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头及线性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906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头及线性驱动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性驱动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床、康复器材、健身器材等医疗、护理、家居行业均需要用线性驱动器驱动,线性驱动器通过将需要驱动的装置的连杆插入贯穿内管管壁的通孔进行驱动,在连杆与通孔的管壁之间设置有两个互不连接的垫套,防止内管管壁磨损连杆,但是两个垫套容易从内管上脱落,导致连杆与内管之间发生磨损,降低连杆和内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防止垫套脱落的拉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头,包括设置在线性驱动器上的内管,内管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内管管壁的通孔,通孔中设置有用于穿设连杆的拉头垫套,拉头垫套包括第一拉头垫套和第二拉头垫套,第一拉头垫套的一端设置有与内管的外侧壁相抵的限位凸起,第二拉头垫套与第一拉头垫套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拉头垫套与内管的外侧壁相抵。

进一步的,第一拉头垫套上设置有环形卡槽,第二拉头垫套上设置有与环形卡槽相配合的环形卡扣。

进一步的,环形卡槽为弧形槽。

进一步的,第一拉头垫套朝向第二拉头垫套的一端至少设置有一个切断环形卡槽的凹口,凹口贯穿第一拉头垫套的侧壁。

进一步的,通孔为腰形孔。

进一步的,内管中设置有位于线性驱动器和第一拉头垫套之间用于密封内管的密封塞。

进一步的,密封塞朝向线性驱动器的侧面上设置有圆柱形凹槽。

进一步的,密封塞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的,第一拉头垫套和第二拉头垫套的材质均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线性驱动器,包括上述拉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时,将第一拉头垫套穿入通孔,至第一拉头垫套一端的限位凸起与内管的管壁的外侧相抵,此时第一拉头垫套的另一端凸出于通孔,将第二拉头垫套卡接在第一拉头垫套上,此时第二拉头垫套与内管管壁的外侧相抵,使用时,连杆插入拉头垫套中受内管驱动时,第一拉头垫套的侧壁与通孔的侧壁相抵,承受来自连杆和内管的力,第二拉头垫套与第一拉头垫套相连接且第一拉头垫套的限位凸起和第二拉头垫套分别与内管的管壁外侧相抵,防止第一拉头垫套从腰形孔中脱落,即防止连杆与内管相互磨损导致内管变形,延长内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卡接结构安装更换方便,降低维护成本。

2、环形卡槽和环形卡扣的结构简单,便与加工,可实现第一拉头垫套和第二拉头垫套的卡接。

3、通过将环形卡槽设置成弧形槽,与弧形槽相配合的环形卡扣向弧形槽中卡入或拉出时,环形卡扣与环形卡槽的磨损较小,安装更加省力。

4、当第二拉头垫套套向第一卡头垫套时,因为凹口的设置,第一拉头垫套的端部弹性更大,第一拉头垫套被凹口分开的侧壁受环形卡扣的挤压向中心弯折,当环形卡扣卡入环形卡槽时,弯折的侧壁复位,重新与第二拉头垫套相贴,完成卡接。

5、通过将通孔设置成腰形孔,第一拉头垫套也为腰形,使在受力方向上第一拉头垫套和销接触厚度和接触面积更大,能更好的受力和摩擦损耗,防止内管发生变形同时增加第一拉头垫套寿命。

6、通过在内管中设置密封塞,防止水从内管进入线性驱动器导致线性驱动器受损,同时密封塞位于线性驱动器和第一拉头垫套之间,防止密封塞从内管中脱落;

7、通过在密封塞上设置圆柱形凹槽,与丝杆螺母的端部相配合,防止线性驱动器的丝杆撞击密封塞时造成密封塞变形;

8、橡胶的材质较软,使用丁腈橡胶作为密封塞,使得密封塞的耐热性较好,同时气密性及耐水性较好,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9、塑料材质的第一拉头垫套和第二拉头垫套弹性更好,便于装配到通孔内,同时加工成本更低,节约更换维修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拉头垫套与第一拉头垫套卡接且第一拉头垫套和第二拉头垫套分别与内管的管壁外侧相抵,防止第一拉头垫套从腰形孔中脱落,即防止连杆与内管相互磨损导致内管变形,延长内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卡接结构安装更换方便,降低维护成本,通过在内管中设置密封塞,防止水从内管进入线性驱动器导致线性驱动器受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拉头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拉头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第二拉头垫套的立体图;

