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丝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7975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滚珠丝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诸如放电加工和钻攻中心等各种机床或者自动车的电动助力转向器和致动器等的滚珠丝杠,更具体地涉及可以通过抑制在球循环部分附近引起的边缘载荷而实现长寿命的滚珠丝杠。



背景技术:

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所述丝杠轴在其外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螺母,所述螺母在其内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并与丝杠轴接合;大量滚珠,所述大量滚珠被容纳在由对置的螺纹槽形成的滚动轨道内;以及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用于使滚动轨道成为循环轨道并且例如用作通过使螺母旋转而线性地驱动丝杠轴的运动变换机构。

一般而言,在滚珠丝杠中存在各种类型的滚珠循环机构,并且一种类型是桥式的。在桥式滚珠丝杠中,用于使滚珠循环的桥接构件被安装在螺母上并具有用于使滚动轨道成为循环轨道的链接轨道,并且其结构相对简单而紧凑。

这样的桥式滚珠丝杠的一个代表性实例示出在图7的(a)和(b)中。桥式滚珠丝杠的螺母53的筒体形成有贯通螺母53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的圆形桥接窗口56(螺纹槽53a的一部分被切掉),并且圆形桥接构件55被装配到桥接窗口56中。桥接构件55通过mim(金属注射成形)方法形成,并且用于连接相互相邻的螺纹槽53a的连结槽55a形成在桥接构件55的内表面上以形成用于滚珠54的由连结槽55a和螺纹槽53a(大致一圈)组成的滚动轨道。大量滚珠54被容纳在螺母的螺纹槽53a和丝杠轴52的螺纹槽52a之间的空间内。沿着螺纹槽53a滚动的滚珠54被引导至桥接构件55的连结槽55a,然后跨越丝杠轴52的丝杠螺纹并且返回到螺纹槽53a并再次沿着螺纹槽53a滚动。

桥接构件55的连结槽55a呈s形以平滑地连接螺母53的两个相互相邻螺纹槽53a。因此,连结槽55a被结合到螺纹槽53a,使得桥接窗口56的两个边缘的连结槽55a的边缘57与螺纹槽53a的沟槽边缘58相遇,如图7的(b)所示。另外,各具有圆棒状形状的臂59从桥接构件55的两侧突出并且经由预定的径向间隙与螺母53的螺纹槽53a接合。臂59能够相对于螺母53轴向地定位桥接构件55并且防止桥接构件55从桥接窗口56径向地滑出。

另外,桥接构件55具有凹陷的径向外表面60和在桥接构件55的周向相对位置处从凹陷表面60径向向外突出的一对引导壁61。桥接构件55由填密部62固定到螺母53,填密部62通过使用填缝工具(未示出)使引导壁61塑性变形来形成。可以因加工步骤减少而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可以提供能精确而容易地设定桥接构件55相对于螺母53的轴向位置的桥式滚珠丝杠,因此提高了可靠性(例如参见下面的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7-146915a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桥式滚珠丝杠中,可以通过使桥接窗口56的形状成为圆形而减少处理桥接窗口56的时间。然而,圆形桥接窗口56的问题是增加了桥接构件55附近的螺纹槽53a的表面压力,因为螺纹槽53a的使滚珠54在其上滚动的部分基于轴向载荷施加到丝杠轴52时的接触角(如图8的(a)和(b)中的箭头所示)进行加载。也就是说,因滚珠54在螺纹槽53a上的滚动所引起的接触椭圆通常被螺纹槽53a允许,然而,因为桥接窗口56的边缘部分(具有锐角的部分)存在于螺母53的螺纹槽53a中,通向桥接构件55的连结槽55a(参见图7),所以担心当滚珠54滚动到桥接构件55时通过接触椭圆在边缘部分上的作用,将在桥接窗口56的位于螺纹槽53a中的边缘部分上引起过多载荷(所谓的“边缘载荷”),如图8的(c)的放大图所示。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注意到螺纹槽和球循环部分(诸如桥接构件的连结槽)之间的结合部分形成了无载荷区,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这样的长寿命滚珠丝杠,即其可以减少在球循环部分附近的螺纹槽上引起的边缘载荷并且因此防止由于过大表面压力而导致螺纹槽过早剥落。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的滚珠丝杠,该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所述丝杠轴在外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圆筒状螺母,所述圆筒状螺母在内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并且与所述丝杠轴接合;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被容纳在由对置的螺纹槽形成的滚动轨道内;和桥接构件,每个桥接构件均在其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使所述滚动轨道成为循环轨道的连结槽并且适于装配到形成在所述螺母的筒体上的桥接窗口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窗口在其相对两侧处具有一对直线部分;所述直线部分均具有通向所述桥接构件的所述连结槽的开口;并且所述直线部分均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直线部分以直角与所述螺母的所述螺纹槽的导程角交叉。

