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显示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0629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多屏显示器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幕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屏显示器支架。



背景技术:

所谓多屏显示是指,设置多个屏幕且在各个屏幕上显示各自不同的画面,并可显示拼接的组合大画面。比如分屏数为6的多屏显示卡可以连接6台显示器,既可以让这6台显示器分别显示画面的一部分,一起组成一副画面,也可以让这6台显示器各自显示不同的画面,鼠标及窗口还可以在各个屏幕间漫游移动,而无需软件的任何改动。目前,多屏显示已被广泛应用于文件编辑、绘图编辑、影视娱乐、股市金融和程序设计等多种领域。

为实现多屏显示系统的建立,多屏显示器支架应运而生。公开号为CN20222095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屏液晶显示器支架”,当该支架用于连接三个显示器时,位于中间的显示器通过与套在立柱上的孔套和可以是显示器实现水平向和竖直向转动的显示器固定座安装在立柱上。其所公开的结构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虽然可以实现位于中间的显示器的两个方向的转动,但无法实现显示器的横竖向变换,而这种横竖向变换是目前可触摸显示器为方便触摸编辑所具有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功能,而且当多屏显示系统分为上下两排时,位于上方的显示器进行横竖变换会受到位于 下方的显示器的限制;其次,通过布置在立柱外部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转轴实现屏幕在两个方向上的旋转,两个转轴及必要结构需要占据立柱径向上较大空间,使得本来有限的办公空间显得更加拥挤,而且这种多关节的设计在长时间使用后更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多屏显示系统分为上下两排时无法实现位于中间的与立柱直接连接的显示器的横竖向变换的缺陷,同时也克服了实现显示器转动的结构位于立柱外部占据较大空间且关节多容易损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多屏显示器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屏显示器支架,包括立柱、靠近所述立柱顶端安装的顶部显示器和位于所述顶部显示器下方的至少一组显示器组,以及将所述立柱与所述顶部显示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顶部显示器连接的基座和与所述立柱上的容槽配合的球形端,

所述容槽的端口与所述基座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立柱顶部端面低于所述顶部显示器顶端边缘,以使顶部显示器随基座向上方转动其底部边缘转动至其下方显示器组的前方。

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所述立柱的顶部端面的位置低于位于所述容槽中的所述球形端的顶端且设置有与所述端口连通的开口,以使所述球形端与所述基座连接处转至所述立柱顶部端面的上方。

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所述显示器组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使所述顶部显示器和所述显示器组向所述立柱倾斜的斜面。

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与所述顶部显示器相邻的显示器组为第一显示器组,

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显示器组与所述立柱连接处向上倾斜的使所述第一显示器组顶部边缘能够转动至主显示器后方的斜面。

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所述球形端的表面和所述容槽内壁均为摩擦面。

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在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容槽连通的限位通孔,限位件与所述限位通孔螺纹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球形端的运动。

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螺纹结构和靠近所述容槽一端的光杆结构,所述光杆结构横截面为对角线长度小于等于所述螺纹结构直径的方形,所述限位通孔包括靠近所述容槽一侧为与所述光杆结构配合的方形孔和远离所述容槽一侧的内螺纹孔。

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所述限位件的螺纹结构和光杆结构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螺纹结构旋转带动所述光杆结构轴向移动。

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所述光杆靠近所述容槽一端的端面为与所述球形端外壁配合的摩擦弧形面。

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还包括用于连接设置在所述顶部显示器两侧的可折叠的横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一种多屏显示器支架,包括立柱、靠近所述立柱顶端安装的顶部显示器和位于所述顶部显示器下方的至少一组显示器组,以及将所述立柱与所述顶部显示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顶部显示器连接的基座和与所述立柱上的容槽配合的球形端,

所述容槽的端口与所述基座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立柱顶部端面低于所 述顶部显示器顶端边缘,以使顶部显示器随基座向上方转动其底部边缘转动至其下方显示器组的前方。

顶部显示器转动后与其下方显示器组交错,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多屏显示系统分为上下两排时无法实现位于中间的与立柱直接连接的显示器的横竖向变换的缺陷,同时也克服了实现显示器转动的结构位于立柱外部占据较大空间且关节多容易损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多屏显示器支架。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屏显示器支架中,所述立柱的顶部端面的位置低于位于所述容槽中的所述球形端的顶端且设置有与所述端口连通的开口,以使所述球形端与所述基座连接处转至所述立柱顶部端面的上方。使得顶部显示器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最大范围的转动,以适应下方显示器组与立柱之间的不同距离。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屏显示器支架中,所述显示器组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使所述顶部显示器和所述显示器组向所述立柱倾斜的斜面。使得显示器组在竖直方向上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动,与主显示器转动配合,避免主显示器进行横竖变换时出现碰撞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屏显示器支架中,与所述顶部显示器相邻的显示器组为第一显示器组,

