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轴总成与可折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139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枢轴总成与可折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枢轴总成(hinge assembly)与使用此种枢轴总成的可折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现有的可折式显示装置20a的示意图。现有的可折式显示装置包括彼此枢接且可相对折迭或展开的第一板件500a与第二板件600a,而挠性显示件700a则设置于第一板件500a与第二板件600a的正面上。当第一板件500a与第二板件600a相对折迭时,挠性显示件700a会完全贴附于第一板件500a的正面501与第二板件600a的正面601,并且挠性显示件700a的中间部分730a会贴住第一板件500a的侧边502与第二板件600a的侧边602。但是第一板件500a与第二板件600a相对展开成一平面时,第一板件500a与第二板件600a彼此相邻的侧边502、602会更加靠近,这会造成挠性显示件700a的中间部分730a(也就是在第一板件500a与第二板件600a相对折迭时,会贴附于第一板件500a与第二板件600a的侧边502、602的部分)则会隆起,而使挠性显示件700a形成不平整的平面。而这会造成使用体验不佳、影像显示不均、挠性显示件寿命不佳等问题。

另外,美国专利公开号US 2012/0096678、US 2011/0271486、US 2012/0042473、US 2013/0139355、US 2015/0345195等都揭露了一种具有四个齿轮的枢纽器(hinge),这些枢纽器也都是应用在便携装置上,但这些枢纽器还是无法适用于挠性显示器(flexible display),因为其依然无法解决当二板件(即底件(base)以及盖件(cover))展开成为一平面时,位于二板件中间的挠性显示器的突起问题。美国专利公开号US 2015/0362958以及US 2015/0267450揭露的是另一种在二个主轴体之间的传动方式,但仍然无法解决挠性显示器的突起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枢轴总成与使用此种枢轴总成的可折式显示装置,以期可折式显示装置在展开状态时,使挠性显示件可以形成平整的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枢轴总成包括第一枢轴件与第二枢轴件。第一枢轴件包括第一主轴体、第一副轴体、第一主支臂与第一副支臂。第一主轴体包括第一主齿轮,第一主齿轮环绕固定于第一主轴体上。第一副轴体包括第一副齿轮,第一副齿轮环绕固定于第一副轴体上,第一副齿轮啮合第一主齿轮。第一主支臂的一端连接第一主轴体而另一端设置有第一主滑动单元。第一副支臂的一端枢转地连接第一副轴体而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副滑动单元,第一副滑动单元与第一主滑动单元彼此滑动连接。第二枢轴件对称于第一枢轴件,第二枢轴件包括第二主轴体、第二副轴体、第二主支臂与第二副支臂。第二主轴体包括第二主齿轮,第二主齿轮环绕固定于第二主轴体上。第二副轴体包括第二副齿轮,第二副齿轮环绕固定于第二副轴体上,第二副齿轮分别啮合第二主齿轮与第一副齿轮。第二主支臂的一端连接第二主轴体而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主滑动单元。第二副支臂的一端枢转地连接第二副轴体而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副滑动单元,第二副滑动单元与第二主滑动单元彼此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枢轴总成包括支架板,其上设有第一枢轴件以及第二枢轴件。第一枢轴件包括第一主轴体与第一副支臂。第一主轴体枢设于支架板上,且第一主轴体具有第一主支臂,第一主支臂一端连接第一主轴体而另一端设置有第一主滑动单元。第一副支臂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支架板上而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副滑动单元,第一副滑动单元与第一主滑动单元彼此滑动连接。第二枢轴件包括第二主轴体与第二副支臂。第二主轴体枢设于支架板上,且第二主轴体具有第二主支臂,第二主支臂一端连接第二主轴体而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主滑动单元。第二副支臂一端枢转地连接于支架板上而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副滑动单元,第二副滑动单元与第二主滑动单元彼此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可折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如上所述的枢轴总成与挠性显示件。第一板件包括第一显示面与位于第一显示面一侧的第一侧边,第二板件包括第二显示面与位于第二显示面一侧的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彼此相邻。枢轴总成的第一枢轴件连接第一板件,枢轴总成的第二枢轴件连接第二板件。挠性显示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中间部分,第一部分接触第一显示面,第二部分接触第二显示面,中间部分位于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当第一枢轴件与第二枢轴件相对枢转至一闭合角度,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彼此迭合。当第一枢轴件与第二枢轴件相对枢转至一展开角度,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分别以相反的方向滑动一距离,使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彼此间隔,以拉平该挠性显示件的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该中间部分。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枢轴总成与使用此种枢轴总成的可折式显示装置,当可折式显示装置在展开时,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会随着展开的角度而彼此远离,直到可折式显示装置完全展开而形成展开状态时,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会间隔一特定距离,而此特定距离对应于挠性显示件的中间部分,这会使挠性显示件形成平整的平面,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中间部分在可折式显示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会隆起的缺点。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所示为现有的可折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折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折式显示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A所示为图3的枢轴总成的放大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折式显示装置处于闭合角度(0度)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折式显示装置处于展开角度(180度)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轴总成处于0度时的正视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轴总成处于90度时的正视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轴总成处于180度时的正视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枢轴总成