因为本发明的滚珠丝杠包括桥接构件,所述桥接构件均在其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使所述滚动轨道成为循环轨道的连结槽并且适于装配到形成在所述螺母的筒体上的桥接窗口中,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窗口在其相对两侧处具有一对直线部分;所述直线部分均具有通向所述桥接构件的所述连结槽的开口;并且所述直线部分均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直线部分以直角与所述螺母的所述螺纹槽的导程角交叉,所以可以提供长寿命滚珠丝杠,其可以在所述滚珠从所述螺纹槽滚动至所述桥接构件的所述连结槽中的无载荷区时撤离所述螺纹槽和所述连结槽之间的结合部分的边缘,因此减少了在球循环部分附近的所述螺纹槽上产生的导致过大应力(通过作用于接触椭圆的边缘部上而引起)的边缘载荷,并因此防止由于过大表面压力而导致所述螺纹槽过早剥落。

优选地,如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所述桥接窗口具有卵形形状,所述卵形形状由一对相向直线部分和连接所述直线部分的另一对对置圆弧部分形成。

还优选地,如权利要求3所限定的,所述桥接窗口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矩形形状由一对相向直线部分和另一对相向直线部分形成,并且所述均具有通向所述连结槽的开口的所述相向直线部分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相向直线部分以直角与所述螺母的所述螺纹槽的所述导程角交叉。

优选地,如权利要求4所限定的,各具有圆棒状形状的臂从所述桥接构件的两侧突出,并且所述臂均与所述螺母的所述螺纹槽接合。这可以精确地设定所述桥接构件相对于所述螺母的轴向位置并且还防止所述桥接构件从所述桥接构件径向滑出。

优选地,如权利要求5所限定的,所述桥接构件是由通过mim形成的烧结金属制成。尽管具有非常复杂的形状,但是这可以将桥接构件精确而容易地形成为具有期望的形状和尺寸。

如权利要求6所限定的,所述滚珠丝杠包括:圆筒状螺母,所述圆筒状螺母在内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丝杠轴,所述丝杠轴在外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并且与所述螺母接合,所述丝杠轴的螺纹槽具有与所述圆筒状螺母的螺纹槽相同的导程角;和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能滚动地容纳在由对置螺纹槽形成的滚动轨道内;用于使多个螺纹槽成为单独闭环的滚珠循环槽形成在存在于所述丝杠轴的轴向相邻螺纹槽之间的脊部上,并且所述滚珠循环槽形成为具有s形以将滚珠径向向内地下降到所述螺纹槽的下游,然后将所述滚珠返回至所述螺纹槽的上游侧而越过所述螺母的脊部,并且其特征在于,滚珠从所述丝杠轴的所述螺纹槽到所述滚珠循环槽的接近角被布置成使得所述接近角以直角与所述丝杠轴的所述螺纹槽的导程角交叉。

根据权利要求6的滚珠丝杠,因为用于使多个螺纹槽成为单独闭环的滚珠循环槽形成在存在于所述丝杠轴的轴向相邻螺纹槽之间的脊部上,并且所述滚珠循环槽形成为具有s形以将滚珠径向向内地下降到所述螺纹槽的下游,然后将所述滚珠返回至所述螺纹槽的上游侧而越过所述螺母的脊部,并且所述滚珠丝杠的特征在于,滚珠从所述丝杠轴的所述螺纹槽到所述滚珠循环槽的接近角被布置成使得所述接近角以直角与所述丝杠轴的所述螺纹槽的导程角交叉,所以可以提供长寿命滚珠丝杠,其可以在所述滚珠从所述丝杠轴的所述螺纹槽滚动至所述滚珠循环槽时撤离所述螺纹槽和所述滚珠循环槽之间的结合部分的边缘,因此减少了在球循环部分附近的所述螺纹槽上产生的导致过大应力(通过作用于接触椭圆的边缘部上而引起)的边缘载荷,并因此防止由于过大表面压力而导致所述螺纹槽过早剥落。

