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状态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5603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状态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工程设备领域,涉及一种适合装在需要有手动和自动转化的传动装置上,且具有使用方便、防止倒转的手动切换运动状态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的手动传动装置,使用便捷程度不高,且普遍无法防止倒转,不利于提高使用维护的效率。为克服上述缺点,特发明本具有适合装在手动传动装置上,使用方便、防止倒转的手动切换运动状态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手动传动装置提供一个使用方便、防止倒转的切换运动状态的装置。通过对棘轮、扳手、顶球、套筒进行尺寸、位置的设计,并配合弹簧力构成一个具有运动灵活、操作便捷、外形美观等特点的功能整体。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运动状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摇把(8)、棘轮(1)、双向棘爪(2)和扳手(5)。

摇把(8)内设有压缩弹簧(4),压缩弹簧(4)顶端设有顶球(3),顶球(3)顶在双向棘爪(2)上,压缩弹簧(4)处于压紧状态,当机构处于逆时针旋转或顺时针旋转状态时,由于压缩弹簧的作用,双向棘爪的其中一个棘爪始终与棘轮接触,且棘轮只能实现单方向的旋转,相反的方向则会打滑。

摇把(8)内设有套筒(6),套筒(6)的上端为球面,套筒(6)的下端穿出摇把(8),与外部摇把限位孔位置相对,套筒(6)的外部套装有压紧状态的弹簧(7),当不需要手动轴输出时,保证扳手不会脱离套筒;

棘轮(1)通过轴承安装在摇把内,可轴向转动,与双向棘爪(2)配合;

扳手(5)一端设有转轴,双向棘爪(2)固定在转轴上,双向棘爪(2)上镜像对称分布两个棘爪,当需要手动轴顺/逆时针输出时,使双向棘爪与棘轮始终处于接触状态;

扳手(5)的另一端设有凹槽,凹槽与套筒(6)的球面配合,当不需要手动轴输出时,保证扳手不会脱离套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动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逆时针旋转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顺时针旋转状态切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运动状态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摇把8、棘轮1、双向棘爪2和扳手5。

摇把8内设有压缩弹簧4,压缩弹簧4顶端设有顶球3,顶球3顶在双向棘爪2上,压缩弹簧4处于压紧状态;

摇把8内设有套筒6,套筒6的上端为球面,套筒6的下端穿出摇把8,与外部摇把限位孔位置相对,套筒6的外部套装有压紧状态的弹簧7;

棘轮1通过轴承安装在摇把内,可轴向转动,与双向棘爪2配合;

扳手5一端设有转轴,双向棘爪2固定在转轴上,双向棘爪2上镜像对称分布两个棘爪。

扳手5的另一端设有凹槽,凹槽与套筒6的球面配合。

当不需要手动轴输出时,将扳手5固定在套筒6上,扳手下有凹槽,套筒与摇把8之间有压缩弹簧7,保证扳手不会脱离套筒,此时双向棘爪2与棘轮1脱开,手动输出轴的运动将不会带动手摇把。

参阅附图2,当需要手动轴逆时针输出时,逆时针扳动扳手5使其脱离套筒6,顶球3通过压缩弹簧力的作用使双向棘爪与棘轮始终处于接触状态,实现手动轴逆时针输出,且顺时针操作手摇把将会打滑,防止误操作。

参阅附图3,当需要手动轴顺时针输出时,顺时针扳动扳手5使其脱离套筒6,顶球3通过压缩弹簧4的作用使双向棘爪与棘轮始终处于接触状态,实现手动轴顺时针输出,且逆时针操作手摇把将会打滑,防止误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