面

533 第一块体

534 第二块体

535 第三块体

58 第一卡合结构

59 容置空间

7 升降模组

71 滑动件

73 连接座

8 支撑结构

9 滑轨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θ1 第一夹角

θ2 第二夹角

T1 第一厚度

T2 第二厚度

S1 第一表面

S2 第二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挤型板及一种显示器底座。请先参阅图2及图3,其中图2为显示器底座2000的立体图,图3为显示器底座2000的爆炸图,显示器底座2000优选包括一底盘3、一支架5、一升降模组7及支撑结构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色在于,支架5由金属挤型板所弯折制成,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如图4及图5所示,其中公开了该金属挤型板50。金属挤型板50先以一金属挤制的方式,形成沿一第一方向D1延伸且结构一致的长条状板体,如图4所示。接下来,对金属挤型板50进行再加工,以形成交错配置而仍维持一体成型的多个平板段51及连接段53,各该连接段53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平板段51之间,然后再将金属挤型板50适当地折弯,使相邻的二个平板段51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θ1(请参阅图7);如图5所示的本实施例中,以三个平板段51及二个连接段53作为例示,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金属挤型板50可以是包含N个平板段51及N-1个连接段53,其中N是大于1的正整数。

请一并参阅图6,所示为沿图5的A-A’剖面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各连接段53形成有一槽530,该槽530沿与该第一方向D1垂直的一第二方向D2延伸,并形成有一第一斜面531及与该第一斜面531相对的一第二斜面532,该第一斜面531与该第二斜面532之间相夹一第二夹角θ2。

为能充分说明,更进一步定义区分该连接段53包含维持一体成型的一第一块体533、一第二块体534及一第三块体535,该第一块体531的一侧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平板段51的其中之一,该第二块体534的一侧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平板段51的其中另一,而该第三块体535两侧分别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平板段51,该第一块体531、该第二块体534及该第三块体535共同界定出该槽530,且该第一斜面531即是位于该第一块体533上,该第二斜面532即是位于该第二块体534上。所述平板段51具有一第一厚度T1,该第三块体535具有一第二厚度T2,该第一厚度T1大于该第二厚度T2。换句话说,所形成的槽530不能导致连接段530断开,以维持金属挤型板50的平板段51及连接段53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状态,且第三块体535需维持有足够的厚度,避免在弯折后断裂。

如图7所示,前述的金属挤型板50在所述连接段53处予以弯折后,所述连接段53的该第一斜面531与该第二斜面532将相互抵靠,使相邻的二个平板段51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θ1,而形成前述用于显示器底座2000的支架5。可以理解地,该第一夹角θ1与该第二夹角θ2为互补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夹角θ1与该第二夹角θ2均为约90度。

更优选地,请再次参阅图5,金属挤型板50位于两端(即头端及尾端)的各该平板段51分别形成一第一卡合结构58,该第一卡合结构58可以是以后加工的方式形成凹孔或凸块,制作施工上并无困难。此外,金属挤型板50可包含一第一表面S1及相对于该第一表面S1的一第二表面S2,在本实施例中,该槽530形成于该第一表面S1上,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槽530亦可以形成于第二表面S2上,后续将进一步说明。此外,金属挤型板50的材质优选为铝或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为使用前述支架5的显示器底座2000,配合以下说明,请再次参阅图2、图3及图7。金属挤型板50所弯折而成的支架5设置于该底盘3上,如此一来,使所述平板段51及所述连接段53将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59,而该升降模组7便可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59且可相对于该支架5上下移动。

支撑结构8为一铁框架,但并不以此为限,设置于该容置空间59中且与该支架5锁固,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8抵靠全部所述平板段51,以支撑该支架5并强化整体的结构强度,实务上,只要抵靠所述平板段51其中两个,即可产生强化整体的结构强度的效果。该底盘3更具有一第二卡合结构38,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凸柱为例,但亦可以是螺丝或螺栓,借助支架的第一卡合结构58与该第二卡合结构38相互固定,使该支架5能固定于底盘3上。

此外,该升降模组7更包含一滑动件71及连接于该滑动件71的一连接座73,该滑动件71沿一滑轨9而相对于该支架5滑动,该滑动件71与该滑轨9皆设置于支撑结构8上,该连接座73与一显示器(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8,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借助将所述槽530选择性地形成于第一表面S1或第二表面S2上,可使得支架5的结构可以有更多的变化,以符合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一体成型的多个平板段51及连接段53弯折形成支架5。因为金属挤型板50上的槽530是部分形成于第一表面S1而部分形成于第二表面S2上,使得弯折方向可以不同。此外,金属挤型板50的第二角度θ2亦可视需要变化,如图8所示,该第一角度θ1也有90度的直角及大于90度的钝角,例如若第一角度θ1需要120度,则该处弯折前的槽530的第二角度θ2则设计为60度,弯折加工后就可以呈现所欲的角度。

可以理解地,以金属挤压制造的方式制作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挤型板50时,所需的模具体积极小,只要符合金属挤型板50的截面即可,后续的开槽与弯折程序也属于简单的工艺,故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并制成整体结构轻薄的显示器底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