20、20a  可折式显示装置

100  第一枢轴件

110  第一主轴体

111  第一主齿轮

120  第一副轴体

121  第一副齿轮

130  第一主支臂

131  头端

132  末端

133  第一主滑动单元

1331  滑动轴

140  第一副支臂

141  头端(弯曲段)

142  末端

143  第一副滑动单元

1431  滑动槽

1432  第一端

1433  第二端

150  第一固定板

160  第一夹持板

200  第二枢轴件

210  第二主轴体

211  第二主齿轮

220  第二副轴体

221  第二副齿轮

230  第二主支臂

231  头端

232  末端

233  第二主滑动单元

2331  滑动轴

240  第二副支臂

241  头端(弯曲段)

242  末端

243  第二副滑动单元

2431  滑动槽

2432  第一端

2433  第二端

250  第二固定板

260  第二夹持板

300  支架板

410  第一扭力件

411  磨擦垫片

412  弹性垫片

413  螺帽

420  第二扭力件

421  磨擦垫片

422  弹性垫片

423  螺帽

500、500a 第一板件

501、601  正面

502、602  侧边

510  第一显示面

520  第一侧边

600、600a 第二板件

610  第二显示面

620  第二侧边

700、700a 挠性显示件

710  第一部分

720  第二部分

730、730a 中间部分

A1  顺时针方向

A2  逆时针方向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图3与图3A,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折式显示装置20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折式显示装置20的爆炸示意图,图3A所示为图3的枢轴总成的放大图。可折式显示装置20包括第一板件500、第二板件600、枢轴总成10与挠性显示件700。挠性显示件700例如是挠性发光二极管面板(OLED),但不限于此。如图3所示,第一板件500包括第一显示面510与位于第一显示面510一侧的第一侧边520,第二板件600包括第二显示面610与位于第二显示面610一侧的第二侧边620,第一侧边520与第二侧边620彼此相邻。

请在参照图4与图5,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折式显示装置20处于闭合角度(0度)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折式显示装置20处于展开角度(180度)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挠性显示件700包括第一部分710、第二部分720与中间部分730,第一部分710接触第一显示面510,第二部分720接触第二显示面610,中间部分730位于第一侧边520与第二侧边620之间。如图3与图3A所示,枢轴总成10包括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彼此对称设置,换句话说,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各自的所有组件、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整体的作动方式皆为对称。

如图4所示,当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相对枢转至闭合角度(此处定义闭合角度为0度,即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并未旋转的角度),第一板件500与第二板件600会彼此迭合,此时,挠性显示件700的中间部分730会接触第一板件500的第一侧边520与第二板件600的第二侧边620,具体而言,挠性显示件700的中间部分730会完全贴附于第一侧边520与第二侧边6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边520为弧形,第二侧边620为弧形,当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相对枢转至闭合角度时,第一侧边520与第二侧边620共同形成半圆形,此时挠性显示件700的中间部分730是完全贴附于第一侧边520与第二侧边620共同形成的半圆形的表面上。

如图4及图5所示,当第一枢轴件100以顺时针方向A1旋转时,第二枢轴件200则会以逆时针方向A2旋转,当二枢轴件100、200相对枢转至展开角度的过程中(此处定义展开角度为180度,即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各旋转90度,因此总和为180度),第一板件500会逐渐地向第一方向D1滑动一第一距离,而第二板件600会向第二方向D2滑动一第二距离,其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方向相反,因而使得第一板件500与第二板件600在完全展开后,第一侧边520与第二侧边620会彼此间隔一段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的总合即等于第一距离加上第二距离。即,在展开第一板件500以及第二板件600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板件500以及第二板件 600会逐渐地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滑动,而使得挠性显示件700将被完全的拉平成一平面,而不会有像背景技术中所述中间突起部分。也就是说,挠性显示件700的第一部分710、第二部分720与中间部分730共面,挠性显示件700的第一部分710、第二部分720与中间部分730会形成一个平整而无任何隆起或凹陷的平面。

