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527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止阀,尤其涉及一种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



背景技术:

逆止阀又称止回阀、单向阀或背压阀。这类阀门是靠管路中的介质本身流动时产生的力,自动地开启和关闭,属于非能动阀门。传统的逆止阀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其驱动电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等,在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种类也很多,包括旋启式、升降式、蝶式、管道式、空排式、缓闭式、隔膜式及球式等等。

对于传统的旋启式逆止阀来说,其阀瓣是围绕阀座处的销轴旋转以达到开启或关闭的目的,一般分单阀瓣及多阀瓣两类。

但是,由于传统的单阀瓣旋启式逆止阀仅能阻隔介质的作用,而在特殊场合,不但需要逆止阀具有阻隔介质的功能,也需传递上下游压力及局部的导流。比如,在核电厂rcp(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is(安全注入系统)之间受限空间,由于上游压力和流量无法传递至下游,使得阀瓣的一侧处于高温高压而另一处于低温低压,阀瓣处于低温低压的一侧还存在受限空间,故受限空间被加热及沸腾,存有汽液两相,诱使有害离子聚集,从而引发阀瓣被腐蚀,因而影响到逆止阀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一种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特殊场合中能改善或缓解阀瓣腐蚀以确保使用寿命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包括阀体、弹力密堵结构、形成于所述阀体内的通道及位于所述通道内的阀瓣和旋转臂。所述通道具有上游口及下游口,所述旋转臂的第一端与所述阀体枢接,所述阀瓣安装在所述旋转臂的第二端处,所述旋转臂带动所述阀瓣摆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上游口和下游口的连通;所述阀瓣开设有取压孔,所述弹力密堵结构安装在所述阀瓣处,所述弹力密堵结构朝所述上游口的方向密堵所述取压孔;当上游处的液体压力与下游处的液体压力之差大于所述弹力密堵结构对所述取压孔的密堵力时,则所述弹力密堵结构朝所述下游口方向被顶开而开启所述取压孔,上游处的液体沿着开启的取压孔流向所述下游口;当上游处的液体压力与下游处的液体压力之差小于所述弹力密堵结构对所述取压孔的密堵力时,则所述弹力密堵结构朝所述上游口方向密堵所述取压孔,密堵的所述取压孔阻挡上游处的液体沿所述取压孔流向所述下游口的同时,密堵的所述取压孔还阻挡下游处的液体沿所述取压孔流向所述上游口。

较佳地,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弹力密堵结构对所述取压孔的密堵力的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丝从所述下游口的一方旋入所述阀瓣并顶压所述弹力密堵结构,所述调节螺丝通过顶推所述弹力密堵结构产生的弹性形变程度来调节所述密堵力。

较佳地,所述阀瓣开设有与所述取压孔对接相通的螺孔,所述螺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取压孔的孔径,所述弹力密堵结构位于所述螺孔内,所述调节螺丝旋入所述螺孔并顶压所述弹力密堵结构。

较佳地,所述弹力密堵结构为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中间部位密堵所述取压孔,所述弹簧片的外缘与所述调节螺丝抵压。

较佳地,所述弹簧片的中间部位为凸向所述取压孔的凸弧结构或圆台结构。

较佳地,所述弹簧片的外缘为与所述调节螺丝之端部抵压的扁平结构。

较佳地,所述弹力密堵结构包含用于密堵所述取压孔的密堵头及弹性抵压于所述密堵头与所述调节螺丝之间的压缩弹簧,所述密堵头及压缩弹簧的尺寸小于所述螺孔的孔径。

较佳地,所述密堵头为球形。

较佳地,所述通道包含主通道及由所述主通道的中间位置处分支出来的分通道,所述阀体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分通道之开口的密封盖,所述分通道与所述主通道相交错,所述上游口及下游口位于所述主通道处,所述旋转臂与所述阀体枢接的部位位于所述分通道内,所述旋转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主通道内,所述旋转臂带动所述阀瓣朝所述分通道处枢摆而开启所述上游口与所述下游口连通。

