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摩擦片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8700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箱摩擦片外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摩擦片外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速箱摩擦片外壳的通过冲压工艺生产制造,冲压工艺需要先开模,开模费用非常昂贵,加工周期较长。在产品的研发试制阶段,若样品各项尺寸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则每改进一次就需要重新开模一次,这样就会导致研发成本大大提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合于研发试制阶段使用的、成本较低的变速箱摩擦片外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研发试制阶段使用的、成本较低的变速箱摩擦片外壳。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速箱摩擦片外壳,包括通过铣削加工而成的筒体和端盖;所述筒体两端敞口;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贯穿筒体两端面的齿槽,齿槽的长度方向与端盖的轴线平行;所述筒体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油孔;所述端盖焊接固定在筒体的一敞口端内,端盖的边缘设有与筒体的齿槽一一对应配合的齿;所述端盖的中心设有轴孔。

所述筒体的油孔与齿槽一一对应并连通。

所述筒体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宽度与油孔的宽度一致。

所述端盖的轴孔的外端边缘设有环形凸台。

所述端盖上还设有围绕轴孔均匀分布的多个圆孔。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和端盖通过铣削设备加工制得,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不需要开模,不但使得研发阶段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加工周期也会短很多;筒体与端盖之间通过齿槽与齿相配合,能够防止筒体与端盖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有效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筒体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能够有效的减轻产品的重量。

(3)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的轴孔的外端边缘设有环形凸台,这种结构能够增加端盖与轴的接触面积,并且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的端盖上设有围绕轴孔均匀分布的多个圆孔,能够有效的减轻产品的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立体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筒体1、齿槽1-1、油孔1-2、环形凹槽1-3;

端盖2、齿2-1、轴孔2-2、环形凸台2-3、圆孔2-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变速箱摩擦片外壳,包括通过铣削加工而成的筒体1和端盖2。

筒体1两端敞口。筒体1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贯穿筒体1两端面的齿槽 1-1,齿槽1-1的长度方向与端盖2的轴线平行。筒体1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油孔1-2,筒体1的油孔1-2与齿槽1-1一一对应并连通。筒体1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1-3,环形凹槽1-3的宽度与油孔1-2的宽度一致。环形凹槽1-3能够有效的减轻产品的重量。

端盖2焊接固定在筒体1的一敞口端内,端盖2的边缘设有与筒体1的齿槽1-1一一对应配合的齿2-1,能够防止筒体1与端盖2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有效增加结构的稳定性。端盖2的中心设有轴孔2-2。端盖2的轴孔2-2的外端边缘设有环形凸台2-3,能够增加端盖与轴的接触面积,并且起到加强筋的作用。端盖2上还设有围绕轴孔2-2均匀分布的多个圆孔2-4,能够有效的减轻产品的重量。

本实施例的变速箱摩擦片外壳先通过铣削设备加工筒体和端盖,再将筒体和端盖焊接在一起,不需要开模,不但使得研发阶段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加工周期也会短很多。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