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旋转部品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9071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旋转部品的铰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及其铰链,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笔记本电脑、pad、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诸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为了支撑稳固,很多都配置支架,并且,对支架的运动方式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旋转部品的铰链,其能够连接在移动终端中,提供多个转动体的独立运动或联动功能,且结构简单。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旋转部品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包括共轴的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和第四凸轮,所述铰链还包括第一弹簧;

第一弹簧将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压紧,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配合,在第一凸轮从铰链闭合位到第一凸轮第一临界角度的转动阶段,第一凸轮在转动过程中处于爬坡状态并压缩第一弹簧,并于第一临界角度后,第一凸轮处于下坡,由第一弹簧的释能而使第一凸轮被自动旋转到第一凸轮在打开方向的转动终点;

所述铰链在第一凸轮的所述转动终点还设置有第一凸轮的锁位,所述第一凸轮由第一弹簧释能而被轴向推向所述锁位;

所述第三凸轮和第四凸轮的配合,在第一凸轮与第四凸轮同步转动到第一临界角度并再转动到其转动终点后,提供第一凸轮轴向滑动到锁位的运动空间,并在第一凸轮滑动到锁位时第四凸轮所处的第二临界角度到第四凸轮转动终点的第四凸轮来回转动阶段,对第一凸轮不产生能将其推出锁位的影响;并在第四凸轮转回到第二临界角度时,第三凸轮和第四凸轮的配合将第一凸轮顶出锁位而解锁;

第四凸轮从铰链闭合位旋转到第四凸轮转动终点的角度小于等于第一凸轮从铰链闭合位旋转到打开方向的转动终点。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同时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所述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第四凸轮套在轴上;

所述第一凸轮为能转动和轴向滑动的凸轮,所述第二凸轮为固定的凸轮,所述第三凸轮为能轴向滑动不能转动的凸轮,所述第四凸轮为与轴连接而与轴一起转动但不能轴向滑动的凸轮。

所述铰链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将所述第三凸轮和第四凸轮压紧,所述第二弹簧处在第一凸轮和第三凸轮之间,所述第三凸轮与第二凸轮的中心孔壁滑动连接而不能转动但能轴向滑动;所述第一弹簧的力值大于第二弹簧的力值。

所述铰链设置有外壳,所述第一凸轮处在外壳中,与外壳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处在外壳内;所述铰链还设置有固定连接套,所述第二凸轮处在固定连接套中,与固定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凸轮处在固定连接套内;铰链的轴穿过固定连接套和外壳并能相对固定连接套和外壳转动。

所述固定连接套内还设置有与铰链的轴配合的固定簧管。

所述第三凸轮和第四凸轮的配合,在第一凸轮从所述闭合位到第一临界角度的转动阶段,为使第三凸轮向着压缩第二弹簧的方向滑动。

于所述锁位为紧接在第二凸轮凸轮面终点后的扇形插槽,所述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的配合部位能够插入到所述扇形插槽中。

所述铰链包括键盘架、屏幕架、支架;键盘架和第三凸轮连接在一起,屏幕架和第四凸轮连接而形成同步转动组件,支架和第一凸轮连接而形成同步转动组件但第一凸轮还能够沿轴向滑动,在闭合位,所述支架靠在屏幕架的上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有上述铰链的移动终端。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部品的铰链结构简单、易于装配,能够在两个可相对转动的主体之外再连接第三个转动主体,且依照需要能够实现第二转动主体和第三转动主体按设计的转动程序独立转动和联动并能实现铰链的自锁。本实用新型铰链能够适用于各种三转动体的连接,尤其适用于移动终端中连接支架、键盘和屏幕,打开闭合操作方便,在移动终端处于打开工作角度范围内,提供稳固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实施例在打开和关闭过程的演变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铰链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铰链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铰链实施例在闭合位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旋转部品的铰链包括共轴的第一凸轮1、第二凸轮2、第三凸轮3、第四凸轮4,所述铰链还包括第一弹簧51和第二弹簧52。

第一弹簧51将所述第一凸轮1和第二凸轮2压紧,第一凸轮1和第二凸轮2配合,在第一凸轮1从铰链闭合位(即图1的0°状态)到第一凸轮第一临界角度(即图1中处于上层左侧的80°状态,80°为第一临界角度,第一领结角度也可以是依设计的其它角度,但一般为锐角)的转动阶段,第一凸轮1在转动过程中处于爬坡状态(第一凸轮的凸部11在第二凸轮的凸部面21上爬坡,或者第二凸轮的凸部在第一凸轮的凸部面上爬坡)并压缩第一弹簧51,也即第一凸轮1此时的轴向运动方向是远离第二凸轮2。

在第一临界角度后,第一凸轮1和第二凸轮2之间的配合,第一凸轮1处于下坡状态(第一凸轮的凸部11在第二凸轮的凸部面上下坡,或者第二凸轮的凸部11在第一凸轮的凸部面上下坡),此时,由第一弹簧51的释能而使第一凸轮1被单独自动旋转到第一凸轮1在打开方向的转动终点(即图1中处于上层右侧的80°状态,此时,第一凸轮实际旋转183°,旋转到转动终点的角度也可以是依设计的其它角度,但一般为180°左右)。

