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202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管道连接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授权公布号为CN20132084843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连接件,它通过在管道连接件的连接端口处设置连接插槽,使管材和管件的实现双面热熔效果,连接牢固、可靠。

这种虽然可以提高连接牢度和使用寿命,但管件和管材承接后,在管件的内管层会与管材内管壁交错处出现径向收缩。输送流体时会在径向收缩的交接处会有冲击回转,出现涡流现象,影响流体传输速度,且会出现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连接件,它可以降低涡流现象,从而使流体传输更加流畅,并使噪声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管道连接件,包括一截单层管段以及连通并对称设置在单层管段两端的两个双层管段,所述双层管段包括外管层以及内管层,外管层和内管层之间形成供管材插入的插槽,所述内管层包括内管体以及设置于内管体背离单层管段一端内侧的内缘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材和管道连接件完成熔接后,因为内缘倒角的存在,所以管材和内管体的交错处的径向结构由管材内壁慢慢过渡到内缘倒角,再从内缘倒角过渡到内管体内壁上,因为交错处的径向结构不存在较大的径向尺寸变动,所以水流不易产生涡流,流通较为流畅,不易产生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管层的厚度小于外管层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影响连接强度的前提下,降低管道连接件与所连接管材内壁交接处的径向差距,使得水流的流通较为流畅,不易产生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层包括外管体、设置于外管体外侧远离单层管段一端的凸缘a以及设置于外管体靠近单层管段一端的凸缘b,凸缘a和凸缘b之间形成熔接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工作人员使用电磁热熔器热熔管道连接件和管材时,卡带能够准确有效的卡入熔接夹槽中,进而使得管道连接件和管材的熔接较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缘a背离凸缘b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外缘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在握持外管层时不易受伤,同时握持较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缘a背离凸缘b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当于扩大了内管体的开口面积,使得工作人员在插入管材时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单层管段与两个双层管段相交处形成供人握持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较为方便的握持管道连接件,进而在承接管道连接件和管材时更为方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内窄外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人手的握持更为舒适,施力更为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管材和管道连接件完成熔接后,因为内缘倒角的存在,所以管材和内管体的交错处的径向结构由管材内壁慢慢过渡到内缘倒角,再从内缘倒角过渡到内管体内壁上,因为交错处的径向结构不存在较大的径向尺寸变动,所以水流不易产生涡流,流通较为流畅,不易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连接管件的轴侧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剖视图;

图3是连接管件与电磁热熔器的连接示意图以及卡套的示意图。

图中:1、双层管段;11、外管层;111、凸缘a;1111、外缘倒角;1112、连接倒角;112、凸缘b;113、熔接夹槽;114、外管体;12、内管层;121、内管体;122、内缘倒角;13、连接插槽;2、单层管段;21、卡槽;22、卡槽侧壁;3、管材;4、电磁热熔器;41、主机;42、导线;43、卡带;5、卡套;51、上卡部;52、下卡部;53、螺栓;54、卡套内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管道连接件,参见图1,管道连接件包括相互联通的一截单层管段2以及两个对称组合在其两侧的双层管段1。

参见图2,双层管段1包括外管层11以及内管层12,外管层11和内管层12之间形成连接插槽13。为防止内管层12因管件不慎掉落出现碰伤,外管层11长于内管层12;内管层12厚度小于外管层11,是为了在不影响连接强度的前提下,降低管道连接件与所连接管材3(结合图3)内壁交接处的径向差距。该管道连接件是用于连接钢塑复合压力管管材3。

外管层11包括外管体114、设置于外管体114外侧在远离单层管段2方向一端的凸缘a111以及靠近单层管段2且与之连接的凸缘b112,凸缘a111与凸缘b112之间形成熔接夹槽113。在管件与管材3承接时,承接口强度不够,会出现变形,因此在承接口处设置有凸缘a111,同时作为熔接夹槽113的一侧;凸缘a111上有外缘倒角1111和连接倒角1112。为了防止使管件外管层外端边缘使人手受到损伤,故设置外缘倒角1111,使其不容易伤手,并提高手感;为了便于管材的承接,快速对接,设置连接倒角1112,处于在外管层11内壁边缘。为了加强双层管段与单层管段2交接处的强度,在双层管段上设置凸缘b112,且靠近单侧管段,同时可以作为熔接夹槽113的另一侧。

结合图3,熔接夹槽113用以连接电磁热熔器4。电磁热熔器4包括控制电流电压的主机41、由主机引出的导线42以及与导线相连的卡带43。该卡带43内部有励磁线圈,可通过主机41的调节产生相应的电磁场,以电磁感应原理配合加热管材3中的钢层。当管材3与管道连接件连接后,电磁热熔器4的卡带43环抱到熔接夹槽113上,通过主机41控制加热管材3钢层,实现熔接。

参见图2,内管层12包括内管体121以及设置于内管体121边缘内侧的内缘倒角122。为了使熔接后内管体可以和管材3完全结合,内管体121的长度不得超出熔接夹槽113对应位置。

为了使管件与管材3熔接后的内壁交接处不会出现径向突变,在内管层12远离单层管体2的端部设置内缘倒角122。在管材和管件完成熔接后,使他们的内壁交错处由管材内壁慢慢过渡到内管层内壁,降低涡流现象,同时使交错处不会有气泡残留,进而降低了噪音。

结合图3,为了便于固定管件,单层管段2与两个双层管段1相交处设置成卡槽21,且卡槽21有利于握紧管件,方便与管材3对接;该卡槽21的卡槽21侧壁带有斜度,内窄外宽,便于卡套5的使用。卡套5包括上卡部51、下卡部52、连接上卡部51和下卡部52的螺栓53以及卡套内肋54。卡套内肋54处于上卡部51与下卡部52内侧,与卡槽21相适应。

该管道连接件的安装方法为:取对应型号的管道连接件与管材3,管材3通过连接插槽13承接到管道连接件后,将电磁热熔器4的卡带43环抱到熔接夹槽113上,如果人力握持管道连接件较为不便,可以通过卡套5卡紧卡槽21,进而将管道连接件固定在桌面或墙体上,使得工作人员的操作更为便捷,接下来开启电磁热熔器4,通过电磁感应令钢塑复合压力管管材3的中层钢管可控加热,并熔融管材3内外管壁的塑料及连接插槽13内的塑料,使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内外熔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