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显示器组与所述立柱连接处向上倾斜的使所述第一显示器组顶部边缘能够转动至所述主显示器后方的斜面。使顶部显示器在正立时即可进行横竖变换。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屏显示器支架中,所述球形端的表面和所述容槽内壁均为摩擦面。避免顶部显示器或各显示器组在重力作用下自行转动。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屏显示器支架中,在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容槽连通的限位通孔,限位件与所述限位通孔螺纹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球形端的运动。上述限位件和限位通孔可以与上述摩擦面同时应用,或者单独使用实现对球形端的运动进行限制。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屏显示器支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螺纹结构和靠近所述容槽一端的光杆结构,所述光杆结构横截面为对角线长度小于等于所述螺纹结构直径的方形,所述限位通孔包括靠近所述容槽一侧为与所述光杆结构配合的方形孔和远离所述容槽一侧的内螺纹孔,所述光杆靠近所述容槽一端的端面为与所述球形端外壁配合的摩擦弧形面。避免光杆在螺杆作用下进出限位孔时摩擦弧形面产生转动。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屏显示器支架中,还包括用于连接设置在所述顶部显示器两侧的可折叠的横梁。通过可折叠的横梁的设计避免顶部显示屏横竖变换时与其两侧显示屏发生碰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屏显示器支架的后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屏显示器支架的右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屏显示器支架的限位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部显示器;2-第一显示器组;3-横梁;

4-立柱;41-顶部端面;42-容槽;43-斜面;44-斜面;45-斜面;46-限位通孔;

5-连接件;51-基座;52-球形端;

6-限位件;61-摩擦弧形面;62-光杆结构;63-连接杆;64-螺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多屏显示器支架,包括立柱4、靠近所述立柱4顶端安装的顶部显示器1和位于所述顶部显示器1下方的至少一组显示器组,以及将所述立柱4与所述顶部显示器1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5,

所述连接件5包括与所述顶部显示器1连接的基座51和与所述立柱4上的容槽42配合的球形端52,

所述容槽42的端口与所述基座51之间留有间隙7且所述立柱4顶部端面低于所述顶部显示器1顶端边缘,以使顶部显示器1随基座51向上方转动其底部边缘转动至其下方显示器组的前方。

顶部显示器1转动后与其下方显示器组交错,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多屏显示系统分为上下两排时无法实现位于中间的与立柱4直接连接的显示器的横竖向变换的缺陷,同时也克服了实现显示器转动的结构位于立柱4外部占据较大空间且关节多容易损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多屏显示器支架。

在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所述立柱4的顶部端面41的位置低于位于所述容槽42中的所述球形端52的顶端且设置有与所述端口连通的开口,以使所述球形端52与所述基座51连接处转至所述立柱4顶部端面41的上方。使得顶部显示器1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最大范围的转动,以适应下方显示器组与立柱4之间的不同距离。

如图2所示,在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所述显示器组通过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立柱4连接,所述立柱4上设置有使所述顶部显示器1和所述显示器组向所述立柱4倾斜的斜面。如斜面43、斜面44和斜面45,使得显示器组在竖直方向上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动,与主显示器转动配合,避免主显示器进行横竖变换时出现碰撞问题。

进一步地,与所述顶部显示器1相邻的显示器组为第一显示器组2,所述立柱4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显示器组2与所述立柱4连接处向上倾斜的使所述第一显示器组2顶部边缘能够转动至所述主显示器后方的斜面。如斜面44,使顶部显示器1在正立时即可进行横竖变换。

在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所述球形端52的表面和所述容槽42内壁均为摩擦面。避免顶部显示器1或各显示器组在重力作用下自行转动。

如图2所示,在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在所述立柱4上设置有与所述容槽42连通的限位通孔46,限位件6与所述限位通孔46螺纹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球形端52的运动。上述限位件6和限位通孔46可以与上述摩擦面同时应用,或者单独使用实现对球形端52的运动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件6包括螺纹结构64和靠近所述容槽42一端的光杆结构62,所述光杆结构62横截面为对角线长度小于等于所述螺纹结构64直径的方形,所述限位通孔46包括靠近所述容槽42一侧为与所述光杆结构62配合的方形孔和远离所述容槽42一侧的内螺纹孔,所述光杆靠近所述容槽42一端的端面为与所述球形端52外壁配合的摩擦弧形面61。避免光杆在螺杆作用下进出限位孔时摩擦弧形面61产生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6的螺纹结构64和光杆结构62通过连接杆63连接,所述螺纹结构64旋转带动所述光杆结构62轴向移动。连接杆63两端设置有限位块,避免连接杆63与光杆结构62和螺纹结构64分离。

如图1所示,在上述多屏显示器支架中,还包括用于连接设置在所述 顶部显示器1两侧的可折叠的横梁3。通过可折叠的横梁3的设计避免顶部显示器1横竖变换时与其两侧显示屏发生碰撞。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