如图3与图3A所示,第一枢轴件100包括第一主轴体110、第一副轴体120、第一主支臂130与第一副支臂140。第一主轴体110包括第一主齿轮111,第一主齿轮111环绕固定于第一主轴体110上。第一副轴体120包括第一副齿轮121,第一副齿轮121环绕固定于第一副轴体120上,第一副齿轮121啮合第一主齿轮111。第一主支臂130包括相对的头端131与末端132,第一主支臂130的头端131固定于第一主轴体110,因此当第一主轴体110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枢转时,第一主支臂130会被该第一主轴体110带动而以第一主轴体110为支点而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第一副支臂140包括头端141与末端142,第一副支臂140的头端141可枢转地连接于第一副轴体120。并且,第一主支臂130的末端132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副支臂140的末端1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支臂130的末端132设置有第一主滑动单元133,第一副支臂140的末端142设置有第一副滑动单元143,第一副滑动单元143与第一主滑动单元133彼此滑动连接。第二枢轴件200对称于第一枢轴件100,第二枢轴件200包括第二主轴体210、第二副轴体220、第二主支臂230与第二副支臂240。第二主轴体210包括第二主齿轮211,第二主齿轮211环绕固定于第二主轴体210上。第二副轴体220包括第二副齿轮221,第二副齿轮221环绕固定于第二副轴体220上,第二副齿轮221分别啮合第二主齿轮211与第一副齿轮121。第二主支臂230包括头端231与末端232,第二主支臂230的头端231固定于第二主轴体210。因此当第二主轴体210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枢转时,第二主支臂230会被该第二主轴体210带动而以第二主轴体210为支点而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第二副支臂240包括头端241与末端242,第二副支臂240的头端241可枢转地连接于第二副轴体220。并且,第二主支臂230的末端232滑动连接第二副支臂240的末端24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主支臂230的末端232设置有第二主滑动单元233。第二副支臂240的末端242设置有第二副滑动单元243,第二副滑动单元243与第二主滑动单元233彼此滑动连接。其中,当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彼此相对枢转时,由于第一主支臂130的头端131被固定于第一主轴体110,以及第一副支臂的头端141枢接于第一副轴体120,而且第一主轴体110以及第一副轴体120藉由第一主齿轮111以及第一副齿轮121彼此啮合,所以使得第一主支臂130的末端132被迫只能滑动于第一副支臂140的末端142(即第一主滑动单元133与第一副滑动单元143彼此相对滑动)。同理,当第二主轴体210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会迫使第二主支臂230的末端232滑动于第二副支臂240的末端242(即第二主滑动单元233与第二副滑动单元243彼此相对滑动)。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第一主轴体110以及第二主轴体210藉由第一副齿轮121以及第二副齿轮221所传动,所以当第一主轴体110是以顺时针方向A1枢转时,第二主轴体210则会以逆时针的方向A2枢转,藉由上述齿轮的传动,完成第一板件500以及第二板件600等角度地同步的开启与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滑动单元133包括滑动轴1331,第一副滑动单元143包括滑动槽1431,第一主滑动单元133的滑动轴133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副滑动单元143的滑动槽1431中;第二主滑动单元233包括滑动轴2331,第二副滑动单元243包括滑动槽2431,第二主滑动单元233的滑动轴233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副滑动单元243的滑动槽2431中。第一副支臂140包括弯曲段,第一副支臂140的弯曲段连接第一副轴体120,第一副支臂140的弯曲段即第一副支臂140的头端141,其头端141进一步弯曲而使第一副支臂140整体概呈L字形;第二副支臂240包括弯曲段,第二副支臂240的弯曲段连接第二副轴体220,第二副支臂240的弯曲段即第二副支臂240的头端241,其头端241进一步弯曲而使第二副支臂240整体概呈L字形。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副支臂140以及第二副支臂240设计成弯曲段是为了能使各组件之间的安排能够最小化,以能够配合如前所述的第一侧边520与第二侧边620共同形成的半圆形设计。