所述铰链在第一凸轮1的所述转动终点还设置有第一凸轮1的锁位,所述第一凸轮1由第一弹簧51释能而被轴向推向所述锁位。本实施例中,所述锁位为紧接在第二凸轮凸轮面终点后的扇形插槽22,所述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的配合部位(包括凸部11及其后部的扇形插销体)能够插入到所述扇形插槽22中。也可相反设置,或在铰链的其它固定部位或铰链应用的移动终端内设置所述锁位。

第二弹簧52将所述第三凸轮3和第四凸轮4压紧,所述第三凸轮3和第四凸轮4的配合,在第一凸轮1与第四凸轮4同步转动到第一临界角度(即图1中上层左侧的80°状态)并再转动到其转动终点后(即图1中上层右侧的80°状态),提供第一凸轮1轴向滑动到锁位的运动空间,所述运动空间可以通过凸部和凸轮面的下坡配合(可以是第三凸轮的凸部31与第四凸轮的凸轮面41配合或相反)而提供,该下坡配合可以发生在第一凸轮1与第四凸轮4同步转动到第一临界角度后,第三凸轮3和第四凸轮4开式下坡配合。

在第一凸轮1滑动到锁位时第四凸轮4所处的第二临界角度(即图1上层右侧的80°状态,此时,)到第四凸轮转动终点(即图1中处于135°状态,该转动终点可以通过铰链铰链应用的移动终端提供挡位实现)的第四凸轮来回转动阶段,所述第三凸轮3和第四凸轮4的配合为对第一凸轮1不产生能将其推出锁位的影响,此时,第三凸轮3和第四凸轮4的配合可以是第三凸轮3的凸部31与第四凸轮4的平面的配合或者相反,或凸部与缓坡的配合。

当铰链关闭时,第四凸轮4转回到第二临界角度时,第三凸轮3和第四凸轮4的配合将第一凸轮顶出锁位而解锁,第三凸轮3和第四凸轮4对此即为上述让出空间配合的反过程,即凸部和凸轮面的上坡配合,在解锁后,可以自由转动第一凸轮1,当第四凸轮4回位到闭合位时,第一凸轮1也可被手动回位到闭合位(即图1下层最右侧状态)。

第一凸轮1旋转到打开方向的转动终点的角度大于第四凸轮4旋转到第四凸轮转动终点的角度。

所述第三凸轮3和第四凸轮4的配合,在第一凸轮1从所述闭合位到第一临界角度的转动阶段,为使第三凸轮3向着压缩第二弹簧52的方向滑动,也为凸部与凸轮面配合的爬坡。

所述第一凸轮1、第二凸轮2、第三凸轮3、第四凸轮4套在轴6外;

所述第一凸轮1为能转动和轴向滑动的凸轮,所述第二凸轮2为固定的凸轮,所述第三凸轮3为能轴向滑动不能转动的凸轮,所述第四凸轮4为与轴6连接而与轴6一起转动但不能轴向滑动的凸轮。

所述第二弹簧52处在第一凸轮1和第三凸轮3之间,也即第三凸轮3的推力通过第二弹簧52施加到第一凸轮1而进行解锁,所述第一弹簧51的力值大于第二弹簧52的力值。所述第三凸轮3通过扇形导向凸块32与第二凸轮2的中心孔壁的扇形滑槽23滑动连接而不能转动但能轴向滑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性能,第二凸轮采用内外双凸轮来与第一凸轮配合,由此,内侧凸轮面后的扇形插槽22在加长后可以被用为扇形滑槽23,实现结构的优化整合。

所述铰链设置有外壳7,所述第一凸轮1处在外壳7中,通过偏位与外壳7滑动连接而能够一起转动,所述第一弹簧51处在外壳7内;所述铰链还设置有固定连接套8,所述第二凸轮处在固定连接套8中,与固定连接套8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凸轮4处在固定连接套8内,铰链的轴6穿过固定连接套8和外壳7并能相对固定连接套8和外壳7转动。

所述铰链包括键盘架101、屏幕架102、支架103。键盘架101和第三凸轮3连接在一起属于固定组件,键盘架可通过固定连接套和第三凸轮3连接在一起,屏幕架102和第四凸轮4连接而形成同步转动组件,屏幕架102可通过轴6而和第四凸轮4连接,轴6可通过其上的凸台61与第四凸轮4连接,支架103和第一凸轮1连接而形成同步转动组件但第一凸轮还能够沿轴向滑动,支架103可通过外壳和第一凸轮1连接,在闭合位,所述支架103靠在屏幕架102的上面。

固定连接套8内还设置有与轴6配合的固定簧管9,固定簧管9与轴6配合提供扭力,实现屏幕随时停止转动随时定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设置有所述铰链,移动终端可以是笔记本、pad、手机等。以pad为例,如图1所示,其可加设附件键盘、键盘104和键盘架101连接,pad本体105和屏幕架102连接,支架作为pad相对于键盘打开后,对整体起到支撑平衡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