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泥管破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4894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排泥管破虹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建设工程中排污设备的改进,尤其是指排泥破虹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高效沉淀池排泥泵坑液位高于池外排水管液位,当排泥泵停泵时,排泥并没有停止,而是由于虹吸作用继续排泥,流量相当大,不能根据需要精确排泥。为解决排泥管虹吸问题,施工单位在排泥管上钻孔,安装了一个自来水手动球阀,停泵时需人工打开球阀,破坏管道内产生的虹吸,达到停止排泥的目的。原有方法,虽然能达到排泥管破虹目的,但也有几个弊端:

1.每次停泵时需人工手动打开阀门,在开泵前还要人工手动关闭阀门;而排泥泵的运行方式是每天24小时自动间歇运行,即每小时都会开泵、停泵,这就需要专人负责准时开关阀门,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

2.如果球阀一直开启(不关闭),也可实现破虹效果,但也会产生不利因素,排泥泵运行时,泥水会喷出球阀,造成管沟积水,腐蚀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排泥管破虹装置,它能够可拆卸的重复使用于排泥管,并且通过无线控制;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排泥管破虹装置,包括管壁上开有开口的排泥管、插入排泥管开口的空气管以及启闭空气管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排泥管上还套装有卡箍,上卡箍开有带有螺纹的插入孔,空气管底部设置的带外螺纹的插入部与插入孔螺纹配合,空气管上还设置有启闭空气管的阀门机构,阀门机构包括有密封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并且由静磁铁与动磁铁组成的电磁装置,动磁铁通过弹簧与壳体连接,壳体内还设置有无线解码器和与该解码器电连接的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电磁装置的开启,电磁装置通电后使动磁铁与静磁铁电磁连接并关闭空气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静磁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且动磁铁上设置有能插入凹槽的密封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插入部内壁还设置有内螺纹,且与设置有外螺纹的空气管末端螺纹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插入部插入排泥管的端口向内收窄。

有益效果:实现污水处理厂排泥泵排泥的精确控制,有助于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达标,降低滤站等后续工艺的运行成本,杜绝了原设计造成的泥水外泄,污染环境,腐蚀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箍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排泥管破虹装置,包括管壁上开有开口的排泥管1、插入排泥管1开口的空气管3以及启闭空气管3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排泥管1上还套装有卡箍2,上卡箍100开有带有螺纹的插入孔9,空气管3底部设置的带外螺纹的插入部5与插入孔9螺纹配合,空气管3上还设置有启闭空气管3的阀门机构4,阀门机构4包括有密封的壳体41、设置在壳体41内并且由静磁铁6与动磁铁7组成的电磁装置,动磁铁7通过弹簧8与壳体41连接,壳体41内还设置有无线解码器42和与该解码器42电连接的继电器43,继电器43控制电磁装置的开启,电磁装置通电后使动磁铁7与静磁铁6电磁连接并关闭空气管3。

本实施例中排泥管1上套装有一个带有插入孔9的卡箍2,插入孔9的位置与排泥管1的开口相对应,且插入孔9带有螺纹,空气管3底部设置有插入排泥管1的插入部5,插入部5外壁亦带有螺纹,使插入部5与插入孔9螺纹配合;空气管3上设置有阀门机构4,阀门采用电磁阀,具体的是在阀门机构4的壳体41内设置了由动磁铁7和静磁铁6组成的电磁装置,静磁铁6固定在壳体41内,动磁铁7通过弹簧8与壳体41内壁连接,壳体41内还设置有无线解码器42和与解码器42电连接的固态继电器43,无效解码器42接受无线控制器的无线信号后传输给固态继电器43,由固态继电器43控制电磁装置上的电磁线圈通电断电;当电磁装置通电具有磁力后,动磁铁7从壳体41内滑动到空气管3并与静磁铁6电磁连接,关闭空气管3;当电磁装置断电后,动磁铁7与静磁铁6脱离接触并在弹簧8的作用下复位。

优选的,静磁铁6上开设有多个凹槽61,且动磁铁7上设置有能插入凹槽61的密封块71。插入部5内壁还设置有内螺纹,且与设置有外螺纹的空气管3末端32螺纹配合。插入部5插入排泥管1的端口51向内收窄。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电磁阀门的密闭效果,在静磁铁6面对动磁铁7的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61,相应的在动磁铁7上设置有多个可以随着动磁铁7滑动而插入凹槽61的密封块71,密封块71可采用软性材质例如橡胶,亦可涂抹防水材质例如聚氨酯。同时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的排泥管1开口,例如开口有圆形或者方形或是其他形状,插入部5是可拆卸更换的,所采用的方案是在空气管3的末端32处设置有外螺纹且末端32类似于瓶口的形状,相应的在插入部5内壁设置有和空气管3的末端32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这样便能够根据不同的开口形状而适配不同的插入部5。当排泥管1管壁较薄时,插入部5插入排泥管1的深度较深,从而可能会影响到排泥效率,因此将插入部5的端口51设计由垂直改为向内收窄,插入部5的端口51面对泥水来向的部分始终是倾斜的,相比垂直设计更加有利于较少阻力,能够尽量的减少因为空气管3而对排泥效率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