较佳地,所述密封盖通过螺栓组件与所述阀体固在一起,且所述密封盖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还包括弹力密堵结构,阀瓣开设有取压孔,弹力密堵结构安装在阀瓣处,弹力密堵结构朝上游口的方向密堵取压孔,故,当上游处的液体压力与下游处的液体压力之差大于弹力密堵结构对取压孔的密堵力时,此时的弹力密堵结构朝下游口方向被顶开而开启取压孔,使得上游处的液体沿着开启的取压孔流向下游口,即在一定程度上将上游的压力及流量传递至下游处,使得上游处的小部分液体流至下游,从而抑制下游受限空间的沸腾,及时地补流量以平衡下游受限空间的泄露,能够很好地解决特殊场合下阀瓣的腐蚀问题;当上游处的液体压力与下游处的液体压力之差小于弹力密堵结构对取压孔的密堵力时,此时的弹力密堵结构朝上游口方向密堵取压孔,密堵的取压孔阻挡上游处的液体沿取压孔流向下游口的同时,密堵的取压孔还阻挡下游处的液体沿取压孔流向上游口,以阻隔上下游,使阀瓣邻近上游口处的第一侧与阀瓣邻近下游口处的第二侧维持少量压差,该压差提供阀瓣闭合的力,从而保证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阻隔流体的基本功能,同时还能避免阀瓣摆动及磨损;由于弹力密堵结构带有压力记性功能,能够保证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的下游受限空间压力恒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在阀瓣关闭上游口及下游口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中的阀瓣、调节螺丝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弹力密堵结构三者组装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中的阀瓣、调节螺丝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弹力密堵结构三者组装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中的阀瓣、调节螺丝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弹力密堵结构三者组装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100包括阀体10、形成于阀体10内的通道20、位于通道20内的阀瓣30、位于通道20内的旋转臂40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弹力密堵结构50。通道20具有上游口21及下游口22;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道20包含主通道20a及由主通道20a的中间位置处分支出来的分通道20b,阀体10设有用于密封分通道20b之开口的密封盖70,分通道20b与主通道20a相交错,较优的是分通道20b与主通道20a围成t型通道,上游口21及下游口22位于主通道20a处,以便于旋转臂40及阀瓣30在通道20内的装拆,还满足旋转臂40及阀瓣30在运动时的空间需要;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盖70是通过螺栓组件80与阀体10固在一起,且密封盖70与阀体10之间设有密封垫90,由密封垫90对密封盖70与阀体10的配合处进行密封,较优的是,螺栓组件80包含紧固螺栓81及螺母82,紧固螺栓81的第一端旋入阀体10内,紧固螺栓81的第二端穿过密封盖70再与螺母82连接,由螺母82与紧固螺栓81一起将密封盖70及阀体10固定在一起的目的;可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通道20可设计为只包含主通道20a即可,故不以此为限。

如图1所示,旋转臂40的第一端与阀体10枢接,较优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臂40的第一端通过枢轴41与阀体10枢接,使得旋转臂40绕枢轴41进行枢摆;阀瓣30安装在旋转臂40的第二端处,较优的是,阀瓣30通过螺栓组件42安装在旋转臂40的第二端处,以便于阀瓣30于旋转臂40处的装拆,故,在旋转臂40绕枢轴41枢摆过程中,由旋转臂40带动阀瓣30摆动以开启或关闭上游口21和下游口22的连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通道20包含分通道20b及主通道20a,故旋转臂40与阀体10枢接的部位(即枢轴41)位于分通道20b内,旋转臂40的第二端位于主通道20a内,旋转臂40带动阀瓣30朝分通道20b处枢摆而开启上游口21与下游口22连通,使得阀瓣30对上游口21及下游口22之间连通的开启度更大,更利于下游口22处的液体顶开阀瓣30而流向上游口21处,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1及图2所示,阀瓣30开设有取压孔31,弹力密堵结构50安装在阀瓣30处,使得安装于阀瓣30上的弹力密堵结构50朝上游口21的方向(即箭头a所指方向)密堵取压孔31,即是说,安装在阀瓣30上的弹力密堵结构50恒具有密堵取压孔31的趋势,使得安装在阀瓣30上的弹力密堵结构50具有对取压孔31密堵的密堵力;故,当上游处(即图1中的右边)的液体压力与下游处(即图1中左边)的液体压力之差大于弹力密堵结构50对取压孔31的密堵力时,此时的弹力密堵结构50朝下游口22方向(即箭头a所指相反方向)被上游处的液体顶开而开启取压孔31,使得上游处的液体沿着开启的取压孔31流向下游口22,即在一定程度上将上游的压力及流量传递至下游处,使得上游处的小部分液体流至下游,抑制下游受限空间的沸腾,及时地补充流量以平衡下游受限空间泄露,能够很好地解决特殊场合(如在核电厂rcp(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is(安全注入系统)之间受限空间下阀瓣30腐蚀问题;当上游处的液体压力与下游处的液体压力之差小于弹力密堵结构50对取压孔31的密堵力时,此时的弹力密堵结构50朝上游口21方向密堵取压孔31,使得密堵的取压孔31阻挡上游处的液体沿取压孔31流向下游口22的同时,还使得密堵的取压孔31阻挡下游处的液体沿取压孔31流向上游口21,以阻隔上下游,使阀瓣30邻近上游口21处的第一侧与阀瓣30邻近下游口22处的第二侧维持少量压差,该压差提供阀瓣30闭合的力,从而保证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100阻隔流体的基本功能,同时还能避免阀瓣30摆动及磨损。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100还包括用于调节弹力密堵结构50对取压孔31的密堵力的调节螺丝60,较优的是,调节螺丝60为锁紧螺栓且具有与取压孔31相对接的中空通道61,更便于上游处的液体沿着开启的取压孔31流至中空通道61,再由中空通道61流向下游处,但不以此为限。调节螺丝60从下游口22的一方旋入阀瓣30并顶压弹力密堵结构50,调节螺丝60通过顶推弹力密堵结构50产生的弹性形变程度来调节密堵力,故,通过旋动调节螺丝60来调节弹力密堵结构50的压力,这样能够整定下游低压侧的记忆压力,抑制下游低压侧的沸腾,缓解或消除特殊场合下阀瓣30腐蚀现象。具体地,如图2所示,阀瓣30开设有与取压孔31对接相通的螺孔32,螺孔32的孔径大于取压孔31的孔径,较优的是,螺孔32的孔心线与取压孔31的孔心线相重合,以便于取压孔31及螺孔32的加工,以及弹力密堵结构50对取压孔31的密堵,但不以此为限。弹力密堵结构50位于螺孔32内,调节螺丝60旋入螺孔32并顶压弹力密堵结构50,状态见图2所示。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力密堵结构50为弹簧片以简化弹力密堵结构50的结构和降低弹力密堵结构50的成本;弹簧片的中间处密堵取压孔31,弹簧片的外缘与调节螺丝60抵压,使得弹簧片对取压孔31的密堵性更好。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簧片的中间处为凸向取压孔31的凸弧结构51,较优的是,凸弧结构51的外轮廓为球状,使得凸弧结构51对取压孔31的密堵更快捷可靠;弹簧片的外缘为与调节螺丝60之端部抵压的扁平结构52,更利于调节螺丝60对弹簧片的顶推来调节弹簧片对取压孔31的密堵力。当然,如图3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弹力密堵结构50`的第二实施方式也为弹簧片,但是,该弹簧片的中间处为凸向取压孔31的圆台结构51`,而不是前面描述到的凸弧结构51,故借助圆台结构51`,一样能使得第二实施方式的弹力密堵结构50`对取压孔31的密堵更快捷,但不以此为限。值得注意者,密堵指的是堵塞并密封的意思;同时,取压孔31相对于阀瓣30来说是一个小孔,该取压孔31的作用是将上游处的一小部分的液体流至下游处,而上游处的液体流至下游处是靠阀瓣30所控制。