图5为第一拉头垫套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拉头的爆炸图。

其中:1、内管;11、通孔;2、第一拉头垫套;21、限位凸起;22、环形卡槽;23、凹口;3、第二拉头垫套;31、环形卡扣;4、密封塞;4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拉头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拉头,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线性驱动器上的内管1,内管1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内管1管壁的通孔11,通孔11为腰形孔,通孔11中设置有用于穿设连杆的拉头垫套,拉头垫套包括第一拉头垫套2和第二拉头垫套3,第一拉头垫套2和第二拉头垫套3的材质均为塑料,第一拉头垫套2的一端设置有防止第一拉头垫套2在通孔11中滑动的限位凸起21,限位凸起21与内管1的外侧壁相抵,如图5所示,第一拉头垫套2上设置有环形卡槽22,如图4所示,第二拉头垫套3上设置有与环形卡槽22相配合的环形卡扣31,限位凸起21与第二拉头垫套3均与内管1的外侧壁相抵,环形卡槽22为弧形槽,第一拉头垫套2朝向第二拉头垫套3的一端设置有四个切断环形卡槽22的凹口23,凹口23贯穿第一拉头垫套2的侧壁,连通第一拉头垫套2的内部和外部,如图3所示,内管1中设置有密封内管1的橡胶密封塞4,密封塞4位于线性驱动器和第一拉头垫套2之间,密封塞4朝向线性驱动器的一侧设置有圆柱形凹槽41。

如图6所示,使用时,将第一拉头垫套2穿入腰形孔中,至第一拉头垫套2一端的限位凸起21与内管1的管壁的外侧相抵,此时第一拉头垫套2的另一端凸出于腰形孔,将第二拉头垫套3的环形卡扣31卡接在第一拉头垫套2的环形卡槽22中,此时第二拉头垫套3与内管1管壁的外侧相抵,使用时,连杆插入拉头垫套中受内管1驱动时,第一拉头垫套2的侧壁与腰形孔的侧壁相抵,承受来自连杆和内管1的力,第二拉头垫套3与第一拉头垫套2卡接且第一拉头垫套2和第二拉头垫套3分别与内管1的管壁外侧相抵,防止第一拉头垫套2从腰形孔中脱落,即防止连杆与内管1相互磨损导致连杆或内管1变形,延长内管1的使用寿命,同时卡接结构安装更换方便,降低维护成本。

通过将环形卡槽22设置成弧形槽,与弧形槽相配合的环形卡扣31向弧形槽中卡入或拉出时,环形卡扣31与环形卡槽22的磨损较小,安装更加省力。当第二拉头垫套3套向第一卡头垫套时,因为凹口23的设置,第一拉头垫套2的端部弹性更大,第一拉头垫套2被凹口23分开的侧壁受环形卡扣31的挤压向中心弯折,当环形卡扣31卡入环形卡槽22时,弯折的侧壁复位,重新与第二拉头垫套3相贴,完成卡接。

通过将通孔11设置成腰形孔,第一拉头垫套2也为腰形,使在受力方向上第一拉头垫套2和销接触厚度和接触面积更大,能更好的受力和摩擦损耗,防止内管1发生变形同时增加第一拉头垫套2寿命。

通过在内管1中设置密封塞4,防止水从内管1进入线性驱动器,同时密封塞4位于线性驱动器和第一拉头垫套2之间,防止密封塞4从内管1中脱落;通过在密封塞4上设置凹槽41,防止线性驱动器的螺杆撞击密封塞4时造成密封塞4变形;橡胶的材质较软,使用丁腈橡胶作为密封塞4,使得密封塞4的耐热性较好,同时气密性及耐水性较好,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实施例二:

一种线性驱动器,包括外壳体、电机、传动输出机构和固定机构,传动输出机构包括前拉、丝杆螺母机构和上述拉头,前拉与上述拉头中的内管1一端同轴固定连接,内管1另一端与丝杆螺母机构中的螺母固定连接,螺母沿丝杆轴向做直线运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