还优选地,如权利要求7所限定的,滚珠从所述滚珠循环槽到所述丝杠轴的所述螺纹槽的排出角被布置成使得所述排出角以直角与所述丝杠轴的所述螺纹槽的导程角交叉。这可以在所述滚珠在所述丝杠轴的所述螺纹槽和所述滚珠循环槽之间滚动时撤离所述螺纹槽和所述滚珠循环槽之间的结合部分的边缘,因此减少了在球循环部分附近的所述螺纹槽上产生的导致过大应力(通过作用于接触椭圆的边缘部上而引起)的边缘载荷,并因此防止由于过大表面压力而导致所述螺纹槽过早剥落。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桥式滚珠丝杠,因为所述桥式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所述丝杠轴在外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圆筒状螺母,所述圆筒状螺母在内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并且与所述丝杠轴接合;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被容纳在由对置螺纹槽形成的滚动轨道内;和桥接构件,每个桥接构件均在其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使所述滚动轨道成为循环轨道的连结槽并且适于装配到形成在所述螺母的筒体上的桥接窗口中,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窗口在其相对两侧处具有一对直线部分;所述直线部分均具有通向所述桥接构件的所述连结槽的开口;并且所述直线部分均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直线部分以直角与所述螺母的所述螺纹槽的导程角交叉,所以可以提供长寿命滚珠丝杠,其可以在所述滚珠从所述螺纹槽滚动至所述桥接构件的所述连结槽中的无载荷区时撤离所述螺纹槽和所述连结槽之间的结合部分的边缘,因此减少了在球循环部分附近的所述螺纹槽上产生的导致过大应力(通过作用于接触椭圆的边缘部上而引起)的边缘载荷,并因此防止由于过大表面压力而导致所述螺纹槽过早剥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滚珠丝杠,因为所述滚珠丝杠包括:圆筒状螺母,所述圆筒状螺母在内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丝杠轴,所述丝杠轴在外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并且与所述螺母接合,所述丝杠轴的螺纹槽具有与所述圆筒状螺母的螺纹槽相同的导程角;和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能滚动地容纳在由对置螺纹槽形成的滚动轨道内;用于使多个螺纹槽成为单独闭环的滚珠循环槽形成在存在于所述丝杠轴的轴向相邻螺纹槽之间的脊部上,并且所述滚珠循环槽形成为具有s形以将滚珠径向向内地下降到所述螺纹槽的下游,然后使所述滚珠越过所述螺母的脊部而返回至所述螺纹槽的上游侧,并且其特征在于,滚珠从所述丝杠轴的所述螺纹槽到所述滚珠循环槽的接近角被布置成使得所述接近角以直角与所述丝杠轴的所述螺纹槽的导程角交叉,所以可以提供长寿命滚珠丝杠,其可以在所述滚珠从所述丝杠轴的所述螺纹槽滚动至所述珠循环沟槽时撤离所述螺纹槽和所述滚珠循环槽之间的结合部分的边缘,因此减少了在球循环部分附近的所述螺纹槽上产生的导致过大应力(通过作用于接触椭圆的边缘部上而引起)的边缘载荷,并因此防止由于过大表面压力而导致所述螺纹槽过早剥落。

附图说明

图1的(a)示出本发明的滚珠丝杠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纵向截面图。

图2的(a)是示出本发明的螺母的纵向截面图,图2的(b)是图2的(a)的立体纵向截面图。

图3是设置有本发明的桥接构件的螺母的纵向截面图。

图4的(a)是示出图2的螺母的修改例的纵向截面图,图4的(b)是图4的(a)的立体纵向截面图。

图5的(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的纵向截面图,图5的(b)是示出图5的(a)的球循环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6是示出图5的丝杠轴的正视图。