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轴与滑动槽亦可以颠倒设置(图未示),例如,第一主滑动单元包括滑动槽,第一副滑动单元包括滑动轴,第一副滑动单元的滑动轴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主滑动单元的滑动槽中;第二主滑动单元包括滑动槽,第二副滑动单元包括滑动轴,第二副滑动单元的滑动轴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主滑动单元的滑动槽中。此时,第一主支臂包括弯曲段,第一主支臂的弯曲段连接第一主轴体,第二主支臂包括弯曲段,第二主支臂的弯曲段连接第二主轴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副滑动单元143的滑动槽1431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432与第二端1433。随着第一枢轴件100的旋转,第一主滑动单元133的滑动轴1331会在第一端1432与第二端1433之间滑动。第二副滑动单元243的滑动槽2431包括相对的第一端2432与第二端2433。随着第二枢轴件200的旋转,第二主滑动单元233的滑动轴2331会在第一端2432与第二端2433之间滑动。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枢轴件100还包括第一固定板150,第一固定板150与第一主滑动单元133相接,并随第一主滑动单元133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副支臂140的第一副滑动单元143;此外,第一枢轴件100还可包括两第一夹持板160,两第一夹持板160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50上,两第一夹持板160夹持第一主支臂130与第一副支臂140,使第一主支臂130与第一副支臂140在旋转时会被限制在两第一夹持板160之间,以保持旋转时的稳定性。进一步而言,第一固定板150则固定到第一板件500,并且第一主支臂130的滑动轴1331穿设第一夹持板160。如前所述,当图4的第一主体轴110进行顺时针方向A1旋转至图5时,第一主支臂130上的第一主滑动单元133(即滑动轴1331)被迫于第一副支臂140的末端142上的第一副滑动单元143(即滑动槽1431)中滑动,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滑动轴1331又穿设于第一固定板150,所以使得第一固板150以及第一固定板150所连接的第一板件500亦随以第一方向D1滑动一距离。第二枢轴件200还包括第二固定板250,第二固定板250与该第二主滑动单元233相接,并随第二主滑动单元233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二副支臂240的第二副滑动单元243;此外,第二枢轴件200还可包括两第二夹持板260,两第二夹持板260固定设置于第二固定板250上,两第二夹持板260夹持第二主支臂230与第二副支臂240,使第二主支臂230与第二副支臂240在旋转时会被限制在两第二夹持板260之间,以保持旋转时的稳定性,而第二固定板250则固定到第二板件600,并且第二主支臂230的滑动轴2331枢接第二夹持板260。如前所述,当图4的第一主轴体110进行顺时针方向A1旋转至图5时,藉由第一副齿轮121以及第二副齿轮221的传动,使得第二主轴体210进行逆时针方向A2旋转,而第二主支臂230上的第二主滑动单元233(即滑动轴2331)被迫于第二副支臂240的末端242上的第二副滑动单元243(即滑动槽2431)中滑动,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滑动轴2331又穿设于第二固定板250,所以使得第二固板250以及第二固定板250所连接的第二板件600亦随以第二方向D2滑动一距离。也就是说,当使用者扳动第一板件500与第二板件600时,施加于第一板件500与第二板件600的应力会透过第一固定板150与第二固定板250、第一夹持板160与第二夹持板260、滑动轴1331、2331以及第一主支臂130与第二主支臂230而驱动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彼此相对旋转,并且使第一板件500以及第二板件600分别向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滑动一距离,故而能将挠性显示件700包括第一部分710、第二部分720与中间部分730完全拉平成一平面。其中,图4与图5为了能清楚显示第一主支臂130与第一副支臂140而省略了第一固定板150与第一夹持板160。然而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彼此对称的结构,因此第一固定板150以及第一夹持板160夹持第一主支臂130与第一副支臂140且枢接滑动轴1331的态样,可参照第二固定板250以及第二夹持板260夹持第二主支臂230与第二副支臂240且枢接滑动轴2331的态样。

在本实施例中,枢轴总成10还包括两间隔设置的支架板300,第一主轴体110、第一副轴体120、第二主轴体210与第二副轴体220分别穿透枢接设置于两支架板300上,支架板300可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齿轮111、第一副齿轮121、第二主齿轮211与第二副齿轮221夹于两支架板300之间,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枢轴总成10还包括第一扭力件410与第二扭力件420,第一扭力件410设置于第一主轴体110上,第二扭力件420设置于第二主轴体210上。第一扭力件410包括复数环形单元,该些环形单元包括磨擦垫片411、复数弹性垫片412以及螺帽413;该第二扭力件420包括复数环形单元,该些环形单元包括磨擦垫片421、复数弹性垫片422以及螺帽423。该些第一、第二扭力件410、420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结构,于此不再赘述。第一扭力件410与第二扭力件420可提供适当的摩擦力,以维持第一主轴体110与第二主轴体210的相对位置。

