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884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

随着微机控制技术的崛起,机电一体化已成为制冷系统发展新趋势,电动阀照比热力膨胀阀已由原来的机械控制向电脑式控制发展,充分体现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家用空调领域,电动阀和变频压缩机组成的系统已取得很好的效果,其原理就是电动阀大范围的流量调节特性和变频压缩机变频特性结合起来,具有快速制冷制热、不停机化霜、节能、舒适度高等诸多优势,电动阀在家用空调领域大范围的应用,就必然对电动阀的小型化提出了要求,电子膨胀阀小型化后,可以减少电子膨胀阀占用空调的空间,是空调小型化成为可能,特别是多联机室内机,由于电子膨胀阀装在室内,电子膨胀阀高度越矮,室内机越容易小型化。

如中国专利公开了“电子膨胀阀止动结构及电子膨胀阀”,专利号为:cn104913098a,通过电机马达的转子转动带动止动片转动,止动片带动止动环转动,当止动环碰到内螺纹部件的下止点时,电机马达的转子在关阀方向停止转动,当止动环碰到内螺纹部件的上止点时,电机马达的转子在开阀方向停止转动,实现了电动阀小型化的设计,但是在下止动时,止动环端面直接撞击在塑料螺母凸台上,容易将凸台撞凹坑,严重时会将凸台破坏,同时弹性轨道与螺母尺寸要求较高,内螺纹部件注塑精度和弹性轨道绕制精度很难保证,往往会造成弹性轨道装配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阀,具备小型化设计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解决了电动阀止动机构容易造成磨损和损坏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流量控制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套设有外壳,所述壳体的左侧连通有出口接管,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进口接管,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阀座,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阀座的顶部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外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延伸至外壳的内腔,所述套管的顶部连通有螺纹管,所述套管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侧向孔,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外螺纹部件,所述外螺纹部件的底部依次贯穿连接板、螺纹管和阀芯并延伸至阀芯的内部,所述螺纹管的表面分别套设有第一止动弹簧和第二止动弹簧,所述连接板底部的左侧设置有止动片。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第二止动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横部,所述第二止动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横部。

所述第一止动弹簧包括螺旋部,所述螺旋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止动部,所述螺旋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止动部,所述下止动部远离螺旋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远离下止动部的一端延伸至侧向孔的内腔。

所述套管的外部套设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底部延伸至壳体的内腔,所述固定罩的两侧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阀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堵块,所述堵块的底部贯穿阀座的顶部并延伸至阀座的内腔。

本发明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将止动器内藏于转子,可以降低阀总体高度,同时解决了止动器可靠止动问题,由于第一止动弹簧有径向向外延伸下横部,且横部长度可以设计很长,只要不与转子内壁干涉即可,保证下横部与弹性轨道下止动部有充分的止动余量,不会产生脱开现象,同时二者均为金属,保证了有充足的止动强度。

2、本发明通过第二止动弹簧的顶部设置有上横部,止动片下止动时就止动在上横部上,保证止动片与弹性轨道上螺旋部有充分的轴向距离,防止止动片与弹性轨道轴向干涉。

3、本发明通过在第二止动弹簧上设置有上下横部,第二止动弹簧在上止动及运行过程中,上下横部同时与止动片接触,第一止动弹簧受力比较均匀,可降低第一止动弹簧的运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止动弹簧和螺纹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止动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止动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套设有外壳2,壳体1的左侧连通有出口接管3,壳体1的底部连通有进口接管4,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阀座5,外壳2的内腔设置有转子6,转子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壳体1的内腔且位于阀座5的顶部设置有阀芯8,阀芯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堵块17,堵块17的底部贯穿阀座5的顶部并延伸至阀座5的内腔,阀芯8的外部套设有套管9,套管9的顶部延伸至外壳2的内腔,套管9的外部套设有固定罩16,固定罩16的底部延伸至壳体1的内腔,固定罩16的两侧均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套管9的顶部连通有螺纹管10,套管9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侧向孔11,连接板7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外螺纹部件12,外螺纹部件12的底部依次贯穿连接板7、螺纹管10和阀芯8并延伸至阀芯8的内部,螺纹管10的表面分别套设有第一止动弹簧13和第二止动弹簧14,第一止动弹簧13包括螺旋部131,螺旋部1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止动部132,螺旋部1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止动部133,下止动部133远离螺旋部1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部134,定位部134远离下止动部133的一端延伸至侧向孔11的内腔,第二止动弹簧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横部141,第二止动弹簧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横部142,连接板7底部的左侧设置有止动片15,通过第二止动弹簧14的顶部设置有上横部142,止动片15下止动时就止动在上横部142上,保证止动片15与弹性轨道上螺旋部131有充分的轴向距离,防止止动片15与弹性轨道轴向干涉,通过在第二止动弹簧14上设置有上下横部,第二止动弹簧14在上止动及运行过程中,上下横部同时与止动片15接触,第一止动弹簧13受力比较均匀,可降低第一止动弹簧13的运行噪音,通过将止动器内藏于转子6,可以降低阀总体高度,同时解决了止动器可靠止动问题,由于第一止动弹簧13有径向向外延伸下横部141,且横部长度可以设计很长,只要不与转子内壁干涉即可,保证下横部141与弹性轨道下止动部133有充分的止动余量,不会产生脱开现象,同时二者均为金属,保证了有充足的止动强度。

综上所述:该流量控制阀,通过阀座5、转子6、连接板7、阀芯8、套管9、螺纹管10、侧向孔11、外螺纹部件12、第一止动弹簧13和第二止动弹簧14的配合,解决了电动阀止动机构容易造成磨损和损坏的问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控制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套设有外壳,所述壳体的左侧连通有出口接管,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进口接管,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阀座,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阀座的顶部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外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部延伸至外壳的内腔,所述套管的顶部连通有螺纹管,所述套管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侧向孔。本发明由于第一止动弹簧有径向向外延伸下横部,且横部长度可以设计很长,只要不与转子内壁干涉即可,保证下横部与弹性轨道下止动部有充分的止动余量,不会产生脱开现象,同时二者均为金属,保证了有充足的止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梁汉超;王林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宝自控元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5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