图7的(a)是示出现有技术的滚珠丝杠的螺母的立体纵向截面图,图7的(b)是图7的(a)的横截面图。

图8的(a)是示出图7的滚珠丝杠的正视图,图8的(b)是穿过桥接窗口部分的图8的(a)的横截面图,图8的(c)是图8的(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本发明的一种模式是一种滚珠丝杠,该滚珠丝杠包括:丝杠轴,所述丝杠轴在外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圆筒状螺母,所述圆筒状螺母在内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并且与所述丝杠轴接合;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被容纳在由对置螺纹槽形成的滚动轨道内;和桥接构件,每个桥接构件均在其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使所述滚动轨道成为循环轨道的连结槽并且适于装配到形成在所述螺母的筒体上的桥接窗口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构件是通过由mim形成的烧结金属制成,所述桥接窗口在其相对两侧处具有一对直线部分;所述直线部分均具有通向所述桥接构件的所述连结槽的开口;并且所述直线部分均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直线部分以直角与所述螺母的所述螺纹槽的导程角交叉。

第一实施方式

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

图1的(a)是示出本发明的滚珠丝杠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图1的(b)是图1的(a)的纵向截面图;图2的(a)是示出本发明的螺母的纵向截面图;图2的(b)是图2的(a)的立体纵向截面图;图3是设置有本发明的桥接构件的螺母的纵向截面图;图4的(a)是示出图2的螺母的修改例的纵向截面图;并且图4的(b)是图4的(a)的立体纵向截面图。

图1的(a)和(b)中示出的桥式滚珠丝杠1能够用于施加大的载荷并且包括以下要素的机构(例如齿轮箱等):丝杠轴2,丝杠轴2在其外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2a;螺母3,螺母3在其内周上形成有螺旋状沟槽3a并且与丝杠轴2接合;多个滚珠4,多个滚珠4被容纳在由对置螺纹槽2a、3a形成的滚动轨道内;以及桥接构件5、5,桥接构件5、5用于使滚珠4循环。

螺纹槽2a、3a中的每者的横截面构造可以是圆弧或哥特弧(gothic-arc)构造中的任一者。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哥特弧构造是因为它可以具有与滚珠4的大的接触角并且设定小的轴向间隙。这赋予大的刚性以抵抗轴向载荷并因此抑制振动的产生。

圆筒状螺母3的筒体形成有贯穿外周和内周(螺纹槽3a的一部分被切除)的卵形形状的桥接窗口6。具有对应于桥接窗口6的卵形形状的桥接构件5被装配于桥接窗口6中。用于连接相互相邻螺纹槽3a的连结槽5a形成在桥接构件5的内表面上,以形成用于滚珠4的、由连结槽5a和螺纹槽3a(大致一圈)组成的滚动轨道。也就是说,容纳在位于内螺纹槽2a和外螺纹槽3a之间的空间内的大量滚珠4被引导至桥接构件5的连结槽5a,然后骑在丝杠轴2的丝杠螺纹之上并且返回到螺纹槽3a并再次沿着螺纹槽2a、3a滚动。

桥接构件5的连结槽5a的深度被设定成使得滚珠4可以骑在连结槽5a内的丝杠轴2的螺纹槽2a的丝杠螺纹之上。另外,如图3所示,桥接构件5的连结槽5a形成为具有s形曲线,使得连结槽5a平滑地连接螺母3的两个相互相邻螺纹槽3a。另外,各具有圆棒状形状的臂7从桥接构件5的两侧突出并且经由小的径向间隙与螺母3的螺纹槽3a接合。臂7可以相对于螺母3轴向地定位桥接构件5并且防止桥接构件5从桥接窗口6径向滑出。如图1的(b)所示,通过借助塑性变形将桥接构件5填嵌到桥接窗口6的径向外部开口肩部上,每个桥接构件5均被刚性地固定到螺母3。

在本实施方式中,桥接构件5由烧结合金通过用于成形塑性制备的金属粉末的注射成形机形成。在该注射成形中,金属粉末与包括塑料和蜡的粘合剂首先被混合揉和机混合和揉和以由混合揉和材料形成颗粒。颗粒被馈送至注射成形机的料斗,然后在加热和熔融状态下被推入模具中,最后通过所谓的mim(金属注射成形)而形成到桥接构件。尽管制品需要高超的制造技术并且具有难以形成的构造,但是mim方法可以容易地将烧结合金材料成形为具有期望的精确构造和尺寸的制品。