如图4所示,展示了弹力密堵结构的第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弹力密堵结构50``包含用于密堵取压孔31的密堵头53及弹性抵压于密堵头53与调节螺丝60之间的压缩弹簧54,密堵头53及压缩弹簧54的尺寸小于螺孔32的孔径,使得密堵头53及压缩弹簧54二者收容于螺孔32内并在该螺孔32内运动;较优的是,密堵头53为球形,使得密堵头53对取压孔31的密堵效果更好,但不以此为限。可理解的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弹力密堵结构50``中,旋转调节螺丝60来改变压缩弹簧54对密堵头53的弹性力,从而达到调节密堵力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100还包括弹力密堵结构50、50`、50``,阀瓣30开设有取压孔31,弹力密堵结构50、50`、50``安装在阀瓣30处,弹力密堵结构50、50`、50``朝上游口21的方向密堵取压孔31,故,当上游处的液体压力与下游处的液体压力之差大于弹力密堵结构50、50`、50``对取压孔31的密堵力时,此时的弹力密堵结构50、50`、50``朝下游口22方向被顶开而开启取压孔31,使得上游处的液体沿着开启的取压孔31流向下游口,即在一定程度上将上游的压力及流量传递至下游处,使得上游处的小部分液体流至下游,从而抑制下游受限空间的沸腾,及时地补流量以平衡下游受限空间的泄露,能够很好地解决特殊场合下阀瓣30的腐蚀问题;当上游处的液体压力与下游处的液体压力之差小于弹力密堵结构50、50`、50``对取压孔31的密堵力时,此时的弹力密堵结构50、50`、50``朝上游口21方向密堵取压孔31,密堵的取压孔31阻挡上游处的液体沿取压孔31流向下游口22的同时,密堵的取压孔31还阻挡下游处的液体沿取压孔31流向上游口21,以阻隔上下游,使阀瓣30邻近上游口21处的第一侧与阀瓣30邻近下游口22处的第二侧维持少量压差,该压差提供阀瓣30闭合的力,从而保证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100阻隔流体的基本功能,同时还能避免阀瓣30摆动及磨损;由于弹力密堵结构50、50`、50``带有压力记性功能,能够保证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100的下游受限空间压力恒压。

值得注意者,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100不仅适用于单阀瓣30的旋启式逆止阀,当然,也适用于双阀瓣30的旋启式逆止阀;同时,本发明的防腐蚀旋启式逆止阀100阻隔液体的方向为图1中由右至左的方向,亦称为逆止方向,因此,沿着逆止方向,位于阀瓣30的前方为上游,位于阀瓣30的后方为下游。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