请参照图6至图8,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轴总成10处于0度时的正视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轴总成10处于90度时的正视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轴总成10处于180度时的正视示意图。图6至图8展示了枢轴总成10由0度旋转至180度时的过程,此处所述的枢轴总成10的角度为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的旋转角度的总和,以图8来说,其所示为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各自旋转90度所呈现的态样。以下说明以第一枢轴件100为主,第二枢轴件200的作动与第一枢轴件100对称,因此第二枢轴件200的作动可参照第一枢轴件100的说明。如图6所示,当枢轴总成10处于0度时,第一枢轴件100的滑动轴1331位于滑动槽1431的第一端1432。如图7所示,当枢轴总成10处于90度时,第一枢轴件100的滑动轴1331位于滑动槽1431的第一端1432与第二端1433之间。也就是说,当第一枢轴件100由0度旋转45度时,第一主支臂130与第一副支臂140各自以第一主轴体110与第一副轴体120为轴心进行旋转,但由于第一主支臂130的末端132与第一副支臂140的末端142是可滑动地连接在一起,因此会迫使滑动轴1331与滑动槽1431产生相对位移,而当滑动轴1331在滑动槽1431中由第一端1432往第二端1433移动时,枢接于第一夹持板160的滑动轴1331会透过第一固定板150带动第一板件500以第一方向D1位移;与此同时,枢接于第二夹持板260的滑动轴2331会透过第二固定板250带动第二板件600以第二方向D2位移,并且由于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彼此对称,因此第一板件500与第二板件600的位移方向也对称(也就是朝彼此远离的方向位移)。换句话说,当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分别由0度旋转45度时,第一板件500与第二板件600会相对旋转同时彼此远离。并且,由于滑动轴1331、2331与滑动槽1431、2431之间所产生的相对位移会带动第一板件500与第二板件600彼此相对位移,因而第一板件500与第二板件600之间彼此可位移的最大距离会和滑动槽1431、2431的长度有关。

当第一枢轴件100由45度继续旋转至90度(枢轴总成10由90度至180度),其作动过程则如同上述,于此不再赘述。最终,如图8所示,当枢轴总成10处于180度时,第一枢轴件100的滑动轴1331位于滑动槽1431的第二端1433,此时第一枢轴件100与第二枢轴件200处于展开角度,也就是第一板件500与第二板件600彼此展开180度,且第一板件500与第二板件600彼此间隔的距离为预定的最大距离。第一板件500与第二板件600彼此间隔的最大距离会对应于挠性显示件700的中间部分730的宽度,如此一来,挠性显示件700在展开角度下可呈现平整的态样,其中间部分730不会隆起,藉此可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主轴体110并没有固定在第一板件500上,而且第二主轴体210也没有固定在第二板件600上。主要是利用第一固定板150来连接第一板件500以及该可滑动的滑动轴1331,使得第一板件500可以该第一方向D1滑动一距离(同理,第二板件可以该第二方向D2滑动一距离),造成第一板件500以及第二板件600在展开至180度的过程中,第一板件500的第一侧边520会逐渐远离第二板件600的第二侧边620,故能拉平该挠性显示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理解,在第一主轴体110、第一副轴体120、第二副轴体220以及第二主轴体210上的齿轮(包括第一主齿轮111、第一副齿轮121、第二主齿轮211以及第二副齿轮221)仅是作为传动彼此。而所述的传动最终是为了使第一板件500以及第二板件600能同步以相同的角度但方向相反(例如,当第一板件500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板件600则会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旋转。然而,传动的方式有许多种。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省略该第一副轴体120的第一副齿轮121,以及省略第二副轴体220上的第二副齿轮221,然后,直接以其它的传动装置(例如齿轮),使第一主轴体110能传动第二主轴体210,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易于思及。例如,使用美国专利公开号US 2015/0362958或是US 2015/0267450所揭露的传动装置/手段,皆可以达到使第一主轴体传动第二主轴体的功效。

进一步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将第一主支臂130以及第二主支臂230同样枢接于支架板300上,且将第一主支臂130的头端131以及第二主支臂230的头端231,同样如上所述,分别固定地连接该第一主轴体110以及第二主轴体210上,然后直接省略第一副轴体120、第二副轴体220,并使该第一副支臂140的头端141以及第二副支臂240的头端241分别可枢转地连接至该支架板300(如此就可以达到并取代第一副轴体120、第二副轴体220枢接于支架板300的功效);最后,使该第一主支臂130的末端132可滑动地连接第一副支臂140的末端142,以及使该第二主支臂230的末端232可滑动地连接第二副支臂240的末端242。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作动功效,并且利用美国专利公开号US 2015/0362958或是US 2015/0267450所揭露的传动手段,皆可以达到使第一主轴体传动第二主轴体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