用于能够渗碳的烧结合金的金属粉末的一个实例是scm415,包括0.13重量%的c、0.21重量%的ni、1.1重量%的cr、0.04重量%的cu、0.76重量%的mn、0.19重量%的mo、0.20重量%的si和剩余的fe等。通过控制渗碳淬火和渗碳回火的温度而形成桥接构件5。存在除上述之外的其他材料,诸如:加工性和耐腐蚀性优异的材料,其包括3.0~10.0重量%的ni(例如日本粉末冶金工业标准的fen8);或者沉淀硬化体系不锈钢sus630,其包括0.07重量%的c、17重量%的cr、4重量%的ni、4重量%的cu和剩余的fe等。该sus630能够通过固溶加热处理将表面硬度适当地增加至20~33hrc,以确保韧性和高硬度。

当借助使用诸如scm415等渗碳材料形成桥接构件5时,桥接构件5通过控制渗碳淬火或渗碳硬化的温度被硬化成具有30~40hrc的表面硬度。另外,当借助使用诸如sus630等沉淀硬化体系不锈钢形成桥接构件5时,设定为使得通过固溶加热处理使桥接构件5的表面硬度大于30hrc。sus630具有的特性使得其合金元素可以通过在加热至预定温度之后的快速冷却而容易地固体熔融。

如图2的(a)和(b)所示,形成在螺母3中的桥接窗口6由一对相向直线部分6a、6a和用于连接直线部分6a、6a的另一对对置圆弧部分6b、6b组成并且通过立铣加工而形成为具有卵形形状。每个直线部分6a、6a均具有通向桥接构件5的连结槽5a(图3)的开口并被布置成使之以直角与螺母3的螺纹槽3a的导程角θ交叉。当滚珠4从螺纹槽3a滚动至桥接构件5的无载荷区(连结槽5a)时,能够撤离螺纹槽3a和连结槽(循环部分)5a之间的结合部分的边缘。也就是说,可以提供可以减少边缘载荷的长寿命滚珠丝杠1(边缘载荷导致过大的应力作用于接触椭圆的边缘部上(产生于球循环部分附近的螺纹槽3a上)),因此可以防止由于过大表面压力而导致螺纹槽过早剥落。

图4的(a)和(b)示出了前述螺母3的修改例。这种修改的螺母8具有通过切除螺纹槽3a以贯穿螺母8的内周和外周的部分而形成的矩形形状的桥接窗口9。桥接窗口9具有一对相向直线部分9a、9a和另一对相向直线部分9b、9b。具有通向桥接构件(图4中未示出)的连结槽的开口的每个相向直线部分9a、9a被布置成使之以直角与螺母8的螺纹槽3a的导程角θ交叉。类似于前述实施方式,这能够减少桥接构件的球循环部分附近引起的边缘载荷并且防止由于过大表面压力而导致螺纹槽过早剥落并且因此延长滚珠丝杠的寿命。

第二实施方式

图5的(a)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滚珠丝杠的纵向截面图;图5的(b)是示出图5的(a)的球循环部分的横截面图;并且图6是示出图5的丝杠轴的正视图。该滚珠丝杠10与滚珠丝杠1(图1)的基本不同之处仅在于球循环部分的结构,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具有与滚珠丝杠1相同或类似的功能的零件。

如图5的(a)和(b)所示,滚珠丝杠10包括:圆筒状螺母11;丝杠轴12,丝杠轴12插入到螺母11中;大量滚珠4,大量滚珠4被容纳在丝杠轴12和螺母11之间的空间中;以及保持架环13,保持架环13用于沿着圆周等距地保持这些滚珠4。保持架环13被安装成如下状态,使得保持架环13基本上不能轴向地移动,但能相对于丝杠轴12旋转。

螺母11由诸如scm415或scm420的表面硬化钢形成并且在其内周上形成有螺旋状螺纹槽3a。另一方面,丝杠轴12由诸如s55c的中碳钢或诸如scm415的表面硬化钢形成并且在其外周上的轴向中间区域处形成有多个不连续的螺纹槽12a、12b(本文中为两个条状螺纹槽)。螺母11的螺纹槽3a和丝杠轴12的螺纹槽12a、12b两者具有彼此相同的导程角θ。螺纹槽12a、12b具有使横截面曲率半径比滚珠4的半径略大的两个圆弧的组合的哥特弧构造。除哥特弧构造之外,螺纹槽12a、12b可具有这样的圆弧构造,该圆弧构造具有比滚珠4略大的半径并且与滚珠4进行角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螺纹槽12a、12b形成为闭环,使得容纳在多个螺纹槽12a、12b中的滚珠4可以独立地循环。也就是说,用于使多个螺纹槽12a、12b成为单独闭环的滚珠循环槽15、16形成在存在于丝杠轴12的轴向相邻螺纹槽12a、12b之间的脊部14上。

滚珠循环槽15、16旨在各自地连接螺纹槽12a、12b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并因此形成为s形以将滚珠4径向向内地下降到螺纹槽12a、12b的下游,然后将滚珠4越过螺母11的脊部11a而返回至螺纹槽12a、12b的上游侧。因此,滚珠循环槽15、16的深度被设定成使得滚珠4可以越过螺母11的螺纹槽3a的脊部11a。

螺纹槽12a、12b可以使用立铣刀(未示出)车削加工,同时将丝杠轴12旋转至预定方向。立铣刀在径向和轴向两方向上被可移动地支撑并且立铣刀的位置被nc控制确定。螺纹槽12a、12b的车削过程通过所谓的“点切削(pointcutting)”执行,其中立铣刀在螺纹槽12a、12b的有效长度上移动几次以重复立铣刀的轨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点切削形成螺纹槽12a、12b之后,通过热处理将55~62hrc的硬化层形成在螺纹槽12a、12b上。热处理可以是渗碳淬火或高频感应,然而高频感应是优选的,因为高频感应能够抑制晶界氧化层的产生并且还能够执行部分加热,因此相对容易地设定硬化层的深度。

另外,可通过喷丸硬化在螺纹槽12a、12b上执行精加工(未示出)以除去因热处理而附着的氧化皮或晶界氧化层并且提高滚珠丝杠的耐久性。喷丸硬化在钢珠直径20~100μm、注射时间约90秒、注射压力1~3kg/cm2以及注射喷嘴和工件之间的距离约140mm的条件下执行。

如图6所示,滚珠4从丝杠轴12的螺纹槽12a、12b到滚珠循环槽15、16的接近角(或从滚珠循环槽15、16到丝杠轴12的螺纹槽12a、12b的排出角)被布置成使之以直角与丝杠轴12的螺纹槽12a、12b的导程角θ交叉。也就是说,介于滚珠4的接近角(在该角度下,滚珠循环槽15、16的无载荷区开始)或滚珠4的排出角(在该角度下,载荷区(螺纹槽12a、12b)从滚珠循环槽15、16的无载荷区开始)与螺纹槽12a、12b的引线之间的交叉角度α被设定为直角。这可以提供长寿命滚珠丝杠10,其可以在滚珠4从丝杠轴12的螺纹槽12a、12b滚动至滚珠循环槽15、16时撤离螺纹槽12a、12b和滚珠循环槽15、16之间的结合部分的边缘,因此减少了在球循环部分附近的螺纹槽上产生的导致过大应力(通过作用于接触椭圆的边缘部上而引起)的边缘载荷,并因此防止由于过大表面压力而导致螺纹槽过早剥落。

已参考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显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和理解前面的详细描述后将想到修改和变型。旨在将本发明解释为包括所有这样的变型和修改,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行业适用性

本发明的滚珠丝杠可以应用于供自动车的电动致动器等使用的各种滚珠丝杠。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0滚珠丝杠

2、12丝杠轴

2a、3a、12a、12b螺纹槽

3、8、11螺母

4滚珠

5桥接构件

5a连结槽

6、9桥接窗口

6a、9a、9b直线部分

6b圆弧部分

7臂

11a螺母的脊部

13保持架环

14丝杠轴的脊部

53螺母

53a螺纹槽

54滚珠

55桥接构件

55a连结槽

56桥接窗口

57桥接窗口的连结槽边缘部分

58沟槽边缘部分

59臂

60凹陷表面

61引导壁

62填密部

α滚珠和无载荷区的接近角与螺纹槽的引线之间的交叉角度

θ螺纹槽的导程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